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起向未来”的云南陀螺竞赛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12-22 08:56和永杰和丽娟
保山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陀螺云南省体育运动

和永杰 和丽娟

(丽江师范专科学校 体育与健康学院,云南 丽江 6740199)

“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口号,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概括,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体育精神和体育期望的内涵[1],凸显了中华文化亲和包容、和平发展的特质,诠释了体育精神坚定自信、团结、友谊的内涵,表达了共建、共享与奔赴美好未来的期望,表达了体育发展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期望,展现了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为国争光的优秀品格,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提供了方向性指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誓言,对我国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导向价值、凝聚价值和激励价值[2]。

陀螺运动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我国彝族、壮族、佤族、瑶族等地区广受欢迎[3]。经过原云南省体委和民委对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提升了陀螺比赛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1995 年全国第5 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陀螺引入竞赛项目,由此开始登上全国性体育竞赛舞台中央,进入全国观众视野,极大促进了陀螺运动的现代化传承及推广[4]。陀螺运动是云南省的传统项目和优势项目,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云南代表团获得男子团体和女子团体一等奖、男子个人第五名(三等奖)和女子个人第二名(二等奖),竞争力突出,优势明显。2021年,由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申报的“打陀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进一步凸显了陀螺运动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陀螺运动始终是“小众”项目,参与和辐射面较小,尚未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和综合效果。体育竞赛是推动体育运动推广普及和迈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载体。云南省每两年一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锦标赛和四年一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代表了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发展的最高水平。为此,以2021 年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锦标赛(以下简称“2021 省锦标赛”)和2022 年云南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2022省民运会”)陀螺比赛为例,深入了解和分析当前云南省陀螺竞赛的发展现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新导向,探讨云南陀螺竞赛基于“一起向未来”的发展路径,推动云南省陀螺运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云南陀螺竞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完善的竞赛规则

完善的竞赛规则是体育运动项目持续化和规范化发展的基础。陀螺运动进入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脉络为:1981 年10 月被引入云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表演项目;1990 年云南省第4 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被列为比赛项目;1991 年第4 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进行了表演;1995年全国第5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始被列为竞赛项目。此后,经过不断实践和深化,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竞赛体系。《陀螺竞赛规程》规定陀螺比赛在平整无障碍的场地上进行,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其规格要求如图1。

图1 陀螺比赛场地示意图

陀螺比赛的器材包括陀螺、鞭、旋转区垫子、号码布、记分牌、轮次提示牌等(表1)。此外,比赛中用到的还有主裁判使用的哨子(作用是指令放陀螺、进攻打击、收陀螺等)和助理裁判使用的旗子(用于指示出界、旋停等)。

表1 陀螺竞赛器材设施情况一览表

(二)较为稳定的项目设置和参赛规模

目前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陀螺项目设置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团体、女子团体4 个小项,而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则设置有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男子团体和女子团体7 个小项。奖项设置方面,全国和云南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均设置为三个等次奖项,第一名为一等奖,第二至第四名为二等奖,第五至第八名为三等奖,获奖各个等次的运动员和团体均获得相应的金、银、铜牌及象征各个等次的奖杯。2021省锦标赛陀螺比赛项目仅设置男子、女子团体赛,共有来自玉溪市、怒江州、临沧市、大理州、文山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楚雄市、丽江市、昆明市、保山市、红河州、曲靖市、昭通市等14个州市的84名运动员参赛,竞赛结果为:男子团体方面,普洱市代表队获一等奖,西双版纳州、临沧市和玉溪市等3 支代表队获二等奖,红河州、文山州、怒江州和大理州等4 支代表队获三等奖;女子团体方面,普洱市代表队获一等奖,文山州、玉溪市和临沧市等3支代表队获二等奖,楚雄州、红河州、保山市和西双版纳州等4 支代表队获三等奖。2022 省民运会上,由于疫情影响,仅有文山州、玉溪市、临沧市、普洱市、楚雄州、丽江市、大理市、昆明市、曲靖市、保山市等10支代表队参赛,参赛运动员也减少为56人,竞赛结果相关情况如表2。

表2 2022云南省第十二届民运会陀螺比赛结果统计表

从2022 省民运会总体看,因参赛队伍较少,各参赛队伍都有更大机会获得奖项,其中普洱、楚雄、临沧、文山代表队表现得更具有竞争力,体现出普洱、楚雄、临沧、文山地区的陀螺运动普及较好,普及程度与运动成绩呈正相关。

二、基于“一起向未来”的云南陀螺竞赛高质量发展的遵循维度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的主旋律。陀螺运动作为云南省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体育符号和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应当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基于“一起向未来”推动云南陀螺高质量发展,应当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新导向的三个维度。

(一)坚持目标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工作,将其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格局之中,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强调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传承;《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指出要规范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扶持推广民俗民间体育项目;《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将加强优秀民族民间民俗体育的保护、推广和创新作为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结合实际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综合性赛事和单项赛事];《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在学校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体系。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云南省积极响应,并出台了相应政策支持,如《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中强调要加强民族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举办民族运动会、培育民族产业等工作作为体育和民族宗教部门的重要任务;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意见》中强调要通过开展少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为载体,推动各民族文化交融和创新;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行动方案》中强调要因地制宜将陀螺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校园,积极开展教学、训练和竞赛。在新时代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格局之中,站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的战略高度,发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引领示范作用,完善赛制,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同时要融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重要作用。

