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商业模式及其优化

2024-01-05 13:19谭焱卿李慧勤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画布民办商业模式

谭焱卿 李慧勤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北京 100089)

一、引言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简称《民促法》)实施20年。《民促法》的颁布,标志着党和政府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民办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价值、作用与定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而快速发展,已由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补充,发展成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6%,民办高等教育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均占全国的1/4。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3所,民办高校764所,占1/4。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655万人,其中,民办高校在校生924.89万人,约占1/4。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在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民办高等教育还长期存在总体实力偏弱、治理体系滞后等问题。厘清民办高等教育的商业模式、运营状况,清晰其现有商业模式的各个模块特点、各模块之间的逻辑联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是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制约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关键障碍的必须。

本文以中西部民办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民办高等教育行业的现状信息,梳理国内外学术史,绘制民办高等教育的商业模式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分析画布中民办高等教育九个模块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其商业模式的对策。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商业模式(1)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伊夫·皮尼厄.商业模式新生代[M].黄涛,郁婧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4.是一个组织创造、传递以及获得价值的基本原理。商业模式就是企业维持生存的方式。商业模式思维是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的最佳系统思维模式。商业模式的类型(2)同上,46-98.包括了分拆商业模式、长尾商业模式、多边平台商业模式、免费的商业模式、开放式的商业模式等。商业模式受到企业资源(有形和无形资源、显性与隐性资源)、供应链/价值链和利益相关方(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网络)、社会环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影响。(3)Lorenzo Massa et al.,“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Business Model Research,”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 11, no.1(2017):73-104.

如何描述和分析企业的商业模式呢?奥斯特瓦德和皮尼厄在《商业模式新生代》(4)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伊夫·皮尼厄.商业模式新生代[M].黄涛,郁婧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0.中提出,需要有一种统一的语言,用以直观地描述、评估并改变一个商业模式。要描述一个商业模式,可以通过构成它所需的九大模块来完成。这九大模块涵盖了一个商业体的四个主要部分:客户、产品或服务、基础设施以及金融能力。这九大模块分别是:(1)客户细分。客户细分指的是任何一个组织都会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客户群体。这一模块描述了一家企业想要获得和期望服务的不同的目标人群和机构。(2)价值主张。一个组织的价值主张在于解决客户的问题和满足客户的需求。从一定意义上讲,价值主张就是一家公司为客户提供的利益的集合或组合。(3)渠道通路。价值主张通过沟通、分发以及销售渠道传递给客户。(4)客户关系。客户关系以客户群体为单位建立和维护。(5)收入来源。收入来源于将价值主张成功地提供给客户。(6)核心资源。这个模块描述的是保证一个商业模式顺利运行所需的最重要的资产。(7)关键业务。这个模块描述的是保障其商业模式正常运行所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8)重要合作。这个模块描述的是保证一个商业模式顺利运行所需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网络。(9)成本结构。成本结构取决于经济模式中的各项元素,是运营一个商业模式所发生的全部成本。九个模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将九个模块以方格的形式布局在一个画布上,使得不同模块之间的关系和依赖清晰地展现出来,这就是商业模式画布(以下简称“画布”),它是一种可视化工具,通过图形和简洁的文字,一目了然地描述和展示商业模式。

