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2023-12-28 13:46杨婉周远忠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

杨婉, 周远忠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促进社会公平。卫生资源是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1]。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的核心要素,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人民群众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必要前提[2]。科学地对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及公平性进行评价,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建设。本文采用卫生资源密度指数(Health Resources Density Index,HRDI)和卫生资源集聚度(Health Resources Agglomeration Degree,HRAD)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评价,为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包括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卫生人力资源数据来源于《贵州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6-2020年),常住人口和地理面积来源于《贵州统计年鉴》(2016-2020年)。卫生人力资源评价指标包括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和技师分布情况。

1.2 研究方法

运用每千人口资源拥有量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基本情况,采用HRDI测算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按人口和地理面积分布的配置情况、需要量和缺乏量,运用HRAD评价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HRDI是综合评价卫生人力资源在人口和地理上均衡配置的指标,尤其是对于地广人稀的民族地区,能够兼顾人口和地理因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3]。计算公式为:

在此基础上,以贵州省全省卫生人力资源HRDI作为参照标准,可以算出卫生人力资源需要量、缺乏量和缺乏比例,计算公式分别为[4]:

卫生人力资源需要量=(全省HRDI/某地区HRDI)×某地区现有卫生人力资源量。

卫生人力资源缺乏量=[(全省HRDI-某地区HRDI)/某地区HRDI]×某地区现有卫生人力资源量。

某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缺乏比例=(全省HRDI-某地区HRDI)/某地区HRDI。

HRAD是将经济学中的产业集聚度等概念引入卫生领域进行公平性评价,通常用HRAD与人口集聚度(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Degree,PAD)结合评价卫生人力资源的公平性,HRAD表示某地区占总体1%的土地面积上集聚的卫生人力资源的比例[5],计算公式为:

其中,HRi是i地区拥有的卫生人力资源数量,HRn是整个地区卫生人力资源总量,Ai是i地区的土地面积,An是整个地区土地面积。

PAD指的是某地区占总体1%的土地面积上集聚的人口的比例[6],计算公式为:

其中,Pi是i地区的人口数量,Pn是整个地区总人口数,Ai是i地区的土地面积,An是整个地区土地面积。

评价标准为HRAD大于1,表示按地理配置公平性过高,反之为不足;HRAD/PAD大于1,表示卫生人力资源相对于集聚人口过剩,反之为不足[7]。

2 结果

2.1 卫生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黔西南州和黔南州每千人口卫生人力资源远远低于贵州省平均水平,黔东南州2015-2018年每千人口卫生人力资源高于贵州省平均水平,但在2019年该地的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变为低于贵州省平均水平。见表1。

2.2 卫生资源密度指数

黔西南州、黔东南州和黔南州卫生人力资源的HRDI远远低于贵州省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地区中,黔西南州的HRDI较好,黔东南州次之,黔南州最差。2019年黔南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和技师的HRDI分别为2.35、0.81、1.00、0.09和0.15,贵州省5项指标HRDI分别为3.35、1.12、1.52、0.13和0.20,黔南州等少数民族地区与贵州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有增大趋势。见表2。

表1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每千人口卫生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单位:人/1 000人口

表2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的卫生资源密度指数

2.3 卫生人力资源的需要量、缺乏量和缺乏比例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需要量持续增长,以2019年贵州省平均水平作为参照,黔西南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和技师的卫生人力资源缺乏量分别为3 917人、1 518人、1 769人、102人和345人,缺乏比例分别为20.19%、24.07%、20.08%、13.30%和32.96%;黔东南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和技师的卫生人力资源缺乏量分别为7 074人、2 985人、4 115人、292人和256人,缺乏比例分别为25.55%、34.39%、35.32%、29.01%和14.06%;黔南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和技师的卫生人力资源缺乏量分别为9 306人、2 921人、4 823人、317人和471人,缺乏比例分别为42.63%、38.79%、51.85%、37.37%和3.86%;其中,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的缺乏比例相对较多。见表3。

2.4 卫生人力资源的集聚度

从HRAD来看,黔西南州卫生人力资源除2015年的技师外,其余人力资源的HRAD均大于1,卫生人力资源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过高;黔南州卫生人力资源除2016年的执业(助理)医师和技师外,其余人力资源的HRAD均小于1,卫生人力资源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不足;黔东南州变化较大,2015年5项指标均大于1,2016年变为均小于1,2017-2018年部分指标大于1,2019年除技师外均小于1,总体来说黔东南州卫生人力资源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不足。从HRAD/PAD来看,黔西南州和黔南州总体的比值小于1,卫生人力资源相对于集聚人口不足;黔东南州的比值大于1,卫生人力资源相对于集聚人口过剩。见表4。

