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基本原则与实践进路

2023-12-10 19:29周显信谢宗旺
阅江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发展脉络基本原则新时代

周显信 谢宗旺

摘  要  集中开展党内主题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手段和成功经验。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党内主题教育,历经“发端—充实—完善”的过程,建构成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体系,形成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覆盖全面、突出重点主体,二是突出政治时效、着眼效果长远,三是注重理论引领、发挥政治实践,四是坚持阶段性与发展性的统一,五是坚持党性修养、坚定人民立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开展好新一轮党内主题教育活动需要从四个层面发力:在党员层面上,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在政党层面上,强化自我革命,把握历史主动;在国家层面上,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在国际层面上,向世界树立大党形象,展示百年大党责任担当。

关键词  新时代  党内主题教育  发展脉络  基本原则  实践进路

作者简介 :  周显信,哲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谢宗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的百年探索”(19FKSB017);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建构与传承研究”(KYCX23_1270)

①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65页。

②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9期。

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始终依靠学习不断前进,已成长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提出“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①的目标任务,对继续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每逢重大历史关头,都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每次党内集中教育也都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并贯穿始终,为全党团结统一奠定坚实思想基础”②,明确了集中开展党内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也指明了主题教育的重点所在。在新一场党内主题教育部署开展之时,回顾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发展脉络,总结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基本原则,不仅有利于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而且对新时代新征程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中心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发展脉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开展了六次大规模的党内主题教育,从发展脉络看,党内主题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历经“发端—充实—完善”的过程,形成了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体系。把握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发展脉络,总结新时代开展党内主题教育的历史经验,既是全面认识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内在要求,又是总结党内主题教育基本原则和实践进路的现实需要。

(一)发端:从党的十八大至党的十九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但是依然存在“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4页。  的症结,思想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现实境况的紧迫性凸显进行党内主题教育的必要性。2012—2017年,党中央相继开展了三次党内主题教育,成为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肇始。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512页。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紧紧依靠的生命线。为了解决党在贯彻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成为新时代以来首次党内主题教育。2013年4月,党中央就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出明确部署,从2013年6月开始到2014年10月基本结束,经过这次主题学习,领导干部加深了对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学习与领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  。

“干部问题是一个有决定作用的问题”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555页。  ,领导干部的担当作为关系到政党的兴衰成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越深入,越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83页。  ,因此,加强领导干部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2014年3月,习近平首次面向领导干部提出了“三严三实”的作风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习近平:《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人民日报》,2014年3月10日。  。2015年4月至12月,党中央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通过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主题教育,进一步树立了党的威信与形象,增强了领导干部的党性,丰富了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内容。

党员是永葆中国共产党生机活力的内生力量,提高共产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成为党建的新课题。为了让中国共产党人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建党95周年之际,党中央面向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要求党员通过与党章党规的对照查摆问题,在全党范围内提升了党员的党性素养。这次党内主题教育面向全体党员,为全面从严治党奠定了制度基础,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扩大了党内主题学习教育的覆盖范围。

(二)充实:从党的十九大至党的二十大

历史思维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人民日报》,2022年9月27日。  ,旨在向全党同志宣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习近平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1月30日。  的深刻道理。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2页。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4页。  , 因此,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的五年,党内主题教育以党的初心使命和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主线,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路,激励全党同志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这一阶段的党内主题教育,历史性是鲜明的特征,不断充实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历史底蕴和深刻内涵。

习近平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是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38页。  ,初心使命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发展动力,也是永葆中国共产党生机活力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9-50页。  ,并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从2019年6月开始,在全党范围内分上下两批推进。这次主题教育同样面向的是全体党员,旨在巩固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引领,将党的初心使命融入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之中,丰富了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内涵意蕴。

毛泽东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9页。  ,党史学习既是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的内在动力,又是提高党性修养的必由之路。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建党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旨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   ,激励党员奋发有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从2021年2月至12月,党中央部署面向全体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也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为主题,内有之义即为对党史学习教育的总结与展望,将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通过在全党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让中国共产党人体会到党百年奋斗的艰难曲折,珍惜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也为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增添历史的厚重底蕴。

(三)完善:党的二十大至今

党的二十大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必须紧紧跟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53页。  ,做出了“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54页。  的重大部署。从这一时期开始,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进入从作风建设到党史学习再到理论强化的新阶段。

