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脉冲式给药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评价

2023-12-13 03:49李雪容
北方药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产程

李雪容

(漳州市芗城区妇幼保健院产科,福建 漳州 363000)

镇痛分娩也叫“无痛分娩”,通过药物麻醉或非药物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的过程就叫镇痛分娩[1]。但是实际分娩过程中只能缓解患者疼痛,不可能做到完全无痛。精神安慰法、针刺法、电刺激法、水下分娩法在非药物镇痛中比较常见,而药物镇痛主要包括区域性阻滞、椎管内注药镇痛法等。非药物镇痛方法具有无不良反应的优点,缺点为药物镇痛效果不够稳定。而药物镇痛方法的优点是镇痛迅速有效、给药方便,缺点是容易导致新生儿Apgar评分下降,对产妇和新生儿妊娠结局具有一定负面影响。因此,脉冲式给药镇痛方法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该麻醉给药方法的优点是多次、小剂量给药,可以兼顾产妇麻醉效果和新生儿妊娠结局,本文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分娩镇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分娩镇痛患者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①ASA分级为Ⅰ级或Ⅱ级;②符合麻醉指征;③单胎阴道分娩产妇;④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剖宫产产妇;②胎位异常产妇;③多胎妊娠产妇;④麻醉禁忌症;⑤肝肾功能异常;⑥妊娠并发症严重。

1.4 方法

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脉冲式给药,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脉冲式给药。待患者有规律宫缩后给予硬膜外麻醉,行L3~4或L2~3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1.0%~1.5%利多卡因3~5mL,固定好硬膜外导管[2]。对照组采用脉冲式自控镇痛泵将1%罗哌卡因10mL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混合后加入药袋,观察组将舒芬太尼50μg与1%罗哌卡因10mL共同混合。镇痛泵一次脉冲量4~6mL、追加量6~8mL、追加锁时30min,启动镇痛泵后在0.5min内推注4~6mL药液,30min后重复镇痛泵指令[3-4]。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分娩镇痛患者的镇痛有效率。

对比两组分娩镇痛患者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5]。

对比两组分娩镇痛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持续镇痛时间[6]。

对比两组分娩镇痛患者麻醉前、注药10min、注药1h、注药2h后的疼痛VAS评分[7]。

对比两组分娩镇痛患者新生儿出生1min、5min的Apgar评分[8]。

对比两组分娩镇痛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低血压、瘙痒)[9]。

1.6 评价标准

用药2h后疼痛VAS评分下降至4分以下表示有效[10]。疼痛VAS评分满分10分,评分越低表示镇痛效果越好[11]。新生儿Apgar评分满分10分,评分越高表示新生儿状况越好[12]。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分娩镇痛患者镇痛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分娩镇痛患者镇痛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分娩镇痛患者产程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分娩镇痛患者产程时间对比

2.3 两组分娩镇痛患者麻醉镇痛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短于对照组,持续镇痛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分娩镇痛患者麻醉镇痛指标对比

2.4 两组分娩镇痛患者疼痛VAS评分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前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给药10min、1h、2h后患者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分娩镇痛患者疼痛VAS评分对比分)

2.5 两组分娩镇痛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分娩镇痛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分)

表7 两组分娩镇痛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2.6 两组分娩镇痛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恶心、低血压、瘙痒总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脉冲式给药的镇痛有效率为100.00%,高于罗哌卡因脉冲式给药的86.67%,可见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脉冲式给药能够提高镇痛有效率。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脉冲式给药下分娩镇痛患者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低于罗哌卡因脉冲式给药,可见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脉冲式给药能够缩短产妇产程时间。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脉冲式给药下分娩镇痛患者药物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低于罗哌卡因脉冲式给药,持续镇痛时间高于罗哌卡因脉冲式给药,可见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脉冲式给药能够在加快药物起效速度的同时延长镇痛作用时间。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脉冲式给药下分娩镇痛患者注药10min、注药1h、注药2h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罗哌卡因脉冲式给药,可见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脉冲式给药后各阶段时间的镇痛效果都优于单用罗哌卡因。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脉冲式给药下分娩镇痛新生儿1min、5min的 Apgar评分分别为(8.63±0.34)分、(9.45±0.20)分,分娩5min后Apgar评分高于分娩1min Apgar评分,可见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脉冲式给药下分娩镇痛效果较好;罗哌卡因脉冲式给药下分娩镇痛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分别为(8.10±0.22)分、(9.10±0.18)分,分娩5min后Apgar评分高于分娩1min Apgar评分,可见罗哌卡因脉冲式给药分娩镇痛具有一定效果;但是罗哌卡因脉冲式给药下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8.10±0.22)分低于(8.63±0.34)分,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9.10±0.18)分低于(9.45±0.20)分,可见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脉冲式给药能够减少对新生儿的影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脉冲式给药下分娩镇痛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33%与罗哌卡因脉冲式给药下分娩镇痛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20.00%无统计学差异,可见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脉冲式给药相对安全。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脉冲式给药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罗哌卡因,安全性尚可。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产程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