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应用头孢呋辛对糖尿病伴腹股沟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影响

2024-01-05 06:07周晓峰王华斌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24期
关键词:补片预防性修补术

周晓峰 蒋 丹 李 仓 吴 波 王华斌

无张力疝修补术已成为成人腹股沟疝修补的主要术式,具有操作简单、疝复发率低、恢复快等优点[1]。由于其有补片植入物,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感染对疝修补术的成败至关重要,一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有可能发展为切口迁延不愈,甚至波及补片导致手术失败[2]。《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年版)》对于无张力疝修补术一般不主张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严格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糖尿病、肥胖、免疫抑制状态等,并无固定结论[3]。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其特有的小切口、微创优势亦影响术后感染发生率[4]。本文探讨预防性应用头孢呋辛在糖尿病伴腹股沟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2017 年9 月至2022 年9 月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糖尿病伴腹股沟疝患者217 例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符合单侧腹股沟疝和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病史资料齐全。排除标准:双侧疝、绞窄疝或嵌顿疝,需急诊手术;术前合并感染,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异常;合并免疫缺陷性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头孢呋辛的患者93 例设为观察组,不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124 例设为对照组。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组后均完善各项检查,血糖水平得到控制。腹腔镜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膜前修补,取脐部、双侧腹直肌平脐处置入套管,使用聚丙烯补片。开放手术在局部麻醉、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取腹股沟处斜形切口,使用聚丙烯网塞。观察组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头孢呋辛,术前30 min 单次静脉滴注1.5 g,术后常规应用不超过48 h,每8 h 1 次。对照组围手术期不使用任何抗菌药物。

1.3 观察指标

两组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部位感染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男85 例(91.4%),女8 例(8.6%);年龄29 ~81 岁,平均53 岁;腹腔镜手术68 例(73.1%),开放手术25 例(26.9%);腹股沟斜疝65 例(69.9%),直疝22 例(23.7%),斜疝合并直疝6 例(6.5%);合并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各33 例(各35.5%)。对照组:男114例(91.9%),女10 例(8.1%);年龄35 ~82 岁,平均56岁;腹腔镜手术97 例(78.2%),开放手术27 例(21.3%);腹股沟斜疝76 例(61.3%),直疝36 例(29.0%),斜疝合并直疝12 例(9.7%);合并症:高脂血症46 例(37.1%),高血压43 例(34.7%)。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两组手术时间接近,详见表1。手术部位感染:观察组3 例(3.2%),对照组9例(7.3%),经影像学检查均未见深层组织感染,换药后痊愈。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

住院时间(d)观察组 93 9.4±1.3 72.2±5.3 68.5±11.4 1.9±0.4对照组 124 9.8±2.9 75.2±10.7 68.1±9.3 2.4±1.7组 别 例数 白细胞计数(×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手术时间(min)

3 讨论

腹股沟疝主要包括腹股沟直疝与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已广泛应用,具有疗效好、低复发率、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精细复杂,且有补片内植入物,术后并发症中尤以手术部位感染多见。

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高血糖导致微循环代谢障碍,局部组织的愈合能力和抗感染能力均下降,为避免细菌定植于补片处造成创面感染迁延不愈甚至需再次手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显得尤为重要。腹股沟疝手术部位感染常有多种病原菌[5]。陈洁等[6]等报道,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切口感染率7.96%,提出预防感染的重点在于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杨宗保等[7]观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不同途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口服抗生素不增加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且能缩短住院时间。糖尿病患者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感染涉及因素多,需综合多种手段进行预防性抗感染。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建议餐前血糖<6.1 mmol/L,随机血糖<10.0 mmol/L,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患者改善微循环代谢,加强组织愈合能力。两组患者术前血糖均控制较好。补片和缝线材料也需重视,补片对手术效果的影响与重量、网孔、形态、复合材料等密切相关。推荐轻量化的聚丙烯补片效果较好,固定补片的缝线使用PDS 线,其为单丝慢吸收线,不隐藏细菌,可通过水解逐渐吸收,不仅可维持较长时间的强度,还能避免成为感染源[8]。此外,术前即刻备皮以防止毛囊炎、皮肤消毒方式改进、术中严密止血、医护人员不断加强无菌观念等也很重要[9]。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率较高的原因,部分开放手术者中存在多种高危因素,考虑与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措施有关。

手术部位感染在临床上常分为浅层感染和深层感染两种。两组发生手术部位感染者均为浅层感染。除了糖尿病作为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外,外界环境也是重要因素。开放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受限于腹腔镜技术的不均衡发展和总体费用较高的问题,常存在患者因腹腔粘连、不能耐受气腹、术中皮下广泛气肿或拒绝全身麻醉等因素。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头孢呋辛,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猜你喜欢
补片预防性修补术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