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质量管理要点

2024-01-04 01:17熊长江
散装水泥 2023年6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市政工程建筑

熊长江 洪 捷

(浙江中通文博服务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建筑质量是维系建筑行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一旦发生质量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最终的建筑成品,无法满足既定的建设要求。因此,为了保证建筑施工质量高标准,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以提高实际工程质量,特别需要留意市政工程质量控制,以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管理模式,促进建筑行业长远发展。

1 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的概念

1.1 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即市政设施建设工程,主要是以城市建设为主的公共服务设施工程项目,包括城市干道、水利工程、供电暖通等。第一,城市干道项目,主要指城市快速路、立交桥、轨道交通等工程。第二,水利工程项目,主要指城市水道疏通、水渠铺设、排水系统、大坝防洪等工程。第三,城市管道工程,主要指水网、电网、通信网、燃气管道等工程。第四,城市绿化工程,主要指绿色城市项目,如道路绿化工程、园林建设工程等。

1.2 市政工程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即采取相应管理手段,以实现工程项目的既定要求。市政工程质量控制是将市政工程视为管理对象的质量控制活动。结合市政工程施工要求,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可以分为以下方面:第一,建设前期的施工计划管理,要求管理方做好市政工程施工方选择和计划资金等准备工作。第二,建设过程质量管理,要求建设单位做好施工方作业和工程监理方等系列活动的监察工作。第三,竣工质量验收管理,建设单位可以根据本地建设部门规定,要求相关人员对市政工程的竣工质量进行走访和验收。

2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2.1 促进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整个工程管理流程中,施工管理是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不仅可以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效率,还能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的实际利益。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接众多工序,而采取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以打造行业口碑,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最终为企业赢得市场先机。现阶段,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均在施工管理方面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资金,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也是招投标工作的基础。为此,企业应立足发展实际,突破传统管理束缚,以提高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推动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

2.2 减少经济效益损失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建筑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对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企业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跟踪市场的最新动态,从中寻找转型升级的机遇。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项目进度、技术、造价等都离不开建筑施工质量,其中任一环节发生错误,都会影响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效率,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工程进度将超过预计工期,从而降低市政项目的经济效益,甚至在一定程度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3 提高项目的施工质量

市政项目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市政项目的整体安全,而要想提高项目的施工质量,需要相应的管理模式作为辅助。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需查阅相关施工技术文件,从中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以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施工风险。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现场清洁环节,做好日常清洁工作,净化周边环境,以留下更大的消防安全防范空间。

3 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3.1 人为因素

现阶段,绝大部分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和经营管理都依赖于专业机构,其中,人为错误操作或未按既定流程工作等已成为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升已逐渐发展为新时代施工质量控制的必由之路,并且建筑企业需要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规范来约束员工行为,从而促进人员管理高效进行。另外,建筑企业开工前,需要勘探市政项目周边环境,而勘探数据基本由专人填写,一旦出现问题,会导致勘探数据偏差,从而影响后续设计、施工工作。

3.2 材料因素

决定市政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建筑材料与机械设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成本占实际施工总成本的比例较高,因此,很多建筑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选择材质较差的建筑材料,从根本上降低了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此外,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材料的保存及检查非常重要,而很多企业为了节省人力、物力,未重视建筑材料质检过程,整个检查过程较为形式化,加大了整个项目的施工风险。

3.3 方法因素

施工方法涉及施工技术、工作流程、工作规范、方案制定等方面,需要建筑企业展开系统分析和研究,从多方面视角,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确保工程施工符合建设目标。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时常因施工方法落后而导致工程返修。有一些建筑企业为赶工期或者其他原因,在设计方案出台前盲目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意变更设计要求,导致施工流程无法按照方案进行,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的实际质量。

