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在曲靖爨文化数字博物馆的创新设计研究

2024-01-12 02:34董松桥
湖南包装 2023年6期
关键词:曲靖线下文物

董松桥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艺术设计学院,云南 曲靖 655099)

新媒体的应用已经成为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但是曲靖爨文化博物馆还停留在建馆之初的面貌,未能融入数字化时代,存在新媒体运用程度非常低、新媒体技术单一、传播力度不够、博物馆占地面积小、文物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爨文化博物馆的发展,也影响爨文化的传播。

1 新形势下曲靖爨文化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1.1 新媒体运用程度非常低

2022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以视频联线的方式在国家文物局、湖北省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策划推出3 000余个线上展览、1万余场线上教育活动,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特别是数字博物馆的参观人次也非常高,已经成为博物馆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经过调查,许多与碑林相关的博物馆都已融入数字时代,通过新媒体技术传播文物资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西安碑林博物馆建设数字碑林博物馆,开设了书法江湖碑林故事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推出“文物也脱单 国宝组CP活动”线上教育课程,同时还开设了“斗柄回寅春归大地——传统节气微课堂”,取得非常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但是曲靖爨文化博物馆还没有融入博物馆的数字时代,无法满足人们对博物馆数字化升级的期盼,也没有起到广泛传播爨文化、提升曲靖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作用。

1.2 运用新媒体技术单一

新媒体技术在曲靖市的14家文物单位中使用情况分析表明,曲靖市博物馆、宣威市博物馆在新媒体技术运用领域做得较好,有博物馆网站、公众号、网上展厅等新媒体技术运用形态,其他文物单位没有专门的网站、公众号,即使有公众号也未及时更新,新媒体技术运用程度较低。其中曲靖爨文化博物、爨宝子碑、爨龙颜碑、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等文物单位也没有专门的网站、公众号,没有建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在爨文化博物馆运用新媒体技术单一,无法让观众全面、深刻地感受爨文化的魅力。

1.3 新媒体传播力度不够

曲靖市现有8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爨宝子碑、爨龙颜碑、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是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单位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曲靖市,由爨宝子碑、爨龙颜碑所产生的爨文化已经成为曲靖一张亮丽的名片。研究爨宝子碑、爨龙颜碑而形成的爨体书法已经是曲靖的一项重要的非遗项目,爨体字库已经上线。但是普通大众对曲靖爨文化博物馆的文物知之甚少,只是研究爨文化的专业人员通过其他传统媒介的方式去认识、了解它,新媒体上对曲靖爨文化博物馆介绍比较少,而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信息、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新媒体传播爨文化的力度不够深、不够广。

1.4 博物馆的占地面积较小,陈列的文物不多

由于历史的原因,因两块碑均属国务院1961年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在曲靖一中校园内划定1 300m2土地作为保护区,也是全国唯一的只有两件展品的博物馆。如此导致爨文化博物馆的占地面积小、陈列的文物少、供观众参观的时间短,不能给观众带来深刻的参观体验。

2 爨文化博物馆资源挖掘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开发适合新媒体传播的文物资源,挖掘爨文化的旅游潜力,研究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曲靖爨文化数字博物馆创新设计的途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爨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曲靖爨文化的影响力更大、更广。

2.1 开发适合新媒体传播的爨文化博物馆资源

根据人民网开设的《新媒体发展与舆情危机应对》慕课所介绍,新媒体具有5大特点,第一新媒体建立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第二新媒体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是多媒体;第三新媒体即时性和共享性打破时空界限,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第四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媒介麦克风向大众转移,受众可以广泛且深入参与,甚至自身成为媒介;第五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1]。结合曲靖爨文化博物馆的实际,要开发适合新媒体传播的爨文化博物馆文物资源,可从4个方面进行:①结合曲靖爨文化博物馆的现状,可以开发博物馆现有文物资源;②挖掘与爨文化相关的文化资源;③开发曲靖地区与爨文化相关的旅游资源;④研究开发爨文化文物、文化、旅游融合资源。

