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永恒之城

2024-01-14 01:54周婷
世界博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歌德罗马博物馆

周婷

傍晚时分的罗马斗兽场。

罗马是时间的捕猎者。时间能吞噬一切,却似乎无法吞噬罗马。无数人梦想着拜访这座城市,体验永恒的些许瞬间。然而,不管是拜访者还是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不得不感叹:一周的时间不足以走遍罗马,甚至一生也不够。

提到罗马,人们就会想到成千上万条街道、壮阔的考古遗址、数不清的中世纪教堂、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和绘画、诸多的新旧博物馆等。罗马本身即一座伟大的博物馆。它的独特构思、自然风景、辉煌历史、代表两千多年来最高成就的艺术品,以及随处可见的惊喜和浪漫,都汇聚在它的名字之中。博物馆“Museion”一词源于希腊语“μουσείον”,意为“缪斯女神庙”。15 世纪时,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该词来指代收藏艺术品的地方。从16世纪开始,欧洲的旅行者和学者到他国旅行,主要是通过参观城市考古遗址和博物馆来加深知识。在很短的时间里,博物馆就成了国家的象征、文化的标志和历史的见证,因为它们保存着散落在各地的艺术品,是保护和欣赏国家文化遗产的最佳场所。而就在罗马,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卡比托利欧博物馆。

阿尔贝托·索尔迪曾说,罗马是一个 “要踮起脚尖穿过的客厅”。索尔迪被誉为意大利喜剧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之一,“一个普通意大利人”的最完美诠释者,他在电影中塑造了16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以讽刺和幽默的方式向公众展示这个国家的真实面貌。他深爱着这座孕育他且他毕生生活的城市,他不止一次地说过,怀念那个用脚步丈量的罗马,而不是这个被汽车和噪音摧毁了的罗马。时至今日,去世15年后,索尔迪大口吞食意大利面的图片在街头随处可见,他的故居已成为一座别墅博物馆,一个充满活力的记忆之地,参观者可以感受到他仍然是这座城市的一部分。

在罗马,许多文化遗产都是不可移动的,因为它们仍然是城市的一部分,或者保存在教堂和历史宫殿中,因此,罗马就是一座半露天的博物馆。几个世纪以来,博物馆已成为某些大都市的文化场所,尽管它们的展品都是无可挑剔的,但缺少一种令旅行者身临其境,随时随地被震撼的力量,而这正是罗马的与众不同,令其他城市难以望其项背。来到罗马的游客,通常会在“不知疲倦为何物”的漫步中度过目不转睛的一天,即使不走进任何一个博物馆也能受到艺术和历史的熏陶,这里随处可见古罗马、拜占庭和伦巴第时期的雕塑和绘画作品,从中世纪到巴洛克时代的杰作,身处某条小巷或角落的雕刻遗迹很可能就是平图里奇奥、菲利普·里皮、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卡瓦拉齐奥、贝尼尼或者博罗米尼创作的,或者可能会意外地发现自己置身于由世界知名建筑师设计的当代艺术作品前。

意大利喜剧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之一阿尔贝托·索尔迪的故居,已成为一座别墅博物馆。

阿尔贝托·索尔迪大口吞食意大利面的图片在罗马街头随处可见。

科尔索大街是南北纵贯罗马古城中心区的一条主要街道,虽比罗马市中心大部分街道要宽,但仍只能容纳狭窄的车道和人行道。这是歌德爱去的地方。

希腊人咖啡馆建于1 7 6 0 年, 是罗马历史最悠久的咖啡厅,已有260多岁,歌德曾多次造访这里。

 《歌德在罗马平原上》,1786年由德國画家、歌德的朋友蒂施拜因所绘。

俯瞰过雄伟的古罗马广场,从卡比托利欧博物馆所在的小丘上走下来,还未从奥古斯都和康斯坦丁的丰功伟绩中回过神来,迎面便看见一座奇特的建筑:罗马共和时代的神庙和一座后古典时代的教堂完美结合,背对着台伯河岸的参天大树,矗立在残垣断壁之中,诠释着意大利古城独有的废墟之美。你或许会感叹:只有意大利人才能如此兼容万象、别出新意,拥有弄拙成巧、成美的技艺。

