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评估研究

2023-12-11 10:03欧向军杨亦文
中国名城 2023年11期
关键词:淮海济宁临沂

欧向军,徐 玥,杨亦文

引言

党的十九大以来,区域发展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中心城市作为要素集聚的载体和经济内循环的动力引擎,既要整合区域内部的资源要素,又肩负着对外围城市发挥辐射和正外部性作用[1],区域利用自身优势吸纳人才、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并将其集中在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得到充分发展后将服务及各类要素向区域内的其他城市辐射、扩散[2-3]。当前对区域中心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中心城市内涵辨析[4]、高质量发展[1,5-7]、辐射能力[8-11]、综合承载能力[12]、自身优势及存在问题[4,13-16];研究主要以定性为主,定量分析主要采用熵值法测度综合实力[4,6-7],引力模型[10-11]评价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淮海经济区作为经济发展较弱的区域,亟须通过促进中心城市的建设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本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探究徐州作为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及辐射能力,厘清其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从而促进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1 研究方法

1.1 指标体系构建

2017年8月初,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意见》,提出要给予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大力支持,到2025年,徐州经济总量跻身万亿元城市行列,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区域领先,“三中心一枢纽一高地”基本建成。据此构建徐州中心城市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指标选取考虑到徐州中心城市综合评价的特殊性,兼顾了城市全面评价的要求,遵循数据全面性、针对性和可获取性等原则,从区域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教育文化中心和双向开放高地5个方面构建徐州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文中数据均来自于各省、市相应年份的统计年鉴和社会经济发展公报(表1)。

系统层 指标层 单位 属性区域经济中心GDP 亿元 正非农业产值 亿元 正人均GDP 元 正单位土地GDP 产出 万元 正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亿元 正规上企业个数 个 正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正人均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万元 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正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元 正规上企业利润总额 亿元 正科技创新中心知网发表学术论文数 篇 正发明专利授权量 件 正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 人 正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个 正高校数量 个 正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 正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 人 正R&D 内部经费 万元 正综合交通枢纽客运总量 万人 正铁路旅客运量 万人 正公路客运量 万人 正货运总量 万吨 正公路货运量 万吨 正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 辆 正人均城市道路面积 km2 正年末实有出租汽车数 辆 正教育文化中心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 册 正公共图书馆藏书量 册 正每万人床位数 张 正三甲医院床位数 张 正每万人执业医师数 人 正三甲医院数 个 正每万人注册护士 人 正中小学校数 所 正中小学生数 万人 正专任教师数 万人 正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 人 正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 人 正双向开放高地货物进出口总额 万元 正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正进出口差额 万元 正上市公司数 万人 正每万人上市公司数 人 正外商投资企业数 家 正货物进口额 万元 正货物出口额 万元 正

1.2 研究方法

(1)极值熵值法。研究采用极值熵值法方法测量评价淮海经济区城市的中心指数。为避免标准化值出现负值,更好体现逆向指标的作用,采用极值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依据线性拟合公式测量淮海经济区中心指数:

式中:Yit为淮海经济区城市的中心指数,xij为标准化值,ωj为指标权重,i为城市,j为指标,t为年份。中心指数越大,表明城市的竞争力越强,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可能性越大。

(2)引力模型。空间引力模型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距离衰减原理构造出来的,本文采用调整后的空间引力模型,从“三中心—枢纽—高地”5个方面分析淮海经济区的空间联系情况:

式中:Fij表示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空间联系强度,Mi和Mj表示城市i与城市j间不同方面的中心指数,Dij是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时间距离。

2 徐州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综合实力分析

2.1 综合比较

运用面板熵值法从2010年、2015年、2017年、2021年4个时间截面对徐州区域中心城市“三中心—枢纽—高地”功能进行综合评价(表2),可以发现,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发展综合指数从2010年到2021年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徐州“三中心—枢纽—高地”建设的综合实力得分从2010年的0.366 6增至2021年的0.667 6,在淮海经济区内始终处于首位;2010—2021年综合发展指数标准差由0.079提升到0.130,表明淮海经济区内主要城市间综合实力的差距仍在扩大,徐州区域中心的地位日益彰显;而在2017—2021年,标准差和徐州的首位度均有小幅度降低,表明淮海经济区协调发展水平有所提升。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的综合实力指数在空间上呈现出中部高、四周低的态势(图1),凸显了徐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

