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法血小板计数对采血后可逆性血小板聚集的解聚效果

2024-01-12 06:13邓晨霞梅燕萍黄宝山曹梦婷胡永奇林勇平田礼军
检验医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可逆性假性涂片

邓晨霞 梅燕萍 张 霞 黄宝山 添 丹 曹梦婷 胡永奇 林勇平 田礼军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上海 200336;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 南京市第一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6;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4.徐州市儿童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2)

血小板(platelet,PLT)在人体内主要参与止血与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PLT计数是常见的临床检验项目之一[1]。目前,血液分析仪检测PLT的方法既有传统的阻抗法,也有能排除更多检测干扰因素的核酸荧光染色法[2]。阻抗法速度快、成本低,常规检测一般采用阻抗法完成,但当PLT被红细胞碎片或大PLT干扰时,则需用核酸荧光染色法进行纠正[3]。PLT聚集也是PLT计数的常见干扰因素,会导致PLT假性减少,但核酸荧光染色并不能解决这种干扰[4],通常的解决方法是更换抗凝管,重新采集标本进行二次检测[5]。这种方法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有效,但是会显著影响急诊出报告时间。有研究发现,血液分析仪的光学法PLT计数时会加入解聚剂,高速混匀、加温后,对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TA-PTCP)的PLT聚集有较好的解聚效果[4]。

与EDTA-PTCP的PLT计数进行性降低不同,还有一种PLT聚集是在采血后新鲜血液与抗凝剂混匀时立即发生的,但这种PLT聚集是可逆的,随着时间的延长,聚集的PLT会自行解聚,PLT计数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升高[5-6]。对于这种可逆性PLT聚集,实验室通常会将样本静置5~10 min再上机检测。本研究拟分析光学法PLT计数的解聚效果是否适用于采血后的可逆性PLT聚集,以便为急诊快速、准确报告结果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并分析对于EDTA-PTCP标本需要二次采血的患者采用立即采血立即检测的方式是否受可逆性聚集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本来源

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州市儿童医院门急诊检验201例PLT正常的乙二胺四乙酸抗凝静脉血标本,患者年龄6个月~93岁,所有标本采集后均在室温(18~25 ℃)条件下完成检测。排除标准:1)既往有输血史,急性炎症、慢性炎症、癌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2)PLT计数<100×109个/L或>300×109个/L,PLT功能异常;3)近2周服用过影响PLT数量或功能的药物。本研究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仪器和试剂

深圳迈瑞公司BC-6800Plus全自动血液分析仪,BC-7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和质控品。

1.3 方法

采血后轻轻混匀,于采血后0、5、15、30 min这4个时间点分别用血液分析仪CDR模式进行PLT计数各3次,部分标本在这4个时间点进行血涂片制备和染色,在血涂片两侧、片尾、海岸线处寻找并拍摄清晰的PLT聚集图片。确保质控在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不同方法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采血后不同时间点阻抗法PLT计数结果

采血后第0、5、15、30分钟阻抗法PLT计数分别为(243±74)×109/L、(252±72)×109/L、(257±73)×109/L、(261±74)×109/L。与第30分钟比较,第0、5、15分钟的PLT计数的均值偏差分别为6.92%、3.28%、1.65%。

2.2 采血后不同时间点光学法PLT计数结果

采血后第0、5、15、30分钟,光学法PLT计数分别为(263±75)×109/L、(262±75)×109/L、(261±75)×109/L、(261±75)×109/L。与第30分钟比较,第0、5、15分钟PLT计数的均值偏差分别为0.76%、0.35%、0.03%。

2.3 采血后第30分钟光学法与阻抗法PLT计数比较

采血后第30 分钟,阻抗法PLT 计数为(261±74)×109/L,光学法PLT计数为(261±75)×109/L,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6)。

2.4 采血后第0、5、15分钟光学法与阻抗法PLT计数比较

采血后第0 分钟,阻抗法PLT 计数为(243±75)×109/L,光学法PLT 计数为(263±75)×109/L,两者均值偏差为7.62%,2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血后第5分钟,阻抗法PLT计数为(252±72)×109/L,光学法PLT计数为(262±75)×109/L,两者均值偏差为3.62%,2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血后第15分钟,阻抗法PLT计数为(257±73)×109/L,光学法PLT计数为(261±75)×109/L,两者平均值偏差为1.67%,2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5 部分标本涂片镜检结果与各时间点光学法和阻抗法PLT计数分析

分别于采血后第0、5、15、30分钟对部分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和全片扫描,结果显示,有1例标本在0和5 min的血涂片中检出PLT聚集,但在15和30 min的血涂片中几乎找不到PLT聚集,见图1。这例标本第0、5、15、30分钟的光学法和阻抗法PLT计数分别为226×109/L和237×109/L、219×109/L和236×109/L、240×109/L和240×109/L、235×109/L和232×109/L。

