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技创新人才及人才政策

2024-01-10 08:30王俊姝朱盛文周诗雨陈耀飞魏昌婷
江西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科学家俄罗斯科学

王俊姝,朱盛文,周诗雨,陈耀飞,魏昌婷

(1.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330096,南昌;2.江西省科学院,330096,南昌)

0 引言

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苏联解体后,由于国内政治经济局势的不稳定和科技领域政策的失误,俄罗斯科技创新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科学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2]。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后实施了一系列的科技领域改革,尤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人才培养[3]。俄乌冲突全面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不断升级,特别是科技制裁力度空前,科技脱钩趋势明显。美国不断加强对俄罗斯的高技术产品和服务出口管制,俄罗斯进口替代压力陡增。欧盟停止与俄罗斯在航天、生物等领域的大型国际科研项目合作;美及同盟国取消或终止俄罗斯参与的教育合作和人员培训等计划,将俄籍科学家排除出国际科研合作,Web of Science科研数据库停止在俄罗斯的服务,俄罗斯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受到巨大冲击[4-5]。在此背景下,俄罗斯科学技术政策不仅要面向自身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又要应对美欧等国的科技制裁,俄罗斯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视空前。

1 俄罗斯科技创新人才现状

1.1 俄罗斯科技创新人才趋势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科学技术人才流失十分严重。1990年,俄罗斯拥有194.34万研发人员和99.26万研究人员(约为前苏联科技人才的70%)[6]。2000年,俄罗斯研发人员和研究人员数量分别下降至88.77和42.6万人,比1990年分别下降54.3%和57.1%。这一阶段俄罗斯科学技术人才的流失可归因为国内政治动荡、经济滑坡和科技政策的失误。2000年,普京就任总统后力图重建俄罗斯科技大国地位,推动俄罗斯科技创新领域的全面改革,遏制了当时俄罗斯科技领域的大幅倒退趋势。此后,俄罗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逐渐稳定,但整体仍呈现下降的趋势。2020年,俄罗斯拥有67.93万研发人员和34.65万研究人员,相较2000年分别下降23.5%和18.7%。同年俄罗斯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和研究人员数量分别是98和50人,相较2005年分别减少24和9人(图1)。与1990年相比科学领域的就业人数仅为35.1%。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事研究和开发的人员在经济总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从1990年的2.6%下降到目前的1%。俄罗斯经济中每万名雇员中有56名研究人员,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图1)。2021年,俄罗斯拥有66.27万研发人员和34.01万研究人员,相较2000年分别下降25.35%和20.16%,达到历史最低点。

图1 1990—2020年俄罗斯研发人员情况

1.2 俄罗斯人才年龄结构优化

苏联解体后人才的大幅流失导致俄罗斯科技人才队伍的断层和老龄化,阻碍国家创新能力。1994—2002年,俄罗斯30—39年龄段的研究人员数量占研究人员总数的比例从24%一度下降到13.6%;40—49岁年龄段研究人员数量占研究人员总数的比例也从31.7%下降到23.9%;相应的,60岁以上年龄段研究人员占研究人员总数的比重从9%增加到20.7%。2002年后,俄罗斯在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出台了全方位的纲要、规划和实施措施,强化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减少人才外流或人才向科技领域外流失。2010—2020年,30—39岁年龄段的研究人员数量显著提升,从5.99万人增加到9.68万人,占研究人员总数比例从19.3%大幅提升到27.94%。40—49岁年龄段研究人员占研究人员总数的比例从14.67%提升到17.34%。相对地,50—59岁年龄段研究人员占研究人员总数的比例从23.95%下降到14.1%;60岁以上年龄段研究人员占研究人员总数的比例从25.84%下降到24.29%(图2)。2019年,研究人员平均年龄为46岁,比2000年下降3岁;获得副博士学位(相当于我国的博士学位)研究人员平均年龄为51岁,比2000年下降2岁,科技人才队伍年龄结构逐渐优化(图3)。来自HSE ISSEK研究的数据显示,俄罗斯研究人员队伍已逐渐恢复了活力[7-8]。

