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路径

2024-01-22 06:33邓学源
关键词:党员干部政治建设

邓学源

(湖南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注重从政治上建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政治优势和制胜法宝。从革命战争时期突出“政治建军原则”,到新中国成立后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1](P449),再到改革开放后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2](P166)“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3](P483)“我们讲的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4](P255)。党加强自身政治建设的实践历程充分证明,“注重从政治上建党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5](P92)。习近平高度重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反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5](P9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受价值多元、利益分化、国际局势和意识形态斗争复杂多变等因素的影响,“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5](P92)。因此,新时代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在巩固已取得成效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新的有效路径,这样才能从政治上将中国共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不断提高党的政治能力,切实担负起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

一、全面提高政治站位,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

政治站位是政治组织及其成员在分析和处理政党和国家政治问题、作出政治决策、做出政治行为时所持的政治立场和应该具备的政治高度。衡量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首要标准就在于其政治站位高不高、政治立场稳不稳,这也是党的政治建设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根本性、前提性要求。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引导和激励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站稳正确政治立场,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一)政治站位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素质

习近平强调,“看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首先要看政治上是否站得稳、靠得住。”[5](P83)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党的性质宗旨、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时代诉求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民谋福祉的政治高度来把握形势、分析问题和谋划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无畏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狠抓党的政治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各级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明显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仍然有一些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不高、不稳甚至站错,具体表现为政治信仰不坚、政治立场不稳、政治原则不牢、政治能力不强、政治本领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到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目标实现。

(二)引导和激励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

党员干部要把“讲政治”作为最根本和第一位的要求。一是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引领和统摄“四个意识”,“四个意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强烈的政治担当意识和政治权威意识的集中体现”[6]。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首先就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维护党的政治权威,切实把握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原则,强化政治担当。二是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7](P62)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党员干部必须在一切工作中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地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行动上、步调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要以党章为基本遵循,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和政治行为规范,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红线”和“底线”。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章规定的各项原则内容,遵循党的工作惯例和优良传统,做到严守“底线”不踩“红线”。

(三)引导和激励党员干部站稳正确政治立场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必须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8]这一政治立场要求党员干部一方面要加强党性锻炼,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尽责。另一方面,要始终秉持“人民至上”政治理念,践行党的性质和宗旨,时刻将人民放置于心中的最高位置,树立真挚淳朴的人民情怀,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身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总之,在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就是要坚持讲政治、把握正确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统一起来;就是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上升至讲政治原则和政治立场的高度,体现到党的主张中来。

二、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夯实牢固的组织基础

严肃规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取得成效的主要平台和有力抓手。在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什么时候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规范,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就强。反之,什么时候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庸俗化、形式化,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就会出问题。因此,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解决好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夯实稳固的组织基础。

(一)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征。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9](P48)习近平指出,“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10]“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关乎党的团结统一,关乎党的生死存亡。”[9](P37)由此可见,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政治建设意义重大。对于如何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从十二个方面作出了规定,“既指出了病症,也开出了药方,既有治标举措,也有治本方略”[9](P48),对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起到了纲领性指导作用。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的开展必须强化对《准则》的执行力度,通过改善党内风气、解决党内矛盾、提升政治能力、统一思想和行动,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筑牢稳固的组织基础。

(二)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段时期以来,受党内外、主客观消极因素的影响,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对待党内政治生活的态度不严肃。部分党员在对党内政治生活的认识上有偏差,民主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有的党员在民主生活会上聊家常、讲段子,甚至妄议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严重背离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要求。有的党员干部放松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理想信念动摇,在重大原则和立场问题面前不坚定,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走过场、应付了事。二是党内政治生活相关制度执行力不够。民主集中制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没能得到很好贯彻,有的党组织既缺乏民主,也缺乏集中,存在“一言堂”“家长制”现象。有的党组织忽视议事规则,集体领导和会议决定形同虚设。党组织抓党内政治生活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党内监督流于形式。“三会一课”制度没能得到认真执行,“三会一课”材料随意编造,存在着不汇报思想、不接受监督、不交纳党费的“特殊党员”。“三会一课”从形式到内容陈旧,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落实中央和上级要求的效率低下。三是党内政治生活形式化、庸俗化、随意化。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时仅限于读报纸、念文件、传政策、记笔记,而不能结合理论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有的基层党组织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老好人”思想作祟,只唱赞歌不揭问题,“辣味”不够“甜味”十足,难以达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治治病”的目的。有的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不按组织程序和原则开展,以行政会议取代“三会一课”,甚至以文娱活动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