2.2 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指数

运用时空极差值法,进一步对淮海经济区2010—2021年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分析(表3),发现徐州在淮海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心指数排名均居于首位。2010—2017年淮海经济区内城市经济发展中心指数的标准差呈上升趋势,同时,经济首位度由1.157升至1.404,表明区域内城市经济发展差异有所扩大;2017—2021年,标准差由0.043降至0.027,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缩小(表3),表明这一时期内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效果显著,并且徐州的经济首位度由1.404降至1.267,具体来看是由于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和人均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上稍显不足。徐州经济发展中心指数由2010年的0.081 3增至2021年的0.155 7,呈现上升后缓慢下降的倒“V”字形发展趋势,和第二名的差距由0.011扩大到0.032 8,表明徐州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仍然在进一步提升,并在空间上呈现出以徐州为中心、东北部城市强于西南部城市的态势(图2)。

2.3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指数

对比淮海经济区2010—2021年的城市科技创新情况(表4),徐州市始终居于首位,其科技首位度由2010年的1.467增至2021年的1.732,表明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果显著,而淮海经济区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的标准差由0.018增至0.030,表明淮海经济区内城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具体来看,由于徐州高等教育较为发达,在知网发表学术论文数和R&D内部经费等指标方面有较大优势,其科技创新中心得分超越区域内所有城市,首位度由1.467升至1.732,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较为牢固,2021年排名第二的济宁科技创新中心和排名第三的临沂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分别为0.072 9和0.069 6,表明徐州在淮海经济区内是具有绝对科技创新影响力的中心城市。从空间上看(图3),徐州科技创新中心地位极其突出,而淮海经济区南部普遍较低,其次是西北地区的菏泽和中部地区的枣庄。

2.4 区域教育文化中心指数

对比淮海经济区2010—2021年间城市教育文化情况(表5),徐州市始终居于首位,各个城市的排名情况较为稳定,淮海经济区内教育文化中心指数的标准差由0.020增至0.032,表明淮海经济区内城市在教育文化方面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从各个城市来看,徐州、菏泽、宿州和淮北的位次没有变化,分居第1、5、9和10位;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三甲医院数和三甲医院床位数等指标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徐州市教育文化中心指数呈现上升态势,首位度也由1.257提升到1.279,2021年徐州(0.170 9)与排名第二的济宁(0.133 6)和排名第三的临沂(0.129 0)差距在进一步扩大,表明徐州在教育文化方面发展势头较强,教育文化中心的地位逐渐稳固,在空间上呈现出以徐州为中心,北部城市强于南部城市的态势(图4)。

城市 2010 年 2015 年 2017 年 2021 年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徐州市 0.366 6 1 0.464 6 1 0.597 5 1 0.667 6 1连云港市 0.234 7 4 0.317 2 4 0.354 1 4 0.379 1 4宿迁市 0.145 1 8 0.214 1 6 0.253 2 6 0.329 8 5淮北市 0.137 9 9 0.166 1 9 0.161 9 10 0.238 2 10宿州市 0.093 7 10 0.147 9 10 0.169 5 9 0.242 2 9枣庄市 0.178 2 6 0.201 7 8 0.214 3 7 0.28 10 8济宁市 0.279 6 3 0.351 6 3 0.427 0 3 0.484 0 3临沂市 0.289 7 2 0.385 5 2 0.432 4 2 0.489 8 2菏泽市 0.166 6 7 0.224 8 5 0.277 5 5 0.301 9 6商丘市 0.190 1 5 0.213 9 7 0.213 3 8 0.292 3 7标准差 0.079 0.099 0.133 0.130综合首位度 1.265 1.205 1.382 1.363