图3 2000—2019年俄罗斯研究人员平均年龄情况

1.3 俄罗斯科技创新人才分布

整体来看,俄罗斯研发人员主要集中在商业部门和政府机构,合计占研发人员总数的比例达到90%左右。1995—2020年,俄罗斯政府部门研发人员占研发人员总数比例从26.59%上升到36.61%;高等教育部门研发人员占研发人员总数比例从4.91%上升到10.14%。相反,商业部门研发人员占研发人员比例则从68.48%下降到52.89%,这与商业部门的研发机构数量变化趋势相同。同一时期,商业部门的研发机构数量从2 345个大幅减少到1 426个,是俄罗斯企业创新水平低于国家科技实力的另一表现。俄乌冲突爆发以后,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制裁影响,商业部门受冲击可能进一步加剧研发人才流失(图4)。

图4 2019—2020年俄罗斯研发人员按部门分布情况(人,%)

2 俄罗斯科技创新人才困境成因

2.1 全国研发投入强度不高

2000年以来,俄罗斯研发投入强度在1%~1.13%之间徘徊。2020年,俄罗斯研发投入强度仅为1.1%,远低于美国、中国的研发投入强度,考虑到俄罗斯GDP总量,研发经费投入差距悬殊。同时,俄罗斯研发投入单一,商业研发投入热情不高,来自联邦预算的研发投入占比高达46.8%,商业部门研发投入占比仅为13.8%。研发经费和科技人才越来越向国家预算资金支持的政府研发部门集中(图5)。

图5 2000—2020 年俄罗斯全国研发投入

2.2 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下滑

目前,俄罗斯研究生人数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157 437人下降到2019年的84 265人)。而2019年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比例仅为10%(2020年仅为8.9%)。研究生入学人数的减少有几个原因:高昂的学费、科学家职业和整个科学活动的声望下降、复杂的学习过程、论文质量下降和最终工作结果的不确定性等。由于科学拨款水平低,经济对研究和开发成果缺乏需求,俄罗斯科学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中高等教育体系—研究生教育—培养高素质科学人才”的链条断裂。2%至2.5%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院学习,其中约一半成功毕业。由于目前大学毕业生总数达到相应年龄组青年总数的70%~80%,俄罗斯研究生学院毕业的科研人员占俄罗斯青年总数的1%。这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水平的简单人员更替水平(占经济活动人口的0.76%)更大。俄罗斯高等教育机构影响力出现下滑,在俄罗斯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5-100计划”的情况下,仍无高等教育院校进入全球排行榜前100名。

3 俄罗斯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突出特点

当前,俄罗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比苏联时期有着巨大差距,但其发展潜力巨大。据上海合作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俄罗斯具有高等教育学历人口比例高达57%(25—64岁),仅次于加拿大(60%)位居世界第二,明显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家平均水平(40%)和欧盟国家平均水平(37%)[9]。21世纪初由于俄罗斯科技投入不足、从事科技相关工作收入较低等原因,俄罗斯民众从事科研工作的意愿不强,但近年来,俄罗斯科学家职业吸引力大幅提升[10]。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研究表明,2019年认为科学家收入水平低于其他相似职业的俄罗斯民众比例为28%,显著低于2014年的42%[11]。俄乌冲突暴发后,面对西方国家空前的压力以及俄罗斯自身摆脱能源依赖型经济的紧迫需求,俄罗斯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空前,科技人才政策表现出了新的趋势。

3.1 高度重视培养青年科学家

普京总统高度重视对青年科学家的支持,曾经多次强调国家应该照顾所有时代的科学家,但新手研究人员需要特别支持,俄罗斯应该为科学家创造比国外更具吸引力的条件[12]。科研人员年轻化是俄罗斯的重要任务,政府不断出台各种举措加强青年科研人员培养。2022年4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发《关于宣布俄罗斯联邦科学技术十年》的总统令,是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颁布的一份重要科技政策文件,重点是发现人才并且吸引青年人才进入科研领域,参与解决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13]。

