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在静吸复合麻醉中应用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2023-12-13 02:57林信成
北方药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瑞马低血压丙泊酚

林信成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0)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2023年1—2013年3月福建省肿瘤医院麻醉科实施静吸复合麻醉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2例,女128例,平均年龄(53.9±12.3)岁。根据术中维持麻醉持续性泵注的镇静药的不同,将病例分为瑞马唑仑组和丙泊酚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1)年龄18~80岁;(2)ASA分级I~II级;(3)无严重基础病;(4)在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下接受手术。

排除标准:(1)入室脉氧饱和度低于90%;(2)复苏期运用舒更葡糖钠注射液;(3)出血量大于200mL;(4)术中输血;(5)联合神经阻滞麻醉;(6)复苏期运用纳洛酮注射液;(7)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8)急诊手术;(9)麻醉维持时长小于60分钟;(10)术后转入ICU;(11)病例资料不完整;(12)肝脏手术;(13)颅脑手术;(14)使用神经监护气管导管的手术;(15)使用瑞马唑仑维持麻醉的病例未在苏醒期使用氟马西尼拮抗。

根据术中维持麻醉持续性泵注的镇静药的不同,将病例分为瑞马唑仑组和丙泊酚组,各100例。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脉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心电图。予丙泊酚50~100mg静推、依托咪酯10~20mg静推、舒芬太尼20~30μg静推、罗库溴铵50mg静推行麻醉诱导,完成气管插管后以瑞马唑仑17~54mg/h静脉泵注(瑞马唑仑组)或丙泊酚100~250mg/h静脉泵注(丙泊酚组)、七氟烷1~2vol%吸入、瑞芬太尼0.2~0.5mg/h静脉泵注、顺式阿曲库铵4~6mg/h静脉泵注或罗库溴铵20~30mg/h静脉泵注维持麻醉。根据手术进度择机停用维持肌松药,术毕停用维持麻醉药。术中常规给予昂丹司琼4~8mg静推或帕洛诺司琼0.25mg静推止吐、氟比洛芬酯100mg静滴止痛。

复苏期两组均常规使用阿托品0.5mg静推、新斯的明1mg静推拮抗肌松残余,瑞马唑仑组使用氟马西尼0.2~1mg静推拮抗残余瑞马唑仑。待患者清醒并恢复肌力、自主呼吸良好后吸痰并拔除气管导管。充分观察后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收集患者基线指标,包括年龄、性别、体重、麻醉维持时长;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全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如该病例术中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则收集动脉压数据),观察指标为入室MAP,插管时MAP,拔管时MAP(入室、插管、拔管后麻醉记录单上最近的时间点的数据),以及麻醉维持过程中高血压发生率(麻醉记录单上,麻醉维持期间任一时间点患者收缩压大于140mmHg视为发生高血压,若麻醉维持期间未记录超限血压数值,但记录使用降压药亦被视为发生高血压),和低血压发生率(麻醉记录单上,麻醉维持期间任一时间点患者收缩压小于90mmHg视为发生低血压,若麻醉维持期间未记录超限血压数值,但记录使用升压药亦被视为发生低血压);苏醒速度指标,包括拔管时间(从停止输注维持麻醉药到拔除气管导管)以及复苏时间(从停止输注维持麻醉药到患者出手术室或恢复室);患者PONV发生率;经济指标,包括麻醉总费用以及住院总费用。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Kolmogorov-Smirnov检验检测计量资料的正态性。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即[M(P25,P75)]描述,组间比较使用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入手术室MAP、麻醉维持时长等基线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数据比较

2.2 临床资料比较

瑞马唑仑组在麻醉维持期间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P<0.05)。两组患者在插管时MAP、拔管时MAP、高血压发生率、拔管时长、复苏时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等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3 经济指标比较

瑞马唑仑组在麻醉费用上要高于丙泊酚组(P=0.05),但在住院总费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经济指标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中,使用瑞马唑仑维持麻醉比使用丙泊酚在术中的低血压发生率低。低血压是麻醉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它的发生与镇静药、镇痛药的种类以及剂量相关[5]。一项meta分析指出,在内镜检查的麻醉中,接受瑞马唑仑麻醉的患者比接受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麻醉的患者,低血压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更低,瑞马唑仑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抑制相较丙泊酚和咪达唑仑更小[6]。有一项临床研究发现,在肝硬化患者的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瑞马唑仑比丙泊酚引起低血压的发生率低[7]。这些研究的结果和本研究的结果相符。

本研究发现,运用瑞马唑仑维持麻醉与运用丙泊酚维持麻醉的麻醉费用较高,但住院费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本研究中使用的丙泊酚为集采药,价格低于瑞马唑仑,因此瑞马唑仑组的麻醉费用比丙泊酚组高。但在整体住院费用上,瑞马唑仑组与丙泊酚组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或许是由于住院费用本身金额较大,而影响因素也较多,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在价格上的差异占整个住院费用的比例较小。

4 结论

在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中,运用瑞马唑仑维持麻醉比运用丙泊酚维持麻醉在麻醉维持期低血压发生率低,但麻醉费用较高。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在麻醉维持期的高血压发生率、复苏速度、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住院费用等方面大致相当。

猜你喜欢
瑞马低血压丙泊酚
瑞马唑仑药动学和靶控输注的研究进展
瑞马唑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瑞马唑仑诱导PC-12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凋亡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瑞马唑仑用于重症患者镇静的研究进展*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