国际上,将画布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也日渐增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学制定商业模式发展战略。如穆利亚纳等(5)Budi Mulyana et al.,“Business Mode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adjadjaran University with Canvas Business Model Approach,”Asian Business Research Journal 3, no.1(2018):1-8.使用画布的九个模块和SWOT分析对帕德贾兰大学数据进行研究,表明该大学需要将自由商业模式和联合商业模式相结合,以产生其他收入来源。莫斯利等(6)Genevieve Mosely et al.,“White Spaces for Innovation in Tertiary Education: Australian Public Provider Perspectiv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Research 18, no.3(2020):191-210.探讨了50家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提供商的商业模式,以公共职业教育提供者为重点,确定了他们目前的商业模式在未来弥补基于技能的差距的能力,包括他们未来的客户,并指出了潜在的创新“空白”机会。画布被运用于巴西坎皮纳斯大学化学工程本科课程中(7)ngela Moraes et al.,“Use of Business Model Canvas in Bioprocesses Engineering Education at Undergraduation Level: Encouraging Entrepreneurship and Increasing Motivation,”in The AIChE Annual Meeting, Conference Proceedings(New York: AIChE,2019),1-9.,通过基于画布开发创新教育的评估活动,吸引学生在活动中取得成功。研究发现(8)Karolina and Pedja Ašanin Gole,“Importance of Critical Literacy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en Using Business Model Canvas Tools,”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view 1, no.1(2022):16-29.,画布对教师和学生批判性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教师教学生批判性阅读商业建模工具的技能,他们将赋予学生重新创造世界的技能,使他们能够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从而改变他们所生活的社会。有学者(9)Erri Wahyu Puspitarini et al.,“Business Models Canvas of MOOCs: An Investigation of Sustainable Practices for MOOC Universities,”Inform 6, no.2(2021):133-137.基于世界领先的MOOC平台(包括Coursera、EdX、Udacity和Udemy),利用画布的方法,为MOOC应用程序的实施创建一个商业模式。还有学者(10)Nizar Abdelkafi,“Open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Greater Good——A Case Study from the Higher Education Context,”Die Unternehmung 66, no.3(2012):299-317.将公司赚钱的方式或做生意的逻辑的商业模式引入高等教育中,展示了公司如何沟通、创造、交付价值,并从价值主张中获取价值。创造出为了更大的公共创新和社会创新利益而开放的商业模式,该模式使用开放的创新流程和工具来实现更大的利益。在此商业模式中,学生不再是知识和研究的被动消费者,而是知识生产和创新的积极参与者。医学教育工作者经常面临如何最好地与财务人员沟通以证明教育创新费用合理的挑战。美国医学院协会商业事务和教育事务小组合作(11)Gary L.Beck Dallaghan et al.,“Bridging Educational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Offices: Using the Business Model Canvas Modified for Medical Educators to Communicate Need,”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 Healthcare 15, no.2(2022):131-136.,使用为医学教育工作者修改的画布解决了这一沟通问题。他们对画布的九个组成部分提出问题,以引导对教育计划需求的彻底预期,并鼓励采取创造性的方法来满足这些需求。这个循序渐进的框架有助于财务官员和医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沟通,拟议医学教育创新的价值、资源需求、可行性并解释创新预期的投资回报。随着实体校园越来越多地扩展到虚拟和社会层面,并由多个利益相关者共享,现有的管理模式不再足够全面,无法考虑校园环境的复杂性。吕特克宁等(12)Eelis Rytkönen and Suvi Nenonen,“The Business Model Canvas in University Campus Management,”Intelligent Buildings International 6, no.3(2014):138-154.利用画布作为大学校园管理的工具。

国内学者多将画布应用于教育公司的研究。主要利用画布对所研究的教育公司现有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优化这些教育公司商业模式的对策,以提高教育公司的商业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如,赵刚基于画布理论探讨了万学教育公司商业模式(13)赵刚.基于“九画布”理论的万学教育公司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7.,夏乐在对BC教育机构进行画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策略(14)夏乐.BC教育机构商业模式优化策略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7.,王娟娟对W教育培训机构的商业模式进行了画布分析(15)王娟娟.W教育培训机构的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9.,李红卫对NDF教育公司商业模式提出了优化策略(16)李红卫.NDF公司商业模式优化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20.,汤晏国基于画布对ZN教育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17)汤晏国.基于商业模式画布的ZN教育商业模式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1.,韦玮运用画布剖析了中国教育培训行业企业倒闭现象(18)韦玮.从商业模式看中国教育培训行业企业倒闭现象——以Y机构为例[J].投资与创业,2021,(10):148-150.等。

本研究将画布应用于我国中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的分析。首先根据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特性将画布的九大模块归类为三大板块,然后以中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的定量和定性数据,绘制我国中西部民办高等教育的画布,进而就其优势和劣势、问题与机遇提出优化策略。

