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点题,吸引注意
——高分议论文的开头写作技巧

2024-01-19 09:56侯沛林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北部湾高级中学
课外语文 2023年12期
关键词:题记议论文观点

⊙侯沛林(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北部湾高级中学)

记叙文写作侧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通过精心选择的典型事例,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铺展精彩动人的情节……在高考考场有限的时间里要实现这样的若干目标,无异于登泰山、走蜀道——难。因此,在高考作文文体的选择中,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同学的模仿创作,基本都立足于议论文,相比较而言,议论文的结构形式较为简单,通俗点说就是“提出观点—分析观点—总结观点”的“三段论”式结构样式,只要论据与论点相统一,论证过程严密,论证方式丰富且得当即可。总的来说,议论文的构思不是最大的问题,因此它是绝大多数同学的选择。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作文成为阅卷老师的关注焦点呢?首先,议论文的开头有足够的吸引力,就能让自己的作文离高分作文更近一步。

然而,很可惜的是,很多同学的作文开头存在以下的毛病。

第一,滥用题记,故弄玄虚。为了让自己的作文能够引起阅卷老师的青睐,有些同学使用了题记。所谓“题记”,是在作文题目之后、正文之前的一段简练文字。好的题记能吸引读者引发思考,另外,题记既可以交代写作缘由,也可以创设环境,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前面的一段话。但由于自身素养和积累受限,大家并未能把握题记的内涵,因此难以将其融入作文中,反而让题记变得突兀,有故弄玄虚之嫌。

第二,美曰比兴,重点不现。有的同学作文开头总是喜欢由别的事物引入,美其名曰“比兴”,但是谈及的话题或者事物与作文内容关系不大,甚至相去甚远,有的越扯越远,看起来“声东击西”,让阅卷老师在阅卷时抓不到重点,这样的作文自然难拿高分。

第三,长篇大论,枯燥无味。有的同学在作文开头大量引用名人名言,看起来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文采和素材积累,实际上却让人在阅读时感觉迟迟没有引入正文,东拉西扯乃至长篇大论,这时,阅卷教师往往会感觉到枯燥无味,这样谈何高分作文?

那么,在作文的开头,我们应该怎么写才算是有效的、出色的呢?首先,要知道开头的要求。细细说来,不外乎四个方面:1.鲜明。所谓“鲜明”,就是要求我们在首段就提出自己的观点,观点不能模棱两可,要集中且具体,不要东拉西扯,尤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形式,尽量不使用抒情性及描述性语言,最好用判断句的格式来写。2.简洁。这个很好理解,毕竟累赘的语言不能准确反映自己的观点,语言必须简洁,才能让人知晓。3.扣题。虽然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内容并不做特别具体的要求,但也不是说可以天马行空地发挥联想,完全架空材料的内容,我们还是要脚踏实地紧紧围绕题目的内容去写,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同。4.高雅。所谓“高雅”,就是提出的观点一定代表时代的新风向,那些落后的、过时的,甚至难登大雅之堂的语言不能出现在作文中。作文一定要用文雅的、规范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最精妙的观点。

除了要知道议论文开头的要求,还需要脚踏实地学会议论文开头的技巧。

一、引:引述材料,紧扣题目

所谓“引”就是“引用”,在2023 年大多数高考作文中,基本采取话题作文或者材料作文的形式,而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命题作文或者半命题作文。这样的形式不管在作文内容还是拟题上都比较灵活,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受自由写作。高考作文往往会提供一段导语式文字,它就是审题的关键。在审题后,我们要根据导语的提示,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特别要注意——概括要巧妙、精简,字数控制在80—100,否则会给人一种大幅引用材料文字的嫌疑。而且还要紧扣题目内容,对题干有所选择,因此,在引述作文题目材料时目的性要强。

二、议:点评材料,自然过渡

在引述材料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对材料的内容进行点评。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题干中提及的材料毕竟是命题者对生活的看法,只是第三方的观点而非我们的观点。阅读之后,我们可以表示赞同,也可以表示怀疑和批评,不迷信所谓的权威,这才是作为一个求学者、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高中生的亮丽姿态。也就是说,点评引述的材料是作为过渡到我们自身观点上的桥梁,这样做也不会使自己的观点突兀,让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具有一定说服力。

三、亮:开门见山,亮出观点

所谓“亮”就是在评述材料之后,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支持什么、提倡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特别注意观点要与时俱进,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既是古训,又是时代赋予每一个高中生的历史使命,因此要求我们提出观点的立意角度与社会现实相对应。

下面以2023 年全国乙卷和全国新课标I 卷来谈谈“引”“议”“亮”这种开篇点题的方式和策略。

(一)2023 年全国乙卷真题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我们先来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进行简要的分析。第一则材料表明“损人未必利己”,换句话说,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会让自己行得更远;第二则材料表明在当前这个世界中,要尊重他人,缤纷的文明才能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新视界。下面分析一篇优秀作文的开头: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仍在耳边回响——‘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的话说明了文明是开放的(简评:这是‘引’,紧扣话题),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和魅力,只有将这份美丽和魅力展现出来,方能成就自己的伟大,不管是成功也好,夺魁也好,都不是独占鳌头,而应该是众志成城(简评:这是‘议’,发表对材料的评价,为后续观点的提出铺路)。因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中,我们要团结起来,先绽放自己的青春和美丽,继而同心同德迈向新时代,更要以集体的姿态成就光明的坦途(简评:这是‘亮’,在‘议’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观点,发人深省)。”

这段文章开头非常简洁,在提出自己观点的环节紧紧围绕题干的材料有感而发,是一段好的开头,让人拍案叫绝。

(二)2023 年新课标Ⅰ卷真题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我们先来简单分析这个题目,题目中“好的故事”其实源自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提及“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可见,“好的故事”是关于中国的故事,是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故事。下面是一段优秀的议论文开头:

“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多少故事在历史长河中缓缓流淌。浩浩中华,百年奋斗史,多少故事在时代的脉络中经久不衰(简评:这是‘引’,紧扣话题中的‘好的故事’)。好的故事始终影响着现实中的每一个人,我们每天都在听着老师、长者、同学谈及这些英雄的故事,耳濡目染,它不但改变着我们的思想,更改变了我们的命运,让我们时刻跟上故事中的人的脚步,写就光彩之路(简评:这是‘议’,发表对材料的评价,为后续观点的提出铺路)。有鉴于此,在新时代的洪流中,我们作为一名学生,要延续先辈光荣的历史故事,更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谱写属于自己的好故事,让自己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才能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留下自己的足印(简评:这是‘亮’,在‘议’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观点,发人深省)。”

一位资深高考专家说过:“考场作文的开头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 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可见,优秀的议论文开头是多么重要,这告诫我们需要从作文开篇突围,从“源头上”开始精准扣题,在做到“快、准、狠”的同时,让自己的作文开头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和青睐。

猜你喜欢
题记议论文观点
元 楷书察罕装像题记、祝天装像题记原石
议论文阅读专练
张釜隶书《药洲九曜石题记》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观点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