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化肥减量增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12-17 12:18朱鸿博
新疆农业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阜康市菌剂水肥

朱鸿博,杨 阳

阜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昌吉 831500

1 阜康市化肥减量增效现状

2018 年以来,阜康市通过持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积造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落实,化肥施用强度和施用量得到初步控制[1]。特别是2015 年2 月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提出化肥施用量零增长行动以来,阜康市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1.1 化肥减量增效明显

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及商品有机肥、微量肥料、生物菌肥等新型肥料的推广应用,2018年阜康市小麦平均单产为409.9 kg/666.7m2、棉花为389.5 kg/666.7m2、玉米为849.2 kg/666.7m2,2022 年阜康市小麦平均单产达到447.89 kg/666.7m2,较2018 年增产37.99 kg/666.7m2,增产幅度9.27%,效益增加98.77 元/666.7m2;2022 年棉花平均单产为421.5 kg/666.7m2,较2018 年增产32 kg/666.7m2,增产幅度8.22%,效益增加336 元/666.7m2;2022 年玉米平均单产为861.56 kg/666.7m2,较2018 年增产12.36 kg/666.7m2,增产幅度1.46%,效益增加21.01 元/666.7m2。

1.2 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提升

2018 年来,阜康市秸秆累计还田55.76 万t、有机肥累计施用量达127.4 万t。2022 年阜康市秸秆还田16.12 万t,禽畜粪尿总计资源总量82.6万t,施肥总用量28 万t;人粪尿资源总量5.06 万t,施用总量0.25 万t,商品有机肥施用总量1.5 万t,有机养分替代化肥施用面积2.3 万hm2。截至目前,阜康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9.57 g/kg。

1.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2018-2022 年阜康市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4.77 万hm2。其中,2018 年推广3.78 万hm2,测土技术覆盖率为86.9%,2022 年推广3.61 万hm2,测土技术覆盖率为91.5%。累计建立化肥减量示范区10 个,面积为0.53 万hm2,示范区内增施商品有机肥50 kg/666.7m2、生物菌剂2 kg/666.7m2,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带动农户加快转变施肥方式,从而实现化肥的负增长,提升地力,减少污染[2]。

2 阜康市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户科学施肥意识不高

尽管每年通过举办化肥减量技术培训班,召开化肥减量现场会,发放施肥建议卡等方式进行科学施肥宣传,但部分农民科学施肥意识不高,他们依据自己多年的施肥经验,根据作物产量、销售价格来决定施肥量,认为多施肥可增加产量、多卖钱,往往造成施肥过量。

2.2 增施有机肥较少

部分种植大户缺乏对有机肥的科学认识,认为有机肥不如化肥见效快,不愿意费时费力积攒农家肥,少施或不施有机肥。承包土地的部分种植大户只注重用地,不愿意为别人养地,种地养地相结合的意识淡薄,致使土壤理化性质变差,生产效益降低。

2.3 过量施肥情况仍然存在

部分种植大户不根据作物的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投入,盲目施肥或根据经验施肥,认为施肥越多,产量越高,随意加大化肥用量。

2.4 盲目选择新型肥料

在农资市场上除了常规的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肥、复混(合)肥料,还有许多磷酸一铵水溶性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微生物菌肥料等,品种繁多,功效各异,农户缺乏新型肥料相关的知识,辨别能力差,选择较盲目[3]。

3 推进阜康市化肥减量增效的对策

3.1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2018-2022 年,举办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培训班10 期,累计培训8 000 余人次;累计发放测土配方施肥科普知识挂图1 000 余份、科学施肥减量增效挂图1 000 余份、主要农作物营养元素缺乏症识别挂图1 000 余份、冬小麦、玉米、棉花施肥建议卡各4 000 余份、有机肥积造等资料2 万余份;组织涉农企业、农场、合作社、种植大户等人员在化肥减量示范区、有机肥制造现场进行观摩162 人次;通过测土信息上墙、微信群等方式发送冬小麦、玉米和棉花施肥建议卡到村干部到村民等形式,全方位进行化肥减量宣传,宣传培训覆盖面达到100%,实现了测土配方到田、技术普及到户,提升了科学施肥水平。