(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四性”

习近平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激浊和扬清两手抓,让党内正能量充沛,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9](P41)这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一是必须增强政治性。要强化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理想、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能力。二是必须增强时代性。党员干部要积极应对信息化时代的变化,结合新媒体和新技术创新、丰富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推动传统党建向“智慧党建”转变。三是必须增强原则性。加强对党的民主集中制、“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制度的执行力度,防止党内政治生活形式化,杜绝党内政治生活娱乐化、庸俗化甚至低俗化等倾向。四是必须增强战斗性。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揭短亮丑、纠正错误,让“红脸”“出汗”“排毒”“治病”成为党内政治生活常态。

三、发展党内政治文化,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涵养良好政治生态

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统一、稳定且被党员自觉认同和践行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价值等。高度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路径,必须坚持“融合创新”发展党内政治文化、围绕中心工作建设党内政治文化,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党的优良政治传统

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一贯传统和政治优势。习近平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11](P18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得到了加强和改善,但仍面临着形形色色庸俗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存在诸如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官场亚文化”。因此,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人的政治理念、政治原则、政治立场等贯穿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涵养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二)必须坚持“综合创新”发展党内政治文化

习近平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12](P84)此外,习近平还从多个维度阐明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方法论原则,形成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综合创新”论,提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基础上,以开放的胸怀和包容的态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化形态及其基本要素进行科学分析和理性筛选。建设党内政治文化,要牢牢把握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方法论原则,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具体路径。一是铸就党内政治文化之“魂”。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二是夯实党内政治文化之“基”。这就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精粹,深入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仁爱、民本、修齐治平、德政等精神的时代价值。三是巩固党内政治文化之“源”。以优良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基因构筑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充分发挥革命文化涵养党内政治文化的巨大优势。四是筑牢党内政治文化之“本”。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党内政治文化发展方向,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五是强化党内政治文化之“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和政党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只有以“综合创新”精神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才能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融入当今时代文化精华、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特质的党内政治文化。

(三)必须围绕中心工作建设党内政治文化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党的中心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与党的组织建设、党内教育培训、反腐败斗争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即通过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促进和推动党的其他工作,为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障和价值引领。一是要将意识自觉作为实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党的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思想前提。各级党组织必须明确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管党治党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的政治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深刻认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服务中心工作的重大意义。二是要将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保证。各级党组织要从明晰责任、完善制度、明确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工作流程及严格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考核入手,将各级党组织打造成能打硬仗的“坚强堡垒”,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三是要探讨党的中心工作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各级党组织要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融入党的组织建设、党内教育培训、反腐倡廉建设等各项中心工作,使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成为这些中心工作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同时结合单位中心工作实际找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契合点、发力点,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由“软要求”转化为“硬指标”。

四、厚植“人民至上”的政治情怀,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打牢坚实的政治根基

“人民至上”的政治情怀源自于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是决定共产党人政治生命的深层次基因,诠释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品格风范。新时代共产党人要厚植“人民至上”政治情怀,走好党的群众路线,着力维护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党的政治建设打牢坚实的政治根基。

(一)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3](P287)列宁高度评价了马克思这一观点,认为“这些话表达了哲学历史理论最深刻最重要的原理之一……随着人们历史创造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作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在数量上也必定增多起来”[14](P127)。在这里,列宁将人民群众比喻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形成了“群众路线”这一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为“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5](P137),要求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5](P136)。站稳人民立场、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人民至上”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情怀,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的根本之道。

(二)厚植“人民至上”政治情怀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厚植“人民至上”的政治情怀,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政治生命力。习近平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7](P21)厚植“人民至上”的政治情怀必须坚持学习与实践并重,既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又解决行动自觉上的问题。一是要正本清源提高思想认识。党员干部要强化思想理论学习,将增强群众观念、树立宗旨意识作为思想理论学习的重点,围绕学习习近平关于“人民至上”系列重要论述,切实抓好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和先进模范人物进行专题讲座辅导,开展干部轮训,使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路线。引导党员干部将宗旨意识、群众观点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不断在深化认识和实践锤炼中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要贯彻群众路线解决实际问题。仅仅注重对理论问题的思考而不落实到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厚植“人民至上”的政治情怀就是一句空话。党员干部要在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中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各级党组织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查找问题成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抓手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三)必须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利益是人类行动的第一动力。”[15](P512)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6](P261)正当的利益能够激发人们创造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先锋队,“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5](P137)。对此,习近平强调“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做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5](P135)。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厚植党员干部“人民至上”的政治情怀,必须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将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此外,还要坚决反对“四风”。列宁指出,执政党“最大最严重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就是没有“同极大多数工农群众保持牢固的联系”[17](P372)。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污染社会风气,破坏党群干群关系,严重影响党执政的政治根基。切实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升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的满意度,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党的执政根基。因此,对于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必须找准靶子,有的放矢,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务求实效。