三、民办高等教育的商业模式画布

商业模式画布的九大模块是针对企业构建的,要应用于中国教育,需要进行理论修订和创新,本研究经过理论和实践探索,首先对商业模式画布的内涵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如价值主张就不是利益和利润,而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四个服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关键业务修订为教与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其他模块的内涵也都进行了创新、修订和完善。其次对九大模块进行归类,按照教育规律、民办高等教育属性和民办学校发展的特性和要求,概括为客户板块、经营基础板块、财政板块,以便更准确直观地刻画民办高等教育商业模式。由此构建出的民办高等教育商业模式画布如图1所示。

(一)客户板块

客户细分与客户关系。以中西部地区民办高校学生为目标客户,细分为高职(专科)生、本科生;低收

入家庭学生、中等及以上收入家庭学生(19)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为中间偏上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国家统计局.十五、住户调查(18)[EB/OL].http://www.stats.gov.cn/hd/cjwtjd/202302/t20230207_1902268.html,2023-10-09/2023-11-20.。生源多来自低收入家庭、高考中低分数段考生。对中西部部分民办高校随机抽取近5万个样本分析发现(20)数据来源于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集团的基本特征与关键问题研究”课题调研。,农业户籍生源占比高达81.3%;家庭年收入在6万元及以下的学生占82.39%,其中3万以下的学生57.51%。54%的学生月消费为800-1300元,加上6000-10000元/年的学费、1200元/年及以上的住宿费,一半学生的年消费已占家庭年收入的70%以上。民办高校生源大多来源于县域高中。县域高中存在明显的阶层分化。除个别重点高中外,薄弱高中大量存在,这些高中难以留住优质生源和教师,却聚集了成绩中等以下、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群体,他们以“学业失败者”自居,缺乏人生目标、理想抱负,得过且过。“读书无望”的意识普遍存在,高等教育期待较低,家庭、学校也无力为他们做更充分的高等教育准备。他们缺乏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及人际等资本,常因学业困难或不适应人际、文化环境而自卑。他们构成了民办高校生源的基本底色。在校生中,50%的学生表示自己学习吃力,畏难情绪大。独立解决学习问题能力普遍较低。多元智能测试中,较强的前三项为自我认知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和音乐智能,分别占37.63%、15.45%和12.91%;空间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及人际智能均较低,分别为2.56%、5.47%、6.1%和10.11%。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值模块中,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实践能力、财经素养、外语能力、批判能力、创新能力等普遍不高。教育满意度亟待提升。高等教育的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教育满意度、就业服务等还存在弱势。学生创新能力和品质培养不足。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课程、学科专业、所使用的教材、教师的教学水平,满意度偏低。课程与国家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亟待加强。实习实训教学设备数量不够、实践教学机会少、实践教学存在知能、理实分化等情况。教育经济学者莱文(Levin)对教育效果较好的学校所进行的研究发现(21)M·卡诺依.教育生产[A].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第2版)[M].闵维方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51.:是因为这些学校的教师对自己希望达到的教育目标、学生的成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要求,在学校里创设有效支持、帮助学生发展的氛围。所以民办高校需特别重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升。客户关系机制亟待健全。健全包括学生参与和反馈、良好的学生服务、学习生活体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社交活动、个性化学习支持、就业服务支持、校友关系管理、社区互动和合作、校企合作与实践机会、沟通和信息透明等机制和支持系统,有利于提升巩固率和学生满意度。

渠道通路。招生是高校与学生最重要的渠道通路。沟通渠道,是符号交换的方式(22)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M].范国睿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00.,人们常使用言语系统和非言语系统两种主要符号系统。为实现共同价值主张,民办高校在招生中,采取言语的或非言语的符号系统,运用多渠道、多方式和多媒介,线上、线下等与客户(学生)沟通。但招生和市场推广效果并未完全达到预期,还面临较大的竞争和挑战,导致招生人数不稳定或下降。在增强学生报考民办高校的信心、让家长放心、拓展就业渠道等方面,还有很多改进空间。

