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叶嘉莹迦陵词的美感特质

2023-12-29 03:35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叶嘉莹词作古典

何 群

(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 200444)

古典诗词学家叶嘉莹先生被誉为“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虽然历经忧患,却一生以诗词为伴,并用整个生命传承古典诗词、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诗词创作方面,叶嘉莹先生“兼工诗词,而词尤胜,盖要眇宜修之体,幽微绵邈之思,固其才性之所近也”[1]3。叶嘉莹先生的迦陵词无论是在思想性方面,还是在艺术性方面,都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清代沈祥龙《论词随笔》曰:“胸无书卷,襟怀必不高妙,意趣必不古雅。”[2]叶嘉莹先生的迦陵词之所以古朴典雅、圆熟流美,既是因为她热爱生命,喜爱感悟生活、思考人生,也是因为她读书多、识理透,襟怀高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皆能够挥洒成词。她拥有高深的古典词学理论修养,词之写作是她对词学理论的自如运用。在叶嘉莹先生的心目中,词“以作品中写的感情生动、深挚、真切,可以给人一种直接的感动、感发”[3]为美,叶先生的迦陵词正是具备这种美感特质的典范的女性词。

一、意象与意境

一般说来,文雅的诗人和词人都有其独特的意象与意境,读者从这些独特的意象与意境中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与众不同的内心世界。“明月”“荷花”“鹏”“知音”“琴”等,是叶嘉莹先生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其中的“荷花”与“知音”两个意象在迦陵词中较为常见。《鹊踏枝》:“玉宇琼楼云外影。也识高寒,偏爱高寒境。沧海月明霜露冷。姮娥自古原孤另。 谁遣焦桐烧未竟。斫作瑶琴,细把朱弦整。莫道无人能解听。恍闻天籁声相应。”这首词很能反映叶先生在意象选取和意境创造方面的非凡才情,“姮娥”和“瑶琴”是词作的中心意象,借助它们创造出一种极为高远的意境。

叶嘉莹先生在生活中非常喜爱赏荷,在写诗填词时常用到“荷花”或“莲”“芙蓉”“红蕖”等意象。在诗中写荷花,如《为南开大学首届荷花节作》:“结缘卅载在南开,为有荷花唤我来。修到马蹄湖畔住,托身从此永无乖。”在词中写荷花,如《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每年秋天,叶嘉莹先生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南开大学,看到校园里马蹄湖的荷花零落,总是感慨万千,于是创作了这首词。叶嘉莹先生对该词的阐释是:“我曾经在一份考古的报刊上看到过一篇报道,说是在古墓中发掘出来汉代的莲子,经过培养居然可以发芽能够开花。我的莲花总会凋落,可是我要把莲子留下来。”[4]128叶嘉莹先生所说的“莲子”指的是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她愿为之竭尽全力。事实上,自从回国后叶嘉莹先生就一直践行着她的愿望,不遗余力地在中华大地上播撒她的“莲子”。“她晚年全部精神所系和整个生命的投注,都在于古典诗词中感发生命和中国文化传统的承前继起与孕育新生,她始终盼望着中国古典诗词与传统文化的长流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已。”[5]有更多的人喜爱诗词、学习诗词、创作诗词,是最令叶先生欣慰的事情。

“知音”“琴”“高山流水”等意象多次在迦陵词中出现,这充分表明叶先生渴望珍贵的友情,也极其重视珍贵的友情,例如《金缕曲·有怀梅子台湾》:“高山流水钟期谊。”在《浣溪沙·新获莲叶形大花缸,喜赋》一词中,她既用到了“莲”“红蕖”的意象,也用到了“琴”“知音”的意象,由此足见她对这两种意象的深爱,词曰:

