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2024-01-05 06:07王少儿陈琼凤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24期
关键词:熏蒸腰痛西医

王少儿 王 飞 陈琼凤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长期久坐和负重劳动有关,临床表现为腰腿痛、腰部活动障碍、下肢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大小便障碍,对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1]。卧床休息多作为本病的基础治疗方法,同时可服用塞来昔布缓解疼痛,短期效果显著但副作用明显,不可长期服用[2-3]。中医认为,瘀血阻滞经络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基础,并贯穿疾病始终,证型以气滞血瘀多见,治疗应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为主[4]。笔者将针刺联合中药熏洗用于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择我院2021 年7 月至2022 年7 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4 例。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腰痛反复发作,腰腿部僵硬,伴下肢放射痛,出现感觉障碍,肌力减退,腰椎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经CT 或MRI 证实椎间盘突出);符合气滞血瘀症候标准(腰腿痛刺痛,疼痛日轻夜重,腰腿活动障碍,腰部僵硬,急躁易怒,胸胁胀痛,舌暗紫或可见瘀斑,脉沉涩);年龄18 ~75 岁;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近1 个月未接受过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排除标准:具有明显手术指征;既往腰部手术史;腰腿部皮肤存在破损、溃疡;无法耐受针刺治疗或中药熏蒸;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或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腰椎滑脱/骨折、脊柱畸形等其他腰椎疾病;患有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疾病;患有血液系统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本方案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原则,患者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各52 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卧床休息、保暖、避免负重活动等常规干预。西医组予塞来昔布胶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2 g/粒)口服,每次1 粒,每日1 次。中医组予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① 针刺法: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采用一次性针灸针取穴腰阳关、腰夹脊、肾俞、膈俞、脊中、大肠腧、委中;腰阳关直刺0.5 ~1 寸,腰夹脊直刺0.3 ~0.5 寸,大肠腧、委中直刺1 ~1.5 寸,肾俞、膈俞斜刺0.5 ~1 寸,脊中斜刺0.5 ~0.8 寸,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 次,每周治疗5 d。② 中药熏蒸:当归12 g,川牛膝9 g,川芎12 g,乳香9 g,没药9 g,透骨草9 g,杜仲10 g,伸筋藤9 g,续断9 g,放入多功能熏蒸治疗仪,煮沸后将温度控制在50 ~60 ℃;指导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充分暴露腰部,使水蒸气熏蒸腰部,每次30 min,每周治疗5 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① 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患者中医症状进行评分,腰腿痛刺痛、疼痛日轻夜重、腰腿活动障碍等主症严重程度分别计0、2、4、6 分,总分18 分;腰部僵硬、急躁易怒、胸胁胀痛等次症分别计0、1、2、3 分,总分9 分;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② 腰椎功能:治疗前后应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对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估,包括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等维度,总分0 ~29 分,0 分表示腰椎功能严重障碍,29 分表示腰椎功能无障碍。③ 腰痛程度:治疗前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腰痛程度,根据患者个人对疼痛的感受进行评分,0 分无痛,10 分表示剧烈疼痛。④ 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腰痛、感觉障碍、腰椎活动障碍等症状全部消失,可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腰痛、感觉障碍症状有所改善,活动轻度受限,轻微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无效:腰痛、感觉障碍、腰椎活动障碍等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显效与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年龄、病程、中医症状积分、JOA 评分、VAS 评分、CPNCV、TNCV)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性别、病变部位、总有效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由表1 可见,两组性别、病变部位、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由表2 可见,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及总分均较前降低,且中医组低于西医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组 别 例数 主症积分 次症积分 总积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中医组 52 13.2±2.9 5.6±1.3 6.5±1.4 2.7±0.7 19.8±4.2 8.1±2.1西医组 52 13.1±3.1 7.2±1.5 6.5±1.2 3.6±1.0 19.7±4.5 10.6±2.6 t,P 0.17,>0.05 5.81,<0.01 0.001,>0.05 5.32,<0.01 0.12,>0.05 5.39,<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腰痛情况及腰椎功能比较

由表3 可见,治疗前两组JOA 评分、VAS 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JOA 评分、VAS 评分均较前降低,且中医组低于西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腰痛情况及腰椎功能比较 (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腰痛情况及腰椎功能比较 (分,)

组 别 例数 JOA 评分 VA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中医组 52 12.6±3.1 4.6±1.1 7.7±1.0 3.2±0.9西医组 52 13.0±3.0 6.4±1.8 7.7±1.2 4.8±1.2 t,P 0.67,>0.05 6.15,<0.01 0.001,>0.05 7.69,<0.01

2.4 两组疗效比较

由表4 可见,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2.3%(48/52)高于西医组的76.9%(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73,P<0.05)。

表4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中医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西医组出现不良反应5 例(9.6%),其中恶心、腹痛各2 例,消化不良1 例,给予饮食指导后自行缓解,不影响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3.36,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痹证”“腰腿痛”范畴,多由腰府筋脉劳损,气血运行不畅,致使经络阻滞,筋骨失养,不通则痛,从而出现腰痛、肢体麻木症状。本病属于本虚标实证,肾气亏虚为本,血脉瘀阻为标,证型以气滞血瘀多见,治疗应标本兼治,以补肾益气、活血化瘀为原则。

针刺法是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在治疗腰腿痛、骨关节炎等痹症方面有良好的通经活血、止痛效果[5]。针刺法取穴腰阳关、膈俞、肾俞、脊中、腰夹脊、大肠腧、委中。腰阳关属督脉,是治疗腰腿痛之要穴,可发挥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的功效。膈俞为血气聚会之处,具有养血和营、活血通脉的作用。肾俞出自《灵枢·经脉》,为肾脏之气输注之处,针刺补益肾气、通利腰脊。腰夹脊调和脏腑气血,常利用其近治作用发挥化瘀止痛之功,尤善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麻木等腰腹部及下肢疾病。脊中补肾益气、舒经活络,是治疗腰腿痛之效穴。大肠腧是肾之背俞穴,具有强腰健膝、理气通腑作用。委中主治腰背痛、下肢痿痹,针刺具有强腰健膝、舒经活络、散瘀止痛之效。上述穴位联用,共奏补肾益气、舒经活络之功效。

中药熏蒸集合热疗的物理刺激作用、穴位经络效应、局部药理效应和血液循环等功能,作用直接,疗效确切,具有祛湿散寒、活血化瘀、调和气血、温经通络、调经止痛等功效,广泛用于治疗骨伤科疾病[6]。选择当归、透骨草、乳香、没药、川芎、杜仲、川牛膝、伸筋藤、续断作为熏蒸药物。当归为治疗血瘀证之要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川牛膝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川芎善治血瘀气滞之痛,能破症结宿血,通行血海,外用可有效缓解腰痛酸重。乳香、没药属于活血化瘀药,可调气活血、消肿定痛、活络舒经。透骨草、伸筋藤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与活血化瘀药有协同作用,可增强通络止痛作用。杜仲、续断补肾强腰,可很好缓解腰部酸痛、筋骨痿弱症状。诸药合用,共同发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针刺疗法主要补肾益气、强腰定痛,辅以化瘀通络;中药熏蒸由外通内,散发邪气,可行气活血、行气止痛。两种疗法合用,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本文结果显示,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中医症状积分、JOA 评分、VAS 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组。综上,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单独西医治疗,对于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作用明显,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熏蒸腰痛西医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职业腰痛早防治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中药熏蒸治鼻炎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延长磷化氢熏蒸有效时间对储粮害虫熏蒸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