2.2 挖掘适应新媒体传播的爨文化旅游潜力

曲靖爨文化博物馆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爨宝子碑、爨龙颜碑、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爨碑记录了中国文字由隶书向楷书过渡,也记录了中华民族由北向东、向东南迁徙的轨迹,同时爨碑是研究南北朝时期云南史和滇东北地区古代少数民族历史、少数民族和汉族融合、文化艺术交流融合的珍贵实物史料,是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史上的珍奇瑰宝。也是人们研究爨氏统治云南时期该地区的经济关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哲学思想、文学艺术以及民族民俗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文物资源。

目前爨文化已经成为曲靖市又一旅游名片,是文化传播的窗口,也是研究中国书法的重要之处,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魅力中国》栏目,曲靖与张掖的比赛对决中,500年的繁华给曲靖留下了两件国宝级文物,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这两块碑像“兰亭序”一样,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神圣地位,被康有为先生誉为“南碑瑰宝”“神品第一”。

3 新媒体在曲靖爨文化数字博物馆运用的途径

新媒体主要是指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向用户提供内容资讯、音频、视频、连接游戏、数据服务以及在线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新兴媒体。它有两个最核心的改变:一是由传统媒介变成了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介;二是传播者由权威媒介组织和媒介机构变成所有人[2]。结合曲靖爨文化博物馆的实际,新媒体在曲靖爨文化数字博物馆运用的途径有如下3条:①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让参观者可以在线观看爨文化博物馆;②综合多种网络平台优势,实现参观者与爨文化博物馆中的文物互动;③多措并举,实现线上数字博物馆与线下智慧博物馆融会贯通。

3.1 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强化在线体验感

(1)通过3D扫描技术把博物馆中现有的实体展品转化为数字资源,上传到网上平台,实现参观者网上观展览的目的。例如可以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把爨宝子碑、爨龙颜碑、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上传到网上,实现石碑的放大、缩小、旋转等功能,同时也可以用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带上VR眼睛,使观者在虚拟现实的环境沉浸式参观展品。目前很多博物馆都能实现这些功能,例如,西安碑林博物馆、桂海碑林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等。

(2) 挖掘爨宝子碑、爨龙颜碑、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文字内容,通过动漫的方式再现碑文中的历史场景。爨宝子碑记录了爨宝子以及爨氏家族在爨地统治时期的丰功伟绩,通过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当时的历史场景与历史故事,让参观者有更深的认识。例如,由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制作的云南历史名人动漫《穿越云南三千年——云小志漫游记》(第二季):爨宝子与爨龙颜是在学习强国中展播的视频。通过十多分钟的动漫展示了爨宝子碑被发现的过程,介绍了爨宝子在爨乡福地的统治政策以及取得的历史功绩。爨龙颜碑、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也可以通过动漫的方式再现这些石碑中描述的场景。

(3)打造爨碑文字的关联故事,打造爨文化问题互动交流平台,定期录制主题视频,逐步向人们介绍爨体、爨氏历史,也可以结合曲靖的其他文物,开展文物寻宝互动活动,让库中的文物逐步展示在大众的视野之中。例如,串讲爨宝子碑、爨龙颜碑、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的译文,也可以串讲爨碑的碑名、志、铭、署名等部分,将这些资源发布到新媒体中,如微信公众平台、爨文化博物馆官网,让大家更加近距离接触到爨文化的历史。

(4)通过机器人技术实现线下智慧博物馆与线上数字博物馆中的展品相互融合,观众一边可以在网上参观数字博物馆中的展品,一边让机器人展示线下的展品,实现线上和线下的高度融合,提升参观者的观展兴趣[3]。

3.2 综合多平台优势,实现线上互动

(1)通过对爨碑文字的延伸设计,从普通文字到爨碑文字的关联,指导参观者在线或线下撰写爨碑上的文字,以此衍生爨碑文字的影响力。例如,让观众体验两种书写方式,其一在线下用钢笔或毛笔撰写“龙”的拓片字、繁体字、简化字;其二在线上采用鼠标或触摸屏手写“龙”字的拓片字、繁体字、简化字,便于对爨碑字体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能吸引大家关注爨体字撰写不易,加深观众的体验感。

