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胰肾联合移植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

2023-12-29 08:46孟晓云高利娜李野刘志佳李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北京100091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门诊依从性

孟晓云,高利娜,李野,刘志佳,李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北京 100091)

1966 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院开创了世界第一台胰肾联合移植手术(simultaneous 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ation,SPK),随着外科技术的完善,免疫抑制剂的研发和应用,SPK 现已成为挽救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首选方案[1-2]。但SPK 患者移植前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移植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病毒感染,康复出院后脱离了医护人员监管、治疗护理依从性下降等诸多因素,均可导致患者术后血糖的再次升高[3]。持续的血糖升高,可导致心、脑、肾重要脏器和周围大血管的损害,以及周围和中枢神经的损害,还会使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显著提升,降低了受者/移植物的存活率[4]。本研究旨在探讨定期门诊护理干预对SPK 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为有效血糖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 年9 月至2022 年5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泌尿外科门诊复查随访的SPK 患者28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1 例,女性7 例,平均年龄为(48.51±2.07)岁,移植时间为2 个月~3 年9 个月,平均时间为(2.05±0.61)年。纳入标准:① 均为SPK 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出院后可以参加定期门诊随访管理;② 患者精神、认知正常,有一定阅读理解及语言沟通能力,能使用通讯设备;③ 符合伦理要求,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 移植物失功或伴有其他严重躯体、脏器功能损害者;② 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者(如肿瘤等);③ 依从性差。脱落标准:① 因各种原因不宜、不能继续受试;② 受试者无法完成完整的资料收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 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移植时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情、病程、治疗方案、空腹及餐后2 h 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门诊护理和健康教育,嘱咐患者定期门诊随访,但不强制要求随访时间。观察组患者定期接受特定的门诊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成立门诊专病护理管理小组:组建SPK 术后患者专病门诊小组,由1 名主任医师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2 名器官移植专科护士组成。小组成员掌握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共同制订门诊护理干预路径,定期接受专科知识及干预方法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护理干预的有效实施。观察组患者首诊时即建立门诊随访档案,专科护士每周联系患者落实电话随访,每月定期门诊面对面随访,同时按路径实施护理干预,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下一阶段的干预措施。患者有需要可随时联系小组成员,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1.2.2 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支持、认知重建和缓解负性情绪。运用叙事护理等方法,用平静、友好、接纳和鼓励的方式与患者交谈,促进护患关系融洽,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需求,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教育,疏泄患者潜在的或现存的负性情绪,启发患者正确看待疾病,主动调整身心状态,促进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尽早回归社会,提升自我价值感。

1.2.3 疾病知识宣教干预:评估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确定认知缺陷,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干预计划进行宣教,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导致SPK 术后血糖升高的危险因素及危害、可能导致的并发症、预防对策、治疗方法、血糖自我监测的意义及方法、血糖异常的处理方法、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等,使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认识血糖升高的危害及干预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

1.2.4 行为干预:① 饮食护理。SPK 患者术后随着机体逐渐康复、免疫抑制剂应用等因素,患者食欲会明显增加,应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体重、身高、性别、运动量等情况计算饮食量[5]。在保证机体所需必要的营养外,以控制血糖水平为基础,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摄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为主,粗细搭配,严禁大补,多摄入纤维素与维生素,控制体重增加。② 运动护理。SPK 患者术后因病情因素,运动大多会明显减少,护士应指导患者实施量力而行的运动方案。阮芳等[6]研究显示,有氧运动可以降低空腹血糖和血糖波动。判断有氧运动方法有3 种:每分钟60 步以上并持续10 min 以上;运动后心率较运动前增加30%~50%;运动时心率达到170 次/分减运动者年龄。告知患者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选择不同的有氧运动方式,运动时间20 ~60 min,每周至少3 ~5 次,宜安排在餐后1 h 左右进行。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劳逸结合,以不感疲劳为度,运动时随身备好糖块,应对低血糖的发生。③ 生活习惯。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导致血糖升高[7]。护士应指导患者采取科学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合理运动和锻炼,BMI 达标,睡眠规律,避免昼夜作息颠倒,戒烟禁酒,避免精神创伤,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等。④ 血糖监测。实施血糖检测可以更好地掌握患者的血糖水平,对饮食、运动、生活规律和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以帮助患者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就医[8]。血糖检测频率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而定,教会患者快速血糖检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检测结果应做好准确记录,以方便就医。⑤ 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详细讲解用药时间、剂量、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患者,需掌握低血糖的表现和处理方法。