2021年12月,俄罗斯联邦副总理批准《改善向青年研究人员提供支持措施的行动计划路线图》,在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建立部门间咨询机构 (MCO),负责制定、改进对青年科学家、研究生的支持措施,在现行立法中引入“青年科学家的概念”,包括年龄标准、并确定青年科学家的法律地位[14]。2022年,俄罗斯科学技术部设立俄罗斯联邦总统科学和教育委员会青年事务协调委员会、总统科学和教育委员会科学和教育领域青年事务协调委员会,科学和教育领域青年事务协调委员会是俄罗斯联邦总统科学和教育委员会的咨询机构,成立的目的是确保科学和教育委员会与社会青年协会和组织在审议问题时的互动。2022,俄罗斯联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发布了法律草案,拟将“青年科学家”概念引入俄罗斯《科学和国家科学技术政策法》联邦法律,对青年科学家的年龄限定在35岁及35岁以下从事科学或科学技术活动的科学家,赋予青年科学家特殊的地位并为他们的专业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规定国家以奖学金、资金、补助金和购买住房的社会补助金等形式给予青年科学家支持。从法律层面为青年科学家的权利提供了保障,并为俄罗斯联邦实施的科学等计划[15]。

3.2 大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

2019年4月俄罗斯出台面向2030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其主要任务之一是构建完整的科研人员职业发展体系,为年轻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创造条件[16-17]。其中,1号子计划“发展国家智力资本”聚焦于科学、工程和企业类人才。俄罗斯联邦国家科技发展计划1号子计划“发展国家智力资本”中提出,要“识别有才华的青年,为其发展事业提供机会,包括建立个人的科学、工程和企业轨迹”。到2030年,年轻研究人员(39岁以内)的数量在研究人员总数中的占比要达51.5%。以2017年“总统研发专项计划”为例,其子计划2和子计划3均面向优秀青年研究人员。子计划2——“青年科学家牵头组建研究团队支持计划”,旨在帮助青年科学家发展职业规划,提升研究水平。该计划框架下的项目负责人要求年龄不超过35周岁,且拥有副博士及以上学历。研究团队最多不超过8人,39岁及以下青年研究人员的比例不得低于70%。子计划3——“世界级科学实验室支持计划”,旨在加强科学和技术储备,保障俄联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实验室需要由国内外知名科学家牵头,研究团队最多不超过30人,且39岁及以下青年研究人员的比例不得低于40%。

在研究中心研究平台建设方面,俄罗斯在大学大力建立青年实验室,更新仪器库。俄罗斯大学和科学大学可以成为比赛的参与者与在科学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外国或俄罗斯科学家一起组织。补助金发放给获胜者作为2022—2024年国家对科学研究的支持,用于建设在青年科学家指导下的实验室,截止2022年俄罗斯全国已经创建了500个新实验室,瓦列里·法尔科夫说“青年实验室的建设有助于俄罗斯吸引从国外返回年轻有才华的科学家以及来自印度、中国、意大利和伊朗的年轻科学家”[18]。

3.3 紧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

俄罗斯联邦政府在竞争的基础上向大学提供补贴,用于开展实体经济部门公司委托的研发任务,以资助制造企业与大学或科学机构共同开展项目。俄罗斯联邦政府还设立了“高级工程学校”“大学技术创业平台”“科学家到企业”等项目和发展计划,以促进面向经济部门的科技人才培养和人才交流,刺激大学的科技创业。教育系统重点逐渐向实现技术主权转变。俄罗斯校长联盟开展韦尔纳茨基计划,将领先的大学、学术机构和高科技公司联合起来,有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促进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创新发展,同时促进学生、研究生和年轻科学家的俄罗斯内部学术流动,发展大学教学人员的创新能力。人才与成功教育基金会以数字技术领域的技术需求为重点,寻找技术项目和团队解决来自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等公共或私营公司的技术需求,以开发可以改变行业的特定技术解决方案。基科尔科活新技术开发和商业化中心发展基金,寻找技术服务领域的优胜者,支持科学家将科学活动商业化,促进实体经济部分公司与研究团队之间达成商业协议。俄罗斯科学技术十年行动有效地推动了科学、商业、国家和社会的互动,对解决俄罗斯本国高等教育及研究部门与实体经济脱节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俄罗斯科学技术十年行动内容突出体现了俄罗斯科学技术人才政策的特点,即识别有才华的青年人才,并支持青年科学家参与解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例如,面向科学技术十年行动框架内举办的青年企业家竞赛优胜者,俄罗斯政府在“俄罗斯联邦科学技术发展”国家计划预算框架内设立了工程领域奖学金,并增加个人奖学金的资助范围和资助金额。另外,通过科技项目竞赛的方式,同步识别优秀青年人才和在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优先领域具有前景的科技项目,充分激发青年科学家创造性。例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地区科学基金通过面向本科学、研究生和青年科学家的科技竞赛遴选开发北极和远北地区项目,并由地方政府预算为优胜者提供项目资助,用于开展远北条件下迅速调整油井方向的装置、极端条件下飞机飞行路径控制金属生产工艺等需求导向的科技创新。