每一个博物馆免费日,罗马的各个博物馆都会一遍一遍地刷新参观人数的纪录,这多是源自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有的罗马人周末最普遍的安排便是在城市里“走两步”,游客们更是走得乐此不疲,将每一个景点都围得水泄不通,在每一个博物馆门前排起长队。

为了缓解城市的环境和交通问题,罗马市近几年来顶着巨大的质疑和抱怨,不断推广每月一次的“绿色出行日”,禁止私家车出行,同时鼓励人们选择无污染出行,拉慢现代紧张的生活节奏,更多地关注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这一天的罗马没有了国际都市的繁忙,教堂的钟声清晰悦耳,人群攒动在宽阔的马路上,听得见彼此的笑声,让城市变得更加舒适和浪漫。总之,罗马是那个要怀着无限敬畏之心去感受的城市,就像索尔迪说的那样,一个“要踮起脚尖穿过的客厅”。

罗马不仅是一座历史与文化之都,她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不管是艺术家、历史学家、文化爱好者,还是对美和浪漫生活的崇拜者,每个人都希望在这里生活,她是不同文化的交汇地,她欢迎尊贵的王子和贫穷的乞丐。罗马因此背负着一个世界的使命,她不仅属于罗马人,更属于那些向往她的异乡人,只因他们看罗马看得更清楚。

“罗马,世界的首都!整个世界的历史都汇聚在这里。从我踏上罗马的那一天起,我意识到自己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我复活了。”1786年,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开始了他的意大利之行,接下来的两年被他描述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歌德是谁?作家、诗人、哲学家、科学家,但更是一个被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的、不知疲倦的旅行者。他把心留在了罗马,对这座永恒之城充满了爱。

在《意大利之旅》一书中,歌德记录了他在罗马的经历,还加入了他亲手绘制的素描:被植物覆盖的古罗马废墟遗址,巴洛克广场上慵懒的落日。孜孜不倦的好奇心让这位德国知识分子写下了对罗马和当地居民的观察。他为我们清晰地展现了后巴洛克时代的罗马,细致入微地描述了罗马的无数建筑和广场。让我们回到两百多年前,斗兽场是一座废墟,孤单地矗立在一片荒凉废弃的低洼里,牧羊人领着羊群在灌木丛中游荡。这个精力充沛的异乡人,白日在城市里四处漫步,晚上与他的罗马情人福斯蒂娜幽会,并将这短暂的爱恋写入了《罗马挽歌》。在罗马,歌德捕捉到了生活最美丽、最重要、最强烈的一面,让他那颗总是在寻找某种东西来平息躁动的心产生了共鸣。

18世纪的罗马意味着古典世界的宁静和阳光之美。对歌德来说,罗马之行的价值在于,他的内心发生了某种变化,从青年时期的激情澎湃转向了更为宁静和古典的理想。“我在这里生活得清澈安宁,这是我长久以来从未想到过的。每天都有新的值得关注的对象,每天都有鲜活的、伟大的、猎奇的形象,以及一个长期生活在思想和梦境中,但想象力却永远无法把握的一个整体”。他最喜欢的是罗马的“轻盈”,也就是至今全世界人对罗馬乃至意大利的印象:永不停息的生机和欢乐。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名句也正好诠释了这种意式哲学,“我们应当轻盈地生活。轻盈不是肤浅,而是从万物的高处滑翔而过,卸落心中的巨石”。

此外,歌德还多次造访著名的希腊人咖啡馆。这家坐落在西班牙广场附近的咖啡馆曾经是艺术家和文学家的避难所和聚会场所,歌德和友人们时常在咖啡馆的温馨氛围中交流彼此的政治和文学观点,如今在繁华的奢侈品街中它被游客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在罗马,歌德非常享受一边散步一边阅读:他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是帕拉丁山上的法尔内塞花园,还有科尔索大街的色彩,尤其是周日活跃在城市中的马车,让歌德感受到了非同寻常的活力。在如今市政府和卡比托利欧博物馆所在的小丘上,歌德也经常徘徊漫步,那里既可以俯瞰整个古罗马广场,又可以欣赏金色的落日余晖。

