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冶炼厂精矿预干燥系统炉窑维护与改造实践

2024-01-13 10:41贺金森
湖南有色金属 2023年6期
关键词:炉窑炉排热风炉

贺金森

(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贵溪冶炼厂,江西 鹰潭 335424)

某冶炼厂是大型省属国有企业下属的骨干工厂,是“六五”时期国家成套引进的铜火法冶金工艺。火法冶金是生产铜的主要方法,目前世界上80%的铜是火法冶金生产的,特别是硫化铜精矿,全用火法处理[1]。铜精矿的组成对冶炼工艺的选择极为重要[2]。其精矿预干燥系统,归口工厂下设的车间管理,是工厂主生产工艺线的首道关口。主要负责完成精矿入厂后的预干燥处理及输送任务,系统年需输送精矿量达200万t以上。该系统的核心——炉窑部分,经过多年的使用维护和持续改造,不仅满足了该套系统长周期高效运行的需求,同时实现了系统的低碳环保排放。对同行业的设备管理维护和改造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基本概况

我国铜冶炼一般都采用圆筒干燥,干燥后精矿含水5% ~8%[3]。精矿预干燥系统主要是由热风炉、加料机、干燥窑等设备组成,如图1所示,其原理是利用热风炉燃烧块煤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在回转窑内与高水分精矿进行热交换,并在回转窑的不断转动下,精矿从窑头向窑尾运行,从而起到脱水的作用。

图1 精矿预干燥系统设备连接图(一系统一系列)

1.1 回转窑

系统采用的核心设备之一——顺流式回转窑。由内外双层筒体构成,外筒体尺寸为直径Φ3 200 mm×20 000 mm,采用A3镇静钢钢板卷焊而成。内筒体则主要采用厚8 mm的1Cr18Ni9Ti不锈钢钢板卷焊而成,内外两层筒体采用专用螺栓紧固连接,内外筒体间设计了振打垫板。

为保护干燥窑端部及防止物料外溢,在筒体进料端还设计了4 500 mm长的310S材质耐热不锈钢筒体,以及窑头端部耐热挡圈;筒体前端布置了8块螺旋推料板,其作用是在窑体转动下将精矿向窑内推送。在筒体内还分别设置12圈共108块升举式扬料板翻动物料,以增加换热面积。考虑到入窑铜精矿水分“前高后低”的特性,扬料板前6圈每圈设置了8块,后6圈每圈设置了10块。

为减少筒体内物料粘结,在外筒体上还设计了9圈振打装置,即每圈9个,共计81个振打锤,通过敲打振打垫板传导振动至内筒体。窑体进料选择了倾斜33°的水冷螺旋加料机加料,对传统的流槽式加料方式进行了改进,这不仅消除了繁重的捅料劳动,而且使进料均匀、流畅,保证了窑内稳定的物料供给。

1.2 热风炉

热风炉是为干燥设备提供热源的设施。用于热风炉的热源主要有:天然气、煤、电、油以及太阳能[4]。预干燥系统热风炉采用燃煤作为热源,为砖砌体结构,外形尺寸10 780 mm×4 524 mm×9 210 mm,其内部配置了原上海锅炉厂设计制造的20 t/h标准锅炉排,该炉排是一种机械化的锅炉层式燃烧设备,以加煤斗进行自动落煤加入燃料。

炉排工作面即炉排表面部分,是由许多薄片的炉条呈鱼鳞状前后连续斜叠。通风截面为6%,炉链的结构特点是有多根链条,不设横梁,炉条以5片为1组,用炉条夹板夹住固定到链条上,链条用拉杆串联,在链条之间又串有长滚柱,滚柱与主轴上的链轮吻合,传动炉链运转。炉链的运转是由主动轴推送的,从动轴则是滑动的,炉链在从动轴上方倾斜,而下方下垂,使其产生拉力,拉紧炉排的工作面。

炉排内部燃烧采用分段送风,沿炉排纵向分成若干大容量的风室,每个风室单独接进风管,进入的燃烧风由于扩散而降低速度并能均匀地分布充满风室,进风管内有碟形门,可以调节风室风压。炉排采用两侧进风,风室中间隔开。风室出灰装置采用碟形落灰门,摇转落灰门,煤灰落至下层炉链上,炉链在下部导轨上移动,导轨有缺口处,遇到缺口处,炉条垂直,煤灰就落到再下一层的埋刮板运输机内。出灰门摇动装置通过进风管装置而在风管外面,其布置与进风管一致。

排渣装置采用鹰嘴式挡渣器,其靠自身的重量将头部压在炉链上,下部搁底钢轨砌在一堵矮墙上,两端嵌入地基和炉墙,不与炉排支架连接,也不用地脚螺栓固定。

热风炉的给煤装置为筛分一体的分层式锅炉给煤装置,装置采用多块结合式煤闸板,每块闸板均装有弹簧装置,遇上较大煤块时,煤闸板依靠弹簧的自行弹力,使其安全通过。能通过的最大煤块直径为160 mm。该装置在前端设置两道水冷系统,而且其链轮部位采用离合装置,当遇外部事故而使滚筒受力加剧时,在一定力矩作用下会使离合装置自行分开,保护关键部件不因受力过大而受到损坏。

2 故障分析及维护管理

2.1 故障分析

回转窑的故障主要分为机电和窑体两个部分。机电部分,常见的故障现象主要有减速机漏油、运行温度高,驱动电机散热风扇老化烧损,大齿圈喷油装置加油出现假信号不喷油,托轮轴承小流量冷却水断流等。窑体部分,故障现象主要有振打锤脱落、斜敲,内筒体焊缝开裂,扬料板变形脱落等。

