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嘉陵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2024-01-22 06:47罗辉邓敏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3年6期
关键词:嘉陵区南充市农技

罗辉 邓敏

1.南充市嘉陵区西兴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四川南充

2.南充市嘉陵区农业科技教育服务站,四川南充

长期以来,南充市嘉陵区农技推广体系在促进农业乡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繁荣、确保粮食安全、推进农产品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充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嘉陵区农技推广体系不断完善,尤其是近年来,嘉陵区被认定为全国产粮大县和四川省粮食生产重点县,同时被授予“绿色生态柑橘之乡”“桑茶之乡”。但是离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业生产者服务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有必要对嘉陵区农技推广体系现状进行摸底。为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考察等方式,对嘉陵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情况、工作待遇和工作条件等进行了调研,就嘉陵区农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1 南充市嘉陵区基本情况

南充市嘉陵区地处南充市丘陵区内,地形从北向南逐渐变低,形成了一片平缓的低丘地带,属于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天气温暖,四季气候宜农,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及有规律的分布,为农业综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区划调整后全区辖24 个乡镇(街道办)和一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达52.7 万,其中农业人口26.5 万,耕地4.44 万hm2,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产粮大县和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园。2022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 915.86元,同比增长9%。

2 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现状

2.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构情况

全区共有39个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其中8个是区级机构,包括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农业科技教育服务站、农产品安全监测站、植保植检站等,共计88 个编,主要负责农产品培训、特色示范推广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引进等,为农村经济社会迅速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乡镇农业服务中心23 个,核定编制179 个,主要负责提供国有农村土地公共服务、检测防治、农产品技术宣传、农机等公共服务,以支撑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此外,还承担引种、实验、示范性新品种、新农具,以及对粮食作物、林木等苗情实行监控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8 个畜牧兽医服务站,182个核定编制,主要承担引种、实验、示范性关键技术和新品种,发现、预警、防控和处置动物传播疾病,以及对畜牧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安全性实行检查、监督,以确保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2 农技推广工作从业人员情况

农技推广机构实有在编在岗人数442 人,要从事技术推广人数390人。其中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2人,副高级职称104 人,中级职称140 人,初级职称91 人,无职称的53人。中专及以下学历39 人,大专学历193 人,本科学历148人,研究生学历10 人。50 岁及以上91 人,36 岁到49 岁以上229人,35岁以下70人。

2.3 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状况

以区农业产业发展中心为核心,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和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站为基础,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技推广系统。一是严格管理,明确职责。将全区乡镇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等部门整合在一起,实现区乡共管,双重管理,由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三权”归当地乡镇(街道办)所有。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站实行区域建站,由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在全区范围内,全区共新增和改建(扩)建服务用房面积6 231 m2,一般每个乡镇站面积201 m2,配置仪器设备1 000多台(套)。同时,为了更好地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39 个农技推广机构被核定为公益一类,并将工资、绩效、“五险一金”等列入财政预算,以此来缓解农技推广人员的后顾之忧,稳固农技推广队伍。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修订和完善了《嘉陵区农业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嘉陵区农业服务中心考核评比办法》《嘉陵区畜牧兽医服务站管理办法》以及《嘉陵区农技宣传五项制度》等,以强化制度建设,推进农技推广工作可持续蓬勃发展。

3 存在的问题

3.1 农技推广“断层”现象严重

乡镇缺编缺人,尤其是缺专业对口的年轻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只能放宽招考条件。因乡镇待遇差,条件艰苦,年轻人员大多数很快就转岗或者考走。乡镇农技人员老龄化现象已凸显,嘉陵区30 岁以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屈指可数,极不利于工作持续推进。

3.2 农技推广人员专业岗位职数少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中高级岗位比例设置过低。目前嘉陵区区级部门职称按照高级:中级:初级1:3:6 设岗,乡镇职称按照高级:中级:初级0.5:3.0:6.5设岗,部分编制少的乡镇一个高级岗位都没有。全区农技推广系统仅有正高级岗位3 个,大多数取得中高级职称资格的农业推广人员由于没有岗位而无法聘任,甚至有人员临近退休才能依靠政策聘任中级职称,极大的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农技推广人员混岗现象普遍

每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核定的编制都是5~8 人,但普遍存在农技推广人员被调用去从事非农技推广工作或农技人员身兼数职现象。单位其他同志的工作量增加,福利待遇并没有任何变化,工作积极性难免受到影响。

3.4 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速度慢

现有政策是三年参加一次知识更新培训,这显然跟不上农业新科技的发展速度。同时,培训基本都是课堂为主,实训或参观学习的时间很少。授课教师每年基本是本地农业系统的专家,没有达到“走出去、请进来”的效果。

4 对策及建议

4.1 积极探索农技人才引进新模式

一是农技人员定向培养。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探索推进涉农专业订单化定向人才培养计划,并实施“入学有编、毕业有岗”的教育改革试点。二是农技人员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合。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销售方面还存有巨大发展前景。而农技推广人员带来的新技术、新方法有助于新型经营主体突破生产瓶颈。两者融合发展能够达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发展。三是持续开展农技人员特聘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田教授”、“土专家”等当地人才补充到农技推广队伍中来。

4.2 完善服务事业条件

农技推广是必须由国家予以财力支持的公益性事业。在把各项工作和福利待遇列入政府财务预算中的同时,还应保障服务工作的正常所需支出,并通过合理完善办公、实验示范、监测、技术培训等服务设施,以保证服务工作的正常进行。强化政府财政经济的支持,通过财政建设完善技术推广设施与装备的建设,以降低农业新技术应用普及进程中的障碍。推广经费还可以用于奖励推广效果,以激励人员工作积极性。

4.3 职称评聘政策适度倾斜

为确保当前农技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开展农业技术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适当提高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以提高农技推广人员钻研专业技术的积极性和动力,从而提高工作水平。建立推广队伍业绩考核机制,通过业绩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要完善政策引导,建立优秀人才晋级机制,吸纳农业技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加入推进团队,并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成长空间,最大发挥自身才能。

4.4 持续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工作

以“线上线下”方式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定期不定期的连线省级、国家级专家进行直播授课,组织农技人员集中学习先进的农业知识。分层级、按类型、按行业重点培养农业产业致富带头人、专业种养加能手等农业专业生产型的高素质农民,进一步壮大会科技、会管理、懂经营、会发展的先进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推动嘉陵区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嘉陵区南充市农技
南充市嘉陵区: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嘉陵区:用心编织服务网 真情保障担使命
嘉陵区:为农民工逐梦提供服务和保障
南充市:党建引领 促进社保高质量发展
有惊无险
全省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培训班在南充市嘉陵区举办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感谢信——致南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