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2023-12-09 18:22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田庄小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多边形思维能力小学生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田庄小学 刘 英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驱动,而创新成为高素质人才必备的技能之一。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学校应当通过日常教学工作,从小学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启蒙阶段,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关注的重点。

一、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一,利用小学数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掌握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为后续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通常在6~12岁,生活阅历较少,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在养成过程中,因此,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用尽量简单易懂的方式教授学生知识,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养成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基础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且要及时更新对学生的了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但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偏向保守落后,缺乏创新意识,他们会有“会做题就是掌握了该知识点”的想法,然后将考试重难点直接“灌输”给学生。在这种教学观念主导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忽视,学习行为处于被动状态,使得学生不会思考,只会死记硬背。并且,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会忽视学生个体之间学习习惯和基础的差异,忽视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严重制约了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趣味性不足

受小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影响,小学阶段很多课程都需要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帮助学生学会在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较高。但很多教师只重视讲授教材内容,忽视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无法长久地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而无法吸引注意力就无法让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中逐渐形成数理逻辑,从而学会条理清晰地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并且,部分教师还会在学生走神时用相对严厉的语气进行提醒或暂停全班课程进行纪律整顿,而不是委婉提醒,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师生关系紧张,更加令学生失去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此外,在许多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中,都有趣味探讨方面的内容,但部分教师忽视了其中的趣味活动,将其平淡化,减少了开展趣味课堂教学活动和师生互动的频率,同样会影响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进而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教师加强学习,提高创新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想要小学生逐渐养成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首先应当加强对“创新教学”“创新意识培养”等方面有关知识的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时,教师要格外注意,不能用标准答案限定学生的思维,如果学生计算错误,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帮助学生改正。教师也要加强终身学习,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研究前沿的发展,掌握一些教育心理、儿童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拉近师生关系,以身作则贯彻“终生学习”,从根本上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

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普遍较低,不太能理解深奥复杂的理论,需要举出实例验证理论,或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类比,创设具体的情境,解决具体的问题,才能方便学生记忆。因此教师应当在平时多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及爱好,运用学生能听懂的语言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类似情况下的解决办法。以青岛五四制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课“认识图形”为例,长方形可以举例纸、黑板、教材等;正方形可以举例花坛、开关等;圆形可以举例球、钟表、水杯等,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画出几个基础图形,将其组合起来,看能不能组成新的图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让学生将画的图形剪下来,自由组合,验证想法。另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七巧板,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复习图形,巩固印象。

(三)巧用问题引导,拓展教学方式

在课堂学习阶段,利用层层递进的设问,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教材内容,逐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青岛五四制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课“多边形的面积”为例,在让学生动手计算多边形面积之前,教师可以先提问:“计算多边形的面积,有哪些方法呢?”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指出一些多边形的计算方式,例如,等腰梯形可以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菱形可以分为两个三角形;扇形可以补成圆形再计算等,利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答出“直接计算法、分解计算法、补充计算法”,或举出一个梯形的例子,问学生“能不能用不同方式计算出它的面积”,从而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方式。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发掘教学资源,运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了解知识点的应用范围。以青岛五四制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教师可以在制作课件时时,使用动画让图片和数字动起来,先展示一张试卷,询问学生上面的数字是什么意思,然后展示1/2、1/3等真分数,询问学生这又是什么意思,最后将试卷上的得分上移,显示出隐藏的试卷总分,从而让学生明白,真分数就是总数的某一部分,真分数的分子永远比分母小。

(四)增加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兴趣

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当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关注全班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小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动画场景出发,利用游戏、问答、表演等多样化的互动方式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拉近师生关系,让课堂教学氛围更轻松愉悦。以青岛五四制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认识方向”为例,教师可以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先与学生展开初步的游戏互动,让学生观察早晨的阳光是从哪边照进窗户的,以该方向为东边,随后让学生自主辨认出四个方向,接着,教师可以快速报出方位词,让学生伸手指向对应的方向。等学生基本不会出现错误后,教师可以加入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扩充为八个方向,继续进行游戏;也可以将游戏规则换成,教师提问“某同学在某同学的什么方位”,学生齐答方位词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快速了解方向。

(五)作业多样化,激发创新思维

课后作业是巩固并加深课堂教学知识印象的重要方式。一份好的课后作业应当包括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复习以及对下一阶段学习的预习,在知识复习阶段还需要包括基础知识、课时重点以及适当增加难度的部分,便于学生有条理地复习,同时也便于教师根据作业情况,了解学生的基础和重点掌握程度,及时调整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教师应当在布置作业时丰富作业提交的形式,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多一些思维训练的内容,帮助学生拓展创新思维。例如,在布置加减法相关作业时,教师除了出加减计算题,还可以出“将1~9的数字填入以下三个三角形,使每个三角形的三边和均为15”“8个数字8,如何运算能使其等于1000”等趣味运算题。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图画、视频、制作手工艺品等方式来提交作业。仍以“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以“设计学校的花坛”为主题,让学生在一张A4纸上自由设计多个多边形的花坛组合,涂上喜欢的颜色,然后利用部分已知信息,计算出每一个多边形花坛的面积,还可以让学生计算A4纸的面积,进一步计算花坛面积是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综合利用信息技术、问题引导,从生活实际和学生兴趣出发,增加师生互动,创新作业提交形式,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最终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多边形思维能力小学生
多边形中的“一个角”问题
培养思维能力
多边形的艺术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解多边形题的转化思想
多边形的镶嵌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