高中政治时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3-12-09 18:22山东省威海市第二中学王靖雯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时事时政政治

山东省威海市第二中学 王靖雯

一、时政资源的含义和特点

(一)时政资源的含义

《新语词大词典》中的“时事”一词的含义是“近期国内外重大事件”。所以,就内容方面而言,时事可以分为国内外两大类。国内时政资源主要体现了我国当前的政策、方针以及国内经济状况、文化、社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国外时政资源是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外交活动以及国际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从形式方面看,时政资源以事件、会议、重要日子等为主要呈现形式。

(二)时政资源的特点

1.广泛性

时政资源的内容涵盖了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因此,应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各个单元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挖掘与利用。

2.实效性

时政教育的特殊性,使时政资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推动学生与时俱进,关注现实,开拓创新。

3.现实性

与文献资料相比,时政资源并非文学创作,而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折射出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现实社会和其他方面的真实生活,更接近于学生的生活。挖掘时政资源,有助于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政治课程时政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政治教育课程是一门富有时代气息的课程,时政资源是实现高中思政课程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对时政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能使高中政治教学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地把握学科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最近几年引起广泛重视的新型教育理念,成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阐述了“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理性精神”的基本内涵。“四大元素并非四大中心,而是一种共同承担德育工作所具有的无可取代的教化任务,体现了立德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与其他学科一道,培养有信仰、有思想、有能力、有责任感的新生力量。”

新课程标准提出“建构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主的活动性课程”,可见,活动设计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时政资源,将时政资源的优势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促进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有利于适应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

随着国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出台,明确了新课标、新高考的目标是培养有信仰、有思想、有能力、具有责任感的新一代,充分挖掘、运用高中政治课程的时政资源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2022年新课标的有效实施,高中政治小规模整合了思想政治课程的必修模块,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整合了三个模块,即“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增加了相应的必修模块、选修模块。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政治课程的综合性特征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紧贴时代脉搏,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将教学目标植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中,适应核心素养时代的新要求。另外,适应新课标、新高考是现阶段教学的重要目标,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资源组成,时政资源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

纵观近年来的全国高考试卷,时政资源是高考政治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高考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时政资源对于高考的作用和价值始终没有改变。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发、利用时政资源,有助于政治教师掌握新形势下的教育发展趋势。

三、高中政治时政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原则

较快的更新速度加上广泛的涉及范围和较强时效性是高中政治时政资源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这门课程的占比正在逐步增加,这意味着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重视政治教学。但因为政治教材本身涉及的时政内容相对较少,加上教材的编写存在周期性,所以教材中涉及内容很少与当前时事有关。那么加强时政资源的开发是为了满足当前的时政教学需求。换个角度来看,就是为时政教学提供充足的材料,进而保证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并更快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时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为了给政治教学的其他环节提供一些新素材,由教师利用当前的时事去佐证政治教材中的一些观点,进而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进一步了解。不仅如此,时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能丰富教师的教学素材库,以此帮助更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素材,为后续的政治教学提供更多资源。

需要注意的是,在时政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上,教师需要始终遵循一些原则以及方式,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教学需求。首先就是时政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教师需要意识到关注时事的重要性,因为时事资源较多,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一定要保证这些资源的选择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还要和教学内容进行衔接。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工作以及生活中注重对时政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将其归入教学资源库中。其次在整理并编辑时政资源时,因为时政资源的原始状态除了包含复杂的信息之外,还涉及了很多元素。如果将其直接用于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干扰,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精简,这样才能用于教学。最后就是时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政治教学的需求,因为时政资源的开发目的在于辅助政治教学,如果脱离了政治教学对其进行开发,就很难得到预期有效的教学结果。由此可见,时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求并遵循教学目标,还应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时政资源的可用性。

四、时政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热点时事导入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视频、新闻等形式,对时政材料的内容、意义进行展示,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时政资源和政治教学之间完成天衣无缝的结合。

例如,在进行“政治与法治”的教学时,在讲“全民守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通过播放课件的形式给学生展示当前社会生活当中的热门问题和实际案例:未成年人刘某等人在某手机店里面盗窃了几台最新款的手机,涉案金额较大。刘某等人这一行为构成了盗窃罪,因此,相关部门对刘某及其同伙处以拘留12天的治安处罚。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实际案例进行结合,让学生深刻地认知到:在法治社会,应该做到全民守法,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法律法规。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遵从法律、敬畏法律的习惯,将学生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有道德、有素质的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共同推动社会法治的进程。

