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人格成就伟大作品
——读《古诗三首》有感

2024-01-19 09:56李宏红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十字道小学
课外语文 2023年12期
关键词:塞下曲王冕王昌龄

⊙李宏红(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十字道小学)

翻开人类历史,多少英雄曾经创造了多少英雄故事,他们不愧为时代的佼佼者。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曾经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精神品格会直接影响他的成就。站在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有伟大的品格,那么很自然地,他也能创造出足以影响时代的伟大作品。比如鲁迅,比如老舍,他们都具有伟大的品格,其作品也极负盛名,不管是在当时的时代,还是现在的新时代,都有着积极且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古诗三首》为例分析说明。

一、《芙蓉楼送辛渐》——写尽王昌龄一片冰心

唐代诗人辈出,尤其是盛唐时期。有李白、王维、孟浩然、贺知章等,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皆写出了绝妙的精品诗作。而在文学创作方面,王昌龄算是一个能够和李白媲美的七绝诗人。有人形容王昌龄的一生是一条抛物线——一生六十载,三十岁时及第登科到达人生巅峰,晚年急转而下,继而被杀,尝尽人生酸甜苦辣。他一生虽多次遭到朝廷大臣的弹劾,受到贬谪,但是心中依然对国家和民族念念不忘,依然怀着匡扶社稷之心,不利欲熏心,在乱世中保留着自己的信仰,这份情意在《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中一览无遗。全诗内容如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擅长七绝。这首诗虽然是一篇送别友人的诗作,但诗人其实是借送别表白自己的心意。首句点明天气和地点——“寒雨”是指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是指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可以看出当时雨水很大。“楚山”点明送别的地点。实际上,这是诗人对好友辛渐说的话,前两句的内容是“想不到经历了这样的大雨天气你依然要离开,你离开之后只剩下我一个人在这里孤苦伶仃了”。一股孤寂之感似乎涌上心头。后两句依然是对辛渐说的话:“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你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的很多诗人都曾以冰壶自励,比方说王维、崔颢、李白等,借“冰壶”寄寓自己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历史上也是如此,王昌龄终其一生都在为民族和国家社稷奔波劳碌,这份“冰心”日月可鉴,这篇“冰心之诗”也成了千古传诵的佳品。

二、《塞下曲》——道尽卢纶一片忠心

青年时代的卢纶有着深厚的学识,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但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意: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安史之乱不能参与考试;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后来经过两任宰相的推荐,他才求得功名,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受儒家学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影响,古代文人墨客都想出将为相,成就功名,以此实现人生抱负,唐代的卢纶就是其中之一。他对国家、对民族忠心耿耿,爱国主义的品格成为他一辈子的坚守,纵使后来遭到贬谪也是出于对举荐自己的宰相的无限忠诚。不妨看他的军旅诗——《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描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诗歌中现实意义浓厚,联想力极其丰富,气势豪迈。专家评价“它虽为中唐诗作,却颇具盛唐气象”。诗歌的内容大概如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在敌我对峙多日的情况下,对方的单于由于坚持不住准备逃跑,惊走了大漠的雁群。我方将领看到这样的情况,果断派出轻骑部队,战士们一路追杀,这个时候纷纷扬扬的大雪飘落下来,洒满了将士们的弓刀。场面不可谓不壮观、不可谓不震撼人心!只有亲历其中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场面和感受,诗人讲述了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其实,在文学史上写过《塞下曲》的人着实不少,比如诗仙李白、诗鬼李贺,连王昌龄都有此类作品。但是,他们的作品都比不上卢纶的这首《塞下曲》,因为这是一段诗人真实的军旅记述,这份不怕牺牲、不怕艰苦的边塞记忆成就了卢纶的伟大,也成就了《塞下曲》的名垂青史。

三、《墨梅》——说尽王冕一片清心

唐宋宽松的政治环境成就了唐诗宋词的伟大,后世似乎难有这样的环境去成就这样的文学,五代十国、元、明、清等时期,诗人用“稀罕”来形容似乎也不为过。尤其是民族歧视较为严重的元代,汉族人要想在政治上、学识上有一番作为难于登天。王冕算得上是“难能可贵”的一个。相信同学们还记得《王冕学画》这篇课文,说的是他勤工俭学、专心致志去画荷花的过程,最终实现了“纸上的荷花就像是从湖里采出来的一样”。那么,王冕经历了什么呢?他又留下了什么样的作品呢?

王冕的一生可谓艰苦,少年时家里十分贫穷,无法上学,从小给别人放牛;但是他非常勤奋,当时油灯很贵,相信大家从历史中得知——匡衡曾经凿壁偷光,车胤也曾抓萤火虫来读书,而王冕呢?在借光这件事上,他与众不同,居然在寺庙里佛像下的蜡烛光下读书。虽知道寺庙有光,但那里有很多佛像,这些佛像在晚上微弱的灯光下会显得格外恐怖,但王冕却毫不在乎,这可以看出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后来,他成为安阳韩性的学生,最终学成为博学多能的儒生。他怀着济世为怀、匡扶社稷的心愿参与科举考试,但当时的官场已经被官宦子弟所把控,他的才学得不到认同,自然也就屡次名落孙山。后来,王冕不再考学,开始了自己的游学生涯,他看透天下大势与人情冷暖,也看透了元朝统治下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于是彻底放弃追求功业,选择躬耕自种的隐居生活,“种豆顷亩,粟倍之,种梅花千树”,自题“梅花屋”,白天劳动,晚上写诗作画,过着清贫而淡泊的生活。纵然后来,一些达官贵人看中他的名气,想让他出仕,有的想求他作画写诗,有的邀请他参加宴席,但都被他一一回绝。这种对功名利禄的轻视,对豪门权贵的谴责让世人动容,他所追求的是古代先贤的独立自主、高洁的情操,喜欢那种自由自在、随心随性的生活。在语文教材的《古诗三首》中就有他的作品——《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首七言绝句,字里行间的意思通俗易懂,写的是他的画作“梅花”,前两句是说:“(画作上的)朵朵梅花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后两句是这首诗的主旨句,“梅花是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画中的梅花由淡墨画成,从外表来看并不娇艳,但具有高洁端庄、特立独行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以此求得人们的夸奖,它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这首诗也可以印证王冕所推崇的就是魏晋时期名士们的生活风气——回归自然,在宁静的大自然中求得心境和心灵的平和。他的伟大品格成就了他作品的伟大。

苏轼有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同的时代呼唤不同的英雄人物,但英雄人物肯定有伟大的品格,才能使人才成就伟业。在文学史上,具有伟大品格的人也创造出无数伟大的作品。纵然“丑陋”如列夫·托尔斯泰,也有睿智的眼睛、非凡的智慧,更有伟大的品格;纵然斯人已逝,但是诚如臧克家所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所以这些具有伟大品格的人物作品也一定会名垂青史。

猜你喜欢
塞下曲王冕王昌龄
Poesía En la frontera
[唐]王昌龄诗二首(书法作品)
诗歌
出塞①二首(其一)
王冕学画
王冕画荷花
侯忠明 李白《塞下曲》草书
塞下曲
《王冕学画》中的两个“像”
《王冕 墨梅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