(2) 爨碑的文字与现代文字结合,开展成语接龙的活动,实现线上与线下互动。用现代汉字制作成语接龙的游戏,再用爨体中的拓片体、繁体字、简化字显示,打破传统成语接龙单一性,增加回答的难度,提高参与者的兴趣,以此吸引更多人喜欢这个游戏。因为爨碑中的异体字总数达25%,攒宝子碑中有异体字80多个,爨龙颜碑中有180余个异体字,两碑异体字达260之多,也可以通过此种途径让参观者了解爨碑背后的历史,研究者研究爨碑中的繁体字、拓片字、简化字的规律,如图1—2中所示的部分字,其他文字都收录在陈大献编写的《云南爨文化概说》一书中,让大家识读,这也为设计成语接龙时提供了基础资源。

图1 爨龙颜碑拓片字[4]236-239。

图2 爨碑子碑拓片字[4]289-294。

(3)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展示爨氏时期的虚拟生产、生活设施,让参观者戴上VR眼镜参与到虚拟生产的环境中,模仿其中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以爨宝子和爨龙颜为主要的人物的爨氏主题虚拟展示场景。让更多的观众去体验爨宝子和爨龙颜生活乐趣,回忆那段曲折的历史,感受那段历史的辉煌与衰落。

3.3 多措并举,实现线上与线下融会贯通

(1)可以与爨文化中涉及到的曲靖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合,非遗项目本身是传统社会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生活土壤[5]。曲靖地区的人民在爨乡福地这个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很多非遗项目,延续至今。例如由爨碑衍生的爨体书法,由爨乡人民融合中国民间传统曲牌和宗教祭祀音乐为一体的爨乡古乐等非遗项目。将爨学、爨体、爨氏、爨人、爨乐、爨居进行深度提炼,将爨文化打造成可体验、可互动、可娱乐的旅游产品、文学作品、文创产品,营造丰富独特的人文价值空间,拓展爨文化的影响面。

曲靖有2项国家非遗项目“斑铜制作技艺”、宣威火腿制作技艺,28项省级非遗项目, 44项市级非遗项目,还有县级乡级非遗项目多项,截至2021年12月,曲靖市的各级各类非遗项目达到202项,这些非遗技艺都为建设、丰富爨文化数字博物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为下一步保护传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特别是曲靖特色非遗项目“爨陶”“彝绣”“会泽斑铜”“爨体书法”“孟获与诸葛亮的故事”“陆良戴氏枕骨疗法”“罗平根雕制作技艺”项目都可以丰富爨文化数字博物馆。

由于曲靖市还没有供专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场所,所以在爨文化数字博物馆中建设一个用于虚拟展示这些非遗技艺的非遗展厅,分别展示传统技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民俗、传统体育、传统医药等内容。把部分非遗项目转化为网络项目,让观众戴上VR眼镜就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下练习传统美术、音乐、刺绣等非遗技艺,同时也可以在线下的爨文化博物馆内建设供非遗传承人展示技艺的场地,定期更换不同的非遗项目,与网络同步,参观者在不同时期参观爨文化博物馆,会有不同的娱乐体验。

(2)请专业的制作团队把爨宝子、爨龙颜的成长故事以及统治爨地的历史故事制作成新媒体资源,再通过新媒体传播出去,就能取得好的宣传效果。比较成功的案例为周兵导演的12集纪录片《故宫》,它从故宫的建筑艺术、使用功能、馆藏文物、博物馆发展历程等几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故宫辉煌瑰丽、神秘沧桑的宫殿建筑,丰富多彩、经历传奇的珍贵文物。也有国外导演拍摄电影《博物馆奇妙夜》系列,深受观众喜欢。这也是爨文化博物馆走娱乐路线的基础。

(3) 开发教育类娱乐游戏,寓教于乐,把爨文化知识融入到游戏之中,能增加参观者的兴趣。例如故宫博物院与网易合作开发《绘真·妙笔千山》;陕西历史博物馆与《梦幻西游》合作,开展以“国宝守护与笔画修复”为主题的跨界活动;2008年故宫博物院与BIM合作推出线上游览游戏《超时空的紫禁城》、2016年与腾讯开发手游《天天爱消除》。在国外,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游戏公司合作开发《和平精英》游戏;《凡尔赛1685》也是经典的博物馆与游戏合作大案例。曲靖爨文化博物馆也可以与网络公司、游戏公司合作,利用三方的资源优势,合作开发爨碑中所介绍的爨宝子和爨龙颜为主要人物角色的《南中爨氏寻踪记》大型网络教育类游戏,将游戏化思维融入博物馆学习体验的顶层设计,把博物馆陈列、教育科普、爨文化知识以交流、互动、娱乐的形式呈现,再结合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加入,让爨文化博物馆的教育游戏效果更好,使之成为学生了解、学习曲靖历史的又一有趣途径。

