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依托式思考-角色带入法在剖宫产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2024-01-18 14:31张丽苹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母乳喂养乳房效能

张丽苹

母乳喂养是母婴心身健康的关键性维系措施[1],相关指南明确建议婴儿娩出后6 个月内应行纯母乳喂养且母乳喂养最好持续2年及以上[2],但剖宫产产妇受产后切口疼痛、体位制动等因素的影响,其母乳喂养率低于自然分娩者[3-4]。因此,有必要探讨有助于提升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的护理模式。情境依托式思考-角色带入法以具体情境为依托启发护理对象主动展开思考,使其在具体情境学习感受过程中形成高度的角色带入感[5],可提高教育效果[6],促进角色认知与适应过程[7],该教育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干预领域的研究报道较少,我们尝试采用情境依托式思考-角色带入法对剖宫产产妇行母乳喂养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80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 例产妇。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28.36±6.35)岁,大专以下13 例,大专及以上27 例,平均孕周(39.68±1.44)周。试验组产妇平均年龄(28.47±6.24)岁,大专以下14 例,大专及以上26 例,平均孕周(39.75±1.39)周。两组剖宫产产妇孕周与年龄、教育层次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审批批号为:Z2020156。①纳入标准:产妇年龄22~35 岁,足月分娩,无产时并发症,术后行尿管放置,新生儿娩出时阿氏评分在8 分以上,产妇知情同意。②排除标准: 拒绝参与研究,妊娠合并症、并发症,非足月分娩,母亲/新生儿因喂养禁忌症而无法行母乳喂养。

1.2 实施方法

1.2.1 对照组 遵循剖宫产常规式教育策略为产妇提供宣教服务,责任护士以口头宣讲及手册发放相结合的方式,向其进行妊娠、分娩、乳房护理、母乳喂养、新生儿照护知识传授,以示范方式行乳房护理与母乳喂养技能传授。

1.2.2 试验组 产妇在对照组常规宣教服务的基础上,针对母乳喂养加用情境依托式思考-角色带入法干预,具体实施方式:①制作情境依托式思考-角色带入法教材:通过网络资源收集、教科书查阅、兄弟医院分享、既往护理体会总结、护理对象诉求征询等相结合的方式,提炼出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情境宣教案例,制作为多媒体课件对母乳喂养成功案例、失败案例等进行情境再现,购置与制作母乳喂养相关宣教彩色图册、模具等教材。②引领开展情境依托式思考教育活动:以实物图、模型模具等向护理对象实施乳房大体解剖结构、女性乳房功能、分娩后泌乳机制与过程等知识宣讲,并以乳房模具为工具示范乳房护理方式与要领细节,播放母乳喂养情境案例视频资料,引领护理对象行成功与失败原因思考,探讨适用于自身的有益护理举措,知晓如何规避不利于母乳喂养的行为;对护理对象行产后相关护理时,借助于诱导式提问引领产妇思考如何在实践中灵活有效应用已习得的实用型促母乳喂养成功技巧,如何成功规避损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不当行为模式,如:正确行乳房按摩以利泌乳,正确行乳房湿热敷以利于缓解乳房胀痛,克服疼痛与体位限制所致的母乳喂养姿势不当等。③引领开展情境依托式角色带入活动:针对产妇现存母乳喂养行为误区,为其设置适用的情境演练案例,引导其在情境任务完成过程中体验偏差行为不良后果,指导其修正不当行为,以新生儿吃饱母乳后恬静入眠的画面及旁白语描述等,让产妇感悟正确护理行为的积极益处,增进母亲自豪感与满足感。

1.3 评价方法 ①以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短表(BSES-SF)[8]为工具对两组剖宫产产妇行相应测评,纳入的两方面测评维度分别为9 条目的技能、5 条目内心,测评条目数总计为14 个(皆赋做1~5 分),各分值自低及高提示从不至总是,总分值区间值为14~70 分,分值的高低与该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高低正相关。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934,各维度 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19、0.952。②统计比较两组剖宫产产妇产后3日、6 周、3 个月及6 个月时的纯母乳喂养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剖宫产产妇干预前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的比较(±s,分)

表1 两组剖宫产产妇干预前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的比较(±s,分)

组别 n技能维度内心维度干预前干预后tP干预前干预后tP试验组4023.83±1.7535.93±1.42-36.689 <0.00114.48±1.6020.85±1.14-18.954 <0.001对照组4023.85±1.5527.70±1.09-11.834 <0.00114.40±1.5016.13±0.94-5.353 <0.001 t-0.06829.0360.21620.186 P 0.946<0.0010.829<0.001

2.2 两组剖宫产产妇产后各时段纯母乳喂养率的比较 试验组剖宫产产妇产后的6 周、3 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剖宫产产妇产后各时段纯母乳喂养率的比较 例(%)

3 讨 论

3.1 情境依托式思考-角色带入法有助于提升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效能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系产妇对于自身母乳喂养成功与否的自信程度,直接影响母乳喂养率,情境依托式思考-角色带入法教育模式依托于对母乳喂养情境的合理搭建,让剖宫产产妇直观面对母乳喂养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类疑难问题,引领剖宫产产妇自然沉浸于母乳喂养护理活动之中,主动对自身的母乳喂养条件及行为等加以思考分析[9],便于护理人员有的放矢地纠正产妇母乳喂养认知与行为偏差,促使剖宫产产妇充分体验以母亲角色实施哺乳活动的感受,修正有碍成功母乳喂养的缺陷行为,塑造利于母乳喂养的健康行为,主动完成产后母乳喂养行为障碍的攻克过程,掌握在母乳喂养相关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内心深处接受母乳喂养益处观念,认同自身在母乳喂养中的主体地位,确认自身具备成功母乳喂养的生理条件及知识技能,促成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提升。如表1 所示,试验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值干预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产妇。

3.2 情境依托式思考-角色带入法有助于提升剖宫产产妇纯母乳喂养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剖宫产产妇产后6 周、3 个月及6 个月时的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情境依托式思考-角色带入法有助于提升剖宫产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处于较低水平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其中母乳喂养价值观偏差、母乳喂养技能欠缺、母乳喂养信心有限等因素多见。情境依托式思考-角色带入法的应用,以仿真化、可视化母乳喂养情境的搭建为依托,为剖宫产产妇创设母乳喂养价值与益处思考平台,让其在乳房结构、泌乳机制、母乳喂养促母婴康复等生动直观教育情境中,以自我思辨方式对母乳喂养价值产生高度信服感,使其母乳喂养意识起自于内心驱动而非外界强行加诸[10],在此基础上引导剖宫产产妇以母亲角色进行母乳喂养行为偏差修正活动,协助产妇形成正确母乳喂养行为与新生儿健康幸福满足感间的正向链接,使其感受母乳喂养亲子情感交流积极性,推进母亲角色适应感与胜任感的发展[11],提升母乳喂养知信行水准,以高度的母乳喂养意识、正向的母乳喂养态度、正确有效的母乳喂养行为,提高纯母乳喂养成功率。

猜你喜欢
母乳喂养乳房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