4 工程案例分析

某市政项目总体建筑面积为10 000m2,根据相关要求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选择本地小型水泥厂作为建筑材料的供应商,几个月后,项目外墙面发生大范围裂缝现象,项目投资商经济损失较大。后经过相关部门走访得知,该建筑企业使用的水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材质本身有过多的氧化镁,而建筑企业没有严格检查水泥质量,最终导致外墙面开裂问题。

另外,该市政项目选用没有大型项目经验的农村施工队作为工程施工单位,使得勘探工作难以进行,项目用水、用电需求无法满足,先进的机械设备操作也存在技术门槛,只能靠人工开展混凝土搅拌和浇筑等工作,导致建筑成品质量和结构存在较大瑕疵。分析原因可知,该项目的施工质量问题源头在于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交流存在滞后性,工程隐患难以及时解决,导致市政工程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该项目需要在距蓄水池3m 的位置修建坑洞,在坑洞修建过程中,为尽可能降低对附近蓄水池的影响,建筑企业需要做好周边地质分布勘察工作。工程师进行勘察工作后认为,该蓄水池的地质情况较为牢固,可以进行后续作业,并建议工作人员直接在距蓄水池3m 的位置进行挖掘,必要时可以选择一些小剂量的炸药加快挖掘速度。但在实际施工完成后次日,便发生坑洞崩塌情况,且建设中的项目受到蓄水池水源冲刷,加之附近岩体塌落,发生严重安全事故。根据相关部门调研可知,该工程附近的地质环境多为软质岩石,一旦发生水流侵蚀,便会发生崩裂,甚至倒塌的险情。由于多种原因,该项目工程师并未全面进行勘察工作,建筑企业挖掘岩体没有做任何加固处理,最终发生此次安全事故。

5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优化举措

5.1 优化人员配置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打通与甲方的交流渠道,提高交流效率,以全面推进合同、进度、质量、安全等工作,努力完善各施工部门的协调体系,从而促进施工作业正常开展。为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建筑企业可以先将各部门整合,设置专门的办公室、技术、财务等部门,立足市政项目的施工实际,优化人员分工情况,加强与科研部门的合作,努力引进最新施工技术,培养更具专业性的管理人员,开展施工管理工作。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针对施工人员的整体结构,相关部门要根据工程进度具体要求,合理配置进度计划,优化人员配置,并从多个角度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严格开展审查工作,筛选更有经验的施工人员。

5.2 做好材料核查工作

在进行建筑材料管理时,建筑企业要根据项目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审查工作,并结合实际建设需求,做好建筑水平面的清洁工作,为建筑材料入场提供更大存储空间。建筑材料存放时,相关部门应认真阅读材料存储说明书,以设立完善的监管方案,防止建筑材料出现混叠情况,同时,应关注钢筋和水泥的保质期,制定专门的使用方案,可以选择铺设防潮膜来延长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选择建筑材料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严格落实材料入场检查工作,符合施工要求的建筑材料,方可批准入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根据混凝土相关规范,检查混凝土强度和配比等参数,从而保证项目工程质量稳定。结合此工程项目,采用C25的混凝土材料,一共完成125 组试块取样任务,部分样本信息见表1。

表1 部分混凝土样本资料X-R 图(单位:MPa)

5.3 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应结合工程特征和施工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针对各施工环节的技术要点做好整理和标注,从而发挥其工程施工指引作用。针对施工组织设计层面,相关部门应提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在满足预算、工期和质量管理目标的基础上,认真审查文件的完整性,结合工程质量要求、预算管理、进度计划等内容,依次阐述项目施工特征。另外,在组织设计文件编制的过程中,应考虑气候变化、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并重点标注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严格执行监管措施,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6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质量控制对整个工程建设而言极其关键,尤其对工程量大、管理人员多、材料类型多、工期长等市政项目的高效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市政工程质量控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为此,相关部门进行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时,需提高重视程度,在立足工程实际的基础上,优化人员配置,做好材料核查工作,完善施工管理体系,以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市政工程建筑
能自我修复的建筑材料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不平衡报价在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