1.3 评价方法:干预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 血糖控制水平,自制调查问卷,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比较两组患者饮食、运动、生活习惯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① 饮食干预评价:内容包括饮食知识和依从性两个方面,饮食知识共12 个条目,每个条目从“非常不了解”到“非常了解”,分别以1 ~5 分评分。依从性共8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从“根本做不到”到“完全做的到”,分别以1 ~5 分评分。饮食干预评价总得分低于80 分确定为不合理饮食。② 生活习惯评价:内容包括饮食、运动、睡眠、用药、情绪、血糖监测、自我管理等生活习惯16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从“根本做不到”到“完全做得到”,分别以1 ~5 分评分。总得分低于64 分确定为不良生活习惯。③ 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内容包括SPK 术后血糖升高的危险因素及危害、可能导致的并发症、预防对策、治疗方法、血糖自我监测、预防保健等相关知识,共32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从“非常不了解”到“非常了解”,分别计1 ~5 分,总分160 分,得分>128 分为掌握疾病相关知识。④ 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征求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以便获取他们对提供的护理服务的反馈和意见。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越满意。本研究调查问卷由SPK 专项小组成员完成设计、测试和修改,各部分Cronbach’sα 系数为0.82 ~0.90,重测信度为0.83 ~0.94。门诊现场填写和电话随访等传统的方式结合微信问卷星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32 份,回收问卷28 份,回收率为87.5%。

1.4 统计学方法:两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 (%)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特定的门诊护理干预6 个月后,其在饮食、运动、生活习惯依从性及掌握疾病知识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饮食、运动、生活习惯依从性及掌握疾病知识程度比较〔例(%)〕

2.2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特定的门诊护理干预6 个月后,其空腹及餐后2 h 血糖控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比较(mmol/L,±s)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比较(mmol/L,±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P空腹5.33±1.696.34±2.121.22<0.05餐后2 h7.05±2.479.28±1.052.42<0.05

2.3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特定的门诊护理干预6 个月后,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例)

3 讨 论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移植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9],而持续升高的血糖水平则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10]。SPK 患者因移植前糖脂代谢的异常状态和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诸多不利因素,极易再次出现血糖升高,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和移植物的损害。SPK 患者出院后需自我管理,因环境和自身知识水平等因素,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下降,这也是造成血糖控制不佳的重要因素[11]。针对影响SPK 患者血糖升高的因素,通过医护人员持续性定期的监督指导,对患者的病情系统评估并给予及时性、针对性的门诊护理干预,旨在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遵医行为,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人/移植物的存活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6 个月特定的门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 的血糖控制水平优于对照组,饮食、运动、生活习惯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定期门诊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SPK 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本研究成立SPK 专病门诊小组,易于研究进行,使研究更具可控性。强烈而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的变化,从而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并增加升糖激素的释放,使血糖水平升高。同时,高血糖也会进一步加重负面情绪的体验[12]。小组成员通过心理支持、认知重建,减轻或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其血糖水平[13]。大多数患者对高血糖危害及SPK 术后相关知识缺乏,护士通过认知和行为干预,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使患者接受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疾病认知水平,促进患者自觉采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遵医用药、加强监测等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14-15]。

本研究对SPK 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因本次研究纳入的样本数量有限,干预时间偏短,可能导致临床指导意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可联合多中心收集更广泛的数据,开展更全面的研究项目,使研究结果更为科学可靠,更具临床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门诊依从性
生活习惯
门诊支付之变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