(二)经营基础板块

核心资源。在参与高等教育行业竞争中,作为核心资源的民办高校的教师资源,处于劣势。资源依赖论假设,组织所需资源不可能在内部生成,而必须从环境中获取。因此,学校必须参与行业的交流和竞争,以获得必要的产品和服务。而环境的不确定和资源匮乏,威胁到组织自治与效能(23)同上.。同理,优秀教师的缺乏,威胁民办高校的自治和教育教学效能。在高等教育行业的交流与竞争中,优秀教师不断流失。留下来的老师,虽然普遍具有本科学历,但毕业于“985高校”者占比仅10%左右,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占比、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经历都有限。因待遇和福利差异、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工作压力和不稳定性、学术环境和资源限制等,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普遍不稳定,流动性较大。

关键业务。民办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及社会服务的任务,但在教学质量保障、学校声誉、行业对接、就业竞争压力、科研经费和能力、合作机制和资源限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劣势。本文重点分析以下相关突出问题。高等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不匹配。一些高校的办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功考研,大学“考研高考化”普遍存在。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约为457万,4.2:1的招录比,意味着近400万缺乏就业能力储备的考生无法“上岸”转向就业。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调查发现(24)岳昌君.高校毕业生就业:透过现象看本质[R].北京: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学术会议,2022.12.,我国高等教育赋予学生能力的增值不足,高等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高校八成的本科生在为读研做准备,本科教育成了连接高中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二传手,约1/4的本科考生能够“上岸”,落榜的约3/4本科考生转向求职,其就业储备能力不足。高职院校中多数学生在为考证、专升本做准备,高职院校成“考证培训班”,就业能力未得到有效提升。所学是为了备考,与劳动力市场脱节。民办高校亦如此。民办高校毕业生求职呈劣势,因就业机会局限性,技能需求不匹配,就业的选择面受限。据智联招聘调查,普通二本院校毕业生在面试机会、录用进程中均处劣势;工学毕业生获得录用比例最高;“逆向考研”教育回报率低,普本硕士就业进展不及“双一流”本科;工学、经管类专业深造回报率高,人文学科较低 ;掌握数字技能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有优势。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毕业生“文转码”的意愿非常强烈,但“缺乏基础”成为最大障碍。民办高校问题更为突出。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势在必行。高校学科发展事关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一些民办高校考虑成本因素,倾向于开设成本较低的文科专业,重复冗余的学科设置、学科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缺乏专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缺乏与产业和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开课师资力量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发展。一方面劳动力市场急需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学非所用,这也是导致就业难的因素之一。教育数字化水平亟待提高。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给全球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将会深刻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法和内容,加速推进大规模个性化学习,驱动高等教育教学变革。人工智能技术也有助于高等教育机构实现数据驱动的运营、管理与决策。而民办高校基于成本考虑,教育数字化基础能力、资源、水平相对缺乏。部分教学管理与决策者往往更多依赖经验,较少应用数字化管理。那些路径依赖严重、数字化教学能力不足、改革创新乏力的传统教师和管理者,将面临新的挑战。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大势,各国政策制定者、教育实践者、学习者、研究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都在积极回应。面向未来的发展图景,民办高等教育将面临巨大挑战。进一步提升民办高校声誉。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和创新是短板,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和创新意识,无法提供与竞争对手相媲美的教学质量和创新课程。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科研经费的数量和成果、本科生录取率、毕业生质量、毕业生的起始工资、社会服务以及各类大学排名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而这些恰是大学声誉的重要体现,民办高校需全面提升。

重要合作。政府是重要合作伙伴。政府资助高等教育的大多数理由都是以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为依据的(25)杰弗里·法兰克尔,彼得·奥萨格.美国90年代的经济政策[M].徐卫宇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522;刘泽云.教育经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2.。因此,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合作伙伴定位需进一步明确。如果存在市场失灵,通过完全竞争提供某种产品缺乏效率,则需要政府的干预。另外,政府在指引高等教育办学方向、配置高等教育资源、院校设置、标准制定、战略规划等方面不可替代。