五、倡导优良政治作风,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培育务实高效的政治风范

优良政治作风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廉洁高效等政治作风,确保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大力弘扬党的优良政治作风,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示范效应,培育务实高效的政治风范。

(一)优良政治作风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优良政治作风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18](P1093~1094)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又在“三大作风”的基础上形成了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等政治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使全党始终保持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廉洁高效的政治作风。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党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19](P178)。

(二)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廉洁高效的政治作风

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廉洁高效的政治作风。其中,求真务实是核心,廉洁高效是前提和基础,开拓进取是具体表现。共产党人的求真务实精神必须以清正廉洁为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工作中锐意开拓进取,才能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在继承和弘扬“三大作风”的基础上,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廉洁高效等政治作风作为践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不是喊出来的,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改革开放40余年之所以取得如此伟大成就,靠的就是始终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邓小平强调坚持彻底的求真务实精神,“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2](P382)。习近平关于求真务实也有着系列重要而生动的论述,一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等。这些重要论述对党员干部提出了高要求,即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工作,做事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不要好高骛远;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坚持不懈地干事创业,切忌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谋划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弘扬优良政治作风必须紧紧抓住“关键少数”

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优良政治作风和过硬政治风范,由此产生引领带动效应。习近平强调,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20](P68)。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学悟透习近平关于加强政治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在政治上做老实人、在思想上说老实话、在工作中办老实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使求真务实成为全党全社会普遍奉行和遵守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具体来讲,领导干部在实践中一是要做到坚持党性锻炼、知行合一。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在党性锻炼的过程中培养情怀,在感悟初心的过程中寻找差距。要对党绝对忠诚、矢志不渝,在思想上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用忠诚铸就灵魂,说老实话做老实人。要坚决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看齐,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依法用权依法行政,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二是要坚持奋勇担当、干事创业。领导干部要努力当好新时代的奋斗者、奉献者,大力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精气神。要始终做到务实高效、廉洁自律,大力弘扬“四下基层”“滴水穿石”精神,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干劲,做到清白做人、廉洁做事。三是要坚持立德修身、德行高雅。作风正派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德、处事之基,只有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公道正派的优良风范,才能真正做到以上率下、令行禁止。四是要做到谨言慎行、有所敬畏。只有始终坚持待人处事谨言慎行,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始终做到对自己、对他人负责,才能在面对群众的疑惑和质疑时不敷衍了事,在面对群众的诉求和需要时不搪塞阻挠,做一名守规矩、有作为的好干部。

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铸就长期执政的政治自信

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根本目的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党长期执政,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才能铸就党长期执政的政治自信,而理性、充分的政治自信又能有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新时代我们党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一)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提高与党的政治建设效果密切相关。一方面,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内在地包含着提高党的政治能力、政治本领、政治水平等内容;另一方面,党的政治建设的效果如何需要通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来体现。自1949年3月毛泽东提出“进京赶考”以来,我们党就始终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建设,这既是对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所面临的国内外复杂形势的政治自觉,也是新时代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行动自觉。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7](P61)。这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所讲过的话,而是立足于新时代内外形势全局,研判现阶段党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一永恒课题赋予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指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系统性的原则要求、基本方向和根本途径,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中央对加强党的建设的整体把握和战略思考,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全面增强领导干部执政本领

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如何直接决定着其执政效果。毛泽东曾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21](P178)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22]。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本领。具体而言,一是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切实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的能力和防范、处置政治风险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二是要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要突出事业引领,加强精准教育与培训,按照高素质、专业化要求选干部、配班子,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善于破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三是要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干部。从严管好各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和表率示范作用。四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贯彻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群众工作特点,把握群众工作规律,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增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本领,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

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关键之举[23],有利于将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转化为长期执政的政治自信。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全面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常委会(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发展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的相关制度;健全决策机制,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强化各级党组织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确保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具体落实到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来;完善干部激励制度,建立以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为导向的激励体系,完善提高干部执政本领的教育培训、实践锻炼、交流轮岗、激励保障、监督管理等各项制度,着力打造政治强、能担当、善作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政治建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