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贴敷内关与足三里穴联合按摩对晚期肿瘤患者重度癌性疼痛的干预效果

2024-01-05 06:07王培培周健男刘云云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24期
关键词:内关癌性吴茱萸

王培培 周健男 魏 莹 刘云云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的常见伴发症状,严重者会对肿瘤患者接受、完成治疗、预后恢复、生活质量等诸多方面造成不利影响。中医治疗癌性疼痛具有药效可持续、无成瘾性、无耐药性等优点。本文观察吴茱萸贴敷内关与足三里穴联合按摩辅助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老年康复科2020年6 月至2022 年6 月收治的晚期肿瘤重度癌性疼痛患者100 例。纳入标准:初诊患者,符合晚期肿瘤重度癌性疼痛标准[1];年龄≥18 岁,疼痛部位较明确,局部皮肤无破溃、炎性等。排除标准:近两周内接受过相关干预;妊娠或哺乳期;对所用药物及其敷料过敏等。本方案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IIT-20230309-0035-01),患者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 例。

1.2 干预方法

1.2.1 常规规范化癌性疼痛治疗及护理干预

常规监测和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并给予饮食护理指导。规范化癌性疼痛治疗及护理: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评定疼痛,记录疼痛性质、部位、时间、缓解方式等,确定个体化治疗及护理方案。遵医嘱轻中度癌性疼痛者口服磷酸可待因片,重度癌性疼痛者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均30 mg/次,2 次/d。护士配合医生为患者和家属普及疾病、治疗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协助其宣泄情感、不良情绪。每周电话随访1 次,干预周期为4 周。

1.2.2 观察组在上述干预基础上增加吴茱萸穴位贴敷及按摩

清洁内关、足三里穴所在的皮肤表面,取吴茱萸药粉6 g,加入少量蜜糖调成糊状,涂抹于敷贴的内面。将其固定于内关、足三里穴上,稍按压直至患者出现酸、胀、麻为宜,5 min/次,1 次/d,3 d 更换一次敷贴。干预周期为4 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癌性疼痛干预效果、对护理满意度、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率,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越高表示抑郁、焦虑程度越严重。对护理满意度:由患者根据自主意识评价,满意与一般合计为总满意。

1.4 癌性疼痛干预效果评定标准

痊愈:患者自觉无疼痛,与疾病前状态一致。部分缓解:患者自觉疼痛感明显减轻,能正常生活,睡眠、饮食不受影响。轻度缓解:患者自觉疼痛感有所减轻,但持续存在,不能正常生活,睡眠、饮食受影响。无效:患者自觉疼痛、睡眠、饮食等无改善,甚至加重。痊愈和部分缓解合计为总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年龄、癌症病程)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性别、疾病类型)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癌症病程、卡氏评分、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癌性疼痛干预效果比较

观察组干预有效率为96.0%(48/50),高于对照组的78.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16,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癌性疼痛干预效果比较 [例(%)]

2.3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DS、S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SDS、SAS 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

表3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

组 别 例数 SDS 评分 SA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0 54.9±5.0 50.6±3.2 52.7±4.2 48.6±3.1对照组 50 55.1±5.1 53.2±3.7 52.6±4.2 50.7±3.3 t,P 0.20,>0.05 3.76,<0.01 0.12,>0.05 3.28,<0.01

2.4 两组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率6.0%(3/50),对照组22.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32,P<0.05)。

2.5 两组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总满意度100%(50/50),高于对照组的90.0%(45/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3.37,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对于癌性疼痛的治疗西医主要依据《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疗法指导原则》,给予长期、大量使用镇痛类药物,但可产生依赖性及耐药性。解热镇痛类药效因人而异,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改善患者躯体疼痛,但无法根除。

癌性疼痛产生的病机是机体全身的气血运行不畅,瘀堵血脉所致。故中医学对疼痛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治则[2],可采用中药方内服、中药外敷、按摩和针灸等手段。穴位贴敷药物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止痛法,药物的有效成分直接刺激、作用于穴位体表皮肤,经透皮吸收进入体内,发挥止痛疗效。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癌性疼痛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癌性疼痛可能与病情、环境、心身状态等因素有关,应遵循综合性的治疗原则。在常规规范化癌性疼痛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加用吴茱萸贴敷内关与足三里穴联合按摩。干预后观察组SDS、SAS 评分及对护理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笔者分析:穴位贴敷中药疗法是通过药物刺激外在的体表穴位调理机体内在脏腑的功能,操作简单,可根据病情实时调整贴敷药物。吴茱萸对胃肠道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3],既可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还可促进胃肠蠕动。二者对于癌性疼痛患者的心理有良好的疏导和安慰作用。此外,观察组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常规规范化癌性疼痛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加用吴茱萸贴敷内关与足三里穴联合按摩,可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程度,改善不良情绪,减少延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内关癌性吴茱萸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重刺内关穴治疗顽固性呃逆例
大花吴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化学成分
内关配伍古代文献病普分析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中医护理干预控制癌性疼痛的应用
吴茱萸敷腹治疗婴幼儿腹泻及护理69例
吴茱萸脐敷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