4 运用新媒体技术打造曲靖爨文化博物馆新的运行模式

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宽线上爨文化数字博物馆资源,改进曲靖爨文化传统博物馆,逐渐形成“线上数字博物馆+线下智慧博物馆+地方资源互融共通”的博物馆运行新模式,让博物馆中的文物活起来、“火”起来[6],使博物馆逐渐成为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平台、旅游的网红之地、学生娱乐教育的乐土,为云南省旅游事业发展拓宽旅游覆盖面。

(1) 以网站为基础,拓宽线上宣传新途径

上面介绍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曲靖爨文化数字博物馆创新设计中的主要途径,但是需要一个载体来呈现这些展品,目前比较成型的方式有网站、APP、公众号、微博、微信、直播等新媒体形态。曲靖爨文化数字博物馆首先把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数字博物馆的网站建设中,从网站的网页端、移动端、管理端为起点,再结合曲靖爨文化数字博物馆的实际,分别设计博物馆概况、爨文化博物馆管理机构、藏品、展览、研究、社会服务等6个栏目,实现观众从网上参观曲靖爨文化博物馆的文物,了解曲靖的文化。再以网站为基础,开发爨文化数字博物馆的APP、公众号、微博、微信、直播等平台内容,拓宽传播的途径。

(2)爨文化博物馆向新媒体转型升级的措施

为了实现“线上数字博物馆+线下智慧博物馆”的融合发展,向新媒体转型升级,在建设线下博物馆的时候,要为观众、媒体人、工作人员提供连接线上博物馆和线下博物馆的网络端口,并为工作人员、设备存放、研究、创新团队、新媒体技术运营人员提供设备用房和办公用房,为持续更新博物馆的信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虚拟现实技术是新媒体的主要形态,建设虚拟的爨文化数字博物馆,虚拟数字博物馆既不受场地的限制,又不受内容的限制。因此可以把爨文化相关的非遗项目建设在数字博物馆之中。例如爨体书法、爨乡音乐、爨乡美术民间绘画(沾益民间彩绘画)、爨乡服饰陆良马甲、爨乡传统工艺斑铜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既能丰富爨文化数字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又能拓宽爨文化内涵与外延。可将观众非常喜欢的非遗项目增加到以后曲靖爨文化博物馆的改扩建设计方案之中。

提供线下爨文化互动和爨文化游戏体验的配套设施。在爨文化博物馆改扩建过程中,为线下爨文化互动体验和爨文化游戏体验提供场所、设备及专门的活动空间,配备设备操作规程和指导教师。也要为开发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游戏平台,开发不同使用对象教育类游戏课程、知识读本、游戏攻略与曲靖历史结合的手册,便于博物馆知识的不断更新。

总之,新形势下博物馆为应对各种问题,都在尝试新观念、新技术、新途径,使博物馆的展品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从数字1.0 时代到数字3.0 时代,新媒体为博物馆APP沉浸式传播、用户沉浸式体验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7]。本研究运用多种新技术开发适合新媒体传播的文物资源,挖掘爨文化的旅游资源,采用多种途径运用新媒体技术设计曲靖爨文化数字博物馆,为传统博物馆向数字博物馆转型升级提供参考路径,并运用新媒体技术,使观众通过新媒体手段既可以观看博物馆展品,也可以进行文字接龙的互动游戏,还可以参与到电影、网络游戏等娱乐活动之中,让传统的爨文化博物馆发展为可观看、可互动、可游戏、可教育的沉浸式的3.0版数字博物馆,实现线上数字博物馆与线下智慧博物馆融合发展。并逐步向“线上的数字博物馆+线下智慧博物馆+地方资源互融共通”的新模式迈进。

猜你喜欢
曲靖线下文物
曲靖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介绍
文物的栖息之地
曲靖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介绍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曲靖时代新装
曲靖方言的语气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