1788 年,歌德离开了罗马,留下了浓浓的乡愁和遗憾。1829年,已步垂暮之年的歌德写道:“我可以说,只有在罗马,我才感受到了做人的真谛。我再也没有回到过如此崇高的精神境界,也再也没有过如此幸福的感觉。”令人欣慰的是,罗马也记住了歌德的深情,不仅将他的故居(位于繁华的科尔索大道18号的一间公寓)改建成了博物馆,还在博尔盖塞别墅中建造了一座雄伟的纪念雕塑。值得一提的是,在歌德博物馆不远处的西班牙广场,还有英国浪漫派诗人济慈和雪莱的故居博物馆,他们也选择了永恒之城作为长眠之地,永远被镶嵌在了这座城市的时空中。

罗马是一座绿色的城市,适合行人漫步其中。罗马没有高山、森林和湖泊,有的是丘陵、纪念碑和喷泉。你可能听说过博尔盖塞别墅,这个位于古城中心边缘的大公园里有著名的博尔盖塞画廊、生物公园、动物园和大片的绿地和喷泉。此外,从特拉斯特韦雷前往雅尼克鲁姆山游览途中,可能会经过罗马植物园、斯基亚拉别墅和规模宏大的帕菲力别墅。罗马北部的阿达别墅具有北欧风情,而南部的阿皮亚古城公园和阿克奎多蒂别墅公园则拥有美丽的步行路径。总之,罗马是一座步行者永远不会厌倦的城市,至今没有人可以骄傲地说:我已经踏遍了罗马。

罗马是步行者的城市,在这里必须穿舒服的鞋子。罗马号称“七丘之城”,在一个又一个山丘上漫步本来就十分辛苦。此外,和其他大都市不同,罗马的道路均使用一种巴掌大的碎石铺成,路面总是坑坑洼洼,因此罗马女人绝对不穿细高跟鞋。很多来罗马的游客都始料不及,然后在第一天晚上回到酒店时,忍受着肌肉酸痛和脚上的水泡,如同一位历经千辛万苦抵达罗马的朝圣者。在罗马免不了迷路,这里的街道和小巷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在很多人看来,它们的存在没有任何逻辑。因此,穿过任何一条不知名的小巷,人们会突然发现自己来到了许愿泉或纳沃纳广场前。

台伯河是罗马的母亲河,将罗马一分为二,罗马城的大部分位于台伯河以东。

帕菲力别墅是一座17世纪的别墅,拥有罗马最大的风景园林,位于贾尼科洛山的一侧,是罗马市民重要的休闲娱乐之地。

博尔盖塞别墅位于古城中心边缘,这个大公园里有著名的博尔盖塞画廊、生物公园、动物园和大片的绿地和喷泉。

意大利之都拥有美丽的日落、壮丽的景色和建筑的奇迹,吸引着最纯洁的感情和对生活的赞美。罗马为来访者们提供了无尽的去处,让他们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能留下难忘的时刻。从西斯托桥欣赏台伯河,在梵蒂冈博物馆中沉浸于艺术作品,向许愿池中投掷硬币,夜晚漫步在灯火通明又万籁俱寂的罗马,给人一种走在电影布景里的感觉,就像《甜蜜生活》中忧郁又迷惑的马塞洛·马斯特罗亚尼,又像《绝美之城》中不断寻找又不断失落的杰普。电影中最经典的场景便是,西装革履的知识分子在深夜里漫步罗马,穿梭于古典与现代、神圣与世俗、美丽与丑恶之间,让观者领悟到:生活远非甜蜜,而罗马绝对美丽。

特拉斯提韦雷的名字来源于拉丁文“TransTiberim”,即“台伯河之外”,是古罗马城外的一个区,位于台伯河西岸。这个街区的独特之处就是其狭窄的迷宫般的小巷,是罗马最丰富多彩的街区之一,这里的居民长期以来骄傲地认为自己比其他街区居民更加“罗马”。

此外,罗马还拥有迷人的日落。看着天空慢慢变成粉红色和橙色,太阳慢慢消失在地平线上,梵蒂冈的圆顶开始在阳光下闪烁,瞬间穿越时间的维度,真是难以言喻的魔法!8月的晚上,沿着台伯河散步,在特拉斯提韦雷喝一杯开胃酒,在鲜花广场点一杯果汁,在罗马斗兽场的阴影下享用一顿别致的晚餐,进入帕索里尼笔下神圣的罗马;从阿文蒂诺山上的橘子园观察圣彼得的圆顶,追随那些伟大电影的脚步,重新发现索伦蒂诺和新现实主义的绝美之城;在淡黄色的建筑旁,大理石柱的凉荫下,旺盛的紫藤之后,通常会有慵懒的猫咪躲藏着;在络石花香气弥漫的夜晚,还可以在泰斯塔乔区吃一顿正宗的鸡蛋奶酪意面,或者在任何一家店铺享用纯手工制作的冰激凌。