城市 2010 年 2015 年 2017 年 2021 年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徐州市 0.072 0 1 0.096 8 1 0.113 6 1 0.126 3 1连云港市 0.031 2 4 0.040 8 4 0.049 2 4 0.049 5 5宿迁市 0.019 2 6 0.028 8 5 0.040 7 5 0.051 7 4淮北市 0.014 8 9 0.016 6 9 0.021 4 9 0.023 7 10宿州市 0.004 7 10 0.012 3 10 0.017 9 10 0.024 6 9枣庄市 0.019 1 7 0.020 2 8 0.031 3 7 0.030 9 7济宁市 0.049 1 2 0.064 7 2 0.074 3 2 0.072 9 2临沂市 0.033 8 3 0.045 6 3 0.066 0 3 0.069 6 3菏泽市 0.018 3 8 0.024 6 7 0.029 7 8 0.029 2 8商丘市 0.025 7 5 0.026 7 6 0.038 4 6 0.047 9 6标准差 0.018 0.025 0.028 0.030科技首位度 1.467 1.496 1.528 1.732

2.5 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指数

2010—2021年,淮海经济区城市综合交通中心指数排名波动较大,但徐州市除2010年排名第二(0.065 3)外均居于首位,淮海经济区综合交通中心指数的标准差由0.017 5增至0.025 7(表6),表明淮海经济区内城市综合交通中心指数差异在扩大,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意见》使得2017—2021年徐州的交通首位度进一步提升。具体来看,淮北因为受到邻近徐州地理位置的影响,客货运量较低,所以交通运输发展受到限制,综合交通中心指数由2010年(0.016 1)的第7名跌至2021年(0.083 0)的第9名;作为全国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徐州的交通运输中心指数随着客运总量和年末实有出租汽车数的提升,自2015年(0.076 0)以来一直是区域第一,2021年徐州交通运输中心指数为0.135 4,高于济宁和临沂的0.112 9和0.107 3,且交通首位度由0.912升至1.199。从空间上看(图5),2017年徐州、济宁、临沂综合交通中心指数均处于第一层级,但由于《关于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意见》的出台,徐州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到2021年仅有徐州综合交通中心指数处于第一层级。

2.6 双向开放高地中心指数

2010—2021年,淮海经济区城市对外开放高地中心指数排名波动较大,徐州从2017年开始居于首位,标准差由0.017 2增至0.022 2,表明淮海经济区内城市双向开放程度的差异在扩大。具体来看,2010—2015年徐州双向开放中心指数由第二名(0.048 8)跌至第三名(0.053 3),首位度由0.822降至0.594,标准差由0.017 2增至0.025 4,表明此期间徐州双向开放水平在淮海经济区内不具优势。2015—2017年由于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提升,徐州双向开放指数增长迅速,由2015年的0.053 3增至2017年的0.109 1,在淮海经济区内的排名升至第一;首位度由0.594上升至1.082,标准差由0.032 3降至0.022 2,表明徐州双向开放程度在淮海经济区内优势凸显。2017—2021年淮海经济区内各城市双向开放指数均有下降,但排名仍位居第一,且与第二名的差距由0.008 3扩大至0.018 4;首位度由1.082升至1.301,标准差由0.032 3缩小至0.022 2,这表明徐州双向开放程度的优势在不断扩大,且区域内各城市双向开放发展趋于协调,自“三中心—枢纽—高地”战略实施以来,徐州作为区域内双向开放高地的地位日趋稳固(表7、图6)。

综上,2017年以来徐州“三中心—枢纽—高地”建设成效显著,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愈加提升,就各层面的首位度而言,科技创新中心(1.732)建设成效突出,其次是双向开放高地(1.301)、教育文化中心(1.279)、区域经济中心(1.267)等方面的优势日益显现;综合交通枢纽(1.199)建设仍须进一步增强,要立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高铁新城等定位,进一步扩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淮海经济区内各城市间的双向开放差异最小,徐州要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3 徐州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分析

3.1 经济发展辐射能力

经济发展综合辐射联系强度共有45对,运用自然断裂法将其分为5级(图7)。处于第一层级的有9对,分别为徐州—淮北、徐州—宿迁、徐州—宿州、徐州—临沂、徐州—济宁、徐州—枣庄、徐州—连云港、连云港—宿迁、连云港—临沂;第二层级的城市对共有8对,分别为徐州—商丘、徐州—菏泽、淮北—宿州、宿迁—临沂、济宁—临沂、济宁—菏泽、济宁—枣庄、枣庄—临沂;第三层级及以下共有28对,占总数的62.2%。

