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湿季节西南地区中小规模猪场环控目标达成策略

2024-01-10 06:55邱进杰王永斌陈奎忠
中国猪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湿帘温湿度猪群

邱进杰 柴 捷 王永斌 陈奎忠

(1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 402460;2 重庆市养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402460;3 重庆市巫溪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重庆 405899;4 重庆市奉节县青龙镇人民政府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4629)

猪舍的环境系统十分复杂,主要由内外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和饲养密度等众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1],在高温高湿季节,西南地区中小规模猪场常因圈舍硬件条件较差,猪舍环控参数及工艺流程不合理、环控设备缺失、智能化水平低[2]、环控系统使用不当、生产管理细节落实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猪舍内环境温湿度超过相关猪群最大极限值的时间较长,各阶段猪只热应激明显[3-6],生产上常常表现为公猪精液品质下降[7],不同阶段母猪采食减少,母猪分娩时产力不足,哺乳母猪泌乳性能降低,断奶母猪发情受孕率不高[8],仔猪呼吸系统疾病及皮肤病较严重且死亡率增加[8]等一系列生产问题,造成中小规模猪场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生产效率低,已成为生猪养殖行业的痛点。

1 主要问题

西南地区中小规模猪场,在夏季环境温湿度经常超过高极限值的原因较多,通过多年的现场技术指导经历和调研,发现主要是由于猪场选址海拔较低、设计修建不科学,环控设备使用不当,生产管理粗放等综合因素造成。

1.1 猪场选址海拔过低

猪场选址时往往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土地性质及归属、生物安全风险情况、水源量及水质、粪污消纳能力等。很多时候可能忽略猪场海拔的合理选择问题。在西南地区低于600 m 以下的低海拔区域修建猪场,低海拔地区的气压相对较高,夏季常常会受到高温湿热的不利环境影响,致使猪舍内出现无法控制的高温环境,导致猪群产生较大的热应激反应,严重影响猪只生长。

1.2 猪场设计修建不合理

猪场设计和建设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中小规模猪场的设计和建设,常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部分中小规模猪场因资金不充足,认知水平不高,未聘请专业猪场设计人员现场查看和规划设计,或者聘请的设计者水平不高而凭借自己认知或照搬别人模式,认为只要配置有风机湿帘就能达到较好的通风换气和温湿度控制的效果,而未充分考虑猪场所在地多年的季节环境参数、没有科学计算不同生产环节圈舍面积和长宽高比例,造成诸多猪舍建设中的不合理。此外,猪的饲喂数量与饲喂密度、猪舍最大换气量、猪最小呼吸量与相关湿帘面积、风机选型、风速设计等也是需要建设猪场时考虑的因素。Bjerg 等[10]的研究显示,通过皮肤温度的建模,确定风速对缓解炎热环境中猪只热应激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24℃和0.2 m/s 的风速体感温度与27℃和0.6 m/s 风速的组合以及30℃和风速1.9 m/s 的组合作用效果相同。如果通风模式选择错误,墙体保温材料选择不到位,只设计湿帘负压降温通风而忽略喷淋降温,也会导致高温季节达不到各阶段猪群需要的最适温湿度值,致使生产环节上重点阶段的猪产生严重热应激。

1.3 环控设备使用不当

部分中小规模猪场环控设备安装过程中和完成后,未对猪场生产管理人员开展系统使用的培训或培训不到位,生产人员不清楚环控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不能较好地使用环控设备。中小规模猪场在管理上常常没有关注不同阶段猪只的最适生长环境温度,在环控目标温度设置上存在较大的误区,没有充分理解“大猪怕热、小猪怕冷”这一基本养殖规律,通风模式的选择、风机组别开关、湿帘的启停等都不能较好地应用,没有充分发挥出相关环控设备设计的目标功能,致使圈舍环境温湿度过高,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1.4 生产管理粗放

在高温季节到来前,没有提前清洗降温管网、湿帘、集水池,没有及时保养维护风机、擦拭温湿度探头等,导致高温季节环控系统在工作期间故障频出,圈舍持续高温。此外,环控系统缺乏断电报警装置,生产上没有安排环控巡查值班,未及时发现猪舍临时断电导致的通风换气降温系统停止工作,造成高温季节生产事故频发。养猪场未根据季节对猪群的饲喂密度进行调整,夏季猪场饲喂密度较大,不符合饲喂数量参数,导致环境温度过高。

2 应对策略

由于西南地区夏季雨水较多,环境温度高,70%湿度以上的天数较多,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湿帘降温效果有限,因此,必须从猪场选址、设计、建设、使用和保养等方面综合发力,才能实现各阶段猪群最适温湿度环境控制目标。

