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规模养猪场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举措

2024-01-08 04:56余公修王亮
江西农业 2023年24期
关键词:进场臭氧猪瘟

余公修,王亮

(1.瑞昌市横港镇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办公室,江西 瑞昌 332200;2.瑞昌市农业农村局,江西 瑞昌 332200)

生物安全防控的目的是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场,从而确保猪群的健康和安全,减少生猪养殖场的损失。采取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生猪感染非洲猪瘟的风险。具体来讲,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包括猪场的硬件建设、生产管理、消毒灭源、物资进场、人员往来、死猪处理、粪污处理以及防虫灭鼠等。

1 非洲猪瘟

1.1 非洲猪瘟简介及发病特征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猪群对该病毒的感染率极高,染疫生猪死亡率接近100%,尤其是种猪及后备种猪、育肥猪等大型猪,会短时间感染并大量死亡,损失惨重。但该病毒对人类没有危害,是典型的传猪不传人病毒。

1.1.1 病毒

非洲猪瘟病毒广泛存在于病猪的各种组织和体液中,以肝、脾、肺、淋巴以及血液中含毒量最高,病毒毒力最强。该病毒具有耐寒、耐湿、耐脏等特点,特别耐低温。非洲猪瘟病毒在4℃的环境中可存活150 天以上,在25℃~37℃的环境中可存活数周,在-20℃以下的冷冻环境下可存活数年。该病毒在病猪的粪便中可存活数周;在未经熟制的带骨肉、香肠、烟熏肉制品中可存活3 ~6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在餐厨垃圾中也可存活很长时间。

但该病毒不耐高热,怕干燥,在强酸强碱的环境中可很快被灭活。

1.1.2 流行病学

在自然情况下,仅生猪会感染非洲猪瘟。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都具有高度的易感性。该病的流行缺乏明显的季节性,但在南方冬春季寒冷潮湿的环境下,该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病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着病猪的粪便、分泌物、唾液等排出体外,另外,在屠宰病猪时更容易散播病毒。在自然情况下,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因此,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场地、用具等都能传播病毒。此外,还能通过呼吸道、眼结膜及伤口感染该病,其他带毒的动物和人类、机械也可以成为传播媒介。

生猪一旦感染该病,初期,仅少数个体突然发病或死亡,但该病传播迅速,1 ~3 天可快速蔓延至全体,急性发病时死亡率很高。病猪一旦发热,体温便升高至42℃,且厌食、双目无神、活动能力下降,耳朵、四肢及腹部皮肤有出血点、发绀,眼、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同时,出现便秘、呕吐等症状,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病猪呼吸困难,步态僵直,病程延长者则出现神经症状,染病母猪还会出现不孕、流产、死胎等症状。临床剖检病死猪会发现其肝、脾、肺等脏器和淋巴结严重肿大,并伴有广泛出血、瘀血等现象。

尤其需要重视的是,感染非洲猪瘟的生猪发病特征和猪瘟、猪丹毒十分相似,容易混淆,因此,要注意鉴别和诊断,并及时处理。

1.1.3 防控措施

养殖中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动物。因此在规模化养猪场中,要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就必须不接触或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动物,必要时及时剔除病、弱、残猪。具体来讲,从人、车、物、四害控制和消毒灭源等方面来执行全面的管控。

2 进场生物安全防控流程

2.1 人员进生产区流程

本小节主要介绍人员进生产区的生物安全防控操作流程。人员在返场前,要先自行对自身及携带的行李、物品进行预处理。

2.1.1 人员进场流程简介

进场人员返场途中应注意做好防护,不去屠宰场、菜市场、大型超市,以及其他养殖场等容易携带病毒的场所。

进场流程:返程人员到达前置预处理区→采样检测合格→第一次沐浴更衣,进场物资消毒→由专车送至猪场大门口→第二次沐浴更衣,进场物资消毒→隔离24 小时→第三次沐浴更衣,进场物资消毒→隔离过夜→进入养殖生产区作业。

2.1.2 人员进橙区操作流程

①进入橙区:沐浴后,人员在橙区宿舍隔离过夜,个人物资由专人送至隔离宿舍。②学习操作流程:隔离期间观看生物安全视频教程,帮助橙区人员进行物资转运等操作。③做好归纳:隔离结束后,将“三件套”拆下,放在指定位置,并收拾好个人物资。④沐浴更衣:进场人员在橙区人员引导下到达第二道防线沐浴更衣,时间不得低于8 分钟。⑤物资消毒:将进场物资交给橙区人员,按照物资性质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全面消毒。

2.1.3 人员进黄区操作流程

①进入黄区:沐浴后,进场人员在黄区宿舍隔离过夜,个人物资由专人送至隔离宿舍;②参与工作:当天不得进入生产线内工作,隔离期间按照生产场长安排,参与黄区区域内工作。

2.1.4 人员进绿区操作流程

2.2 物资进生产区流程

本小节主要介绍物资进生产区的生物安全防控操作流程,物资进场提前做好储备,使用对应类型和配比的消毒剂,按照流程进行消毒,将消毒后的物资妥善存放于规定区域内,不得随意堆放、淋雨、暴晒,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2.2.1 物资进场流程步骤

