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4-01-05 05:34伊犁职业中专师范学校阿丽亚加列力汗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20期
关键词:劳动技能幼儿

伊犁职业中专(师范)学校 阿丽亚·加列力汗

劳动是人的基本机能与生存方式,是人认识世界的社会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创造历史’,必须能生活。”当今社会,随着发展人工智能成为国家战略,智能劳动对人类的生存习性、劳动习惯、劳动方法等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但无论机械化生产如何高度发达、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完善,幸福终究是需要奋斗出来的。而实践证明现实社会需要创新思维,面对面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服务的岗位;还需要无意识的技能和直觉的手工劳动、体力劳动,这些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很重要。

当前为使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优生优育、幼有所育服务加速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社会对学前教育师资的数量、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全面提高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职前培养,实现五育并举。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的劳动教育就要侧重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职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一、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与劳动教育

《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强调未来幼儿园教师教育发展需要创新职前培养模式,提升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质量。当前国内面向学前教育的“3+2”人才培养模式是中职与高职联合培养。以园校协同、保教一体为原则,分别开设文化基础课、技能课、专业课。2019年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需要“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跟学前专业有关的有母婴护理、幼儿照护两个。而托幼一体化发展还需多样化的学前教育人才,如育婴师、保育员、儿童营养师、托育照护人员。

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必须做到“三性融合”,即要考虑师范性、职业性、专业性的融合培养。其中劳动教育就要结合学前教育职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将劳动教育的内容整合到相关的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中,体现实践性教学特点。

二、劳动教育专业素养需求分析

(一)学前专业师范生与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是劳动教育能科学开展的根本,也是促进劳动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当前在学前教育大专阶段专门有开设的劳动课,一般是由班主任或辅导员主讲。学校也利用各种平台创设劳动实践活动。如义务劳动、校企合作主题活动等。

通过对“3+2”中职与高职联合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大专阶段78名实习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关于劳动教育方面,学生在情感上是喜欢劳动的(见表1);也认为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见表2);学生也会在家里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见表3);也充分认识到会做家务对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是有帮助的(见表4)。学生认为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应重视劳动理念的占79.49%,学习与专业有关的劳动技能的占80.77%,想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技能的占84.62%(见表5)。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前教育开设劳动教育课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中的劳动理念教育,要在学习样态上实现其真劳动、全场域、日常化、系列化等特征。而生活场域就是最好的劳动场域。幼儿教育师范生也想通过劳动课学会生活中的一些劳动技能。因此家校协同、园校合作开展劳动教育是较理想的途径。

(二)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劳动素养需求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生活实践能力,也对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有了很高的要求。

通过观察实习生在幼儿园的实习活动,可以看出有部分学生在如何与幼儿面对面沟通、如何给幼儿盛饭,怎么叠被子、怎么擦拭桌子、怎么给玩具餐具消毒、怎么清理卫生间、怎么培育幼儿园植物、怎么设计图书角等方面的实践操作上会出现困难,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的学习。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这些技能的获取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学习层面,也需要学生在学校劳动技能课上获得实操性训练,需要在仿真实训室等场所进行模拟训练。

三、开展劳动教育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置于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强调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学前教育是教育系统的最初教育阶段,是一种关注心灵和生命成长的职业,因劳动教育对象幼小无知,工作要涉及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儿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的过程中需扮演多种角色,培育幼儿的心智,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必须适应人才培养理念转变的导向要求,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满足学前教育发展需求,提升学前教师队伍培养质量。

2019年11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要充分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致力于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

1.充分开发学校劳动教育资源。既要注重劳动教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又要关注劳动教育的技能学习,激发和鼓励劳动教育教师积极参与多元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学习活动,同时也要丰富校本劳动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关部门与教研机构为劳动教育教师定期开展专业学习活动,促进学习类型多样化,学习内容应从劳动教育课程理念出发,结合学生发展和课程核心素养,从而更好地落实劳动育人目标。同时学校应开展多种专业技能大赛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成长。

例如,在每个学期都开展一次技能大赛,内容设计可以包含简单应急操作包括电线起火、玻璃摔碎、小孩吞食异物、地震演练、包扎伤口等;动手操作类有手工制作玩具、叠被子、擦玻璃、清洗卫生间;必备常识类有幼儿卫生护理专业知识竞赛、健康与营养等比赛活动。

学生在每个学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强项进行比拼,其他同学也可以观摩学习,这样在以后的幼儿园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就不会感到不知所措。因此只有这样不断挑战,才能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全情投入的心流状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Mihaly Csikszentmihalyi)将心流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因此为创造这种工作群体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我们的活动设计要有创意,具有一定挑战性。②在技能比拼中设计游戏场。③在活动的组织中比赛规则明确。④参赛学生对活动目标很关注。⑤结合现实案例创设真实情境。⑥以视觉化增进效能。⑦参与者是随机组队的,比赛成绩即时回馈。

2.拓展家庭教育资源。劳动教育的内容具有基础性和可迁移性,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劳动习惯和养成教育会对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会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家校协同共同开展劳动教育,帮助其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动手、干净卫生等习惯。

家校协同劳动主题活动可以包括烹饪、家务劳动、种植蔬菜、树苗、粉刷房间树木、饲养小动物写观察日记等。

这些活动可以安排在寒暑假,学生制作视频等作品,在主题班会上进行汇报。众所周知心理学界一直将心理过程分为三个领域:认知、情感和意动。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在情感上对家庭劳动感兴趣,并能认识到家庭劳动的重要性,对主题活动中的家庭劳动有一定了解并愿意去学,这样学生就会从主观上对家庭劳动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在行为表现的过程中首先会认知,再进行评价,并在情感上接纳,对家庭劳动产生需要,并积极思考如何做再到付诸行动。

3.连通企业资源。园校合作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应用性劳动训练,因此利用学生见习和实习活动,与幼儿园一起开展与幼儿一日生活有关的主题劳动活动,进行专业辅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园校合作主题活动包括幼儿种植饲养、收拾玩具、整理图书角、如何给玩具餐具消毒、如何盛饭等。学生可以分组先设计操作方案,与指导教师一起备课,然后操作,其他教师进行点评。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促其成长。

4.开发社会资源。通过各种节日与社区联动开展活动,如去托幼中心、特殊学校、医院、敬老院、社区活动中心等地让学生参与爱心活动,为社会多做贡献,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劳动成果给个体成长带来的成就感。劳动教育需要在学生的实践与教育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教师也要关注学生当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尊重教育的长期性规律。

总之,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劳动教育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学科渗透、实践基地、第二课堂等载体,将理念与技能渗透到学生的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社区文化中,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劳动最光荣,才能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真正实现为学前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劳动技能幼儿
高级技能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