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纳西语的可选性施受标记及其多功能性①

2024-01-24 07:05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论元鲁甸纳西

和 菊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一、引言

跨语言比较研究中,标记动词与其论元关系的后置词,在类型学上通常被称为格标记。藏缅语有些语言中及物动词施事者和受事者有时有标记,有时没有标记,何时用标记、何时不用标记受语义和语用的制约。罗仁地[1-5]指出,多数藏缅语的施事和受事者标记是非强制性的,不成系统的,其功能主要是为了消除歧义,藏缅语言中的这种标记类型反映了原始藏缅语中语法关系是基于语义的性质。戴庆厦和李洁[6-7]指出,藏缅语有些句子存在“强调式施动句”,并且分析了这些句子的结构共性特征与成因,还和汉语被动句进行了比较。黄成龙[8-9]在众多方言土语语料的基础上,比较和讨论了羌语的施事者标记和非施事者标记,提出羌语的施事者和非施事者标记不成系统,受语义和语用制约;此外,绝大多数羌语土语的施事者不仅标记施事者,还充当工具格和由格;大部分地区的羌语非施事标记不仅标记受事者,还标记接受者、受益者、目标、处所。蒋颖[10-11]对普米语施受关系的标记手段和施受助词的标记规律、施事助词需要的句法结构条件和施事助词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杨将领[12]讨论了独龙语施事格和工具格标记的关系,指出独龙语有些方言里施事和工具格分别使用不同的标记,而在有些方言里,施事和工具格使用相同的标记。李翔和黄成龙[13]讨论了福贡傈僳语的施受标记,指出福贡傈僳语的施受标记都不是强制性的,它们会受语义、句法及语用的制约。彭茹和唐贤清[14]对独龙语迪政当话强调施事句的句法特点及其成因进行了描写,指出迪政当话强调施事句的特点与形态较发达的语言类型特征、句法结构系统的特点及强调施事句受事的定指度较高等因素有关。鲁方昕[15]讨论了锡伯语的宾语标记以及中国境内语言的区别宾语和施事标记,指出在锡伯语中,定指性高的宾语(包括特指的宾语)不能省略标记,而定指性低的宾语,如果其生命度高于主语,则一般需要宾语标记;此外,文章还从区域类型学的视角探讨中国境内语言在论元标记策略上的差异,发现南方诸语言更注重生命度,而北方诸语言更注重定指性。

在现有的纳西语施受标记研究的文献中,和即仁和姜竹仪[16]把施受标记都归入结构助词,称为施动助词和受动助词。李三春[17]则称为主语助词、宾语助词。Lidz[18]对纳西语东部方言永宁摩梭话施事标记nɯ³³和受事标记tɔ³¹进行描写,指出施事标记nɯ³³还可以充当工具格、焦点标记、对比焦点标记、强调标记,受事标记tɔ³¹还可以充当位置格、向格和比较标记;且施事标记经常出现在具有结构歧义的子句中,但它通常不能解决这种结构歧义,并指出摩梭话结构歧义很少导致真正的歧义。

本文以鲁甸纳西语为研究对象,对施受标记的形式、施受标记在长篇语料中的分布、制约施受标记隐现的因素及施受标记的多功能性进行描写分析。

二、基本结构

鲁甸纳西语为动词居末型语言,其基本的句子结构可以分为不及物动词“S+V”结构、及物动词“A+P+V”结构和双及物“NP1+NP2+NP3+V”结构。在典型的不及物结构和及物结构中,施受标记一般不出现;在双及物结构中,给予者后面可以不出现施事标记,但接受者之后一定要出现受事标记。例如:

(1)a. tɕi³³xuɑ³³ mo¹¹ty55xɯ³³ zɛ¹¹. 金花出去了。金花 外面 去 完结体①本文的“完结体”指perfective。

b. ɑ¹¹bɑ³³ ȵi³³ pɛ55nɛ¹¹. 爸爸在钓鱼。

前缀-爸 鱼 钓 进行体

c. ɑ55dɯ¹¹(nɯ³³) tɕi³³xuɑ³³ kuɑ55lɛ³³khuɑ¹¹ dɯ³³ lu55ʑə55.

前缀-大(施事标记) 金花 受事标记 裤子 一 件 给

姑姑给金花一件衣服。

在例(1a)中,tɕi³³xuɑ³³“金花”作为不及物动词的单一论元,其后不出现施事标记;在例(1b)中,ɑ¹¹bɑ³³“爸爸”作为施事论元,其后不出现施事标记,ȵi³³“鱼”作为受事论元,其后也不出现受事标记。例(1c)中,ɑ55dɯ¹¹“姑姑”作为给予者,tɕi³³xuɑ³³“金花”作为接受者,lɛ³³khuɑ¹¹“裤子”作为句中的客体,ɑ55dɯ¹¹“姑姑”后面可以不出现施事标记,但接受者tɕi³³xuɑ³³“金花”后面必须出现受事标记。