为了增强全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与把握,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中共二十屆二中全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23年3月1日。  ,这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大规模的党内主题教育,同时指明了此次主题教育的主旨与主线。从参与主体上看,这次活动分为上下两批,覆盖全体党员。从学习要求上看,这次主题教育提出了“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号召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对“学什么,如何学,怎么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深邃,赓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南与精神动力。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展了六次大规模的党内主题教育,从不同主题增强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形成了开展党内主题教育的经验。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新时代的党内主题教育,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以党的领导为方向,同时将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内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是突出思想引领。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思想理论作为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及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融入党内主题教育。三是强化历史使命。新时代六次党内主题教育,既有对党的初心使命的再教育、再坚定,也有对百年党史的再度回望,进一步强化了共产党人百年大党的历史使命。可以说,这些历史经验的取得,为新征程上继续开展党内主题教育,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供了理论指南和实践探索。

二、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辩证思维指的是人们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毛泽东认为“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9页。  。在总结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时,同样要以辩证思维来对待,总结升华成具有辩证统一特征的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推进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特别是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提供方向指引。

(一)坚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主体

一般与个别是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之一,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中,一般与个别可以具象化为全面性与针对性。从新时代党内六次大规模的主题教育来看,既有面向全体党员的主题教育,又有面向领导干部的主题教育;既有理论层面的学习,又有政治能力的提升,丰富了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层次性,体现出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遵循全面性与针对性的统一。

第一,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具有全面性。全面性这一特点在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中贯穿始终,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主题选择全面和覆盖主体全面。具体来看,一是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学习主题选择全面。从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主题与主线来看,既有关注党的群众路线、做合格党员的主题教育,还有关注党史学习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主题教育,不断充实和丰富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内涵,体现出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主题选择全面。二是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主体覆盖全面。新时代六次大规模主题教育中,有四次主题教育是面向普通党员的“绝大多数”,面向全体党员的主题教育,能够让中国共产党人提高党性修养,锤炼精神品格,提升党内主题教育的覆盖面,体现出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覆盖主体全面。

第二,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具有针对性。在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中,既在主题上针对薄弱环节,又在主体上针对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一方面,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针对政党发展的薄弱环节。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薄弱环节是政党由盛转衰的关键,因此,针对政党发展中出现的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教育具有必要性。新时代以來,党针对理想信念问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针对理论问题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这些针对性主题教育旨在筑牢理想信念,提升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针对主体的“关键少数”。习近平指出,“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严管好各级领导干部”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49页。  ,意在提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与能力建设。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针对领导干部这一主体,相继发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主题教育,增强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理想信念与党性修养,深刻体现了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针对性。

(二)突出政治时效,着眼效果长远

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12页。  。所谓先进理论,就是能够引领社会变革、产生社会影响的理论,以先进理论为指南就是指用先进理论结合时代条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从新时代六次大规模的党内主题教育来看,既注重短期集中学习的“时效性”,又注重集中学习制度化常态化的“长效性”。因此,坚持时效性与长效性的统一成为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遵循的基本经验之一。

第一,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突出时效性。时效性的特点在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过程中,表现为紧扣重大时间节点和面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紧扣重大时间节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为契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刻,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相得益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选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充分体现主题教育紧扣时间节点的特征,紧抓时效性。二是面向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一个功能,就在于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并迎接新的挑战。党中央相继发起六次大规模主题学习,虽然主题不同,但总的目的在于解决当下的问题和症结,从而统一全党的思想,让民族复兴的伟业迈上坦途。

第二,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着眼长效性。长效性是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所具有的新特点,旨在将党内主题学习制度化、体系化、常态化,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守的精神支柱和在新时代新征程不断进步的学习资源。习近平指出,“广大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  ,意在将党内主题教育活动建成长效化的机制。从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来看,多次主题教育延伸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被延伸为常态化、制度化的教育,作为对全体党员党性修养的鞭策与坚守;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将党史学习教育延伸为常态化教育,增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

(三)注重理论引领,发挥政治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97页。  ,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也是推进政党成长的重要一环。回顾新时代党内历次主题教育可知,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第一,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注重理论对实践的引领。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9页。  ,换言之,没有强大的理论思维,就不会有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蓝图的实现。因此,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内主题教育的理论引领。早在延安时期,党中央就成立延安干部学校,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培训,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学习始终是党内主题教育的重要方面。新时代以来,党内主题教育更加突出理论性,既有针对理论本身的主题教育,如党的二十大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增强了党内主题教育的理论深度;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作用,如党的十八大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把握了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另一方面提升了领导干部贯彻群众路线的能力。

第二,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注重实践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4页。  ,党内主题教育虽然意在以理论作为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现实的人与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更是息息相关。新时代历次党内主题教育聚焦实践问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将实践作为应有之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出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  求,抓落实的落脚点就是实践;党史学习教育明确要求“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人民日报》,2021年2月21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作为根本任务,同样将实践性融入其中。

