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法治意识

2023-12-09 18:22福建省福州市台江第六中心小学余挺坚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法治道德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第六中心小学 余挺坚

小学作为学生各项思维能力发展的起步阶段,教师设计的课程内容对学生思想和知识经验的拓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不仅能深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在此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养,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思想上的基础。因此,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工作模式,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发展极为重要。

一、培养小学生法治意识的教育原则

(一)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需要教师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在以往,许多小学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局限,在讲解课程内容的过程中以结果为导向,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提升。这就导致学生在被动接受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课堂教学参与度,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不明显。因此,要推动小学德育法治课程的有效创新,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推动法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开展。

(二)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教师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阵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推动法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开展,教师就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推动学生有效掌握课程不同知识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在课程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品质,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思想基础。

二、培养小学生法治意识的主要意义

(一)能激发学生课程学习兴趣

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制约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从个人实际生活中总结法律经验,同时将这些经验内容作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与个人的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有些法治知识与个人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那么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形成良好的知识学习兴趣,同时初步奠定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而有效提高个人的学习质量。

(二)能增强学生课程实践能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众多课程内容大都比较抽象。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缺乏有效的理解,对法治教育内容的实践能力不足。那么教师就应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比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直接为学生讲解爱国主义的课程内容,就会导致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但是如果教师能在此过程中将生活中的法治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就能帮助学生解决很多学习中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课程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发展。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众多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对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有限,众多教师在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很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设计问题,而是围绕着主要的课程知识点设计问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刚性组合、内容安排不合理等现象。很多学生在学习法治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往往会觉得法治课程内容与个人的实际生活关联不足,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情感共鸣。这种问题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法治知识理解不透,同时在固化的课程学习内容中,学生缺乏对法治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降低了学生的课程学习质量。

四、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方法

(一)结合课程主题,挖掘生活法治内容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很多法治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那么教师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过程中,就要挖掘课程单元主题,让单元主题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形成有效的联系,从而增强法治教育内容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这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法治课程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常见的违法犯罪问题,将生活中的违法犯罪案例与实际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等角度讲解法治社会的重要性,向学生展示因人际交往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犯罪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养成法治意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增强。

(二)优化课前导入,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要注重课前导入环节的创新设计。针对性的课前导入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法治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因此,优化课前导入,在趣味性的课前导入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能够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质量。

例如,教师在讲解“宪法是根本法”这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时,由于众多学生的法律意识不足,对宪法的重要性缺乏了解。为了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阶段为学生播放法治教育相关的动画视频内容,在播放的过程中,逐步为学生讲解为什么宪法是我们生活中的根本法,以及宪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法律要求,如热爱祖国、尊重他人、保障个人财产、维护国家安全等。通过优化课前导入内容,直观展示宪法对我们每个人实际生活的保护作用,从而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培养。

(三)设计课程案例,深化学生法治理解

任何课程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建立在既定经验的基础上。那么教师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过程中要注重案例的运用,应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兴趣,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案例,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分析案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时,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计相应的法治教育案例:如近期召开的两会内容,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以及民主政府的建设活动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进行拓展讲解和开展对比学习,如展示本地区不同年代的建设成就等,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问:“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原因有哪些?”通过这种形式,在向学生展示课程案例、组织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国家政府职能、公民基本权利以及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伟大复兴之路的理解,从而推动学生认真审视自己的生活,珍惜自己的公民权利,积极履行个人义务,努力练就自身本领,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提升。

(四)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形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过程中,要注重课程实践活动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发展。例如,在开展实际法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活动,结合学校文化展板和校园广播平台,讲解法治知识,加深学生对法治的认识,组织学生开展板报设计活动,培养学生对法治知识的理解和宣传、应用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现代基础教育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在开展学生思政教育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法治道德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