徐州经济发展辐射联系总量(70 139.6)处于第一层级,是排名末位商丘(23 711.0)的2.9倍,占淮海经济区辐射总量(37 8137.8)的22.7%。处于第二层级的城市有临沂、宿迁。徐州在区域内的经济辐射带动能力较强,但是区域内城市间的发展分化比较明显,第四和第五层级城市经济辐射总量和徐州差距较大,主要集中在淮海经济区的西南片区(图8),说明徐州和该片区城市经济联系有待加强。除连云港和菏泽两个地市外,其余7个城市均把徐州作为对外联系的首选城市,表明徐州的经济发展辐射能覆盖淮海经济区80%以上的地市。

城市 2010 年 2015 年 2017 年 2021 年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徐州市 0.048 8 2 0.053 3 3 0.109 1 1 0.079 3 1连云港市 0.059 4 1 0.089 8 1 0.100 8 2 0.049 3 3宿迁市 0.018 7 6 0.025 6 6 0.046 2 5 0.034 4 5淮北市 0.016 1 7 0.019 7 7 0.024 3 8 0.020 1 7宿州市 0.005 0 10 0.010 6 9 0.013 6 9 0.005 5 10枣庄市 0.026 9 5 0.025 8 5 0.029 0 7 0.028 1 6济宁市 0.036 5 4 0.041 5 4 0.054 9 4 0.047 5 4临沂市 0.039 8 3 0.067 8 2 0.068 4 3 0.060 9 2菏泽市 0.013 8 8 0.016 5 8 0.037 6 6 0.015 8 8商丘市 0.007 9 9 0.009 8 10 0.012 1 10 0.014 8 9标准差 0.017 2 0.025 4 0.032 3 0.022 2外向首位度 0.822 0.594 1.082 1.301

3.2 科技创新辐射能力

在科技创新辐射联系强度中(图9),处于第一层级的城市有7对,分别为徐州—淮北、徐州—商丘、徐州—济宁、徐州—枣庄、徐州—临沂、徐州—连云港、徐州—宿迁,皆与徐州相连;处于第二层级的城市共有5对,分别为徐州—宿州、济宁—临沂、济宁—宿迁、临沂—连云港、连云港—宿迁;第三层级及以下的共有33对,占总数的73.3%。

徐州科技创新辐射联系总量最大(26 240.3),是排名末位菏泽(5 033.1)的5倍多,占淮海经济区辐射总量(106 155.0)的24.72%;济宁、临沂和宿迁处于第二层级;连云港处于第三层级;其他城市科技创新辐射联系总量较少,主要集中在淮海经济区的西南片区(图10),表明徐州对菏泽、淮北、宿州等城市的科技创新辐射能力有待提升。淮海经济区内城市均以徐州作为对外联系的首选城市,表明徐州的科技创新辐射能覆盖淮海经济区全部地市。

3.3 教育文化辐射能力

在教育文化辐射联系强度中(图11),处于第一层级的城市有8对,分别为徐州—济宁、徐州—枣庄、徐州—临沂、徐州—宿迁、徐州—宿州、徐州—连云港、徐州—淮北、临沂—连云港;处于第二层级的城市共有10对,分别为菏泽—徐州、菏泽—济宁、菏泽—商丘、济宁—枣庄、济宁—临沂、枣庄—临沂、临沂—宿迁、宿迁—连云港、淮北—宿州、徐州—商丘;第三层级及以下的共有27对,占总数的60%,表明区域城市整体教育文化辐射联系强度处于中水平区间。

图11 淮海经济区教育文化辐射联系网络

徐州城市教育文化辐射总量最大(76 144.3),是排名末位商丘(28 045.9)的2.71倍,是淮海经济区辐射总量(392 791.1)的19.39%;济宁和临沂处于第二层级;枣庄处于第三层级;第四、第五层级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南部片区,整体呈现出以徐州为核心、北强南弱的空间分布格局(图12)。除菏泽、连云港外,其余7个城市均把徐州作为对外联系的首选城市,表明徐州的教育文化辐射能覆盖淮海经济区80%以上的地市。

