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2023-12-13 03:50
北方药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马齿苋炎性血脂

党 莉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2型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为慢性疾病的一种,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有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11.6%,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2]。临床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糖尿病作为一种依靠长期用药才能得以控制的内分泌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报道称,胰岛素抵抗、高血糖、肥胖、遗传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2型糖尿病主要风险因素[3]。患者血糖、血脂的升高会导致血管炎症,贯穿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所以,治疗时,可以通过降低血管炎性反应来提升治疗效果[4]。马齿苋颗粒由马齿苋提取,有消炎、解毒的作用,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将探究马齿苋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49~81岁,平均年龄(65.42±5.44)岁,病程(6.74±1.12)年、学历:高中及以上11例、初中15例,小学及以下15例,并发症:糖尿病足18例、视网膜病变8例、糖尿病肾病15例。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47~83岁,平均年龄(63.42±5.14)岁,病程(5.74±1.62)年,学历:高中及以上13例、初中17例、小学及以下11例;并发症:糖尿病足15例、视网膜病变13例、糖尿病肾病13例。经过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1.1 纳入标准

(1)2型糖尿病诊断参考《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8年版)》[5]中相关标准;(2)有自主行为能力;(3)听力、语言正常;(4)治疗依从性高;(5)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1.1.2 排除标准

(1)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2)精神障碍;(3)肝、肾等脏器器质性病变;(4)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临床资料不全。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降糖治疗: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生产厂家: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130;规格:0.25g),口服0.25g/次,3次/d,使用降糖药物的同时注意监测血糖水平。

观察组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使用马齿苋颗粒:复方马齿苋颗粒[生产厂家: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粤20160153;规格:3g(相当于常规饮片15g)]口服,3g/次,2次/日,8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血糖、血脂、炎性因子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评判标准

1.4.1 血糖水平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静脉血5mL,检测其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4%~6%)水平。

1.4.2 血脂水平

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测量患者TG、TC、HDL-C以及LDL-C水平;正常值分别为≤1.7mmol/L、3.6~5.2mmol/L、1.08~1.91mmol/L、0~3.4mmol/L,进行组间对比。

1.4.3 炎性因子水平

对患者TNF-α、IL-6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分别为5~10μg/L、18~26 pg/mL、<5mg/L,并进行组间对比。

1.4.4 不良反应

记录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低血糖等。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血糖水平对比

2.2 血脂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TG、TC、HDL-C以及LDL-C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DL-C均有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TC、TG、LDL-C有所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血脂水平对比

2.3 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TNF-α、IL-6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2.4 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后,两组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胰岛呈透明、纤维性变,患者发病后,不仅血糖上升,血液的黏稠度也有提升,使血流缓慢,与中医瘀血证的病机具有极高的相似度[6]。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11.6%,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也随之改变,因此,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患者血糖、血脂的升高会导致血管炎症,贯穿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所以,治疗时,可以通过降低血管炎性反应来提升治疗效果[7]。

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伴随有慢性体内炎症,是疾病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导致胰岛素抵抗,干扰脂质代谢,对胰岛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发脂肪组织炎症,进一步加剧2型糖尿病的发展。TNF-α是一种促炎症因子,它可以引发低级别的慢性炎症,异常升高会导致胰岛素抵抗,IL-6是炎症过程中的重要介质,慢性炎症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CRP是一种慢性炎症标志物,它在机体炎症状态下升高。CRP的升高与慢性炎症和心血管风险增加有关。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后发生氧化应激导致大量氧自由基形成,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功能,导致血糖升高[8]。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TNF-α、IL-6以及CRP水平均有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原因:马齿苋为“止消渴”的草本植物,其主要成分为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减轻炎性反应,对降低血压和改善血糖控制有较大帮助。

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DL-C均有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TC、TG、LDL-C有所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马齿苋含有较多的ω-3脂肪酸、多糖、谷胱甘肽以及黄酮类化合物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改善胰岛功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以及减缓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此外,马齿苋中不仅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微量元素硒,也能够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血脂。

总之,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加用马齿苋颗粒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控制炎症反应,同时,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尚可。

猜你喜欢
马齿苋炎性血脂
药食两用马齿苋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你了解“血脂”吗
亦食亦药马齿苋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马齿苋的活性成分及在畜禽饲养中的应用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