(四)坚持问题导向,坚守发展本色

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对事物运动变化趋势的概括。在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中,还具有阶段性发展的特点。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同样聚焦阶段性与发展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推进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既有阶段性的特征,又具有发展性的特征,体现出阶段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第一,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历次党内主题教育都具有坚持问题导向的特点,新时代同样继承了这一特点。一是在教育主题上坚持问题导向。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再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一系列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落脚点在于解决发展中党内出现的问题。从实际效果看,经过党内主题教育的查摆问题和纠正问题,“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4页。  。二是在教育實践方式上坚持问题导向。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内主题教育是一项大工程。针对如此庞大政党的主题教育问题,党中央提出分批次、分阶段进行教育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百年大党开展集中教育的问题,同时,还通过“回头看”等方式,不断夯实党内主题教育的成果。

第二,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具有发展性。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内涵是持续丰富的,并且在动态中不断发展。一方面,党内主题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群众路线、作风建设、初心使命、党史教育、理论思维等主题相继被纳入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之中,伴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党内主题教育具有现实敏锐性。新时代党内主题学习教育不断着眼现实发展需要,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而演进发展,敏锐观察时代发展背后具有的客观规律,及时准确把握政党的前进方向。

(五)坚持党性修养,坚定人民立场

中国共产党来源于人民、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和人民的关系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习近平曾明确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4页。  ,再次印证了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新时代六次党内主题教育同样展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既来自人民的热切期盼,又为人民群众树立了奋斗的榜样,体现出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第一,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来源于人民。“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63页。  ,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内主题教育就没有群众基础,换言之,根基也就不复存在。新时代进行党内主题教育同样源于人民。一是源于人民的期盼。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就向世人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  的施政理念,把人民的期盼作为政党进步的内在动力。二是源于人民的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习近平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强调: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 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6月19日。  ,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就是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人民的反映成为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选题来源。

第二,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为人民树立榜样。江泽民曾鲜明指出,“共产党员既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和决心,又要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9页。  ,推进党内主题教育是为了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原则,提高工作能力,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新时代推进党内主题教育的一个新特点,就是为人民群众树立榜样。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是由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塑造集成的,通过党内教育能够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进而为人民树立榜样,突出展示了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党性修养。

三、做好新一轮党内主题教育的实践进路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07页。  换言之,坚持党内学习教育是支撑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奋斗路的内在要求,对小到一个党员、大到一个政党都具有丰富的现实价值。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开展党内主题教育不仅要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持之以恒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而且要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助力聚魂,向世界展现百年大党的良好形象。当前,新一轮党内主题教育第一阶段顺利结束,第二阶段已经开始,做好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需要多层次、多维度共同发力,“把主题教育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23年9月9日。  ,推动党内主题教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开创新局面。

(一)党员层面: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新时代开展新一轮党内主题教育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不仅是对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坚守,更是对党员身份的再次认同,从而更好地担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18页。  的中心任务。

第一,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践行伟大奋斗精神的动力。习近平曾告诫全党同志,“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15页。  ,表明理想信念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新时代推进党内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让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巩固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到“真学、真懂、真信”。一方面,要通过内部发力,让党员由内而外感悟理想信念,认同理想信念,进而坚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通过外部发力,对全体党员进行体系化、要素化、制度化的主体教育,提升共产党人思想觉悟。通过内部外部合力,为中国共产党人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第二,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  ,指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所在。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实践中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一切牺牲、一切奋斗的中心,就是旨归于党的初心使命。因此,在新时代推进党内主题教育,要通过学思想、学党章等方式,将党的初心使命寓于主题教育的过程之中,自上而下明确:党的奋斗是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提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感,铸牢初心使命之魂。

第三,强化党员身份认同。共产党员与普通群众的区别在于共产党员的身份,只有不断地强化身份认同,才能无愧于共产党人的称号。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既从思想教育上严起来,又从制度上严起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49页。  ,在新时代推进党内主题教育要将思想教育与严格制度进行紧密结合,通过重温入党誓词、重读入党申请书等具有仪式感的活动,不断增强共产党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既从思想上强化了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又从制度上建立了常态化、长效化的共产党人教育制度,为夯实党员理想信念提供了路径遵循。

(二)政党层面:强化自我革命,增强历史主动

“一个政党必须有自己的政治灵魂。”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505页。  在重大历史关头能否把握前进方向关乎政党的命运兴衰。回顾百年党史,不论是红军主动战略转移的万里长征、挽救了中国革命的遵义会议,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宣示全面深化改革的豪言壮语,这些历史瞬间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强化自我革命、把握历史主动的生动体现。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展新一轮党内主题教育,旨在提升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强化自我革命,把握历史主动的能力与决心,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提供精神动力。