3.2 持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

3.2.1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制定施肥建议卡

2018 年,依托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的实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阜康市6 个乡镇范围内进行布点取土化验,2018-2022 年共采集土样334 个,化验项次达到2 528 项,取土化验覆盖面积达到100%,根据近年来对土样有效养分化验数据进行分析:pH 值8.08、有机质19.65 g/kg、碱解氮74.05 mg/kg、有效磷19.73 mg/kg、速效钾484 mg/kg,制作发放小麦、玉米、棉花施肥建议卡1.2 万余份。为了提升土样的检测检验水平,阜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新疆农业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在保证土样常规5 项检测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确保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为开展农业化肥减量工作打下了基础。

3.2.2 加强农企合作,实现配方肥到村

根据土壤化验结果,制定阜康市小麦目标产量在400~650 kg/666.7m2、玉米800~1 200 kg/666.7m2。阜康市积极与新疆金圣胡杨、昌吉惠尔合作,在灰漠土、灌耕土、潮土上施肥建议卡六个方面,按照配方卡生产小麦、玉米和棉花配方肥,并实行配方肥直供用村,方便农户直接购买配方肥,消除配方肥流通中间环节,减少村民用肥成本。

3.2.3 抓好示范引导,实现“以点促面”的效应

借助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的实施,发挥合作社与种植大户在当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春季种植农作物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测土配方技术服务。2018 年以来,累计建立化肥减量示范区、示范田10个,面积为0.53万hm2。如九运街镇新天业合作社种植的小麦、玉米和晚熟西红柿,制定这三种作物的施肥建议卡,引导新天业合作社按照施肥建议卡全面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通过示范引领,实现“以点促面”的效应,进而推动阜康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大面积应用。

3.2.4 大力推进秸秆粉碎还田技术,促进土壤有机质提升

采取机械粉碎、全量还田、过腹还田等措施,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利用。上一年农作物秋收后进行深耕翻地,秸秆粉碎还田150 kg/666.7m2+腐熟剂10 kg/666.7m2。自2018 年以来,阜康市主要小麦、玉米、棉花农作物秸秆累计还田55.76 万t,其中2022 年,机械粉碎全量还田,小麦实现全覆盖、玉米达85%以上,秸秆还田量达到16.12 万t,有效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耕地质量,有效控制农业化肥使用。

3.3 推进施肥方式转变,积极引导农户科学施肥

3.3.1 优化施肥结构,减少化肥施用量

根据阜康市土壤养分含量、作物需肥规律,调整农作物施肥配方,科学增施微量元素肥料,推广应用生物菌剂肥料等新型肥料。2019 年在九运街镇建立万亩化肥减量示范区,推广应用生物菌剂肥料,推广示范面积673.33 hm2;2019-2022 年,在滋泥泉子镇、九运街镇等乡镇推选出的科技示范户、示范田推广生物菌剂肥料0.33 万hm2,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4]。

3.3.2 开展水肥一体化项目,提升肥料综合利用水平

阜康属于缺水区域,特别是近年来雨雪少、山上积雪少,地表水补给严重不足,农作物灌水受到限制。因地制宜推广主要农作物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做到灌水施肥,一水一肥,肥水结合,提高肥料有效性。2018 年以来,累计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11.39 万hm2,其中以惠尔为代表的智能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0.13 万hm2。新天业合作社和昌吉惠尔合作,由昌吉惠尔提供智能施肥罐与高效水溶肥产品,可精准控制施肥量及施肥时间,减少养分在田间残留或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

3.4 大力推进增施有机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示范

推进有机肥利用变废为宝,减轻环境污染、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土壤质量。针对阜康市畜禽养殖规模化的实际,市农技推广中心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行动:一是将堆沤腐熟的粪便就地就近应用于大田;二是发挥本市农企的特色,将畜禽粪便加工生产为有机肥、菌肥,并廉价销售给周边合作社、农场和种植大户等。阜康市上户沟乡源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种养殖循环农业企业,该企业种植0.13 万hm2农作物、养殖场3 个(主要牲畜为猪9 000 头、牛150头、鸡5 000 只)、微生物菌肥发酵池1 个,年生产有机肥4 000 t、生物菌剂1 000 t,自用有机肥和生物菌剂800 t,剩余的销售给周边的合作社、农场和种植大户等。

猜你喜欢
阜康市菌剂水肥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外生菌根真菌菌剂的制备及保存研究
新型液体菌剂研制成功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
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
干旱绿洲区耕地利用经济效益的耦合分析
“播可润”微生物菌剂在甜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