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024-01-10 01:49陆燕芳杨凡徐雨晴张剑锋吴巧珍
江苏卫生保健 2023年6期
关键词:总分医务人员科室

陆燕芳,杨凡,2,徐雨晴,2 ,张剑锋,吴巧珍

1.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 江苏 苏州 215200;2.南通大学医学院

自2022年12月起,国家逐步放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管理政策,一线医务工作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进一步增高。了解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新形势下医院管理的新措施至关重要。本研究初步调查了医务人员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常见症状、心理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更好的应对医务工作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医院管理提供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江苏省某区县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在职医务人员,包括行政管理、临床、医技、后勤保障科室人员等。所有参与者知情同意。本研究通过伦理审查。

1.2 方法 2023年2月,采取便利抽样法,在问卷星平台发布调查问卷,共回收2 463份,剔除无效问卷6份,有效问卷2 457份,有效回收率99.75%。问卷包括①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医疗机构级别、所在科室、职业性质等。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包括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的症状及症状持续时间。③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每个症状得分0~4分(0=完全没有,1=好几天,2=超过一周,3=几乎每天),量表总分0~21,总分0~4分表示正常,5~9分表示轻度焦虑,10~13分表示中度焦虑,14~18分表示中重度焦虑,19~21分表示重度焦虑[1]。④抑郁自评量表(PHQ-9):量表包含9种主要抑郁症症状,每种症状得分0~3,总得分0~27,总分0~4表示无抑郁症,5~9表示轻度抑郁,10~14表示中度抑郁,15~19表示中重度抑郁,20~27表示重度抑郁[2]。⑤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近一个月的睡眠质量,包含7个问题,每个问题得分0~3分,总分为21分;总分0~5分表示睡眠质量很好,6~10分表示睡眠质量较好,11~15分表示睡眠质量一般,16~21分为睡眠质量很差[3]。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 457名医务人员中,男性607人,占24.71%,女性1 850人,占75.29%;年龄≤40岁1 658人,占67.48%,>40岁799人,占32.52%;临床科室1 528人,占62.20%,医技科室534人,占21.74%,行政管理部门240人,占9.75%,后勤部门155人,占6.31%。

2.2 感染后主要症状及对生活影响 感染后常见症状以发热、疲劳乏力人数最多,发热占85.56%,其中>38.5℃高热占52.59%,疲劳乏力占85.38%。其他症状主要有:胃肠道症状45.82%、鼻塞流涕73.38%、嗅味觉丧失44.77%、夜间多汗52.42%、呼吸困难71.14%、咳嗽咳痰63.45%、胸闷气短46.19%、呼吸急促33.09%、食欲减退73.09%、疼痛不适46.11%、活动耐力下降69.39%、情绪低落29.71%、心慌心率增快50.38%。持续时间≥4周的症状有夜间多汗、呼吸困难、疲劳乏力、食欲减退、疼痛不适、活动耐力下降、情绪低落、心慌心率增快,分别占5.01%、17.09%、21.12%、0.41%、2.97%、18.80%、6.72%、10.51%。

有374名医务人员接受了肺部高分辨率CT检查,85名医务人员胸部CT诊断为肺炎,肺炎发生率为3.46%。84.45%患者不能耐受跑步、搬重物等重体力活动,40.38%对如扫地、买菜等适度的活动有限制,34.67%减少了工作或其他活动时间,59.62%不同程度影响了正常社会交往。

2.3 感染后焦虑、抑郁症状情况 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医务人员的GAD-7平均得分为(8.64±3.74)分,检出轻度及以上焦虑400人,占16.28%;PHQ-9平均得分为(9.23±4.16)分,检出轻度及以上抑郁516人,占21.00%。见表1。

表1 感染新冠病毒后焦虑、抑郁症状情况[n(%)]

2.4 感染后睡眠质量 PSQI平均得分为(11.37±2.39),其中,睡眠质量很好、较好的有1 451、404人,合计占75.50%;一般有514人,占20.92%;很差的有88人,占3.58%。

2.5 影响焦虑、抑郁单因素分析 性别、年龄、所在科室是焦虑的影响因素,男性、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年龄大于40岁医务人员更容易焦虑;性别为抑郁的影响因素,女性更容易抑郁,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表2 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后焦虑、抑郁单因素分析[n(%)]

2.6 感染后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相关性分析 对感染后医务人员的GAD-7、PHQ-9、PSQI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焦虑、抑郁、睡眠质量三者间均互为正相关,焦虑与抑郁、焦虑与睡眠质量、抑郁与睡眠质量的γ值分别为0.46、0.39、0.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说明医务人员焦虑,抑郁程度越高,睡眠障碍也越明显。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呼吸、神经等系统症状,重症者的症状可持续数周不缓解,甚至存在长新冠症状[4]。医务人员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爆发时期,为完成各项医疗任务,工作压力和心理负荷均较一般人高[5]。本研究表明超过50%的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身体健康状况较之前下降,参加较重的体力活动时明显受限。研究表明,长时间处于高压力下可能会通过皮质醇水平的变化来影响医务人员的认知功能[6]。本次研究发现约有16.28%的医务人员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焦虑,21.00%感到抑郁,40.94%的医务人员深受睡眠障碍的困扰;此外,性别、年龄、所在科室是焦虑的影响因素,男性、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年龄大于40岁医务人员更容易焦虑,其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比其他医务工作者更高,与张武[7]等研究结果相符。这是因为在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不仅要克服巨大的压力,还要面对感染的风险和恐惧,这意味着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本研究表明,年龄影响医务人员的抑郁状态和睡眠质量。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协调昼夜变化的控制能力会减弱,睡眠质量更差,且随着感染例数的增加,医务工作者更易感到焦虑和抑郁。本次研究还表明焦虑、抑郁与睡眠障碍互为影响,并呈现正相关关系,越是焦虑、抑郁越容易睡眠障碍。针对本次调查的结果,建议医疗机构应合理配备人力资源,保障充足的人员储备,在保证医院正常运转情况下,合理安排感染后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建议完善沟通交流机制,及时了解和洞悉临床一线人员的心理活动变化,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不良情绪。

本研究对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心理健康仅做了初步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如本研究是参与者通过调查问卷来进行自我评估,从而判断自己的健康状态,自我评估的结果在客观上会有所不同,这必然会导致研究偏差。

猜你喜欢
总分医务人员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爱紧张的猫大夫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