4 关于推进与俄罗斯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的几点思考

俄乌冲突全面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不断升级,特别是科技制裁力度空前,科技脱钩趋势明显。中美科技竞争背景下,美国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科技封锁,加强与俄罗斯的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具有意义。当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科技合作是未来中俄战略协作的关键领域,应借助俄罗斯地区创新体系中的优势力量,在俄罗斯高校和科研机构转型之际,深化两国科技创新合作的新内容。

第一,加强基础研究领域合作。当前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到成果应用缩短,基础研究成为驱动创新的源动力。合作平台建设,完善双边合作项目的筛选机制。加强我国科研院所与俄罗斯地区创新体系主体机构的合作交流,突出重大领域和重大项目的合作,通过建立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和科研成果产业园等措施推进科技合作。2021年,俄罗斯基础研究计划中提出,39岁以下研究人员在俄罗斯联邦实施基础科学研究计划的俄罗斯研究人员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设置了目标值,在2021年这一比例为44.2%,逐年提高,到2025年提高到48%,到2030年提高到50.5%。俄罗斯在基础研究领域拥有悠久历史和较强实力。这与俄罗斯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密不可分。进入新世纪,面对日益严峻的科技竞争,俄罗斯将基础研究放到关系国家竞争力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随着俄罗斯第一个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实施,面对实施过程中实施效果与计划产生的偏差及管理存在的问题,俄罗斯密集出台了新一轮科技政策,基础研究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更大力度的支持。2016年《俄罗斯联邦科技发展战略》规定基础研究发展目标和任务,强调支持基础科学发展是俄罗斯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民族长远发展的系统措施,俄罗斯要利用基础研究应对重大挑战,并保证创造出更多新知识。随后,先后实施了《2019—2030年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子计划3为基础研究计划)和《2021—2030年基础研究长期计划》,其中《2021—2030年基础研究长期计划》投资2.15万亿卢布的预算,投入力度空前。

第二,借助已有的校际合作融入俄地区创新体系的研发项目中,尤其是大型项目。如对莫斯科国立大学“麻雀山”技术谷、航空航天创新谷、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和图希诺科技园进行投资和预期投资。此举不仅可以获得与俄罗斯顶尖大学研发力量开展合作的机会,也可作为“名片”推进与俄罗斯其他创新主体的合作。

第三,全面深化合作内容,既保持传统领域合作,也拓展新技术领域合作。一方面应继续加强两国在核能、航空航天和其他传统合作领域的合作。同时拓展与俄罗斯在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合作,关注俄罗斯数字经济转型进程中信息技术的研发,在电子工业和互联网领域开展战略合作。同时,还应重视与地区创新体系中的特色科技团队和小型创新企业合作。

5 结论

1)中美科技竞争背景下,美国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科技封锁,加强与俄罗斯的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具有意义。

2)俄罗斯科技创新改革有一定的成效,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老龄化趋势得到改善,在基础研究领域仍具有优势。

3)俄罗斯在经济科技制裁背景下在进口替代、高科技产品产业化和在大科学装置基础上开展基础研究等方面重点发力,为中俄科技创新合作指明方向。

猜你喜欢
科学家俄罗斯科学
假如我是科学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科学拔牙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