2.1 合理选择猪场建设的海拔

西南地区中小规模猪场建场选址时,有条件的业主在考虑生物安全的同时,建议增加猪场选址位置海拔的评估,适宜的海拔区间会提供较为凉爽的夏季环境温度,大大降低高温季节猪群热应激反应,节约猪场环控能耗。一般情况下,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逐渐下降,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下降0.65℃[11],建议选择海拔在1 000~1 800 m 高度的合适位置建场,避开河谷平坦区域选址。海拔在1 000~1 800m 位置的猪场,环境温度通常会比海拔200 m 左右的河谷地带气温低5.2~7.8℃,夏季不仅节约能源,猪群热应激水平将会明显降低。如果海拔超过3 000 m,气压较低,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易诱发猪产生“高山病”,这些位置也不适合建设猪场。

2.2 科学设计和规范建设

在设计建场时,中小规模场主一定要提高认识,猪场小气候环境精准调控的前提是科学合理的环控设计,聘请专业设计建设机构或单位,进行猪场规划、设计。猪场投资资金一定要用在“刀刃上”,环控设计和设备选型的投入不宜过度削减。环控设计需重点关注高温季节的降温除湿和寒冷季节保温换气功能,必须确保封闭式猪舍密闭状况良好,建议通风要有夏季、冬季2 种及以上模式,科学计算最小通风量、最大通风量,科学研判进气口设计方案[12],风机的配置选型[13]、湿帘的厚度和面积必须与饲喂猪数量、体重和阶段匹配,确保夏季通风圈舍内要有足够的风速。

注重墙体、屋顶及吊顶等保温材料选择,抓好产房和保育舍的保温设计[9],重视妊娠舍、产房和育肥舍喷淋辅助降温系统建设[14]。圈舍设计目标尽量达到“舍内温湿度根据外界环境可适时调控的功能”,减少夏季热应激[15],确保猪群处于较为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和清洁的空气质量中。

2.3 科学高效使用环控设备

中小规模猪场建设过程中,建议相关设备维修、管理和使用人员全程参与猪场设计方案研讨、设备安装、调试以及使用培训。清楚相关环控设备工作原理及配置参数,明白相关设备的位置、使用注意事项、易耗件及保养方法。设备使用及维护人员一定要掌握猪群在各个阶段的最适生长温湿度等。根据猪群密度、饲喂数量、饲喂阶段,结合湿帘风机和通风模式,合理设置、开启相关设备,达到高效使用环控设备的目的。猪只不同生长阶段适宜的温度及风速见表1。

表1 温度及风速参考值

2.4 加强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中小规模猪场应该加强环控设备的管理和猪群环控小气候环境的调控,提高生产效率。在高温季节到来1个月前,建议组织相关生产人员提前清洗降温管网、湿帘、集水池,每年保养维护风机2 次以上,每月擦拭温湿度探头等,确保圈舍温湿度监测相对精准,湿帘干净、无藻类生长,促进环控设备高效使用。独立单元圈舍应配置环控系统断电报警装置,生产一线安排专职人员开展环控巡查值班,及时发现异常断电,确保通风换气降温系统正常工作,杜绝高温季节生产事故发生。

强化生产管理调控,在高温高湿的夏季,生产管理人员可适度降低猪群的饲喂密度,加大通风量,在下午13:00~18:00 时的高温时间段,中大型猪可以增加喷淋降温[16],将饲喂时间调整在温度较低的早晚时段,有条件的猪场改喂湿拌料,同时确保猪群足够的饮水,给猪群提供较好的小气候环境。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西南高温高湿地区,中小规模猪场环境温湿度要达到较好的控制目标,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在猪场选址方面,选择海拔1 000~1 800 m 的区域,有利于高温季节猪舍最适温湿度的调控和低碳节能;设计建设方面,确保全封闭式猪舍密闭状况良好,风机的配置选型、湿帘的厚度和面积必须与饲喂猪数量和生长阶段匹配;注重墙体、屋顶及吊顶等保温材料选择,重视妊娠舍、产房和育肥舍喷淋辅助降温系统建设;管理维护方面,加强日常保养维护工作,在高温季节来临前一定要做好环控设备的清洗清洁,做好断电异常处理预案和日常巡查工作,确保环控设备高效使用;日常使用方面,相关人员一定要掌握猪群各个阶段的生长最适温湿度,根据猪群密度、饲喂数量、饲喂阶段,结合湿帘风机和通风模式,合理设置相关设备,达到高效使用环控设备的目的。

猜你喜欢
湿帘温湿度猪群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温湿度控制器在回收砂冷却系统中的应用
夏季鸡舍湿帘使用注意事项
基于DSP的多路温湿度监测系统
正确认识湿帘 科学抗热应激
密闭式蛋鸡舍夏季降温湿帘使用要点
蛋鸡舍如何正确使用湿帘降温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
蒸发冷却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应用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