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2023-12-09 18:22山东省东营市胜利胜采小学韦兴胜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双减运动体育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胜采小学 韦兴胜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主要侧重由教师带领学生参与运动与体育知识的学习,所以在枯燥的环境与单一的学习模式下,很难使学生更积极地对体育运动产生相应兴趣,在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健康体魄的养成。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双减”思想要求,有计划性地转变讲课方法,既要对传统的授课内容进行优化,又要鼓励学生学会在运动中释放自身压力,才能使其明确运动方向并提升参与积极性,同时,使教学难点得到有效突破,帮助学生更好地在体育运动中成长为拥有强健体魄的优秀人才。

一、体育课堂教学开展的阻碍

(一)讲课办法单一

作为增强体魄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运动意识的重要学科,体育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更好发展。但现实情况是,随着教育体系的转变,新课标对教师自身的执教意识、讲课方法以及创新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不少体育教师仍然选择采用以前的讲课办法,在实施整体的体育训练计划时,都会以自身为主导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运动内容进行学习,而教师则主要负责进行演示与讲解,很少给予学生比较自主的运动空间。长期在这种比较单一的运动学习模式下,虽然更利于帮助学生对运动技巧进行掌握,但由于缺少一定的参与体验感,整体运动效果往往不理想,同时,也很容易使学生在枯燥感的逐渐提升中出现动作遗忘较快的情况,反而影响整体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另外,不少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都比较陈旧,一般按照教学要求进行设计,而不会根据小学生当前实际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规律进行不断调整,千篇一律的内容与始终相似的讲课办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小学生自身的思维活力与知识探索积极性,严重影响体育课堂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如果教师不重视且未及时解决,不仅会打击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还会使授课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同时也会阻碍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

(二)参与热情不足

学习热情是保证授课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目标。体育学科本身作为充满趣味性的课程,无论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是运动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提升作用。但授课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的最大阻碍,在于整体的教学环境更侧重于与学生升学考试相关的主流学科,需要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通过知识的有效掌握提升考试成绩上。所以主要目的在于锻炼身体素质的体育课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导致学生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在运动效果不甚理想的同时,也不利于正常授课活动的有序开展。再加上传统的讲课方法并不适合思维活跃的小学生,如果一味地使用,忽视学生整体的运动规律与学习需求,则会使其很难在运动中产生相应的运动体验感,不仅不利于其自主运动意识的激发,还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使教师通过对学生实际运动需求的满足,建立更加高质量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如果学生长期对体育运动无法产生兴趣,则会导致厌学心理的出现。而教师一旦忽视学生的学习状态,则无法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教学效率每况愈下的同时,既不利于学生在正常的运动中提升身体素质,又使单一的环境与错误的讲课方法,成为导致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热情不足的重要诱因,进而严重影响正常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体育课堂教学融合“双减”思想的最佳路径

(一)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讲课方式

“双减”思想的落实,使人们的目光不再集中于主流学科,学生不仅课业压力得到有效减轻,还拥有更多时间通过体育运动增强自身素质。因此,教师需要牢牢把握当前的教育契机,通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好地吸引小学生的参与,从而使其参与灵活多变的体育运动,既能更好展现课堂教学有序开展的教育价值,也能通过讲课方式的优化,使学生运动积极性得到飞速提升,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认真分析目前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尽可能选择更加轻松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立定跳远时,为了避免使用单一的讲课方法,忽略学生的运动体验感,教师可以选择用做游戏的办法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教师可以将自己事先准备的小青蛙道具分发给学生,要求大家模仿青蛙平时是怎样运动的。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性会得到快速激发。这时有的学生就会发现,明明同样都是学青蛙跳远,有的学生跳得就比较远,而有的学生则没有办法很好地掌握运动技巧。这时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地传授体育知识,并对学生仔细进行指导,使学生在活跃的游戏环境下,不仅能快速参与运动,还能沉浸于融洽的气氛与轻松的环境中,更利于学习效果的增强,从而使精简的课堂教学内容更符合“双减”思想要求,也利于学生在玩耍中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向。

(二)打造趣味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参与热情

信息技术的主要优势就是可以很好地用不同的方式,带给学生更加新颖的学习体验感,从而在多样的知识获取途径中,取得更好的知识探究效果。因此,为了改变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使趣味性的体育知识更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营造更加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在思维的高度活跃中,更好地提升体育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篮球知识时,就可以事先利用网络对篮球运动技巧以及著名比赛片段进行收集,以多媒体的方式播放给学生,使大家在正式学习知识前,就对篮球这项运动充满好感。这样在开展训练活动时,由于学生运动热情十分高涨,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运动情况与身体素质开展相应的教学,并设计不同的运动目标,使学生可以在更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下,既能积极完成体育运动,又能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参与热情的激发,获得素质提升,使体育课堂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取得真正的教育效果。而教师也需要始终关注学生整体的运动情况,由于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学生的学习进度往往会不同。这时教师就需要对知识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其树立运动自信心,这样才能使大家在共同进步中,通过运动精神的养成,为以后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

(三)尊重主体地位,提升运动效果

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也是教师传播知识的主要对象。因此,其主体意识的增强不仅可以很好地使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相应探索,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由于体育学科自身的运动性、实践性以及趣味性,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课堂教学参与度,所以教师一定要保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有相应的主体意识,这样才能使之积极探索更符合自身运动规律的学习方法,避免出现学习态度消极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与学习权利交给学生,鼓励大家在自主运动中对知识进行探索。例如,教师需要在设计授课方案时,对学生当前的运动状态与学习需求进行了解,并根据调查结果合理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运动小组,要求大家在统一的运动目标下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相互配合中,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既能激发自主运动意识,又可以在相互间的合作与帮助中使运动效率得到快速提升。而教师则需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增强主体地位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主运动状态与合作意识,才能使高质量的体育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发挥真正的教育价值。

三、结语

为了更好地使“双减”思想与体育课堂教学紧密融合,教师需要针对小学生当前的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与运动需求,在设计过程中保证授课内容更尊重其成长规律,使用充满趣味性的授课方法,既能更好地突出体育学科优势,又能鼓励学生在运动中释放自身的压力,从而在激发运动热情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相应的终身运动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对当前的教学难点认真进行分析,结合课堂教学发展需求寻找更好的解决路径,才能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的运动环境,在有效的学习中增强运动素养。

猜你喜欢
双减运动体育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不正经运动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