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羊毛在毛精纺中的应用研究

2024-01-05 13:01李建军
山东纺织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手感纺纱羊毛

庄 辉,李建军

(1.军需能源质量监督总站济南质量监督站,山东 济南 250000;2.江苏港洋实业有限公司,山东 德州 253000)

我国毛精纺行业多年以来一直对澳大利亚羊毛倍加青睐,但是澳毛在国际市场上始终价格不菲,而国毛在价格上有明显的优势;同时,随着我国养羊业的发展,已跨入世界生产大国行列,细羊毛、半细羊毛的产能和质量得到提升,大部分羊毛可以用作精纺用毛。但是,目前国毛大都用于粗纺中低档产品,精纺中高档产品使用不多[1]。

羊毛纤维的特性影响纺纱性能和质量[2]。如果借助传统澳毛生产经验来指导国毛的生产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对国毛的理化性能不了解和欠缺相关的加工技术导致的。因此,使用同规格的澳毛与国毛作对比试验,总结国毛在精纺生产中的经验与不足,可以指导国毛在精纺行业的正确使用。

1 国毛与澳毛理化性能差异

国毛与澳毛理化性能存在差异,国产羊毛通常的平均直径为18.5 μm~25 μm,细度离散指标大,大多数国毛平均净毛率在50%左右,草杂含量平均范围在0.5%~2.0%之间,但草杂类型大都以草籽和软草类的类型为多,豪特长度短于澳毛的豪特长度[3-6]。大多数国毛的形态属于卷曲波数多、卷曲波幅小,卷曲波形具有螺旋型特征。卷曲波幅对手感有明显的影响,所以同细度的国毛比澳毛会呈现出粗硬的手感。国毛染色反应速度和澳毛不同,纤维内正、副皮质之间上色的差异比澳毛大,毛尖部分的破损程度比澳毛严重,毛尖染色比澳毛容易,整根羊毛各部分的上色差异也远比澳毛显著。

2 同规格国毛与澳毛试验对比

羊毛纤维的平均直径决定着羊毛的价格,是影响纱线截面根数、纺纱断头率、纱线条干粗细节等指标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影响着织物的手感、外观和舒适性。选用相同规格的国毛和澳毛纺制同一规格毛纱,对比纺纱过程中各项参数指标。

2.1 原料性能

根据国毛的理化性质,提前与洗毛制条生产商沟通,对国毛要求加强人工分拣,同时针对长草、异纤、油漆毛和污毛等不能使用的部分进行剔除;洗毛前加强清车处理,洗毛前适当开松除杂;梳条时针对短毛情况和草屑情况进行梳理与控制,减少纤维损伤,同批毛条色泽要求一致,保证毛织物表面的色光均匀[7-9]。

通过洗毛制条前期工作,优选的内蒙古羊毛基本适合精纺生产,与同规格的澳毛进行试验,具体毛条指标见表1。

表1 国毛和澳毛指标对比

从羊毛纤维指标看,细度变异指标国毛比澳毛大4.9%,豪特长度指标国毛比澳毛短11.2 mm,其他指标相近,基本符合国毛常规的理化性能。

2.2 色光及鲜艳度

国毛白度较差,要克服国毛泛黄的问题,需要调整染色处方,改进色光及鲜艳度的差距,拼毛时尽量少用黄色染料。

2.3 纺纱规格及纺纱工艺

考虑到原料的可纺性能与批量生产情况,用优选的两种羊毛分别做两种规格纱线:20.4×1 tex,600 捻/m,Z捻和16.9×1 tex,650 捻/m,Z捻,对应的纱线完成指标见表2。

表2 国毛与澳毛分别纺制两种规格纱线断头率与制成率情况

由于国毛豪特长度比澳毛短,前纺生产时牵伸倍数小一点,前区隔距选用小的隔距;国毛结构松散,抱合力差,粗纱工段增加搓捻程度;细纱上机钢令板升降动程采取慢速升降;同时国毛生产时落毛多,要加强清洁工作。

2.4 纱线条干指标

两种纱线不匀CV值国毛的均比澳毛的大,粗细节国毛的均比澳毛的增加1.5倍~2.0倍,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国毛与澳毛分别纺制两种规格纱线条干指标

同规格国毛和澳毛纺制相同线密度的纱线,国毛的纺纱指标显然是差于澳毛。可以考虑国毛与化纤混纺,让国毛占一定比例,利用化纤长度来弥补国毛长度短的缺点,改善细度离散指标,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2.5 布面草屑疵点情况

选用原料中国毛和澳毛草屑指标都是≤8只/50 g,但是由于国毛的草杂类型大都为草籽和软草,生产中除去较为困难,最终布面上又软又长的草屑数量国毛的比澳毛多。

2.6 染整工艺

产品的实物质量与染整工艺有密切关系。同规格的国毛比澳毛呈现出手感粗硬、定型性差的问题,在后整理过程中,可以对国毛面料加强手感整理和定型整理的方式及强度,调整染整工艺,使成品实物手感和质量与澳毛面料的实物质量接近[10]。

常规澳毛面料的手感在后整理主要通过洗呢来获得。国毛面料可以选用特殊的意大利高速洗缩联合机进行加工,洗呢滚筒带有特制的凹槽,防止织物在高速运转过程中打滑产生擦伤;洗呢速度180 m/min,鼓风速度250 m/min,充分保证织物运转过程中时刻变位,防止织物产生折痕;在高速洗呢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轻微缩绒工艺,缩呢压板压力1.0 bar,时间20 min,促使织物产生轻微绒感,改善国毛面料手感,使其更加柔软丰满,又不失弹性活络。

常规澳毛面料的定型在后整理主要通过煮呢来获得,国毛面料可以通过加化学定型剂并且提高煮呢温度的方式来提高其尺寸稳定性。双煮工艺:化学定型剂30 g/L,煮呢温度90 ℃,煮呢时间40 min。面料尺寸稳定性指标见表4。

表4 国毛与澳毛面料尺寸稳定性指标

3 结语

国毛前期准备要加强人工分拣杂物,对不能使用的毛条部分进行彻底剔除;国毛中草杂属于软草型,布面上仍会残留又软又长的草屑;为防止染色上色不均匀,染色时国毛与澳毛不要混合使用;国毛纤维长度短、细度变异大,生产全毛品种时纺纱性能与质量仍旧与澳毛有明显区别;后整理时调整染整工艺,国毛面料实物手感和质量可以与澳毛面料的实物质量接近;可根据国毛的特性开发多功能性品种。通过对国毛产品的工艺调整,国毛也可以像澳毛一样用于生产高档精纺产品。

猜你喜欢
手感纺纱羊毛
浅谈某微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手感标定
手感硬点的面包热量较低
国际羊毛局2021/22秋冬羊毛趋势预测
薅羊毛是一种享受
抚慰
Golden fleecers
纺纱设备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摸羊毛
纺纱器材的技术进步与应用
发热纤维/棉/黏胶多组分喷气纺纱线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