热风炉的故障则主要集中在煤、渣处理及炉排系统上。常见的故障现象有给煤装置粘接卡死,炉排鱼鳞片脱落,防焦器管道漏水,下灰斗堵灰,煤灰刮板机异响、卡死,出渣机卡死停运等。其次是在热风炉本体上,常见的故障现象有拱顶掉砖坍塌,内拱顶积灰过多堵塞通风截面,上升烟道掉砖变形等。

上述炉窑设备中,几乎每一个故障现象,都会对系统生产造成影响。而故障现象一旦扩大化,则会对整个炉窑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威胁。轻则只是个别班次的短时停车,严重时则会直接导致全系统停产。

2.2 维护管理

针对出现的故障现象,车间在维护管理上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制度化点检。采用班组日常点检加点检员专业点检的模式,生产班组每班次对设备进行运行前、中、后点检,点检组每周至少两次对炉窑设备进行专业点检。同时,车间还会在每周一组织一次机电、工艺专业技术人员混编的联合点检。确保对炉窑设备日常和专业点检的全覆盖。

2.专业化分工。车间将炉窑设备分为机电、工艺两个部分进行分专业管理,统计表见表1,通过专业化分工,强化设备本体和附属设备的专业化管理,提高设备管理的针对性。同时,不断提高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要求。

表1 预干燥系统炉窑部分专业化分工统计表

通过采取以上维护管理措施,对于核心设备回转窑内筒体部分,使用寿命基本维持在了3~4 a,即两个大修周期左右。车间采用第一个大修周期焊接修复筒体,整体更换扬料板;第二个大修周期整体更换筒体及扬料板的方式,保障了回转窑筒体的长周期使用。热风炉也基本维持在两个大修周期深度检修一次。

3 改造实践

炉窑设备在多年的使用管理过程中,虽然能基本满足车间预干燥系统的物料输送生产需求。但窑体长周期运行后期,故障现象加重,维护成本高等弊端逐渐显现。燃煤热风炉环保节能劣势凸显,不再符合有色冶金行业主流环保生产设备的高标准需求。这些因素的叠加,也不断推动着工厂加快对预干燥系统炉窑设备的改造步伐。

3.1 回转窑改造

通过多年的经验分析,回转窑使用的主要问题和痛点是:励磁调速电机达不到很好的节能效果;内筒体直接接触年约2万t左右返回系统内的中间物料,粘接腐蚀加剧。扬料板掉落和内筒体开裂严重;应用的“一”字型扬料板与回转窑的焊接面窄,一旦脱落后,再焊接的新扬料板抗冲击力变差。

因此,车间针对这一系列痛点问题,对回转窑进行了逐一针对性的改造升级。一是在内筒体部分,将原厚8 mm,1Cr18Ni9Ti材质与310S材质相结合的不锈钢内筒体钢板进行升级替换;同时,对扬料板的型式和材质也给予了相应改进,见表2。二是对原励磁调速电机进行了升级改造,将两台回转窑驱动电机,全部更换为了变频电机。在提高了回转窑生产节能水平的同时,改善了回转窑的维护管理难度,延长了回转窑内筒体及扬料板的使用寿命。

表2 回转窑改造前后相关信息对比表

3.2 热风炉改造

按照国家、行业发展的要求。2015-2016年,工厂对预干燥系统的两台燃煤热风炉,全部升级改造为了高效节能的预热式天然气热风炉。在使用清洁燃料替代的同时,热风炉由原全砖砌式结构,变成了外部钢筒体,内部少量耐火砖砌筑的结构。通过后期的性能考核试验得出的统计数据,见表3、表4。

表3 1#天然气热风炉性能考核表

表4 2#天然气热风炉性能考核表

热风炉虽然外观尺寸缩小,但仍然保持了较好的热风生产能力,以及非常高的热利用效率,见表5、表6。

表5 1#热风炉热效率统计表

表6 2#热风炉热效率统计表

由表5、表6中可知,1#热风炉总热效率达到98.50%;2#热风炉总热效率达到98.59%,平均热效率为98.55%,均超过设计值95%。此外,冶金工业是耐火材料的最大消费者,其每年消耗的耐火材料约占全年耐火材料产量的60% ~70%(其中有色冶金工业的消耗量约占10% ~15%)[5]。热风炉进行天然气改造后,炉砖消耗量得以大幅下降,见表7。炉体维护成本及工作量都得到更好的控制。

表7 热风炉改造前后相关信息对比表

4 结束语

通过多年的摸索和持续的跟踪改进。目前,工厂首台改造后的回转窑,使用寿命已经成功达到9 a。热风炉则由于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替代,彻底改善了煤、渣处理等附属设备带来的系统高故障率,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得以全面提升。热风炉热风生产控制因素,由以往的煤层厚度,炉排速度,鼓风量及混风量等简化成了天然气入炉量和混风量。司炉工的操作也变得更加简便,实现了以往多点面控制到现在单一档位控制方式的改变,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此外,由于燃气热风炉不再需要保温作业,实现了随用随停的功能。因而保障了停止生产时窑内滞留精矿不会因过干燥,而造成再开车时的窑后精矿扬尘,有效改善了预干燥系统作业环境。精矿预干燥热风炉通过升级改造后,实现了生产稳定高效和环保达标排放的目标,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对工厂推进绿色生产,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炉窑炉排热风炉
顶燃式热风炉分级燃烧技术应用
有色金属行业炉窑工业绿色发展报告
三座热风炉采用“一烧两送热并联”创新工艺
莱钢1880m3高炉热风炉烘炉实践
湖南巴陵炉窑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巴陵炉窑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КВ-РФ-11.63型锅炉炉排销改造
关于热风炉控制系统实现技术的分析
SiC材料在高温洁净炉窑设计中的应用
一种链条炉排长销自动调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