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联合苯巴比妥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出血的效果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

2023-12-13 03:49吴声连
北方药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苯巴比妥氧分压血氧

杨 凡,姜 勇,吴声连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福建省福清市医院神经外科,福建 福州 350300;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福建省福清市医院影像科,福建 福州 350300)

手术是目前有效的颅脑损伤治疗方式,但由于该手术难度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术后再出血是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如何预防和处理颅脑患者术后出血是成功抢救患者,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关键。研究[2]显示,地塞米松在防治颅脑损伤后继发病理损害及连锁病理反应程度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其可以保护血脑屏障,缓解伤情,改善损伤区血流量等。而苯巴比妥可以改善脑血流量,减轻脑水肿,促进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康复[3]。本研究探讨了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出血采用地塞米松联合苯巴比妥治疗的疗效及对其炎性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术后出血患者9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含49例;对照组男女比为1.16:1;年龄28~88岁,平均(52.20±8.53)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4~8分,平均(5.84±1.67);观察组男女比为1.21:1;年龄27~87岁,平均(51.65±8.85)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平均(5.77±1.56);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②生存期>7 d;③无多发伤、复合伤,无明显低血压;④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②存在癫痫,严重感染等;③存在实质脏器病变;④存在研究用药禁忌证。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予以患者药物治疗,腰椎穿刺、腰大池引流等,同时加强脱水降颅压、止血治疗,积极控制血压,改善脑循环保护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地塞米松联合苯巴比妥治疗,10 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生产厂家: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1561)静脉推注,1次/d;200 mg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生产厂家:上海上药新亚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501)肌内注射或静脉推注,后保持(1~1.5)mg/(kg·h)静脉滴注,只进行苯巴比妥的肌内注射或静脉推注,但要保证每(2~4)h注射或推注1次,每次200 mg,每日的总剂量控制为(1.2~2.4)g;确保24 h内体内苯巴比妥血药浓度达100 μg/mL,后维持该浓度;连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 d,测定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颅内压(ICP)、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情况以评估治疗效果;其中PaO2通过股动脉或足背行血气分析得到,ICP通过锥颅置管通道置入颅内压监测得到,SaO2通过心电监护监测得到。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 d对两组的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③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炎性反应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生物梅里埃法国股份有限公司)、降钙素原(PCT)(巴迪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操作按试剂盒说明进行。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动脉血氧分压、颅内压、血氧饱和度比较

治疗后两组PaO2、SaO2水平上升,ICP水平下降,且观察组PaO2、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IC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动脉血氧分压、颅内压、血氧饱和度水平对比

2.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PT、FIB、D-D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2.3 两组炎性反应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hs-CRP、PCT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反应指标对比

3 讨论

颅脑损伤术后再出血如不及时进行有效干预,会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损伤,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地塞米松是人工合成的一种皮质类固醇,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短期应用地塞米松可以抑制炎症反应,降低颅内压,改善血脑屏障功能,促进颅内血肿吸收,抗氧化应激,加快术后出血恢复,提高预后[4]。苯巴比妥属于长效巴比妥类药物,具有镇静、抗惊厥等作用。已有研究[5]显示,苯巴比妥在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控制惊厥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可以降低脑代谢率和颅内压,减轻脑出血严重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PaO2、SaO2水平上升,ICP水平下降,且观察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ICP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地塞米松联合苯巴比妥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出血疗效更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颅内压及血氧饱和度。颅脑损伤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脑血管痉挛,而地塞米松可以阻止脂质过氧化及自由基反应,改善受伤区脑局部血液量,此外,地塞米松和苯巴比妥均可以降低颅内压,改善继发症状,促进预后。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PT、FIB、D-D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出血采用地塞米松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凝血指标。有研究[6]表明,炎性反应不仅会诱发脑创伤后继发性损伤,还参与了创伤后修复过程,对重度脑创伤预后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近年研究的热点。hs-CRP、PCT是常用的颅脑炎症反应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hs-CRP、PCT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牛银萍等[7]研究显示布地奈德与地塞米松可以更好降低急性喉炎患儿的CRP、TNF-α等炎症反应指标,与本研究结果相似。由此可以推断,地塞米松联合苯巴比妥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出血可以有效减轻其炎性反应。

综上所述,地塞米松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可以改善颅脑损伤患者动脉血氧分压、颅内压、血氧饱和度及凝血指标,降低炎性反应,提升其术后出血治疗效果;但目前关于该方案治疗颅脑损伤术后出血的相关研究较少,后期还需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以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苯巴比妥氧分压血氧
苯巴比妥、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观察
静脉血中氧分压的调节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的测定*
妇科手术前使用苯巴比妥术后致固定性药疹(附1例报告)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乳腺血氧与多普勒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