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经尿道碎石术中的应用疗效对比

2023-12-13 03:50徐昔英
北方药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尿道

徐昔英

(福建浦城县医院麻醉科,福建 南平 353400)

肾结石是由于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晶体物质在肾脏中的异常积累所致疾病,为泌尿系统常见疾病[1]。经尿道碎石术作为肾结石常见手术类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碎石彻底等优点,但由于麻醉方式和体位等因素影响,许多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导致心血管功能改变,增加患者手术危险性[2]。所以,如何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成为经尿道碎石术治疗的热点内容。以往临床上针对经尿道碎石术多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可通过局部阻滞达到手术麻醉要求[3]。罗哌卡因、舒芬太尼作为常用局麻阻滞药物,其中罗哌卡因是第一个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可通过阻断钠离子流入神经纤维细胞膜内,从而对沿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产生可逆性的阻滞,有麻醉和镇痛双重作用[4]。舒芬太尼主要作用于μ阿片受体,属于镇痛药的一种。有研究显示[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经尿道碎石术过程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罗哌卡因在剂量上依然存在一定争议。因此,本研究对比了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经尿道碎石术中的应用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3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经尿道碎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n=25)、B(n=25)、C(n=30)三组。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如表1所示。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一般资料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出现血尿、排尿刺痛或不畅、腰腹部绞痛或者疼痛的现象,经影像学诊断确诊为肾结石[6];最大结石直径<2cm;符合碎石术手术指征;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18岁;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不配合研究患者;合并其他重要器官障碍患者;合并肾积水、肾肿瘤或肾结核患者;肝肾、心肺、凝血或尿常规异常的患者;存在麻醉禁忌者。

1.3 方法

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后为患者开放静脉通道,采取患者取健侧卧位,健侧髋关节和膝关节伸直,骨折患者患肢保持无应力体位。进行血样、脉搏、血压和心电图监测,并持续进行低流量吸氧处理。依照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是否使用咪达唑仑静脉注射镇静处理,剂量为1~2mg。随后对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接着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之后,穿过硬膜外穿刺针口,刺破蛛网膜,退出针芯,见脑脊液自针内流出,随后注入麻醉药物。其中A组患者应用2mg罗哌卡因(厂家:瑞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83152,规格:100 mg*10mL*1支)+4μ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4171,规格:1mL*50μg*10支),B组应用3mg罗哌卡因+4μg舒芬太尼,C组应用4mg罗哌卡因+4μg舒芬太尼。随后退出腰穿针,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硬膜外导管 (通过针口3.0~3.5 cm),退出硬膜外穿刺针,穿刺点覆盖消毒纱布,固定导管。

1.4 观察指标与效果判定标准

1.4.1 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的基础值(T1),麻醉诱导后(T2),经尿道碎石时(T3),手术结束即刻(T4)的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水平;(2)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心动过缓、低氧血症、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2 麻醉效果判定标准

术中患者主诉无疼痛感,且术中没有追加镇痛药物为优;在注射麻醉药物手术过程中依然存在轻微的疼痛感,需要适量进行麻醉药物追加才能够完成手术为良;在注射麻醉药物手术过程中依然存在明显的疼痛感,需要适量进行镇痛镇静药物追加才能够完成手术为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3.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n/%)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对比

B组与C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B组与C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 麻醉效果对比(n,%)

2.2 不同时间生命体征对比

T1到T4时间B、C组SPO2、HR、DBP、SBP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1到T4时间A组SPO2、HR、DBP、SBP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T2和T3时间B组、C组与A组患者SPO2、HR、DBP、SBP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时间生命体征对比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组(P<0.05),但A、B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4所示。

表4 不良反应与寒战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B组与C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B组与C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田青川等[7]研究显示,分别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取5mg、10mg、15mg罗哌卡因进行局部阻滞,发现采用10mg罗哌卡因麻醉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另外还有研究发现[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与本研究结果相符。本研究结果显示,3mg罗哌卡因与4mg罗哌卡因均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这主要是因为,虽然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具有运动和感觉阻滞等特点,但局麻镇痛作用有限,不会增加肌松效应,提升罗哌卡因浓度之后,会增加局部阻滞效果,对局部神经产生阻滞作用。而且联合舒芬太尼之后,舒芬太尼脂溶性较高,对于脊髓、脊神经组织等具有较高亲和力,可直接作用在脊髓等神经的阿片类受体,进一步发挥出镇痛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T1到T4时间B组与C组患者生命体征波动更小。提示采取3mg罗哌卡因与4mg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均能够有效稳定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情况。这主要是因为,适合剂量的罗哌卡因给药之后能够实现良好的镇痛组织效果,并对患者非进行性运动神经产生阻滞作用。罗哌卡因的麻醉原理主要是将钠离子流入到神经细胞膜之中通道进行阻断,并可逆性对神经产生传导阻滞作用。研究发现[9],舒芬太尼半衰期较短,且短于芬太尼,但是与芬太尼相比阿片受体亲和力更强,使其具有强大的镇痛效果,且能够延长镇痛时间。陈洪霞等[10]研究发现,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剖宫产手术能够稳定患者术中血压和心率情况,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本研究结果表明,C组患者心动过缓、低氧血症、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与B组(P<0.05),但A组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3mg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能够在确保麻醉效果的基础上,安全性更高。这可能是因为,大剂量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协同作用会增加恶心呕吐情况,但通过改变体位和吸氧之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恶心呕吐情况。因此,提示在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经尿道碎石术中患者进行麻醉过程中需合需谨慎使用罗哌卡因。研究发现[11],大剂量罗哌卡因应用后会增加患者恶心呕吐情况,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经尿道碎石术中麻醉效果较好,采取3mg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可在提升麻醉效果的基础上,减轻术中心率、血压波动,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尿道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陌生的尿道肉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