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化教学方法

2023-12-09 18:22山东省青岛平度市李园街道郑州路小学张永林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趣味法治道德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李园街道郑州路小学 张永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小学生的思想建设主要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道德与法治学科肩负德育的重任,涉及心理健康、法律道德等内容。帮助学生在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形成良好习惯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使命。趣味化教学通过创新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趣味化教学分析

趣味教学法旨在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对养成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可以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开展趣味教学,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趣味化教学的内涵

趣味化教学是教师以感染力强的方式、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运用多样形式的趣味手段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教学方式。运用各种手段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教师要创新教学形式、内容,促进趣味课堂教学模式生成。趣味化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具有体验性、互动性与创造性等特点,趣味化教学强调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主动构建知识,要求教师摒弃应试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效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效率。2022年版新课标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政素质、法治素养等,为培养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道德与法治课程趣味化教学呈现出政治性与趣味共通,思想性与趣味融合,综合性与趣味结合等特点。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趣味化教学的意义

趣味化课堂教学要营造师生共同参与的氛围,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追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趣味化教学以趣味为特点,满足学生求知欲与创造欲的需求,道德与法治课程趣味化教学是通过有意思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对美好情感与价值观的认同,使学生形成对真善美的向往。道德与法治课程趣味化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等为基础依据,趣味化教学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新课标理念的要求,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体现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要求课堂教学精准传达正确的政治价值观,趣味化教学内核是帮助学生自由地接受教师传达的价值观,具有正确的政治观教育的课堂教学是趣味化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学习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教学。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趣味化教学现状

道德与法治课是小学德育的重要部分,新课改的推进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探索如何运用趣味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道德与法治课趣味化教学中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趣味化教学得到广泛应用,主要通过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巧设课堂教学设计与改变学生课堂教学地位等方式增强教学趣味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探讨生活化问题,由于趣味化教学的应用探索不够成熟完善,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环节设计平淡,教学内容挖掘深度不足,趣味化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忽略课堂教学语言的设计应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导入设计方式单一,通常以问题、视频导入,方式缺乏新颖性,课堂教学结尾趋于板书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主要是PPT,课堂教学中播放视频时间长,造成教师依赖教学素材、忽视教学设计。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趣味化教学问题分析

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用趣味化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学校、教师与学生方面的因素,学校方面表现为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低,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教师方面体现在对学生缺乏爱心、责任心,缺乏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探索精神,在趣味教学中不能有效驾驭课堂教学;学生方面主要是对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缺乏自信,学习课程主动性、自觉性低,未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学校方面对趣味化教学重视不够,不能从课程实际出发创造有利于实施趣味化教学的环境。学校对趣味化教学不支持,教师难以改变传统讲授课教学形式。趣味化教学具有清晰的结构模式,教师需要设计课程知识,提升学生的兴趣,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领悟趣味化教学法的意义,例如,在讲授生命世界内容时,往往让学生到公园接触动植物,在有限的课时下完成教学内容存在困难。教师对趣味化教学缺乏深刻的认识,导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三、道德与法治课程趣味化教学方法

趣味是课堂教学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的实质帮助,提高课堂教学趣味不能盲目实施形式化创新,要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用趣味化教学要坚持创新性、生活性与积极性等原则,通过练习课、体验课与复习课应用趣味化教学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趣味化教学要求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用趣味化教学对学校师生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学校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师的相关培训,使之提升专业技能,建立与趣味化教学法匹配的评价方式;教师方面要求对学生具有爱心、责任心,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探索精神,培养教师机智幽默的个人魅力;学生需要改变学习观念,增强自信,学会自省、自控,培养学习主动性,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方法技巧。趣味化教学融入道德与法治课要注意优化教学设计,采用灵活丰富的教学形式,增进趣味教学的互动性,丰富趣味课堂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课实施趣味化教学可以通过故事引领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趣味教学中根据课程教材需要将名人故事等素材融入课程中,教师要挖掘寓言中的内涵,提升课程教学的趣味性。例如,讲授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有关家庭教育的典故,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家庭是人生成长的摇篮,运用故事方法切入活动课题,自然引出教师讲授的内容。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趣味化教学方法

道德与法治课应用趣味化教学要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深挖课堂教学内容夯实深度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方法构建趣味课堂教学,转换教学模式构建智慧教学课堂。运用趣味化教学要关注课堂教学设计,注意趣味导入新知奠定课堂教学趣味基础,设计课堂教学高潮打造课堂教学趣味特色,联构趣味框架提炼课堂教学趣味思路,创设趣味结尾提升课堂教学趣味价值。趣味化教学开展可以创设生活表演情境开展生动教学,结合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注重师生互动、尊重学生学习需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教师要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结合设定情境,使学生深化理解教材知识。例如,在不乱扔垃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清理打扫教室后讨论分享感受,使学生明白不能随地乱扔垃圾、注意保护环境。小学生具有强烈的表演欲望,教师可以创设表演情境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授尊老爱幼内容时,简单通过语言灌输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可以让学生模仿老年人走路体态,使学生深刻体会老年人行动不便,有效培养学生尊老的美德。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很多小学生生活在愉快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要教导学生热爱祖国,可以通过唱红歌的方式让学生接受爱国爱党精神的洗礼,如学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使学生在歌词中感受烈士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为中华民族奋斗的思想,让学生提高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道德与法治课程关键任务是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趣味化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趣味化课堂教学氛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需要依据不同教学内容开发趣味资源,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创设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道德水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需要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基础学习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法治素养,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运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提高思想认知与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趣味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