①进入橙区:物资消毒结束后,由橙区人员将物资取出,并通知红区人员。②物资转运:橙区人员使用板车将物资转运到第二道防线,准备消毒。③物资消毒:根据物资性质,橙区人员将物资放在第二道防线消毒。④进入黄区:物资消毒结束后,由黄区人员将物资取出,并通知橙区人员。⑤物资入库:黄区人员将物资转运至仓库,清点数量并入库登记。⑥物资转运:如生产线有需求,则数仓出库,黄区人员将物资转运至第三道防线。⑦物资消毒:根据物资性质,黄区人员将物资放在第三道防线消毒。⑧进入绿区:物资消毒结束后,由绿区人员将物资取出,转运至绿区栋舍使用。

2.2.2 物资进场消毒方式

(1)浸泡消毒:使用0.1%二氧化氯,完全浸没物资,浸泡物资30 min,浸泡能使消毒药与物资进行全方位的接触,消毒效果较为彻底。

所需物品:消毒药、电子秤、量杯、标好刻度的浸泡池/桶、扫把、漏缝盖板。消毒水配制一定要准确,使用电子秤称量(0.1%二氧化氯)。浸泡消毒过程中,物资必须完全没入液面以下;网状金属压板/压物必须没入液面以下,防止净区人员触摸未消毒的压物,以免导致人员物资交叉。

注意事项:严禁先把物资放入浸泡池中,再放水配制消毒水;将物质拆至最小包装,分类浸泡;注意物资包装材质是否可以浸泡消毒;安瓿瓶、玻璃瓶装药物可以选择浸泡消毒;密封性差、容易渗透的物资禁止浸泡消毒;疫苗浸泡消毒时必须在水中放置冰袋,水温控制在4℃~5℃(根据冬天实际温度情况选择是否加冰)。

(2)高温烘干消毒:物资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30 min;饭菜烘干消毒温度为100℃,烘干时间为5 min;物资单层散开摆放,按批次全进全出;烘干间脏区、净区不得同时有人进行操作;烘干间内需放置3 个温度探头,分别放置在烘干架上、中、下三层中间,下层温度必须达到60℃;烘干间的温度每周必须使用连续温度计进行一次矫正。注意事项:注意易燃、易爆、易挥发物资禁止使用烘干消毒;消毒前查看产品使用说明,避免损失物资的有效成分;塑料布、棉毡烘干消毒时,必须尽可能散开,保证物资消毒效果。

(3)喷洒消毒:喷0.1%二氧化氯全覆盖喷洒,喷洒消毒过程中,一定要全覆盖、不留死角,静置15 min;消毒水的配制一定要准确,使用电子秤、量杯等用具。注意事项:对于精密仪器类,可以使用消毒水浸润的毛巾或纱布进行擦拭消毒;对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喷洒消毒时,不要直接近距离喷洒,以防造成损坏,可离物资稍微远一些,让雾珠自由落在物资表面上。

数学情感教育是一个新型的教学内容,是数学老师们在过去很少接触的内容,因此对于老师们而言比较有难度.所以,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有些老师因为教学功利心的影响,不愿意将有限的课时分配给情感教育.也有很多学生在老师进行情感教育过程中不配合,数学情感教育遇冷.甚至有些老师在进行数学情感教育时内容过于宽泛,从而离教学目标越来越远.总而言之,数学情感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还需要老师们进行不断的探索.

(4)臭氧消毒(有条件的优先采用):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灭菌过程属生物化学氧化反应,灭菌消毒作用体现在它的强氧化性上,对细菌病毒和未萌芽的孢子都有较强的杀菌功效,而且具备以下特点:①高效性。臭氧消毒灭菌是以空气为媒质的,不需要其他任何辅助材料和添加剂。所以包容性好,灭菌彻底,同时还有很强的除霉、腥、臭等异味的功能;②高洁净性。臭氧快速分解为氧的特征,是臭氧作为消毒灭菌剂的独特优点。臭氧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产生的,消毒氧化过程中,多余的氧在30 分钟后又结合成氧分子,不存在任何残留物,解决了消毒剂消毒方法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同时省去了消毒结束后的再次清洁。③方便性。臭氧灭菌器一般安装在洁净室,或空气净化系统中,或灭菌室内(如臭氧灭菌柜等)。根据调试验证的灭菌浓度及时间,设置灭菌器的按时开启及运行时间,操作使用方便。④经济性。臭氧消毒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在养猪业快速发展中,环保问题特别重要,而臭氧消毒有效避免了其他消毒方法产生的二次污染。臭氧消毒的最大缺点就是难以控制臭氧的浓度,浓度过高会刺激人体的消化道、呼吸道,或者神经系统,对使用的人有一定的危害;臭氧的浓度过低则起不到消毒的作用。因此,臭氧的浓度必须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

