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 术后的影响

2024-01-13 03:19余雅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年25期
关键词:心绞痛出院入院

余雅真 罗 芳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冠心病心绞痛主要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导致血管管腔变狭窄,造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发生暂时性急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冠心病心绞痛有多种类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主要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严重病理状态,通常提示预后不良[2]。临床医师针对本病主要采取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治疗,但由于患者缺乏介入手术等方面知识的认知,导致其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从而无法有效配合术后康复治疗。时机理论是临床提出的新型护理理念,其注重因时、因病施护,主要依据患者自身存在的生理节律,在合适的时机从多方面开展干预措施[3]。本研究对我院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时机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护理,分析其护理成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40 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组、家庭组,各20 例,此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均符合《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4]中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年龄在60周岁以上;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随访丢失者;有精神病史无法配合者;合并其他心脏疾病者。

1.2 方 法

1.2.1 基础组:护士常规提供出院指导,出院后定期开展电话随访(2 次/月),询问患者近况,嘱其按时复查。

1.2.2 家庭组:时机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护理,如下:

(1)出院准备期:这一阶段从院内治疗过渡至康复治疗,护理重点在于强调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制订个体化院外康复方案。出院前护士向患者及照顾者讲解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等,强调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利用PPT 对患者出院后科学居家运动方法、运动原则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介绍;高度肯定照顾者的作用,鼓励其帮助患者顺利完成角色转换。

(2)院外调整期(出院至居家后3 个月):这一阶段护理重点包括居家康复护理、照顾者宣教及强化情感支持。护士建立PCI 术后居家康复护理微信群,在微信群内推送PCI 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心脏康复锻炼等科普视频;加强与照顾者的交流,告知患者未遵医嘱合理用药或出现并发症的危害性,使其全面发挥督促作用;要求患者或照顾者每日上传当日康复锻炼进展情况,并实时监督;护士在为患者提供科学指导期间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反馈。

(3)院外适应期(居家后3-6 个月):这一阶段患者康复锻炼基本获得成效,容易放松警惕,护士在微信群内推送冠心病心绞痛良好饮食、生活习惯等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指导患者及照顾者合理控制疾病发生高危因素,嘱其根据自身恢复状况对生活与工作做出合理调整,指导其逐步回归社会;充分利用社区医疗资源,提高居民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知晓程度,以便患者正确寻求社会帮助。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基线资料。(2)遵医行为评分:自制遵医行为评分量表,包括戒烟忌酒、科学饮食、康复运动及合理用药,各项总分均为50 分,得分越高患者遵医行为越佳。(3)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选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该量表包含3 个维度(疾病医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及情绪管理),共27个条目,分值与自我管理能力呈正比[5]。照顾能力评价选用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分值范围0-50 分,照顾者照顾能力与得分呈反比[6]。(4)心绞痛状况评价选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其包含5个维度(疾病主观感受、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及治疗满意度),共19 个条目,单项维度满分均为100 分,得分与心绞痛严重程度呈反比[7]。(5)记录并发症(桡动脉痉挛、血栓形成、感染等)发生情况,随访1年,统计两组再入院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 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所示。

表1 比较两组基线资料

2.2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

两组干预前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组干预后戒烟忌酒、科学饮食、康复运动及合理用药等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所示。

表2 比较两组遵医行为(±s,分)

表2 比较两组遵医行为(±s,分)

组别基础组家庭组t 值P 值例数(n)20 20干预前36.75±2.19 36.81±2.13 0.088 0.930干预后42.19±3.86 47.92±1.52 6.177 0.000干预前34.62±2.53 34.55±2.67 0.085 0.933干预后41.54±3.01 47.06±1.37 7.465 0.000干预前35.34±2.48 35.49±2.56 0.188 0.852干预后42.31±3.06 48.23±1.71 7.553 0.000干预前33.15±2.07 33.19±2.11 0.061 0.952干预后40.28±3.79 46.92±3.04 6.112 0.000戒烟忌酒科学饮食康复运动合理用药

2.3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及照顾者照顾能力比较

两组干预前自我管理能力及照顾者照顾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组干预后CSMS 评分高于基础组,其FCTI 得分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所示。

表3 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及照顾者照顾能力(±s,分)

表3 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及照顾者照顾能力(±s,分)

组别基础组家庭组t 值P 值例数(n)20 20干预前62.35±4.18 62.41±4.16 0.046 0.964干预后73.05±3.79 87.16±4.54 10.670 0.000干预前18.26±1.42 18.21±1.37 0.113 0.910干预后13.54±1.14 7.93±1.02 16.401 0.000 CSMSFCTI

2.4 两组心绞痛改善状况比较

两组干预前SAQ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组干预后疾病主观感受、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及治疗满意度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 所示。

表4 比较两组心绞痛改善状况(±s,分)

组别基础组家庭组t 值P 值例数(n)20 20干预前60.75±3.69 61.02±3.65 0.233 0.817干预后66.52±4.23 71.95±5.24 3.576 0.001干预前68.12±3.19 68.17±3.37 0.048 0.962干预后74.93±4.68 81.13±5.03 4.036 0.000干预前78.98±3.38 78.79±3.35 0.179 0.859干预后84.15±4.27 89.64±5.17 3.662 0.001干预前70.95±3.37 70.87±3.41 0.075 0.941干预后76.54±4.51 82.97±5.48 4.052 0.000干预前74.09±3.18 74.11±3.16 0.020 0.984干预后79.20±4.46 85.81±5.09 4.368 0.000疾病主观感受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治疗满意度

2.5 两组并发症及再入院率比较

家庭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5 所示。

表5 比较两组并发症及再入院率[n(%)]

3 讨 论

老年患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再加上机体各项功能处于衰退阶段,其居家后医嘱遵从意愿直线下降,从而对PCI 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本次试验指出,家庭组干预后戒烟忌酒、科学饮食、康复运动及合理用药等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基础组(P<0.05),原因可能为时机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护理通过加强随访以掌握患者出院后病情动态变化,为其提供疾病及康复治疗的最新资讯,并充分调动家庭照顾者的监督、倡导作用,能够使患者出院后仍接收到医护人员全面且专业的个体化指导,能够使老年患者对术后康复治疗的信心及对护士的信任增强,有助于其遵医行为改善。

常规延续护理模式中,护士仅借助电话与患者进行短暂交流,未能充分结合患者居家实际需求开展护理服务,护理缺乏针对性,从而影响效果一般[8]。本文分析得出,组干预后CSMS 评分高于基础组,其FCTI 得分低于基础组(P<0.05),提示时机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护理通过持续加强健康宣教,使患者及照顾者充分认识到居家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以督促患者在出院后仍坚持开展康复锻炼,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同时照顾者全面了解疾病再发对患者及家庭造成的危害性,从而自主学习PCI 术后康复护理措施,在维护患者躯体健康的同时也使照顾者获得更高的能力。

陈佳洁等学者报道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后应用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家庭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再入院率[9]。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组干预后SAQ 各维度评分高于基础组,其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低于基础组(P<0.05),这表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及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增强能够使家庭护理各项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合理规避并发症相关风险因素;并通过健康生活以减轻心绞痛症状,减少再入院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时机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护理开展后,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绞痛症状,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并增强照顾者照顾能力,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再入院率,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猜你喜欢
心绞痛出院入院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文门诊室
第五回 痊愈出院
作文门诊室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