图12 淮海经济区教育文化辐射总量

3.4 综合交通辐射能力

在综合交通辐射联系强度中(图13),处于第一层级的有5对,分别为徐州—济宁、徐州—临沂、徐州—枣庄、徐州—淮北和徐州—宿州;处于第二层级的城市共有7对,分别为菏泽—济宁、济宁—临沂、临沂—连云港、连云港—徐州、徐州—商丘、徐州—宿迁、徐州—淮北;第三层级及以下的共有33对,占总数的73.3%,表明区域城市整体综合交通辐射联系强度还处于低水平区间,且北部城市比南部城市更为活跃的态势。

图13 淮海经济区综合交通辐射联系网络

徐州城市综合交通辐射联系总量最大(50 965.4),是排名末位宿迁(18 347.7)的2.8倍,是淮海经济区辐射总量(269 914.2)的18.88%;处于第二层级的城市有济宁市、临沂市和宿州市。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地区,综合交通辐射联系总量整体呈现出以徐州为核心,中部强,东西部弱的空间分布格局(图14)。除菏泽和连云港外,其余7个城市均把徐州作为综合交通运输对外联系的首选城市,表明徐州的综合交通辐射能覆盖淮海经济区80%以上的地市。

图14 淮海经济区综合交通辐射总量

3.5 双向开放辐射能力

双向开放辐射联系强度共有45对,运用自然断裂法将其分为5级(图15)。处于第一层级的有7对,分别为徐州—济宁、徐州—临沂、徐州—连云港、徐州—宿迁、徐州—枣庄、徐州—淮北、临沂—连云港;第二层级的城市对共有4对,分别为枣庄—临沂、济宁—临沂、宿迁—临沂、宿迁—连云港;第三层级及以下的城市对有34对,占总数的75.6%。

徐州双向开放辐射联系总量最大(11 424.6),处于第一层级,是排名末位宿州(935.9)的12倍多,是淮海经济区辐射总量(49 056.2)的23.3%;处于第二层级的城市有济宁、临沂、连云港。徐州在区域内的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强,第一层级辐射中除临沂—连云港外,其余6对辐射均有徐州参与,在淮海经济区内形成以徐州为双向开放核心的辐射区。辐射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淮海经济区东部(图16),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分布,且西部城市辐射总量与徐州差距较大,这表明徐州对于淮海经济区西部城市的辐射不足,需要加强对西部城市的开放联系。除连云港和菏泽两个地市外,其余7个城市均把徐州作为对外联系的首选城市,表明徐州的双向开放辐射能覆盖淮海经济区80%以上的地市。

图16 淮海经济区双向开放辐射总量

从5个区域中心城市子系统辐射联系强度的对比来看,徐州科技创新辐射影响强度最大,其次是双向开放、经济发展、教育文化、综合交通中心指数辐射;从徐州市辐射联系总量与周边城市辐射联系方向(首选城市)来看(表8),徐州市的科技创新优势最为突出,能够覆盖淮海经济区全域,而其他方面尚不具备覆盖淮海经济区全域的能力;从城市联系的紧密性来看,徐州和宿迁、济宁、淮北、枣庄、宿州、商丘、临沂联系较为紧密,与连云港和菏泽联系略显不足。

中心城市 以徐州为首选城市 非以徐州为首选城市经济发展淮北、济宁、商丘、宿迁、宿州、枣庄、临沂 菏泽、连云港教育文化淮北、济宁、商丘、宿迁、宿州、枣庄、临沂 连云港、菏泽科技创新淮北、济宁、连云港、临沂、商丘、宿迁、宿州、菏泽、枣庄 无综合交通淮北、济宁、连云港、临沂、商丘、宿迁、宿州 菏泽、连云港双向开放淮北、济宁、临沂、商丘、宿迁、宿州 菏泽、连云港

4 结语

徐州市经济规模不断提升,首位度、主要经济指标和综合经济实力稳居淮海经济区第一,但在2017—2021年由于规上企业利润总额、居民消费指数等指标的优势减弱,导致徐州区域经济首位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需要进一步提升其自身的经济活力,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区域经济发展辐射能力方面,徐州与淮海经济区其他地市相比处于领先地位,区域内有7个城市把徐州作为对外联系的首选城市。但徐州领先优势受到区域内济宁、临沂等城市发展的激烈竞争有所减弱,徐州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面临较大挑战,中心城市的服务供给与带动周边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2010—2021年徐州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和辐射能力始终排名第一,其首位度也稳步提升。具体在科技支出和高新技术企业数等方面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徐州拥有区域内最多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但2021年专利授权量占比申请量不足40%,这与其他城市50%以上的专利转化率相比差距较大,且每万人专利授权量低于宿迁、济宁,表明徐州的创新能力依旧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创新引擎作用亟待加强。

