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藤与混淆品小叶爬崖香的鉴别研究*

2024-01-02 11:32胡玉洁杜富强谢军丽龚小见马江雄范东生
贵州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腺毛维管束小叶

胡玉洁,杜富强,谢军丽,龚小见,李 玲,马江雄,李 栋,汤 瑾,黄 健,范东生▲

(1贵州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药学部,贵州 贵阳 550001;3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18;4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1)

胡椒属Piper约有2000多种植物,多为灌木或攀援藤本植物,少为草本或小乔木,分布于泛热带地区[1-2]。我国有60余种胡椒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台湾省以及我国东南至西南部各省[3],约20种有药用价值,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舒筋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跌打损伤、风寒咳嗽、脘腹冷痛、牙痛等病症[4]。

石南藤Piper.wallichii(Miq.)Hand.-Mazz为胡椒属植物,地上部分为药用部位,作为民族药石南藤药材基原植物之一,收载于《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19版),具有袪风通络、补肾壮阳、止咳平喘、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阳痿、咳嗽气喘、痛经、跌扑肿痛[5]。石南藤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包括木脂素、新木脂素、生物碱和有机酸等[6-7]。毛山蒟Piper.martiniiC.DC.与石南藤非常相似,仅在于叶、雄花序长、总花梗长等稍有不同而已[8],但《中国植物志》英文版已将其并于石南藤中[9]。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同属植物小叶爬崖香Piper.sintenenseHatusima也被用作石南藤,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舒筋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脘腹冷痛、扭挫伤、牙痛、风疹[10]。小叶爬崖香与石南藤在性状方面有一定差异性,但未见对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的报道。本文通过对石南藤和小叶爬崖香茎、叶切片和粉末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方法进行研究,期望为二者的准确和快速鉴定提供参考。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LaiKaDMi1显微镜(莱卡显微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稀甘油(分析纯,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硅胶GF254薄层色谱(青岛海洋化工),暗箱三用紫外线分析仪(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剂

水合氯醛(分析纯,阿拉丁上海有限公司),间苯三酚(分析纯,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浓盐酸(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FAA固定液(每100 mL含福尔马林5 mL、冰醋酸5 mL、70%乙醇90 mL),无水乙醇(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醇(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正己烷(分析纯,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酸乙酯(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丙酮(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实验室制备futoquinol(纯度>95%)。

1.3 药材

本实验所用药材采集于贵州遵义、赤水和都匀等地,经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魏升华教授鉴定为石南藤Piperwallichii(Miq.)Hand.-Mazz、毛山蒟PipermartiniiC.DC和小叶爬崖香Piper.sintenenseHatusima的干燥藤茎(表1)。

表1 不同产地胡椒属植物来源信息表

2 实验方法

2.1 石蜡切片

取茎、叶切成一定规格进行固定,按常规石蜡切片法(取材、固定、洗涤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与粘片、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封片),制作石蜡切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并描述各植物茎和叶组织特征[11-12]。

2.2 粉末鉴别

茎、叶粉碎,过5号筛,分别取少许置于载玻片上,以稀甘油直接制成装片,加2~3滴水合氯醛加热透化,制作茎、叶的粉末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拍摄及图像处理[12]。

2.3 薄层色谱鉴别

取样品粉末1 g,加无水乙醇50 mL,超声提取30 min,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5 mL甲醇完全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futoquinol对照品2 mg,加5 mL甲醇使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分别吸取上述溶液1 mL,分别点于同一GF254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丙酮(8∶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再喷以5%硫酸乙醇显色剂,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日光下检视。

3 结果

3.1 茎叶石蜡切片显微鉴别

3.1.1 茎石蜡切片显微特征

石南藤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类圆形,紧密排列;皮层较厚,皮层内无纤维;薄壁细胞大小差异明显,类圆形或多角形,排列紧密,不规则;外韧型维管束12~14个,外侧有半月形韧皮纤维,与束间石细胞群连接成环,木质部较小;髓部较宽,环髓纤维连接成环,髓内有维管束4~6个散在(图1中A和B)。

图1 茎横切面显微特征

毛山蒟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类圆形,紧密排列;皮层较厚含纤维,薄壁细胞大小差异明显,类圆形或多角形,排列紧密,不规则;韧皮部韧皮纤维较窄,与束间石细胞群连接呈环;木质部较宽大,导管多;外韧型维管束17~19个;髓部较窄,环髓纤维连接成环,髓内有维管束5~6个散在(图1中C和D)。

小叶爬崖香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类圆形,紧密排列,皮层较厚含纤维,薄壁细胞大小差异明显,类圆形或多角形,排列紧密,不规则;皮层较窄;外韧型维管束23~26个,韧皮纤维与束间石细胞群连接呈环;木质部较窄;髓部较宽,约占1/2以上,环髓纤维连接成环,髓内有维管束8~11个散在,髓维管束大小差异明显(图1中E)。

