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2024-01-10 01:49龙涛涛刘兰萍
江苏卫生保健 2023年6期
关键词:门诊部院感废物

龙涛涛,刘兰萍

1.南昌市东湖区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局,江西 南昌 330006;2.南昌市第九医院

基层医疗机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大众提供了经济便捷的基础医疗卫生服务,但院感管理水平低下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一定隐患和威胁[1-5]。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医疗机构的院感管理情况,以期为院感管理问题的解决找到对策,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健康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22年4月至9月对某辖区内118家基层医疗机构的院感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包括7家一级医院、10家社区中心、101家门诊部。

1.2 方法 根据《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自行编制调查问卷[1],内容包括机构基本信息、院感管理组织与制度、手卫生、消毒灭菌管理、医疗废物处置、医疗污水处理、抗菌药物管理等方面。采取机构自行填写、调查人员现场查阅资料与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有差异的以现场调查为准。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院感管理制度建立情况 118家机构中,有22家建立了院感管理制度,总建立率18.64%;其中,一级医院建立率71.43%(5/7),社区中心50.00%(5/10),门诊部11.88%(12/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2,P<0.01)。

2.2 院感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118家机构中,有27家配备了院感管理人员,总配备率22.88%;其中,一级医院配备率71.43%(5/7),社区中心配备率40.00%(4/10),门诊部配备率17.82%(18/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P<0.01)。27家机构共配备29名院感管理人员,人员结构情况见表1。

表1 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结构情况(人)

2.3 手卫生情况 118家机构中,有33家设有洗手设施并开展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占27.97%;其中,一级医院占57.14%(4/7),社区中心占40.00%(4/10),门诊部占24.75%(25/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2,P=0.11)。

2.4 消毒灭菌管理情况 主要有消毒制度的建立、消毒人员的培训、消毒产品的进货查验、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管理、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及效果监测、消毒剂及消毒方法的选用等。消毒灭菌管理规范的有58家,规范率49.15%;其中,一级医院规范率85.71%(6/7),社区中心规范率70.00%(7/10),门诊部规范率44.55%(45/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P=0.04)。

2.5 医疗废物处置情况 包括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合同的签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医疗废物的及时处置、医疗废物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职业防护等。医疗废物处置规范的有96家,规范率81.36%;其中,一级医院规范率100%(7/7),社区中心规范率80.00%(8/10),门诊部规范率80.20%(81/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P=0.53)。

2.6 医疗污水排放情况 118家机构中,医疗污水经处理后排放的有78家,占66.10%;其中,一级医院占85.71%(6/7),社区中心占40.00%(4/10);门诊部占67.33%(68/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6,P=0.14)。

2.7 抗菌药物管理情况 主要包括抗菌药物的备案、医师处方权授予、抗菌药物的合理开具等。达到抗菌药物管理规范的机构有24家,规范率20.34%;其中,一级医院规范率42.86%(3/7),社区中心规范率30.00%(3/10),门诊部规范率17.82%(18/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5,P=0.14)。

3 讨论

3.1 现状

3.1.1 组织与制度不健全 一些医疗机构院感管理组织和制度缺失,也没有配备院感人员[2],规章设置没有参照国家最新规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些问题在吴水琴[3]的调查中也有提出。究其原因,是基层医疗机构对于院感管理工作不重视、责任意识淡薄[4-5]。

3.1.2 人才匮乏,人员流动性大 118家机构中,仅27家配备了29名管理人员,学历普遍不高,不具备专业的院感管理知识,工作年限也不长,这与毛秋云等[6]的调查一致。大多是暂时性就业,继而转往更好的平台发展,收入不稳定,这就导致了基层院感管理人员流动性大。

3.1.3 手卫生工作管理缺失 118家机构中,仅有33家手卫生工作得到确切落实。大部分机构诊室内未设置洗手设施,未配备手卫生用品,手卫生知晓率较低,依从性和正确率差[7]。一级医院、社区中心有财政支持,资金相对充足,而门诊部属民营机构,因前期设置不合理,后期又无法投入更多经费以改造,导致设施设备不齐全[8],制约了院感管理工作的开展。

3.1.4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混乱 一些机构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规定缺乏了解,未制定相应管理制度。抗菌药物购入时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医师也未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不能区分限制级和非限制级,也不熟悉抗菌药物的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导致滥用[9]。

3.1.5 消毒灭菌管理工作不扎实 部分机构消毒区域未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消毒液过期使用,浸泡消毒时未监测浓度,消毒好的医疗器械未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紫外线灯未登记累计时间,消毒登记与实际操作不符[10]。

3.1.6 医疗废物及污水处理处置不当 部分机构的医疗废物暂贮设施不符合卫生要求,卫生监管不力;医疗废物未使用专用包装或容器,未分类存放,存放时间超出48小时,转移交接联单未规范填写;未对医疗废物处置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医疗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

3.2 意见与建议

3.2.1 卫生行政部门应强化日常督导 各地院感管理质控中心要针对基层医疗机构院感管理薄弱环节予以指导,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监管频次和力度[11],实施责任追究制。

3.2.2 着力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培训与考核 通过内部挑选或外部引进的方式,让真正受过院感管理专业培训、具备院感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积极组织人员参与卫生行政部门或其他有关机构组织的院感知识和技能培训,组织机构要严格把关并落实培训考核制度,以真正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院感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3.2.3 夯实组织制度,明确责任与义务 各基层医疗机构均应建立院感科或院感管理办公室,专职开展院感管理工作,明确职责。根据《院感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规和规定,建立健全院感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各项院感管理规章制度。

猜你喜欢
门诊部院感废物
门诊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研究进展
石家庄杏林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深度睡眠或有助于有效排出废物
废物不废的西瓜皮
院感防控 警钟长鸣
北京欢乐口腔门诊部
电子废物何处去
院感控制 进入大数据时代
院感防控有两种作用力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