(二)透过时政资源引发学生思考

许多时政资源具有丰富的价值和实效性,学生需要对案例进行针对性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人生价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沈浩为例,提出以下问题:(1)沈浩的人生价值是什么?(2)生命的价值是否可以用个人的贡献来衡量?(3)社会应该给予沈浩什么?(4)运用唯物辩证法,对贡献和索取的关系进行分析。(5)什么是贡献和索取的主要矛盾?运用递进式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考,引发其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生价值就是要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构建时事资讯发布机制

政治教学过程中运用时政资源,不仅是为了教学,更是为了让学生对当下的社会时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避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尴尬局面。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科学知识,还应培养学生对社会动态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可以建立信息发布机制,教师和学生每天都会发布一些热点新闻,让学生对社会发展有更多的了解。

例如,在教学思想政治必修3中的“政治与文化”时,首先,教师可以讲解相关的知识内容。文化是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文化也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持有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无论是东部沿海城市的开发,还是从内陆伸向西部的丝绸之路,通过视频,学生都可以更好地观察到中国近30年来在经济上所付出的努力。

(四)时事政治专题讨论模式

针对实际教学内容、相关时事召开专题讨论会,全面落实政治时事专题讨论模式。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目的、过程、评价、总结等方面探究时政内涵。

例如,在进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来展示“土耳其部队越过边界,向库尔德武装力量发起所谓的‘和平之泉’军事活动”,然后提出问题:土耳其出兵叙利亚,为了保卫本国的利益,与库尔德武装力量作战。通过对每个环节的分析,教师总结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一节的要点。

讨论目的:明确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了解和平之泉军事行动的原因、经过、结果。

讨论进程: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展示关于和平之泉军事行动的相关信息,请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自己的观点,提出意见,并且说明分析原因,对国际利益在和平之泉军事行动中的变化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并且结合相关时事与历史分析和平之泉军事行动中各国的立场,进而对时政案例进行全面总结。

讨论评价:讨论评价分为两种,一是邀请学生评价自己的观点与依据,打出相应的分数;二是教师评价学生的观点与依据,打出相应的分数。

讨论总结:学生对时政专题讨论会中自己对和平之泉军事行动的立场进行总结,延伸深层次的教学主题——维护国家利益。

(五)合理选择时政资源内容

传统的政治教学普遍比较死板以及抽象,因为教师并未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改变原先的教学方法,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利用网络以及电视等渠道去引入时政资源,然后去揭示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这对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十分有效。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引入资源并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在经历‘蒜你狠’和‘豆你玩’之后,鸡蛋的涨价趋势被网友们称为‘火箭蛋’,在近两个月,猪肉的价格也在持续上涨,现在农贸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已经达到原先的两倍,所以市民们戏言这简直就是猪八戒来袭,你们认为‘火箭蛋’和猪八戒来袭对人们的生活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又或者在“信用卡、支票和外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入网民的资源:“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将pos机以高价卖给了银行卡盗刷团伙,所以导致一些受害者短期内被盗刷几十万。”借此话题,教师可以抛出相关话题,并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近几年信用卡的盗刷案件数量正在日益增长,所以拉响了金融信息安全警报,那么为什么一张信用卡会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金融工具呢?在日常使用中,需要防范哪些风险呢?”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引导他们对时政进行探讨,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重要帮助作用。换个角度来看,高中政治时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和社会的发展相吻合,因为信息的快速发展促使新闻事件不断更新,那么课堂教学内容也需要及时更新,这样才能从浩瀚的信息资源中选取有效并且切合时代发展的时政资源,进而符合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结语

虽然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解决。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最为繁重,教师往往会不遗余力地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其学习成绩不佳。因此,教师在转变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应充分运用时政资源,积极探索有效的政治教学方法。在新型教育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创新教学方式,充分挖掘、运用时政资源,提高政治教育的效能。因此,加强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时政资源的有效运用和发展,是今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时事时政政治
时事半月谈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时事政策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