莲露凝珠聚海深,石根萦藻系初心。红蕖留梦月中寻。

翠色洁思屈子服,水光清想伯牙琴。寂寥天地有知音。[1]296

词作中的句子有不少都是对前人成句的化用,但化用得非常自然、巧妙,例如“翠色洁思屈子服”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见斧凿痕迹的化用是叶嘉莹先生非常擅长的,这使得她的词作具有浓郁的书卷味。杜诗“无一字无来历”,迦陵词也达到了“无一字无来历”的水准。这首词上片中的“莲露”“石根”“藻”“红蕖”等意象,都是紧紧围绕所赋的这一莲叶形大花缸选取。下片抒情,表达对高洁人格的认同和得遇知音的喜悦。词的最后一句“寂寥天地有知音”,“知音”在“寂寥天地”的映衬之下更显得可贵。清新雅致的词作充分表达了对珍贵友谊的歌颂。

叶嘉莹先生在词作中非常注重意象与意境的水乳交融,例如《浣溪沙·连夕月色清佳,口占此阕》:“无限清晖景最妍。流光如水复如烟。一轮明月自高悬。 已惯阴晴圆缺事,更堪万古碧宵寒。人天谁与共婵娟。”词作中“明月”“碧宵”的意象与月光中期盼朋友的意境水乳交融。“明月”意象在迦陵词中也较常出现,这一意象是叶嘉莹先生观照万物而无所芥蒂的澄明心境的象征。黄庭坚评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6]此语也正可用来评价叶嘉莹先生的这阕《浣溪沙》。叶嘉莹先生回国教书后创作了《蝶恋花》一词:

爱向高楼凝望眼,海阔天遥,一片沧波远。仿佛神山如可见,孤帆便拟追寻遍。

明月多情来枕畔,九畹滋兰,难忘芳菲愿。消息故园春意晚,花期日日心头算。[1]283

这首词在意象与意境方面也非常出色,叶嘉莹先生对此作的解析是:“‘望眼’中的‘神山’是我追寻的理想,‘九畹滋兰’是我教学的愿望。我虽然只是一只孤帆的小船,但也不会放弃我追寻的努力,相信‘花期’到了的时候,必将有盛开的那一天。”[7]262叶嘉莹先生想要表达自己传承中华诗词文化志意的坚决,为此她选择了“神山”“孤帆”“花期”等意象,在意象与情境的配合方面自然、恰切,艺术手法十分高妙。

二、真挚之美

叶嘉莹先生论词时非常重视“词心之真”,认为真实而真挚的情感是成就一首好词的最大原因,她的迦陵词深挚真切,在“词心之真”方面胜人一筹,是对其词学理论的最好运用。古语有云:“至情无文。”所谓“无文”者,并非“不文”,而是因为这种作品全是从生命深处发出的,因而形成了一种远远超乎文字辞采以外的,全以生命本质为感发的美。虽然辞藻未必华丽,但是生发于心灵深处,是由最本真的情感附着于文字之上的倾情表露。对于更为纯粹的抒情体的词而言,情真与情至更为关键。叶嘉莹先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在她的迦陵词中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叶先生的母亲病逝于抗战时期,写于1941年的《忆萝月·送母殡归来》:“萧萧木叶。秋野山重叠。愁苦最怜坟上月。惟照世人离别。 平沙一片茫茫。残碑蔓草斜阳。解得人生真意,夜深清呗凄凉。”整首词全是发自胸臆之言,而无半点辞藻之修饰。平实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悲痛欲绝的心理状态,我们从字里行间很容易就能够想象到一个花季少女遭受失母之痛的情景。“愁苦最怜坟上月。惟照世人离别”,简单两句就写出了心碎肠断的悲痛处境。这正是一首符合“至情无文”之标准的好词,而创作这首词的叶嘉莹先生当时不过才十七岁,她在填词方面可以说是天赋独具。1945年,叶嘉莹先生填了一阕《破阵子》:

