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理解难,如何解决

2024-01-19 09:56杨凯红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
课外语文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文言文课外阅读文本

⊙杨凯红(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写方式,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哲学和审美价值。文言文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增加知识积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还能提升语言表达水平,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但由于文言文本身的语言结构与现代汉语有着极大的差异且包含着较多的古汉语文化,无形中容易触发同学们学习的畏难情绪,使其成为中学生语文学习中的“第一怕”,这不仅是因为我们对于文言文的认识不够深入,也是因为自身掌握的技巧和知识拓展还不够充分。

在中学语文的学习中,文言文一直是个难点。之所以“难学”,一方面是由其文本特点决定的。由于文言文的内容和写作方法都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给我们的阅读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自然也就加大了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理解的难度,很难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

比如,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现在的语法结构就有很大差别,首先,表现在特殊句式上,文言文常使用多种形式的判断句、被动句和倒装句等。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采用的是“……者,……也”的方式表判断。再如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传》中,“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用“见”“……见……于”表被动。又如司马迁的《鸿门宴》中,“大王来何操”,这个疑问句中使用了疑问代词“何”作宾语,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宾语前置现象。其次是文言文中生僻字词的出现,常常让我们在阅读时一头雾水,如蒲松龄的《促织》(课外阅读)中,“抚君亦厚赉成名”中的“赉”字平日并不常见,主要考查的是同学们平时的文化积累以及对字词构造的理解能力。此外就是虚词,虚词的意义比较抽象,文言文中常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与于,则者之”等虚词,意义及用法变化多端,难以掌握。例如一个“乎”字在文言文中不仅可以作为语气助词,还可以用作介词,相当于“于”,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此外“乎”还可以用作词尾,例如苏轼的《赤壁赋》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此处译为“……的样子”“……地”。

另一方面,文本难度使我们望而却步的同时也降低了我们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学习文言文变成了满足应试教育考试的需求,所以大部分时候同学们处于被动状态,逐渐失去信心和耐心,只是为了考试而勉强学习,让文言文学习难上加难。这样一来,我们往往会忽视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和妙处,无法真正体会文言文学习的意义,也就无法更好地提升自身语文素养和水平。因此,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心理障碍,让我们学会学习并乐于学习文言文。而课外阅读对于帮助大家学习文言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往往会因为其材料内容的有限或者老师教学方法的差异,不能让大家充分地了解文化背景以及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课外阅读却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在一定的课外阅读积累下,我们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还可以熟悉文言文的语法、词汇和句式,渐渐形成古文阅读的语感,从而减少阅读障碍,增强理解能力。此外,文言文课外阅读还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古代的历史、文化、哲学等知识,更好地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积累更多的文化常识、修辞语法,慢慢拓宽知识视野,从而摆脱对生僻词句的畏惧心理。

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呢?我们可以遵循自身的兴趣导向,选择感兴趣的作品,以此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但在最开始选择阅读材料时应该选择与自身文言水平相适宜的作品,在充分掌握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阅读难度。在笔者看来,古典名著阅读可以为学习文言文提供一把合适的钥匙。

古典名著阅读对学习文言文的第一个作用就是提供丰富且具体的语境。我们可以在名著里接触到不同的人物、故事情节和文化背景,例如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物,如智勇双全的宋江、忠诚勇猛的武松、足智多谋的吴用等,借此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色彩。还有在《诗经》中,有一篇脍炙人口的诗作《关雎》,描绘了一个男子对心中女子真挚的情感,以及他为追求爱情所付出的努力。通过阅读《关雎》,我们可以学习《诗经》中的比兴手法,重章叠唱等修辞技巧,同时也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古代人们对爱情的看法和追求爱情的方式。其次,名著阅读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影响还体现在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上。通过阅读名著,我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文言文篇章,从而熟悉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深层含义。例如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展示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画卷。通过阅读《史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事件和文化,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内涵。此外,古典名著往往浓缩了人类文化的精华,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通过阅读,我们可以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才情,感受当时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这种精神的熏陶和滋养,不仅可以提高大家的文化素养,还能够拓宽思维和视野,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在阅读文言文作品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策略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一是理解文本背景,体验历史文化氛围。在阅读文言文作品时,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于理解作品的主旨和内涵至关重要。这些背景信息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其深层含义。二是明确文本类型,抓住文本结构。文言文作品可分为传记、游记、散文、诗歌等多种类型。在阅读时,明确作品的类型有助于了解作品的特点和阅读方法。例如阅读诗歌时要注意韵律和节奏,而阅读散文则要关注作者的抒情和说理。此外,文言文作品的文本结构往往严谨而有序,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抓住作品的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思路和行文逻辑。三是掌握词汇规律,注重发音韵律。为了更好地学习文言文,大家不仅要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词汇现象,还要进一步掌握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如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以帮助理解文章意思。此外,文言文讲究韵律和节奏,通过正确诵读,我们可以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记忆。四是巧妙利用注释,理解主题思想。在阅读文言文作品时,对于一些难点和重点内容,适当的注释和翻译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它们不仅解释了一些难懂的字词和典故,还可以为理解全文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在翻译文言文时,直译、意译、增译和减译都是基本的方法。直译力求保持原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而意译则更加注重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表达方式和语法上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时可能需要增加或减少一些词语以使译文更加通顺。增译主要是在原文基础上增加一些必要的词语,而减译则是省略一些不必要的词语。主题思想是指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观点、立场、情感等,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阅读文言文作品时,首先要善于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内容,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及每一段落的中心思想;其次要结合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进行分析和理解;最后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综合思考,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例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实际上就是通过表达对莲的喜爱,反映作者对君子的追求和对王权富贵的贬斥,体现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

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积累有关文言文的知识和经验,还要将其灵活应用到实际的文言文阅读和练习中,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平时的阅读和练习,也应该做到“逐字逐句”地理解和把握,这样才会取得显著效果和长足进步,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总之,有效的课外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文言文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希望以上建议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文言文学习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猜你喜欢
文言文课外阅读文本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