第一,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经过长期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律的第二个答案”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12页。  ,对于政党而言,强化自我革命不仅是刀刃向内的改革,更是向世人宣示的政治宣言。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是政党强化自我革命的载体所在,换言之,没有主题教育这一载体的存在,党的自我革命就不会成行,进而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也不会取得更多建树。从政党内部看,推行党内主题教育需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对党内形成自上而下的洗礼。一方面,要持之以恒推进自我革命,制定主题教育制度,推动主题教育与党的自我革命相辅相成,不断强化政党治国理政的理念,在内部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从延安时期保留至今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将党的自我革命落实到行动之中,形成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范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

第二,增强历史主动精神。“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14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不仅是思想上的指引,更是实践上的领航。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同样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推进的,需要从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增强历史主动。从思想上看,要进一步增强党内主题教育的理论性,通过持续强化对党的指导思想的领悟,增进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上的主动性;从实践上看,增进政党历史主动,需要通过大兴调查研究,将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查摆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增进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主动性,同时能够提升党内主题教育的实践要素与实践能力。

(三)国家层面:推进强国建设,践行新征程新使命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6页。  ,强国建设、民族復兴不仅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更成为新时代的主题主线。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开展新一轮党内主题教育的旨归并不止于政党的自身建设,更着眼于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蓝图的实现。

第一,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中心任务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发展的主题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18页。  ,郑重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心任务”的命题。实现党的中心任务,也成为当前的主题与主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过开展面向全党的党内主题教育,增进全党同志对中国式现代化意义的理解与把握,将思想统一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上来,不断从党内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认识与理解,为实现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提供精神动力。

第二,践行新征程新使命。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特别是新一轮的党内主题教育,对践行新征程新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深的内涵,习近平指出,“要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迫切需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9期。  ,指明了将党的理论融入党内主题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因此,在推进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扩大宣传范围、创新宣传手段等方法,将新征程新使命从党的层面推广至国家层面,让人民群众感受新时代新征程担负的新使命,“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9期。  。

(四)国际层面:树立大党形象,展示大党担当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光辉历程,素来向世界展示大党形象与责任担当,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67页。  。开展新一轮党内主题教育的世界意义就在于向世界树立百年大党的良好形象,展现百年大党的责任担当,为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树立榜样。

第一,树立百年大党形象。党的二十大提出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38页。  ,通过树立执政党形象展现国家形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新时代推进党内主题教育,一方面树立积极进步的形象。进入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共产党同样需要不断进步,才能够紧跟时代潮流,推进党内主题教育势在必行。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在党内推进主题教育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树立积极进步的政党形象。另一方面树立坚守初心的形象。“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8页。  。世界上诸多执政党在上台前都具有雄心壮志,但在执政过程当中就容易忘掉本心,因此,恪守初心是执政党能够长期执政的重要法宝。在新时代继续推进党内主题教育,可以通过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全球发展与政党责任学术研讨会等,向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积极进步、坚守初心的百年大党形象。

第二,展示百年大党担当。当今世界正迈进全球化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习近平指出,“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   《习近平向“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致贺信》,《人民日报》,2023年4月22日。  。奋进新征程,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同各个国家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必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向世界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党的历史担当。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党内主题学习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心任务,需要进一步推进党内主题教育建设,形成规范性、制度性、体系性、常态性的新时代党内主题教育。在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关键时刻,回顾新时代历次党内主题教育有助于理解“新时代为什么进行党内主题教育”“新时代怎样进行党内主题教育”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助于让中国共产党人拥有更加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优良作风,为百年大党长期执政凝心聚魂,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責任编辑:李海中〕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of Inner-party  Theme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ZHOU Xianxin, XIE Zongwang

Centralizing theme education withi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has been a pivotal strategy, contributing significantly to maintaining the partys advanced nature and purity. In the new era, the CPC has undertaken a series of intra-party theme education initiatives, culmina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temporary inner-party theme education system. This system is guided by fundamental principles that emphasize comprehensive coverage and key subjects, political timeliness with a focus on long-term impact, theoretical guidance alongside practical application, unity between stages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party spirit to fortify the members unwavering commitment.As the CPC embarks on a new journey in the present era, it is imperative to launch a fresh round of intra-party theme education at four distinct levels: Firstly,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party members should reaffirm their ideals and beliefs, constantly recalling their original mission. Secondly, at the party level, it is vital to promote self-revolution and seize control of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Thirdly, on a national scale, efforts must be made to bolster the nations strength and work towards national rejuvenation. Lastly, internationally, the CPC should strive to project itself as a major party globally, showcasing its century-old legacy and its responsibility to the world.

猜你喜欢
发展脉络基本原则新时代
舞龙舞狮竞赛规则的发展脉络与现实启示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方法与学科发展的多视角分析
建国初期电影歌曲发展脉络及特征
明治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如何推动企业文化的实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