理鬓薰衣活计,拈花斗草心情。笑约同窗诸女伴,明日西郊试马行。踏青鞋已成。

入夜预愁风雨,隔帘细数春星。莫怪新来无梦好,且喜风光到眼明。镜中双鬓青。[1]85

这首词是一首本色当行的女性词。词学史上有过不少描写青春女子生活,表达她们心声的词作,但很多都是出自男性文人之手,是典型的“男子而作闺音”(田同之《西圃词说》)。叶嘉莹先生作为女性,比起男性词人来更加熟悉女子的生活,也更加懂得女子的心理,因此能够写出这首内容与形式融合无间的绝妙好词。之所以用“本色当行”来评价这首词,是因为它根源于传统而又有自己的创造。用词来写青春女子的生活,这是根源于传统,以“镜中双鬓青”作为“词心”,表达拥抱青春岁月的喜悦,是一种创造。词中所写,无论是“理鬓薰衣”“拈花斗草”,还是“约女伴”“愁风雨”“数春星”都自然真切。这是将欢畅的青春岁月定格之作,也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经典之作。

叶嘉莹先生的所有词作都具备深挚真切的特质。这种深挚真切既是她真诚人格的体现,也是她身上厚重中华文化积淀的彰显。叶嘉莹先生的迦陵词因其“词心之真”,而如同一部心灵史,生动形象地记录了世事沧桑和个人的心路历程。迦陵词也因其深挚真切而具有强大的兴发感动之力。这种感发之力会激发读者产生一种探索自我心灵世界的力量,进而形成一种追求美好和光明的力量。

三、弱德之美

在叶嘉莹先生的词学理论中,“弱德”是一种在强大的外势压力下仍能有所持守的美,而“弱德之美”其隐曲内蓄的艺术特质,特别适宜用词体来表达。从情理方面来看,“词体的弱德之美,是指感情上那种承受,是在承受的压抑之中自己的坚持。所以虽然是弱,但是,是一种德。弱德之美,而弱德是我们儒家的传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是我在承受压抑之时坚持我的理想、我的持守,坚持而不改变”[8]137。从体式方面来看,词体的吞吐低回与抑扬顿挫,非常适合用来表现“弱德之美”。

“弱德之美”会因个体的不同、生命阶段的不同、品格修养的不同等而具有不同的表现。具体到叶嘉莹先生本人,她饱经忧患的生命历程和隐忍持守的品格修养,令她的词作自然而然呈现出一种“弱德之美”。可以说,叶嘉莹先生的迦陵词是对她的“弱德之美”词学理论的完美实践,这些作品因蕴含着作者坚韧的美德而闪耀美丽的光华。

《鹧鸪天》一词创作于2000年,叶嘉莹先生在词序中说:“庚辰九月既望之夜,长河影淡,月华如水,小院闲行,偶成此阕。”词曰:

似水年光去不停。长河如听逝波声。梧桐已分经霜死,幺凤谁传浴火生。

花谢后,月偏明。夜凉深处露华凝。柔蚕枉自丝难尽,可有天孙织锦成?[1]293

此作以思想方面的“弱德之美”取胜,尤其是词的最后两句。一直以来,叶嘉莹先生对一切的痛苦和不幸都采取默默承受的态度,她相信正如凤凰可以浴火重生,人只有历经了磨难才能真正成长起来并提升自己。叶嘉莹先生对中华古典诗词中的感发生命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有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感情,她竭尽全力将中华古典诗词中优秀诗人词人的修养、志意、品格等传达给今天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她非常期待“柔蚕吐丝”般的自己,终能见到“天孙织锦成”,即“我希望我的学生和所有像我一样热爱古典诗词的年轻人能够把我所吐的丝织成美丽的云锦”[4]129。面对这样一颗诚挚的心,面对这样一种“弱德”的美,读者怎能不被深深打动?