三、施受标记的形式

鲁甸纳西语中有施事标记和受事标记。施事标记是nɯ³³,在语流中有时会发生音变,读成ni³³;受事标记有3 个,分别为to55、kuɑ55、tɕo¹¹,在标记受事者的时候,这3 个标记可以互换,但通过对长篇语料的分析,发现人们在选择受事标记的时候会受到话语材料题材的影响,具体分析见第四节;kuɑ55在语流中有时会丢失音节首辅音k,变成uɑ55;在语流中,施受标记还会分别和施事、受事发生合音,此时施受标记消失,施事或受事的调值发生变化,用变调来标记施事或受事。此外,人称代词单数ŋɑ¹¹“我”和nɯ¹¹“你”后面出现施受标记,它们的调值从低平调11 变为中平调33。例如:

(2)a.tʂhu³³ʂæ¹¹ nɯ³³ ɕi³³ tshɑ55tʂhi³³ do¹¹ ɑ55dʑi³³ lɛ³³?

牲畜 施事标记 人 咬 定指 看见 疑问标记 经历体 疑问后缀

你们见过牲畜来咬人吗?

b. thɯ³³ ni³³ zɛ³³xo55xæ55pi55mo55phe55fu¹¹ tso¹¹.

这 施事标记 前缀-深 割 (未知)①例句中有些虚词(如:pi55、mo³³、lɛ¹¹、pe55)目前还分析不出具体的意义,故标注为未知。语调单位 佩服(汉借) 会

被这个割了就会很佩服(义:难受)。

c. tʂhər³³ɣɯ³³ dɯ³³ ly³³ ni³³ kiɛ³³tʂər55khuɑ³³ ɑ¹¹

药 一 颗 施事标记 喉咙 洞 持续体

tæ55mo¹¹ ɑ¹¹tshɛ³³ ʂi³³ ɛ¹¹ mo³³.

粘 连接词 差点 死 完结体 (未知)

因为有颗药卡住了脖子,所以差点死了。

d. ŋɑ¹¹-³³ nɯ³³ nɯ¹¹-³³ to55/kuɑ55/tɕo¹¹ lɑ55. 我打你。

我 施事标记 你 受事标记 打

e. ɕɑ³³ʑɛ³³phiɛ55tʂhi³³ ŋɑ¹¹-³³ uɑ55dɯ³³ pə³³ ʑo³³ lo³³ ʑə55lɛ¹¹.

消炎片(汉借) 定指 我 受事标记 一 包 拿 来 祈使 (未知)

消炎片那个也帮我拿一包来。

f. ......zɑ³³ ɑ³³nɛ¹¹-³³ kɯ55ʑə55.

鞋子 前缀-谁-施事标记 穿 给

谁给你穿鞋子。

g. ŋɑ¹¹ nɯ³³ɡɯ¹¹-³³ mi³³ khɯ55ʑə55mə³³ ɡiɛ¹¹ ʂə55m³³.

我 你-复数-受事 火 烧 给 否定标记 有(能力) 说 语气词

我没有能力给你们烧火。

h. ......ɑ55tɑ55u³³thu55-5³4mi³³ mo³³ khɯ55ʑə55.

前缀-哥 伟兔-施事标记 火 否定标记 放 给

伟兔哥哥没有给(我们)烧火。

例(2a)中,nɯ³³出现在tʂhu³³ʂæ¹¹“牲畜”后面,标记施事者为“牲畜”;施事标记nɯ³³在语流中会发生音变,变为ni³³,目前在语料中只发现出现在指示代词thɯ³³“这”和数量短语tʂhər³³ɣɯ³³dɯ³³ly³³“一颗药”之后,标记指代的事物为施事者,如例(2b)(2c);例(2d)中,nɯ³³出现在人称代词ŋɑ¹¹“我”的后面,标记“我”为施事者,nɯ¹¹“你”的后面可以出现to55/kuɑ55/tɕo¹¹,标记“你”为受事者,ŋɑ¹¹“我”和nɯ¹¹“你”的调值均变为33 调。例(2e)中,受事标记kuɑ55在语流中发生音变,变为uɑ55,标记ŋɑ¹¹“我”为受事者;例(2f)中,施事标记和施事论元ɑ³³nɛ¹¹“谁”发生合音,变为ɑ³³nɛ¹³,表示施事者为ɑ³³nɛ¹¹“谁”;例(2g)中,受事标记和受事论元nɯ³³ɡɯ¹¹“你们”发生合音,变为nɯ³³ɡɯ¹³,标记受事者为nɯ³³ɡɯ¹¹“你们”。鲁甸纳西语中,用超音段成分即变调来表示施受关系的除了疑问代词、人称代词以外,人名名词也可以通过变调表示施受关系,如例(2h),通过变调即高平调55 变为曲折调534 来标记施事者为人名名词u³³thu55“伟兔”。

四、施受标记在长篇语料中的分布

我们通过对不同题材的话语材料进行分析,发现在不同的话语材料中,鲁甸纳西语施受标记的出现频率有所差别,我们分别对不同话语材料中出现施受标记的频率和百分比作了统计,详见表1、表2、表3。