2.2.3 食材进场流程

①采样检测:食材到达前置功能区的指定区域,由紫区人员采样检测;②严格消毒:浸泡消毒,不能浸泡消毒的,使用喷雾消毒,静置15 min;③食材转运:红区人员将食材取出,转运到中央厨房。

2.2.4 煤气罐、大桶汽油及柴油进场流程

①采样检测:紫区人员穿防护服、鞋套、手套对物资进行全覆盖采样、送检,不用等结果。②消毒:司机到达前置功能区,紫区人员对车辆表面及罐体表面冲洗消毒。③卸货:司机将煤气罐/汽油/柴油运送到猪场门口,穿鞋套下车卸货,并注意提前在堆放货物的地面铺设塑料布。④冲洗消毒:货物检测合格后,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消毒,冲去表面的污垢。⑤转运:每跨越一道防线,工作人员都必须使用绿罐消毒机冲洗消毒。⑥注意:参与卸货的人员必须穿防护服、鞋套、手套。⑦煤气罐、大桶汽油及柴油在前置功能区采样检测,可不等检测结果,冲洗消毒后拉到红区大门口卸货,等待检测结果且结果为阴性后,按流程进行转运。

2.2.5 大宗物资进场流程

①大件物资可随车清洗、烘干、消毒,如篮球架、乒乓球架等运动器材,死猪传送带、升降平台、料塔、长PE水管、集装箱式人员沐浴间、大型燃油暖风机、饭菜烘干箱,以及贵重物资烘干箱等大型设备。物资采样检测合格后,随车清洗、烘干、消毒,若需跨越不同生产区,则按车辆入场流程进行处理,拉到指定位置后卸货。②大宗物资也可随车清洗、烘干、消毒,如床、桌椅等家具,环保专用石灰、锯末、木屑、水泥、沙石等大宗耗材。物资采样检测合格后,随车清洗、烘干、消毒,跨区物资按车辆入场流程进行处理,将物资卸到指定位置。

2.2.6 物资进场特别注意事项

①物资的检测结果必须为阴性才能入场。②物资必须在中转仓静置后才能入场。③物资烘干:当物资类型为输精袋标签纸、四腔玻片、电子连续温度计、扫码枪、电子耳标、电脑、电子工牌、显微镜、打印机等猪站专用物资时,必须使用贵重物品烘干箱进行烘干消毒,其烘干单位为最小包装,且要求单层摆放,烘干温度要达到60℃,维持30 min。④饭菜烘干:烘干温度要达到100℃,维持5 min。⑤物资浸泡:物资的浸泡单位为最小包装,使用0.1%二氯准确配比的消毒药剂,利用金属压板/锁扣装置,保证物资及压板完全浸没在液面以下,浸泡30 min。

2.3 场内车辆使用流程

中转车辆的消杀工作:中转车辆在场区内会频繁跨区域、跨防线活动,要及时检测中转测量并锁定带毒车辆的活动范围,做好消杀工作,避免病毒传播带来的损失。

冲洗消毒流程:车辆跨区时,在跨区大门进行冲洗消毒;车辆使用后还要再进行冲洗消毒;在橙区/黄区内部划定一个区域,作为场内车辆冲洗消毒点;铲车在环保站进行冲洗消毒。

场内冲洗消毒点配置:高压冲洗机、集污池/排污管道、钢架遮阳棚、洗消架。

冲洗消毒要点:注意对驾驶室及车辆表面进行全面消毒,详见表1。

表1 车辆消毒要求

3 结果与讨论

目前国内的非洲猪瘟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风险依然存在,短时间内很难完全消除,特别是在南方的雨季和北方的冬季依然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为了杜绝感染,减少因非洲猪瘟造成的损失,保证生猪健康生长,养殖场(户)及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重点分析非洲猪瘟的传染途径,明确发病原因,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对非洲猪瘟进行高质量的防控,从而获得应有的经济收益。国内各个地方地理条件、环境均不相同,非洲猪瘟防控重点也不一样,“南水北雪”时期是非洲猪瘟防控的艰难时期,这个阶段养殖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外防输入,内防交叉”。

4 结论

与生猪养殖业有关的所有人都是危险源,严禁其他无关人员进入猪场,进猪场必须按照进场流程对物资进行严格消毒,特别是在下雨期间,要在场外做好防疫沟或挡水条,严禁场外污水流向场内。场外车辆靠近猪场前要严格冲洗消毒,否则禁止进场。规范的清洁管控措施是有效消毒的前提,一套良好的清洁措施可以清除大部分微生物和病毒,而且科学合理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对养猪场意义重大,是猪场能获得良好经济收益的安全保证。有了好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强化生猪养殖场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控意识,定期组织猪场员工参加培训和考试,并加强对猪场的监督检查,注重信息反馈。落实生物安全防控,建设和管理是关键,重在对细节的把控,赢在科学规范的执行。

猜你喜欢
进场臭氧猪瘟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爱睿希 进场之后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沪指筑底 稳步进场
泸指v型逆转 进场机遇可期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进场着陆拉平纵向控制
浅谈猪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