图1 采血后不同时间点血涂片上PLT聚集情况

3 讨论

PLT聚集导致的PLT计数假性减少是临床检验工作中常遇见的情况,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临床误诊。当血液样本发生PLT聚集时,不定数量的PLT黏连成1个大“颗粒”,常规的电阻抗法通过计数特定体积区间的颗粒数这一原理难以准确计数。人工镜检法可以直观地观察到PLT聚集,起到复核的作用,但要准确地计数该标本的PLT仍然需要重新采集标本进行二次检测。

二次采血方案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操作不便利。除了二次采血外,还有一些对聚集PLT的体外“解聚”方法,如在抽血后30 min内加入阿米卡星,有助于纠正部分PLT聚集标本EDTAPTCP[7]。除阿米卡星外,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和CaCl2等无机盐离子也具有一定的PLT解聚功能[8]。此外,对血液标本进行温浴[9],或者上机检测前充分震荡混匀[10],也可纠正部分PLT聚集导致的假性PLT减低,但上述方法的对PLT聚集标本的PLT计数纠正效果不佳,仅对约50%聚集的标本有纠正功能。HE等[11]检测了22例EDTA-PTCP标本,光学法PLT计数结果显著高于阻抗法PLT计数,与第2次更换枸橼酸钠采血的结果一致,偏差均在8%以内;BAO等[4]对23例PLT聚集标本进行光学法PLT计数和阻抗法PLT计数,并通过公式计算解聚率(PLT聚集标本光学法PLT计数/PLT真实计数×100%),发现22例标本的解聚率>80%。光学法PLT计数的解聚效果在其他实验室也得到验证[12-15]。与体外加解聚剂、加温或震荡相比,光学法PLT计数的解聚效果更佳,而且无需额外操作,有利于实验室设定复检规则,可对PLT聚集的标本进行光学法PLT计数自动解聚。

尽管光学法PLT计数的解聚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但并不能完全解聚所有PLT聚集标本,最主要的原因是光学法PLT计数的解聚效率呈时间依赖性。大部分门诊送检标本的检测时间为10~30 min,大部分住院患者送检标本的检测时间为20~50 min[16-17],发生PLT聚集的标本进行光学法PLT计数复检的时间则更晚。蔡丽秀等[18]研究了光学法PLT计数对EDTA-PTCP患者采血后不同时间点标本的解聚效果,发现采血后0~5 min上机进行光学法PLT计数的解聚率可达100%,20 min后则降至77.8%。基于相关研究结果和日常检验科操作流程,可设置复检规则“当仪器提示‘聚集PLT’报警或PLT结果<100×109/L时,自动开启网织红细胞通道复检光学法PLT计数”,可解决大多数PLT聚集导致的PLT计数假性减低。对于一些光学法PLT计数解聚不佳的PLT聚集标本,可通知患者仪器旁二次采血,采血后立即行光学法PLT计数,此流程可显著降低重新抽血的概率,并能解决几乎所有EDTA-PTCP导致的PLT假性减低的问题。

然而,0~5 min上机行光学法PLT计数的一个干扰因素是采血后离体的PLT会发生可逆性PLT聚集,该可逆性聚集会也会导致PLT假性减低。本研究结果显示,采血后立即行阻抗法PLT计数,结果会受到PLT可逆性聚集的影响,平均偏差为6.92%,标本放置5 min后行阻抗法PLT计数结果虽然与30 min后的结果有差异,但差异<5%。而光学法PLT计数的结果不会受到可逆性PLT聚集的影响,采血后不同时间点的光学法PLT计数结果基本上保持一致,平均偏差<1%。本研究对采血后不同时间点的标本制备血涂片,并镜下查找PLT聚集,但因为聚集数量太少,以及人工扫描的局限性,并未发现血涂片上的PLT聚集与PLT计数的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扫描部分标本后,发现了一些典型的血涂片:0和5 min时间点的血涂片上发现了PLT聚集,阻抗法PLT计数结果降低;15和30 min时间点的血涂片上未发现PLT聚集,阻抗法PLT计数结果正常;光学法PLT计数在各个时间点的结果均保持一致并且正常,提示光学法PLT计数对可逆性PLT聚集同样具有解聚功能。

综上所述,本多中心研究证实了血液分析仪光学法PLT计数对PLT聚集的解聚功能同样适用于采血后短时间内的PLT可逆性聚集。对于少部分光学法PLT计数解聚不佳的患者可以二次采血后立即行光学法PLT计数,结果不受PLT可逆性聚集的影响。

猜你喜欢
可逆性假性涂片
古籍修复可逆性原则、技术应用策略及实现途径*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累及不典型部位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超广义k次投影的线性组合群可逆和可逆性
低温高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查分枝杆菌与直接涂片法查分枝杆菌的比较研究
8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