(三)财政收入和成本板块

收入来源。一般民办高校收入中,学费的占比最高,占75%以上,住宿费占比7%-10%。除学费、住宿费之外,还包括学校的培训服务收益、物业收租、政府补贴等。对民办高校而言,收入的主要贡献是学生个人的学费。从学龄人口的增长趋势看,2035年前,我国高中阶段学龄人口稳中有增,高校生源至少还有10年刚性增长空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河南、广西、甘肃、贵州202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53.13%、52.4%、48.3%、45.7%。民办高校能为这些地区的毛入学率提升作出贡献。高等教育规模将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短期内生源和学费收入有保障。然而低收入群体高等教育付费能力有限。从高等教育能带来较大私人收益的视角,教育经济学家提出了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由受教育者分担教育成本是国际共识。全国高校的学费一般为5000-15000元/年,2023年,部分省(区)高校调整了收费标准,学费涨幅多在20%-35%之间(26)中华网.多省官宣:大学学费上涨!上大学的成本又提高了[EB/OL].https://edu.china.com/zdtt/13004042/20230506/44940608.html,2023-05-06/2023-06-11.,民办高校的学费也随之而涨。学费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并不低。如前述,本画布的目标客户为中西部地区民办高校学生。西部省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较快,但绝对值相对较低(27)刘洪波.2020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状况[A].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21)[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29-33.。2020年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81元,高收入组为3852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甘肃省之比为3.375,绝对差额为24567元,比上年扩大1001元。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974元,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全国80%以上的农村低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绝大部分低收入群体分布于农村。近年来,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明显,但收入水平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与农村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的相对差距也没有明显缩小(28)国家乡村振兴局.完善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发展帮扶机制[A].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21)[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20-125.。农村低收入人群在2013-2018年间收入增长了37.7%,远低于消费增速60.2%。农村低收入人群的消费率明显高于全国农村总体水平,意味着农村低收入人群面临更大的支出压力。民办院校收入的学费依赖度高。学费是民办高校的主要收入来源,资源共享、校企合作、国际化招生等有限,收入来源单一,缺乏多元化。这种高依赖性,可能增加财政风险,特别是当招生数下降或竞争加剧时。

成本结构。目前,各省区民办高校分类登记还未完成,选营利性或非营利性,还未完全确定。若选营利性,学校的成本构成将增加企业所得税、土地出让金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可以用划拨方式取得。若选择营利性,原土地性质可能变成经营性用地,需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办学成本升高。一些民办高校面临自负盈亏的压力,注重短期经济利益,忽视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过度关注招生规模、学费增长,而忽视教育质量、学科专业建设等长期发展要素。资源限制。资金、师资和硬件设施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教学质量提升、实验、实训、科研创新等。行业监管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影响了办学声誉。

四、基于画布的民办高等教育商业模式优化

通过画布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商业模式全面系统的剖析,下面就客户、经营、财政三个板块提出优化建议。

(一)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

树立乙方思维,注重客户需求。中西部民办高校的客户——生源,多为高考中低分数考生。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在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等类型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具有不同的强、弱项,因此,应用型民办高校应发挥课程机制灵活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合作学习与团队合作,多元评价,有针对性地发现、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优势智能。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教师与学生、雇主深度共创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增强高校的管理效能,如下国际经验值得借鉴: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处方》中首次提到“方案商店”概念。这是一个用于诊断并解决复杂、结构松散等问题的工具。美国梅奥诊所以“方案商店”(29)达维德·索拉,杰罗姆·库蒂里耶.战略思维与决策[M].赵文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58-160.的方式进行组织重组,以更好地服务病人。事实上,任何公司都可以采纳同样的方式帮助消费者找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答案。专家能手各自身怀绝技,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消费者的问题,作出自己的“诊断”,并开出建议“疗法”。克拉克·普拉哈拉德等人在《未来的竞争》中首次提出了共同创造这一概念。他们认为,消费者正在逐渐成为价值的共同创造者,而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

基于此,民办高校须与利益相关方一道,系统分析各方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提升民办高校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强化乙方思维,重视需求侧的关切,关注各利益相关方、客户的需求。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科教融汇。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健全机制,构建良好客户关系。要建立学生参与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反馈,优化教学和服务质量。健全学生支持服务机制。提供全方位的学生支持服务,增强学生的满意度、归属感和信赖度。校友关系管理。建立和维护校友网络,促进合作和资源共享。增进社区互动和合作。参与社区活动和公益项目,提高民办高校在社区中的影响力。加强个性化学习支持。通过学习资源推荐、学业指导等,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学习目标。提供校企合作与实践机会。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增强就业竞争力。沟通和信息透明。建立高效的沟通渠道,及时传达重要信息和政策变化,保持与学生和家长的良好沟通。