3.1.2 叶石蜡切片显微特征

石南藤叶表皮特征:叶表皮细胞存在大量非腺毛,非腺毛数量多,较短稍弯曲,壁薄(图2中A-C)。

图2 植物叶表皮显微图

毛山蒟叶表皮特征:叶表皮细胞含大量腺鳞;非腺毛多,长而弯曲,壁薄,分散,多数呈上尖下宽、基部稍圆的特征(图2中D-F)。

小叶爬崖香叶表皮特征:叶表皮细胞含腺鳞;非腺毛短而弯曲,壁厚,基部宽呈圆锯齿状(图2中G和H)。

3.2 粉末显微鉴别

3.2.1 茎粉末显微鉴别

石南藤茎粉末显微特征:粉末呈黄白色。薄壁细胞类方形,壁厚,壁孔明显;淀粉粒单粒或复粒;导管类型多样,常见螺纹、环纹、网纹、稀有具源纹孔导管;石细胞类方形或不规则形,壁厚,胞腔狭窄,孔沟明显;多细胞非腺毛较少,多碎断;纤维长梭形,多单个散在,壁厚,纹孔明显,偶见晶鞘纤维(图3A)。

图3 茎粉末显微鉴别图

毛山蒟茎粉末显微特征:粉末呈黄白色。薄壁细胞椭圆形,壁略厚,壁孔清晰;淀粉粒多为复粒;导管类型较多,以螺纹导管为主;石细胞短柱形,壁厚,胞腔较大;纤维多单个散在;多细胞非腺毛多碎断(图3B)。

小叶爬崖香茎粉末显微特征:粉末呈黄白色。薄壁细胞类方形,壁厚;淀粉粒多且多为单粒;导管以螺纹、环纹为主,偶见网纹;石细胞形态各异,壁厚;纤维束多单个散在,细长或呈规则长方形,壁薄;单细胞非腺毛多碎断(图3C)。

3.2.2 叶粉末显微鉴别

石南藤叶粉末特征:粉末呈黄褐色。薄壁细胞椭圆形,孔壁清晰;草酸钙方晶散在;淀粉粒单粒或复粒;螺纹、环纹、网纹导管散在;表皮细胞多边形紧密排列,不定式气孔;石细胞短柱形,壁较厚;多细胞非腺毛多碎断,纤维聚集,细长壁厚(图4A)。

图4 植物叶粉末显微鉴别图

毛山蒟叶粉末特征:粉末呈黄褐色。薄壁细胞类圆形,壁孔少;含草酸钙方晶和针晶,针晶数量多,成团或散在;淀粉粒多为复粒,偶见单粒淀粉粒散在;导管以螺纹、环纹为主;表皮细胞多边形紧密排列,不定式气孔,周围有棕色块集中;石细胞不规则型,数量少,非腺毛碎断,纤维多聚集,较细长壁厚(图4B)。

小叶爬崖香叶粉末特征:粉末呈黄褐色。薄壁细胞类圆形;草酸钙方晶散在;淀粉粒大量存在且多为单粒;导管较发达,具螺纹、环纹、网纹导管;表皮细胞多边形紧密排列,不定式气孔;石细胞长柱型,壁较厚;非腺毛完整,较小;纤维束多单个散在,较细长壁厚略卷曲(图4C)。

3.3 薄层色谱鉴别

石南藤和毛山蒟在与futoquinol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紫色斑点,而小叶爬崖香在该位置上未见紫色斑点(图5)。

图5 薄层色谱图

4 结论

石南藤和小叶爬崖香不仅在叶、花和果实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别[13-14],本研究还发现二者在茎、叶显微结构有明显差别,如石南藤茎中髓维管束较少,大小均一,淀粉粒为单粒或复粒,非腺毛为多细胞非腺毛;而小叶爬崖香髓维管束较多,大小不等,淀粉粒多为单粒,非腺毛为单细胞非腺毛。建立了以futoquinol为对照品定容石南藤和小叶爬崖香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四部要求对方法的耐用性进行验证,方法重复性较好,此方法可有效的区分二者,为石南藤和小叶爬崖香的快速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腺毛维管束小叶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茎秆维管束性状比较分析
苹果小叶病的防治
花期摘叶和摘萼片对库尔勒香梨维管束发育影响及与萼筒脱落的关系
氮肥对超级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结构的影响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
小叶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茉莉酸甲酯对烟草分泌型和非分泌型腺毛形态发生的影响
巧切西瓜
化肥配施不同有机肥对烤烟腺毛及分泌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