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域下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讨

2024-01-13 08:37周海嫔陆晓雨
长治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超星药理学思政

周海嫔,陆晓雨

(滁州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类课程要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掀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高潮,“课程思政”被全面纳入本科教学新体系[1-2]。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趋势,也是要求。同时,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书育人,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教学也是教育回归的体现。

作为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专业,制造工程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和设计人才为目标的宽口径专业。药理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深入开展药理学的课程思政改革,集知识传授、德育训练和科学教育于一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仅可以拓展药理学的教学思路,而且能切实将思政教育落实在药理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1 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基础

1.1 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的制修订

课程教学大纲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教师选编教材、组织教学、学校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结合教育部课程思政的总体要求,某学院开展2019 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的制修订工作。根据国家政策和需求、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要求,药理学课程团队进行集体讨论,确定药理学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如表1)。

表1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

1.2 药理学教师能力的提升

“树人先立德、育人先育己”。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关键[3]。制药工程专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示精神,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强化教师的育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身作则做好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作为药理学授课教师,立足岗位的创新意识与责任担当,积极参加滁州学院组织的“课程思政专题网络培训班”并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学习各类线上举办的关于课程思政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路、方法以及优秀典型案例,提高自身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做到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4]。

2 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途径

2.1 基于超星学习通在药理学课程建设中融入思政元素

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校超星泛雅平台建立药理学课程,上传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PPT、相关视频、作业以及学科前沿相关的课外资料,并且可充分利用手机端——超星学习通移动学习平台——与学生实现有效沟通,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三段教学形式。课前利用超星学习通推送与本节课程内容相关的思政主题讨论,大部分以视频、经典案例及故事的形式展开;课中结合思政元素进行知识点的讲授,并将课堂分为思-提出问题、究-讲解机制、练-习题实战和析-总结延伸四个环节,教学环节连续有序,与以往教学方法相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延伸性”以专题研讨、思维导图作业以及课后作业为主要举措,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5]。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为了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融入思政元素,开展药理学的课程思政教育,具体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设计如表2 所示。

表2 《药理学》各章节思政元素的融入点

2.2 基于专业学科软件APP 的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推动了专业学科软件APP 在课程中的应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宝藏软件——学习强国APP[6]。在“理工农医”专栏,《药理学》、《医学生理学》、《智能医学发展前沿》等不仅完善了课程的视频资料,而且拓展了专业知识面和视野。在“科普中国”专栏,有科技前沿、科学家精神、科普真相等,学生既可以领略大家精神,又可以了解学科动态,具有一定的榜样激励作用。应用X-MOL、药渡、丁香园等平台软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文献的阅读、了解行业资讯,培养其科研思维和兴趣,还可以问答板块有效解决学习中的科研问题。

2.3 基于班级QQ 群媒介的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

班级QQ 群是学生最常使用的沟通交流平台,可以为药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提供新的空间。因为药理学的知识点繁杂,课时少,在课堂上进行拓展的时间有限,因此课后在QQ 群里发布相关的资料、案例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发表相应的观点,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三观”。如讲到抗肿瘤药物章节时,与学生分享目前肿瘤治疗药物的研究前沿,如PI3K 抑制剂、PARP 抑制剂等,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利用QQ 群的直播和屏幕共享功能,进行课后习题的辅导以及小组讨论。如针对二甲双胍的“老药新用”,线上开展讨论交流会,同学们各抒己见,全面解读二甲双胍药物的发展,培养学生发展和辩证的思维。

2.4 完善药理学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

在药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中,通过督导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成效评估、学生评价等方式,从“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两个方面对课程进行多角度和全过程的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增加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程资源、教学效果、考核方式等方面融入课程思政的评价指标。

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效,笔者采用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过程性评价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出勤、课中互动、课后作业、小组作业、专题讨论、平时小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结果评价是指线下理论闭卷考试,多种题型,会涉及考核药理学科学素养、职业素养等价值取向,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度以及价值观的引领度。

3 结语

《药理学》知识点繁多。通过超星学习通、专业学科软件APP 以及班级QQ 群等媒介的辅助,在药理学的专业知识中融入思政育人元素,促进学生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能够合理指导安全用药,引领学生实现道德法治素质和科学素养的统一,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但是如何更好的在药理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丰富课程内容以及完善教学评价方法,仍然需要我们教师团队进行深入的探讨。

猜你喜欢
超星药理学思政
超星期刊
超星期刊
超星数据库录入证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艺术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