有效招生,稳定和开拓生源。强化招生的市场营销策略。制定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品牌策略,开展差异化的招生活动,加强与中学和社区的合作,提升招生效果和知名度。提高招生宣传的专业性。教育经济学认为,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大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教育与个人的经济成功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教育的经济价值就在于它的筛选作用。筛选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都认为,求职者的教育水平与工资高低呈正比。因此,招生宣传有必要让公众充分认识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激励家长支持子女报考大学。对于积极支持子女报考民办高校的低收入家庭,实施“有条件现金转移计划”。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我国宽口径的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已超过高中阶段。2022年全国高中阶段在校生为4052万余人,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655万人。如此趋势延展,到2035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将远超高中阶段。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要深刻认识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对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调整的紧迫要求”。民办高等学校要及早制定策略,未雨绸缪,早做谋划。

(二)务实经营,守正创新

提高高等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度。当前,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民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积极响应。2022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调整了一批落后的学科专业。民办高校需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明确定位,做出取舍,因地制宜,设置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期望。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实中,知识生产的模式并不是简单按照学科逻辑而推进的,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也存在“测不准定律”,当下的市场需求难以和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同时发生。任何传统特色优势都有可能在变化的竞争环境中转变成弱势,民办高校在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同时更需创新。

优化重要合作。需充分发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就业引擎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部署就业优先战略,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概念,部署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任务。民办高校的就业服务应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相匹配。民办高校需主动与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参与政策制定、教育改革和社会公益项目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政府、社会和教育机构的协同发展。

民办高校需创新合作模式,密切与领先企业、组织或机构的战略合作关系。创新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主动寻求“带动”,在科技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民办高等教育协同式、联动性、高质量集群发展。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着眼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使命任务,增强民办高校改革发展内生动力和办学活力,在发展中创造新的价值,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作出新的贡献。加强国际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文化。重视合作关系优化与评估。

聚集卓越教师队伍,向数字化要资源。影响一国教师供给的决定因素是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工资水平的高低、工作条件的好坏等(30)R.J.莫内恩.教师的供给[A].M·卡诺依.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第2版)[M].闵维方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10-413.。激励因素至关重要。可采取特殊激励措施,如提高待遇和福利、加强职业发展支持等。改善学术环境、提供培训和支持、建立稳定的工作机制、加强与行业的交流、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和文化、提供发展和晋升机会、重视教师意见和参与等,有利于聚集卓越教师队伍。

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拓展数字资源及其应用。加快建设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民办高等教育新形态。不断改进和完善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教育创新和国际交流。强化需求牵引,提高课程资源、教学管理、质量监测、管理决策等数字化水平。提高教育数据资源的共享率和应用率。

数字时代,学习方式多样化,民办高校既要接受其他参与者重新构建市场或行业机会,更要创造一个没有竞争对手的新市场,适应新的变化,探索潜在的、未满足的市场需求。在根本上,民办高等教育要守正也要创新,为学生、社会和教育创造新的价值。

(三)增加学费收入,优化成本结构

加大多元筹措教育经费的力度。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技术转让、企业合作等,有偿服务社会,降低对学费收入的依赖程度。拓展校企合作,增加额外收入。提升高校声誉,吸引更多学生报考,以增加学费收入。开展国际招生,增加国际学生学费收入。在基本办学条件达标的前提下,与其他合作伙伴共享教育资源,减少相应成本。争取政府拨款,寻求各方赞助。

优化成本效率。优化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加强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优化成本结构,降低运用成本。采用数字化管理,减少冗余和重复的管理工作,提升运营和管理效能。优化教职工管理,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合理规划基础设施投资。

猜你喜欢
画布民办商业模式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商业模式画布
为什么要在画布上割一刀?
让鲜花在画布上盛开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大师的画布
从星巴克的成功谈商业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