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诗以歌”在中职古诗词诵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3-12-09 18:22淄博建筑工程学校王丽娜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渔洋中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赏析古诗词诗词

淄博建筑工程学校 王丽娜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渔洋中学 张 辉

牵挂时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激励时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告慰时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悲悯时有“长太息以掩涕兮”……人生百味,因诗词而长存。诵读是传承和弘扬古诗词优秀传统文化最便捷快速的方式之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但如今的中职语文教学却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契机和窗口,让他们更好地传承弘扬这些经典,这令人甚是惋惜。

为了改变此现状,我们在中职古诗词诵读教学时,利用课题研究探索了一条有效的教学之路,那就是将“和诗以歌”引入古诗词诵读教学。

一、核心概念界定

本文中,“和诗以歌”是指将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引进古诗词诵读课堂教学,以歌传情,让学生借助旋律的起伏来感知诗词的基调以及诗人的情感变化,领略诗词之美。

“古诗词诵读”是指运用停顿、重音、连读等多种技巧对古诗词进行诵读,领略古诗词中蕴含的深邃意境和深长韵味。在诵读教学中,可以从《诗经》、唐诗、宋词等优秀传统文化中精选出不同题材的诗词编写成校本教材,分成“咏史咏物、山水田园、边塞征戍、赠友送别、思妇闺情、羁旅思乡、广学多识”等多个单元,对学生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

二、探索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的歌曲引入课堂教学,并探索构建一套“和诗以歌”诵读教学模式及其配套方案,可以丰富“中职生古诗词诵读”的研修文献,唤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关注中职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二)实践意义

1.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

通过诵读,可增强学生的诵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中,还可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2.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首先,它可提升学生的自信。其次,可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最后,古诗词中蕴藏的人生哲理,令人明智。

三、教学过程

1.第一阶段,与诗人相遇

学会第一步最基础的技巧,包括:诵读技巧(如停顿、重音等)和最基本的个人情绪表达技巧(如喜怒哀惧等)。

2.第二阶段,与诗人对话

根据校本教材中划分出的单元,对不同题材的诗词诵读进行分类学习。本阶段主要借助“外力”(从赏析歌曲和教师讲解两方面)来让学生对诗词的情感起伏有一定理解,并让其学会第二、三步诵读技巧。

(1)先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写作背景后,初读某首诗。

(2)再“和诗以歌”,将《经典咏流传》节目引入课堂教学,以歌传情,让学生从旋律中初步感知诗词的基调以及诗人的情感起伏变化。

(3)教会学生把从歌曲中初步感知到的基调和情感用第二步的诵读技巧(如语调、语速等)表达出来。

(4)教师通过讲解,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赏析诗人的思想情感、诗词意象意境等,引导学生深层理解诗人的所喜所怒所哀所痛。

(5)引导学生,结合最基本的个人情绪表达技巧,把这种深层感知到的情感用第三步的诵读技巧(如表情、动作等)表达出来。

3.第三阶段,与诗人相融

若只是听“外在赏析”,没有自己“内在感悟”,学生并不能真正走近诗人。因此本阶段可运用多种形式(如可唱,可画,可用语言赏析,还可散文改写等)诵读,让学生“内在”地自己初步赏析诗人情感变化,通过赏画谈悟、图诗结合、配乐诵诗等,营造声、画、赏一体的课堂教学,与诗人相融。

①配乐诵读。

②听歌或唱歌。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听《经典咏流传》中相关的诗词歌曲,还可以让学生唱。如在诵读《将进酒》时,一名学生说这让她想到了《沧海一声笑》,还即兴哼唱起来。在她的带动下,全班不禁一起唱起来,不少学生一边唱一边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微闭双眼,面带微笑。相信沉浸在其中的学生,已经理解了李白壮志难酬又豪放不羁的复杂心情。在随后的诵读中,他们更是或叹或笑,挥洒自如。

③赏画或作画。教师可借助图片、视频,甚至让学生自己作画,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作者寄托的情感。在诵读《行香子·树绕村庄》时,教师让各小组根据本词作画并派代表上台讲解。各小组凑在一起研究词义和作者的感情,讨论用什么画风更加合适。最后的多幅画作,让我们置身于一场“山水空濛·春暖花开”的画展之中。不管是朦胧的国画,抑或是素雅的铅笔画,还是写意的水粉画,学生都能从中说出自己对诗词的感悟。

4.第四阶段,“我的诗人我的诗”

本阶段主要是学生自己“内在”全面赏析诗人情感变化。

①学生再次欣赏《经典咏流传》中对应的“歌”,赏析歌曲中演唱者表达的情感和自己所理解的本诗情感的异同之处,与诗人感同身受。

②学生将前面所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技巧,融合自己对诗词、对诗人的感受,自由发挥,进行“诵读的再创造”,勾勒出自己心中的诗人形象,诵读出自己心中的诗词。此环节可形式多样,可借助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每组自行商量选择诵读方式(如自由读、个读、领读、齐读、复沓读、男女分读等),也可选择几首主题相同的词串读,还可借助《经典咏流传》或其他节目的“歌”在诵读中穿插“唱”。这样,学生集思广益,献计献策,都能积极参与到“诵读的再创造”的过程中来。每一首诗词的诵读进行到这个环节时,学生总会带给教师惊喜。比如,对《送元二使安西》的诵读,学生不仅运用了复沓方法,同时还插入了现代诗《送别》来渲染离愁别绪;对《明月几时有》的诵读,学生自编自演了一小段舞蹈把诵读推向了高潮;对《将进酒》的诵读,学生干脆离开座位,左手扶“岑夫子”,右手靠“丹丘生”,时而低头长叹,时而仰天大笑,将李白复杂的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有些平时不善言辞的学生在同组学生的感染下,也尝试着放开自己,大胆诵读。当整个小组合作完成一篇诗词的诵读时,他们是自信的、兴奋的、沉醉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首诗词,不同小组有不同的诵读方式。当一个小组诵读时,其他小组的学生也在认真观摩和思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全班几十名学生的思想碰撞产生的火花光彩夺目。

③教师给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舞台。除了诵读每首诗时有“小组比赛”这种迷你舞台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大型舞台,举行展演活动。学生自由选择诗词,既可以选择诵读一首,又可以选择几首诗词串烧。可以有独诵、多人诵、集体诵等多种节目形式,同时可以加入书法、绘画、唱歌、跳舞等元素,也可以在小型话剧中诵读诗词。根据诵读展演的需要,学生准备好背景音乐、幕布、道具等。比如,学生在诵读《大风歌》时,准备了宝剑、披风;在诵读《将进酒》时,准备了酒壶、酒杯;在诵读“精忠报国”组诗时,准备了茶壶、扇子……整个展演作品,从头到尾由学生自己或合作创作,教师辅助给出意见。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把所学知识都融会贯通起来。大到诵读形式、队形安排、幕布、服饰、妆容、背景音乐、道具的使用,小到情感把握、表情动作管理……他们无一不考虑周全。一个作品的出炉,凝聚着学生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得到了诗词的熏陶,还锻炼了自己独立“操刀”的能力。

可以说,“和诗以歌”走进诗词诵读的课堂教学,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诗词的熏陶,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加热爱祖国和民族文化。

猜你喜欢
赏析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