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安奈德注射液皮损内注射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3-12-13 03:50张明莉
北方药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曲安激光治疗奈德

林 玲,张明莉,陈 楠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福建 厦门 361000)

瘢痕疙瘩属于皮肤可常见疾病,又称增生性瘢痕,是指皮肤的真皮深层组织及深度软组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受损,受损后的皮肤在自身修复的过程中出现了形状不规则并与正常组织皮肤相比要高的瘢痕组织[1]。多是由于受损组织厚度增加而引发的血肿所诱发,以外耳廓、下颌、胸骨部以及颜面部位主要发生位置[2]。相比于正常的瘢痕组织,瘢痕疙瘩以条索状、波纹状凸起呈现,对患者的局部美观造成严重影响,严重者甚至会诱发功能障碍[3]。目前,激光治疗、手术植皮以及局部药物封闭治疗均为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手段,多为单一治疗,经临床研究发现[4],单一治疗效果欠佳,治疗部位仍有溃疡、发红、萎缩等情况存在。现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有学者提出[5]可将曲安奈德注射液皮损内注射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现为探究该观点是否可靠,特对2020年1月~2022年3月在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患者进行分析,并做此汇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80例在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瘢痕疙瘩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均于2020年1月~2022年3月入院,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患者中,男46例,女44例。年龄18.0~45.0岁,平均年龄为(29.03±2.83)岁。患病部位:外耳廓8例,胸腹部20例,颈部15例,下颌10例,面部25例,其他部位12例;观察组90例患者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18.0~46.0岁,平均年龄为(29.11±2.87)岁。患病部位:外耳廓9例,胸腹部19例,颈部16例,下颌11例,面部25例,其他部位10例。组间患者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基本流程已上交至院伦理委员会,在其批准下开展。参与研究的180例患者均对本研究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6]:①与《现代瘢痕学》中该疾病的诊断标准相符;②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得分为7~12分;③近期未接受相关药物治疗者。

排除标准[7]:①合并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者;②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者;③对本研究涉及用药不耐受者;④合并皮肤大面积受损、皮肤肿瘤或皮肤出血性疾病者;⑤近期未接受激光治疗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曲安奈德注射液皮损内注射治疗,治疗方案为,对于患者接受治疗前,先消毒需要治疗的部位,即包括了在皮损四周皮肤,并将患者的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取5mL曲安奈德注射液溶于2%的利多卡因溶液中,向瘢痕的皮肤内进行注射,待在皮肤的瘢痕隆起处,在检查下出现了一种较为显著的皮肤变白,就应当立即停止给药,半个月一次。

观察组患者加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曲安奈德注射液皮损内注射方式同对照组,在治疗半小时后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将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在瘢痕部位,用保鲜膜覆盖一个小时,再将保鲜膜取下,去除药物,予消毒处理,准备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吉林科英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治疗前先对患者进行皮肤光斑测试,根据测试结果选定治疗能量,以红斑出现为最佳能量。设定点间距为1,能量密度为80~100mj/cm2,选择点阵扫描模式,点阵覆盖率为0.72%~2.89%,激光波长为10.6 μm。结合患者的瘢痕形状设定扫描图形,以线形方式进行激光照射,注意不能在同一个治疗区域反复操作。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面部皮肤情况,以皮肤出现均匀点状或片状出血时为治疗终点,治疗结束后,冷敷1小时。两组患者均需要接受每个月治疗一次,连续治疗三次。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显效:皮损处感染、瘙痒、疼痛等症状消失,且无血肿出现,皮肤恢复平整;有效:皮损处感染、瘙痒、疼痛等症状消失,部分皮肤恢复平整;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8]。

对比两组患者瘢痕组织厚度与严重程度改善情况。其中严重程度根据瘢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定,量表满分15分,分值与瘢痕严重程度成正比[9]。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创面溃疡、色素沉着、毛囊炎、皮肤萎缩)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为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瘢痕组织厚度与严重程度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瘢痕组织厚度、V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瘢痕组织厚度、VSS评分对比,为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瘢痕组织厚度与严重程度改善情况

2.3 治疗安全性

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为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治疗安全性[n(%)]

3 讨论

瘢痕疙瘩是目前皮肤科常见的一类疾病,瘢痕是人体在创伤的修复过程中的一种自然产物,目前的研究认为,诱发其发生的相关因素较多,包括了内在的因素与外在的因素,疾病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中多数的学者认为在皮肤受损后可进行自我修复,受感染以及组织内氧气不足等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皮肤中的微循环异常,分泌了大量的促血管因子,进而诱发了血管大量的出现并在皮肤下聚集,从而使皮肤中的纤维组织细胞出现了一种异常,即出现了营养供给,皮肤的胶原蛋白的沉积以及纤维组织异常增生,造成了患者的该疾病的出现。目前,疾病的治疗包括化学剥脱、手术切除以及填充剂注射等,不仅疗效有限,而且效果不够稳定。因此治疗多以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方式为主[10-11]。可选择药物较多,曲安奈德注射液为临床应用率较高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目前的研究数据认为,该药物对过敏反应以及皮肤炎症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皮内注射该药物,能够使皮肤皮层下的炎症介质有效的抑制,使瘢痕内微循环的血液减少,使皮肤的纤维细胞,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供给,抑制胶原蛋白的生成以及纤维组织增生[12]。临床实践发现[13-14],单一的皮损内给药治疗,极易的引发皮肤内色素出现严重沉着、萎缩以及溃疡等相关的并发症,且长期的糖皮质激素给药会产生耐药性,由此是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本研究表明,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8.89%高于对照组88.89%(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为观察组更低(P<0.05)。这提示了,在糖皮质激素给药的基础上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安全有效。本研究还得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瘢痕组织厚度(0.12±0.01)cm、VSS评分(5.31±0.33)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在瘢痕组织厚度(0.25±0.02)cm、VSS评分(8.27±0.76)分(P<0.05)。这与伍星蓉等学者[15]观点一致,此结果,也充分的证实了在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的治疗原理主要是光热理论,通过在的激光产生的高能量脉冲光束,对皮肤受损部位构成一个显著的热治疗区,通过多个环形的热凝固带或组织带形成一个治疗的圈,使该部位皮肤的正常修复程序被有效的激活,重新进行再生修复以及组织重塑,并使患者皮肤中的胶原蛋白降解以及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起到对增生性瘢痕进行修复的效果[16]。但由于该治疗方式,效果并不十分的理想,选择该治疗方式与糖皮质激素用药联合应用的方式,能够增加药物进入真皮层的含量,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17]。同时,药物治疗联合激光治疗,能够对激光治疗的缺点进行弥补,如针对患者的瘢痕面积较小或硬度较高的皮肤状态,单一的激光治疗效果欠佳[18]。故联合应用互相弥补治疗效果的不足,并可以放大各自的治疗优势。

综上所述,曲安奈德注射液皮损内注射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瘢痕疙瘩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曲安激光治疗奈德
眼睛的激光治疗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肾移植术后泛发性扁平疣1例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撤机后咽喉疼痛缓解作用的观察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疗效观察
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在术后瘢痕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曲安奈德联合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观察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