春天,罗马的各个广场通常会被粉红色的杜鹃花点缀,散发出迷人的气息。一年四季,街头小贩会向情侣赠送玫瑰花。此外,“真理之口”是罗马成为浪漫之城的另一个原因。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任何一个对爱人撒谎的人要是把手伸进这个大理石圆盘的嘴里,就会受到惩罚。这座圆形雕塑坐落在台伯河岸的圣玛丽亚教堂旁,1953 年,在奥黛丽·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日》中,男主角便用此招俘获了公主的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城市的建立与河流一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正如罗马和她的母亲河台伯河。正是由于这条河流,这座城市才从最初的小乡村发展为帝国时代的巨大城市,再转变为今日的世界之都。因此,穿过台伯河便有一種神圣的仪式感,意味着一个人与罗马的历史交织在了一起。

如果你热衷于接触真实的城市生活,远离大型古迹和熙熙攘攘的游客,那么去特拉斯提韦雷散步就是一个不错的安排。特拉斯提韦雷的名字来源于拉丁文“Trans Tiberim”即“台伯河之外”,是古罗马城外的一个区,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在中世纪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貌,并保持到了今天。这个街区的独特之处就是其狭窄的迷宫般的小巷,道路相互交叉,行车困难,但氛围更加安静,是罗马最丰富多彩的街区之一。这里的居民长期以来骄傲地认为自己是比其他街区居民更加“罗马”的群体,在这里你将能够听到又欢快又幽默的罗马方言。穿过台伯河,首先看到的就是以罗马著名诗人特里卢的名字命名的广场,无论是晚上还是白天,这里都挤满了游客、外国学生和年轻人,一阵贴面礼和拥抱之后,他们从这里迈步,开始探索那个中世纪风味浓厚的罗马。

有人深爱罗马,就有人憎恶罗马。最著名的要数意大利作家弗拉亚诺,他曾写道:“身在罗马就是在消磨生命”,并被无数批评主义者奉为名言警句。没错,当你的心为罗马的历史、艺术、气候和欢乐而跳动的同时,也许也会发现一个陈旧落后、肮脏混乱的大都市。罗马是意大利人口最多的城市,达到430万。与欧洲其他大都市的地铁线相比,这里的地铁线无疑是荒谬的。交通工具的等候时间长得离谱,故障频发,甚至火车站前的城市交通处于失控状态,公共交通上偷盗猖獗。此外,罗马还未进入垃圾分类时代,市中心的每一个垃圾箱都被巨大的垃圾山包围着,城市里老鼠的数量多于居民数量,野猪群进城觅食已不足为奇。

“我可以说,只有在罗马,我才感受到了做人的真谛。我再也没有回到过如此崇高的精神境界,也再也没有过如此幸福的感觉。”——歌德

意大利政治家安德雷奥迪说:“我们不要将罗马的麻烦归咎于人口过多。当初只有两个罗马人的时候,一个就杀死了另一个。”没错,在罗马建城的传说中,罗慕路斯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弟弟雷莫斯。作为爱神和战神的后代所创建的城市,在罗马,人们似乎比其他地方更饱含热情地爱恋,更富有想象力地杀戮,更频繁地屈服于创造性的冲动,并且更容易失去理智和逻辑。事实是,在罗马需要的是随乱而乱、随安而安的智慧,就像罗马人的口头禅“STI CAZZI( 管他的)!”或是“FATTELA’NA RISATA(大笑一声就好了)! ”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能开始享受罗马了。

说白了,罗马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它属于浪漫主义者、倔强的流浪者、梦想家以及那些在内心深处渴望不平凡生活的人。只有当你走在罗马,才会领悟到时间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感受到诗意的忧愁和无比的幸运,才会迫不及待地开始好好生活。

(责编:刘婕)

猜你喜欢
歌德罗马博物馆
歌德的书
千万别当罗马士兵
永恒之城:罗马(二)
永恒之城:罗马(一)
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朗费罗与歌德文缘关系及其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