2001年,叶嘉莹先生填了一阕咏灯的《鹧鸪天》,词序曰:“友人寄赠‘老油灯’图影集一册,其中一盏与儿时旧家所点燃者极为相似,因忆昔年诵读李商隐《灯》诗,有‘皎洁终无倦,煎熬亦自求’及‘花时随酒远,雨后背窗休’之句,感赋此词。”词曰:

皎洁煎熬枉自痴。当年爱诵义山诗。酒边花外曾无分,雨冷窗寒有梦知。

人老去,愿都迟。蓦看图影起相思。心头一焰凭谁识,的历长明永夜时。[1]295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有位朋友寄给叶嘉莹先生一本图片书,上面都是中国历史上各种古老油灯的图像。这本图册中的一盏油灯与她儿时家中所点的极为相似。她于是就想到了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过的一首诗,题目就是《灯》:“皎洁终无倦,煎熬亦自求。花时随酒远,雨后背窗休。”灯是要燃烧自己的,因此它的皎洁始终无倦,煎熬出于自求。灯也有自己的命运,幸运之灯常常被用来赏花和祝酒,而不幸之灯常常在雨后窗前就熄灭了。如果以灯自况的话,叶嘉莹先生认为历经磨难的自己不是一盏“酒边花外”的灯,而是一盏“雨冷窗寒”的灯,但这盏灯始终未曾熄灭。虽然现在年华老去,但是她心头的那一点火焰,仍然是永夜长明的。她的这一点火焰传承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传承自她的老师顾随先生,她非常期待有人能够继续传承这一点火焰。词作展现了一种知识分子高贵的持守,这就是真正的“弱德之美”。

在饱经忧患的生命历程中,叶嘉莹先生始终秉持着根源于我国儒家传统的“弱德之美”,一切的艰难、辛苦、悲哀都没能挫败她,而是成就了她,她从中只“看到了人生的庄严”[9]。叶嘉莹先生的友人、书法家谢琰先生说:“叶老师经历过非常多的苦难,但是她不但没有被打垮,而且还活得这么坚强。我想,最重要的还是诗词研究支撑了她,她通过诗词净化了苦难,克服了苦难。”[10]弱德之美“以文字为纽带,将文学的境界与人生的境界融合无间”[8]226。叶嘉莹先生不仅克服了苦难,而且在苦难中养成了一种“弱德之美”,不仅提出“弱德之美”词学理论,而且在她的词作中展现出一种“弱德之美”。叶嘉莹先生的迦陵词十分完美地实践了她的老师顾随先生在《驼庵传诗录》中的论断:“凡艺术作品中皆有作者之生命与精神,否则不能成功。人创作时将生命精神注入,作品即作者之表现。”[11]每一首迦陵词都是叶先生心血与精神的凝结。

四、蕴藉之美

“词之佳者莫不以具含一种深远曲折耐人寻绎之意蕴为美。”[12]“由‘花间’形成的,以富于深微幽隐的言外之意蕴为美的这一期待视野与衡量标准,一直没有改变。”[7]323这些理论是叶嘉莹先生对词体美感特质的真切把握,她在填词时非常好地贯彻了这些理论。叶嘉莹先生的迦陵词因其艺术性而具含曲折蕴藉之美。

叶嘉莹先生写于1988年的《瑶华》一词,正是一首曲折蕴藉的佳词。词序曰:“戊辰荷月初吉,赵朴初先生于广济寺以素斋折简相邀。此地适为四十余年前嘉莹听讲《妙法莲华经》之地,而此日又适值贱辰初度之日。以兹巧合,枨触前尘,因赋此阕。”词曰:

当年此刹,妙法初聆,有梦尘仍记。风铃微动,细听取、花落菩提真谛。相招一简,唤辽鹤、归来前地。回首处红衣凋尽,点检青房余几。

因思叶叶生时,有多少田田,绰约临水。犹存翠盖,剩贮得、月夜一盘清泪。西风几度,已换了、微尘人世。忽闻道九品莲开,顿觉痴魂惊起。[1]288

这是一首感念人生的佳作。词中人与荷花合而为一,对荷花的“回首”和“思”,即是对词人自己的回首和思考。“梦尘仍记”“花落菩提真谛”“九品莲开”等令词作达到幽美的境界。整首词用笔宕折,层层脱换,潜气内转,而终归于浑化,艺术手法十分高超。就在写作此词的1988年,叶嘉莹先生告诉缪钺先生,她填词前后风格有所变化:“近数年中,研读清真、白石、梦窗、碧山诸家词,深有体会,于是所作亦趋于沉郁幽隐,似有近于南宋者矣。”[1]3-4这首《瑶华》可以说是深有得于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这四家之妙者。“西风几度,已换了、微尘人世”,是对荷花由“绰约临水”到“红衣凋尽”再到“犹存翠盖”生命历程的总写,喻托词人历经生活艰辛。词的末尾一句,由莲而人,表达高远志向的复苏。词作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方面均具有曲折含蕴之美。赵朴初先生读了叶嘉莹先生的这首《瑶华》之后,和作了一首,词中有句曰:“是悲心参透词心,并世清芬无几。”和词写出了叶嘉莹先生的风神,表达了对叶先生的高度欣赏,也是一首非常成功的作品。

叶嘉莹先生在2000年创作了一首《鹧鸪天》,词前序文介绍了写作背景,即她在阅读《鲸背月色》的时候,由蓝鲸之隔洋传语,想到了诗歌的感发之力,两者在跨越空间、跨越时间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因而她填了这首词。词曰:

广乐钧天世莫知。伶伦吹竹自成痴。郢中白雪无人和,域外蓝鲸有梦思。

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1]294

词中用了不少典故,如“伶伦”,传说中是黄帝时乐官,古以为乐律创始者。《吕氏春秋·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又如“郢中白雪”,出自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作品中这些典故的运用完全是为了含蓄地表达词人的思想,那就是叶嘉莹先生觉得现在的青少年对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发生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充分体会得到了。他们因此可能就会失去拥有“善于联想,活泼开放,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13]的机会。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但是古代那些伟大的诗人寄托在他们作品中的心灵、品格、襟抱和修养等,那种能够引起人们兴发感动的生命,绝不会因为古典诗词在当前的一时的命运就消失殆尽。不仅蓝鲸可以隔洋传语,中国古人也说“托微波以通辞”,如果一个人真的在思想感情、智慧觉悟、品格修养方面有所禀赋、有所追寻,那么不论时空有多少的阻隔,他一定能够与古人的诗词产生共鸣。叶嘉莹先生在词作中曲折蕴藉地表达了她心中的坚定信念:古典诗词中感发的生命,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消逝,与之相反,它具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

五、结语

王国维《人间词话》曰:“词之为体,要眇宜修。”[14]俞平伯认为,自《花间集》以来,词就最擅长“以曲喻情”[15]。词这种文学体式,最适宜表达幽约细美之情,而具有幽约细美之情的人,也更适宜于填词,例如李煜、秦观、李清照、纳兰性德等。叶嘉莹先生也是具有幽约细美之情的人,灵心多感的她填起词来尤其得其天性之所近。“词方漱玉多英气,志慕班昭托素襟”,这是缪钺先生对叶嘉莹先生其人其词的概括,点出了叶先生志向高远、超凡脱俗,其迦陵词可以与李清照的漱玉词相媲美。实践出真知,叶嘉莹先生因擅长古典诗词创作,所以能够在古典诗词理论方面有很大的创获,同时她的古典诗词理论又非常好地指导了她的创作,迦陵诗词即是对其古典诗词理论的完美运用。叶嘉莹先生常说:“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理想意志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作品,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16]她的迦陵词也正是带着她的身世经历和生活体验,融入她的理想意志而写的,她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读其作品,我们能够读出其中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这种生命是生生不已且光华璀璨的。

猜你喜欢
叶嘉莹词作古典
诗词的女儿叶嘉莹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学人书话·叶嘉莹与徐培均
叶嘉莹:如朗月照人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叶嘉莹,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更 正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