表3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的需要量、缺乏量和缺乏比例

表4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的集聚度

3 讨论

3.1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足

从每千人口卫生人力资源来看,黔西南州和黔南州每千人口卫生人力资源远远低于贵州省平均水平;据相关研究显示,这两个地区每千人口卫生人力资源也低于非民族地区平均水平[8]。按照《贵州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黔卫计发〔2018〕12号)的配置标准,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2020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分别达到2.23人和2.80人、2.54人和3.19人、2.44人和3.06人,黔西南州(2.19人)、黔东南州(2.44人)和黔南州(2.28人)的执业(助理)医师、黔南州(2.82人)的注册护士还存在不足。从HRDI来看,黔西南州、黔东南州和黔南州卫生人力资源的HRDI远远低于贵州省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较为落后,交通条件较差,医疗卫生服务的成本较高,对非当地户籍或省内的医学毕业生吸引力较弱,虽然行政部门通过一系列倾斜政策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人才增长,但和《贵州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设置的规划目标相比仍有差距。另一方面,区域之间卫生人力资源的流动不仅取决于当地的绝对投入,还需要横向比较相邻地区的相对优势[9]。少数民族地区相对于周边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具有天然劣势,在政策方面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足,导致医学人才引进困难。因此,行政部门要利用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投入[10],制定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引进的倾斜政策,充分利用省内的医学院校培养医学人才补充到少数民族地区中去。同时,完善卫生人力资源充足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扶和对口支援,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3.2 以贵州省平均水平为参照,少数民族地区综合人口和地理因素的需要量存在较大缺口

以贵州省平均水平计算HRDI,少数民族地区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和技师的卫生人力资源存在较大缺口,其中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的缺乏比例相对较多,药师和技师的缺乏比例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长期以来规划配置以每千人口卫生资源拥有量为标准,从而忽略了地理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得人口稠密的地区拥有更多的卫生人力资源[11],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导致按照人口和地理综合配置的卫生人力资源缺乏量较大。另一方面,地区经济实力的差异是影响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原因[12],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差异较大,影响了卫生人力资源的投入水平;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员相对来说收入水平较低、职业发展机制不完善[13],导致卫生人力资源不愿意选择到少数民族地区就业。特别是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需要量大,流动性较强,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需要量缺口较大。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时要综合考虑人口和地理因素,在人口聚居的地方要充分考虑按人口分布的因素,在地理位置偏僻的地方要充分考虑卫生服务半径的因素,加强偏远、落后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缩短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就医半径。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收入水平、职称晋升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逐渐增加卫生人力资源的存量。

3.3 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现象显著

从卫生资源集聚度整体情况来看,黔西南州卫生人力资源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过高、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不足,黔南州无论是按人口还是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均不足,黔东南州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不足、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过剩,与黔中经济区的卫生资源集聚度无论按人口还是地理配置均相对过剩、非民族地区的卫生资源集聚度按地理基本能够满足就医需求相比[14],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呈现出不公平性现象显著、公平性整体不足和公平性与实际就医需求相悖等特点。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人口和地理公平性整体不足,这在黔南州表现最为明显。存在公平性与实际就医需求相悖的特点,黔西南州按地理配置公平性过高,但是卫生人力资源相对于聚集人口的就医需求则不足;黔东南州卫生人力资源能满足集聚人口的就医需求,但地理配置的公平性则较差。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环境艰苦、居民健康意识较差、卫生消费普遍不足,卫生服务利用效率普遍较差,进一步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要关注偏远、贫困地区等微观方面资源配置的均衡性[15],黔南州重点加强卫生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培养;黔东南州重点关注地理因素,避免因服务半径过大而导致的医疗卫生服务获得困难;黔西南州重点关注集聚人口的就医需求,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同时,积极探索远程医疗、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模式[16],逐步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利用效率。

猜你喜欢
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
捕鱼节上捉鱼忙
黔西南州安龙县“十四五”石材产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补妆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寻味贵州——黔南州
“数”说黔南茶业
助力黔南州茶业发展 有我一份
来吧!老年朋友们
——黔南州老年大学校歌
黔东南州广场体育文化探析
关于促进黔东南州微型企业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