徐州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持续加大教育投入。2021年,徐州教育支出210.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近21%。同时,徐州整合优势文化资源,运用各种文化活动形式及载体加强群众文化体验感。但徐州的中小学生数、万人博物馆拥有率、每万人医院床位数等指标未与区域内其他城市形成显著的比较优势。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投入,同时力争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徐州在淮海经济区内交通运输中心指数自2015年以来始终排名第一,区域内7个城市将其作为对外联系的首选城市,辐射能力覆盖淮海经济区80%以上的地市,但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和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均处于区域内中下水平。徐州作为区域内重要高速铁路网络枢纽的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尚未打造出集聚高铁快运、快递、流通加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冷链物流等物流功能,以及吸引高铁快运智能装备制造、电子商务、电子制造等产业的综合物流产业基地。

徐州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正逐步形成。2010年、2015年徐州双向开放中心指数排名分别为第二和第三位,其开放首位度也在降低;2017年、2021年,徐州双向开放中心指数虽然排名第一,但2021年对外开放中心指数较2017年有所下降,其外商投资企业数、每万人上市公司数与淮海经济区的其他城市相比没有显著优势,距离区域双向开放高地的建设目标仍有一定距离,相比徐州在国际以及国内的枢纽城市地位,其双向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据此,笔者给出5条建议。

一是深化数字与实体经济融合,打造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推进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实现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提高城市经济发展中心地位的重要支撑。徐州应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主战略,加快实施“智改数转”,大力开展产业数字化改造,着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农业数字化发展,推动产业链再造、价值链提升,对企业转型要实施“一企一策”结对帮扶,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新突破。

二是提升城市互联互通水平,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推进区域交通枢纽建设。进一步发挥全国铁路枢纽优势,开辟更多国内外客运、货运航线,不断提升区域性航空枢纽地位;打通连接组团的立体交通网络,构建多式联运的运输体系;推动顺堤河、双楼、金山桥等重点码头作业区港口能力扩容和功能提升;实施京杭运河湖西绿色现代航道示范工程,强化港口与外围骨干铁路、公路网衔接,持续完善公铁水集疏运体系,构建区域一体化多式联运格局。

三是强化创新引领发展战略,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城市创新活力。聚焦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国家实验室布局建设和云龙湖实验室落地等重点工作,精心编制建设方案,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实施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构建完备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区域产业科技创新布局;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打造以产业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的国家级创新示范区和创新型城市。

四是提升城市双循环能力,打造区域双向开放高地。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水平。要立足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面投入“一带一路”共建过程。推动徐州与江苏自贸试验区互联互通、相互促进,使贸易更加自由化、便捷化。要进一步创建数字出口服务基地,申报国家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充分利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有利条件和机制,加快建设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努力把徐州打造成为区域性中欧班列集结的节点城市以及全国性的陆港保税物流中心。

五是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打造区域科教文化中心。树立人本教育理念,打造服务区域发展的科教基地。实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品牌、质量、效益的不断提升。鼓励和引导高水平大学为地方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项目转化和高端人才支持;支持应用型高校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城市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相适应,满足现代产业体系和公共体系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同时要推动医疗资源的精准配置,提升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要注重解决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佳和特色专科医疗资源短缺、医疗市场细分不充分等问题;优化城市医疗卫生规划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快实施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等重点医院异地扩建工程。重点培育一批重点学科和培养一批医学领军人才;统筹协调淮海经济区成员城市间异地就医管理结算模式的配套政策和系统网络支撑,尽快实现区域内的参保人员信息互联共享、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和异地就医医疗保险直接结算;积极支持社会办医,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医疗领域和健康产业,提供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

猜你喜欢
淮海济宁临沂
济宁华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卷
临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铁腕治污,久久为功
路过济宁(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