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东山岛南门湾-马銮湾段

2024-01-10 10:48
中国生态文明 2023年6期
关键词:海湾珊瑚海域

◎四湾俯瞰

◎ 推荐理由

福建漳州东山岛坚持陆海统筹、一体治理,通过实施八尺门海域贯通等治理举措,推进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将优美自然风光与发展文旅产业有机结合,充分释放湾区的生态红利,结合美丽海湾建设,用心打磨风景秀丽的马銮湾、人文风情兼具的南门湾、波光潋滟的屿南湾、金滩碧海的金銮湾,积极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健康、亲海空间充足的“公众亲海型”美丽海湾。

◎ 自然禀赋

东山县是全国第六、福建省第二大海岛县,总面积为243.4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1845.7 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1.47 公里。南门湾、屿南湾、马銮湾、金銮湾位于东山岛主岛东岸,四湾呈月牙形分布,首尾相连,绵延19.8 公里。

◎ 治理成效

一是坚持陆海统筹、一体治理,推进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投资16.98 亿元实施城乡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工程,实现湾区污水治理全覆盖,南门湾-金銮湾段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

二是坚持边修复边保护,推动“海岛绿”“海洋蓝”“珊瑚红”相得益彰。东山县每年至少投入5000 万元,绿化1 万亩,种植木麻黄,为海湾筑起生态林带和绿色长城。实施八尺门海域生态修复工程,让八尺门海域60 年后再次实现“海域贯通、海水相融”。建成东山-南澳生物洄游走廊示范海岸带综合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珊瑚保护区水生生物达646 种。

三是释放生态红利,不断拓展并提升亲海空间品质。建设海湾公园项目,打造海滨浴场、滨海游步道、南岛语族文化主题公园、旅游综合体项目海上运动等项目,建成17.49 公里的生态环岛路先导段。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上岛旅游,2022 年接待游客达54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65 亿元。

◎ 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智慧化的海上环卫机制。组建“海上环卫队伍”,开展海漂垃圾无人机航拍,建立海漂垃圾清理常态机制,实行“人防+技防”的管理模式,启动AI 智慧视频监控海漂垃圾,纳入“生态云”平台实时监测、预警。

二是建立联勤联动执法机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海警等部门建立联勤联动执法机制,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严肃查处珊瑚保护区内违法违规破坏珊瑚行为。

三是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机制。在全国首创“司法+保险+修复”模式,为东山省级珊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约612 公顷的造礁石珊瑚群上保险。

◎ 经验总结

一是秉承“谷公”情怀,聚焦生态“接力棒”。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的“主基调”,工作竞赛的“主抓手”,将生态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行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努力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协调并重。

二是传承治沙护绿经验,守护“绿水青山”。坚持资金投入建设机制,确保造林绿化资金足额投入到位,推行“认养认种”模式,确保人员保障,突破风口造林、林带拓展和树种单一瓶颈,为海湾筑起生态林带。

三是发挥“生态+”效应,打造海上“金山银山”。升级改造渔排1.15 万口、筏式吊养1.81 万亩,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基地,推动养殖业“向湾外拓展、向深海进军”,实现集群化、绿色化发展转型。

猜你喜欢
海湾珊瑚海域
半封闭的海湾
遗落海域
埕岛海域海上独立桩拆除方案探讨
人鱼海湾
碧波荡漾珊瑚海
美丽的珊瑚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初识海湾女神
送你一支珊瑚花
珊瑚是怎样治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