(二)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是时代声音,解决问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终结归宿。当前云南省陀螺运动竞赛主要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不完善的现实问题,体现在:一是观念落后,地区间差异大。除了普洱、临沧、楚雄等少数州市有一定的日常普及竞赛活动以外,其他大部分州市基本上仅仅为了应付比赛临时集训参赛,成绩差异明显,甚至出现0∶42这样离奇的比分,反映出可持续性和常态化程度不高。二是对陀螺运动的运动项目规律认识不到位,缺乏对运动热身、放松恢复等基本知识、方法及意识的认知和培养,导致出现不必要的运动损伤造成运动减员,如2021年省锦标赛陀螺团体赛中楚雄队本来具有很强实力,但因为有一名队员在适应场地时忽视热身导致髋部突然受伤不得不弃赛。三是竞赛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全面统筹。竞技体育比赛具有诸多不确定性,需要竞赛组织者树立底线思维和系统思维,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全面预断和评估,完善竞赛体系,保证赛事的顺利开展、实施和收尾。云南省第十一届及其以前的省民运会陀螺比赛中,规程规定各队允许加报一名替补队员,以保证参赛队伍中即使出现个别运动员受伤退赛等意外情况,依然能够及时派上替补队员参加双打和团队比赛。但是2022 年省民运会竞赛规程中取消了陀螺项目可加报一名替补队员的条款,直接造成一些队伍遇到伤病、参赛资格不符等问题时,不得不放弃团队和双打比赛,影响了比赛的全面参与性,体现出对既有规则的“废”“改”“立”等方面仍然缺乏统筹和全面考量。四是陀螺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滞后,未来堪忧。目前参加云南省陀螺比赛的运动员大部分是“三朝元老”或者“四朝元老”,仅有丽江和曲靖代表队的队员是“学生军”,队员更新力度不足,后继乏人。五是缺乏常态化的竞赛组织推展,运动员比赛“失常”现象较为普遍。除了参加省级组织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锦标赛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大部分州市很少组织开展陀螺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单项比赛,导致部分队员因参赛紧张导致成绩失常。以上问题的呈现,反映了云南省陀螺运动竞赛在理念、组织、保障、融合等方面的严重不足,并成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坚持创新导向

创新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一起向未来”概括了所有体育运动必须具备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属性,同时表达了共同面对挑战,奔赴美好前程的决心。“一起向未来”的理念强调共同努力,团结一心,拼搏进取,共创未来,同时注重可持续性,并发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热情呼唤,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平等、团结、拼搏、奋进”的宗旨高度契合,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党的民族工作主线高度呼应。少数民族体育具有体育文化+民族文化的双重文化属性,一起向未来,大力发扬“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持续发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坚持少数民族体育传统体育运动会“平等、团结、拼搏、奋进”的宗旨,认真贯彻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创新推动云南陀螺运动竞赛高质量发展,遵循整体和统筹相结合的发展观,深化竞赛改革,实现云南陀螺运动竞赛惠及云南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惠及云南省各族群众的全民健身,惠及云南体育强省建设,惠及云南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惠及云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公约数”。

三、基于“一起向未来”的云南陀螺竞赛高质量发展路径

北京在申办2022 年冬奥会的时候提出“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的三大理念[5]。场域的整体观揭示了人类文化传承的整体性规律。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传承物和传承场为一体的整体性规律。一起向未来,构建“全时空”的陀螺运动竞赛发展路径,推动云南陀螺竞赛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广泛开展群众性陀螺运动

陀螺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在宋朝、明朝等时期成为了较为流行的民间体育游戏,并流传至今,还传播到了朝鲜、日本等国家[6],体现了陀螺运动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强大的传承生命力。云南各地开展全民健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居民休闲娱乐等活动中,应当重视传承和普及云南这一标志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陀螺运动,对其因地制宜进行合理化和可行化的“在地”改造,充分彰显和体现其趣味性和感染力,促进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厚实该运动的群众基础和发展基础。

(二)常态化举办各级陀螺比赛

省级、州市级、县级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常态化举办陀螺竞赛,在各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设置陀螺竞赛项目,全面提高云南陀螺运动普及水平和竞技水平。

(三)节奏性举办陀螺表演赛和锦标赛

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等根据节日庆祝、旅游宣传、交流合作、教育引导等工作和活动需要,节奏性举办陀螺表演赛和锦标赛,促进相互交流、交往和合作,形成品牌化和市场化。

(四)开拓性举办学校陀螺竞赛

经常举办校内校际陀螺比赛,将陀螺项目常设为学校运动会竞赛项目,定期举办省级、州市级、县级大中小学生陀螺比赛,使广大青少年学生通过参加陀螺运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五)全力提升陀螺运动的竞赛层次

将陀螺运动项目设置为云南省运动会的特色比赛项目,引领带动云南陀螺运动高质量发展。以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建设为契机,培养更多高水平陀螺运动员,进一步提升云南省陀螺运动竞争力。

四、结语

“一起向未来”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口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向世界奉献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汇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实现了成功办奥和区域发展双丰收。”一起向未来,不仅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一起向未来,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以坚定的自信、坚决的勇气全力推动云南陀螺运动竞赛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云南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力量。

猜你喜欢
陀螺云南省体育运动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体育运动
做个纸陀螺
玩陀螺
陀螺转转转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我最喜欢的陀螺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