表2 鲁甸纳西语长篇语料中受事标记出现的频率及百分比(以韵律段为单位)

表3 鲁甸纳西语长篇语料中施受标记共现的频率及百分比(以韵律段为单位)

从表1 看,施事标记的主要形式是nɯ³³,在765 个韵律段中,总共出现了43 次;而其变体形式ni³³才出现2 次,施事标记和施事合音后变调的情况也只出现了2 次,且都仅出现在对话这类口语语体中。

从表2 看,受事标记的形式较多,分别是三个受事标记to55、kuɑ55、tɕo¹¹以及kuɑ55的音变形式uɑ55和受事发生变调的形式,共五种。其中,传说故事和访谈中受事标记to55出现的频率最高,而kuɑ55的出现频率低;在对话中,kuɑ55的出现频率比to55高。kuɑ55的变体uɑ55和受事变调形式都仅出现在对话这类口语语体中。由此可以看出,话语材料的题材会对施受事标记的形式产生一些影响。此外,tɕo¹¹在长篇故事中并没有出现,但询问母语人的时候,母语人说tɕo¹¹也可以出现在to55和kuɑ55的位置,tɕo¹¹在鲁甸纳西语中还有标记“目标”的作用。它在长篇语料中并没有出现说明tɕo¹¹正处于发展为受事标记的过程中,并没有固定下来,人们在需要使用受事标记的时候还是会优先选择已有的受事标记to55或kuɑ55。

从表1、表2 和表3 看,在鲁甸纳西语中,施事标记的出现频率比受事标记要高一点,在765 个韵律段中,施事标记总共出现47 次,占比6.1%,而受事标记出现37 次,占比4.8%;施受标记共现的频率很低,只出现了5 次共现的情况,占比0.7%,且仅出现于口传语体(即传说故事和风俗习惯)中。只有施事和受事需要同时被强调的时候,施受标记才会共现。此外,通过观察表格,我们还可以发现鲁甸纳西语中施受标记的出现受到故事题材的影响。在传说故事中施事标记出现的频率最高,在150 个韵律段中,施事标记出现了25 次,占比16.7%;在家庭对话中受事标记的出现频率比施事标记高,在133 个韵律段中,施事标记才出现了9 次,占比6.8%,而受事标记出现19 次,占比14.3%。这主要是因为在传说故事中要指明实施动作的施事者,所以施事标记要出现;而在对话中因为语境的影响,人们多半都知道施事者,所以施事者就会被省略,在施事者省略、受事者出现的情况下,受事标记就必须出现,所以在对话中会出现受事标记出现频率比施事标记高的情况。此外,在讲述风俗习惯和对传统民居的类型、特点进行访谈时,施事标记和受事标记的出现频率都很低,这可能是因为这两个故事是对“风俗习惯”“传统民居的特点”进行描述,没有涉及很多的施事者和受事者,所以施受标记出现的频率相对比较低。

五、制约施受标记隐现的因素

鲁甸纳西语中,话语材料会影响施受标记的出现频率。语义、语用、动词动作性的强弱及句法结构会制约施受标志的隐现。

(一)生命度的制约

施事和受事的生命度对施受标记出现有一定的影响。下面把施事和受事的生命度分为人、动物、植物、无生物、自然力5 类分别进行描写。

1.施事和受事生命度相同

1)人施事,人受事

当施事和受事都是人时,施受标记一般不出现;但是当需要强调施事或受事时,施受标记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只出现一个。例如:

(3)ɑ¹¹mɑ55(nɯ³³) zy55(kuɑ55) lɑ55nɛ¹¹. 妈妈正在打孩子。

前缀-妈 (施事标记) 孩子 (受事标记) 打 进行体

在例(3)中,ɑ¹¹mɑ55“妈妈”和zy55“孩子”都是人,其后一般不需要出现施受标记;但是当要对ɑ¹¹mɑ55“妈妈”、zy55“孩子”进行强调的时候,可以在ɑ¹¹mɑ55“妈妈”后面出现施事标记,或在zy55“孩子”后面出现受事标记,还可以施受标记同时出现。

2)动物施事,动物受事

当施事和受事都是动物时,有两种情况:a.当施事发出的动作受事也会发出的时候,施受标记一般要出现一个;b.施事发出的动作一般都是施事才会发出的,这时候施受标记可以省略。

(4)a. ʐuɑ³³ nɯ³³ ɣɯ³³ (kuɑ55) khæ³³ zɛ¹¹. 马咬牛了。(khæ³³咬:一般咬不出血)

马 施事标记 牛 (受事标记) 咬 完结体

b. bo¹¹(nɯ³³) khɯ³³ kuɑ55tshɑ55nɛ¹¹ zɛ¹¹. 猪正在咬狗了。

猪 (施事标记) 狗 受事标记 咬 进行体 完结体 (tshɑ55咬:一般咬出血)

在例(4a)中khæ³³“咬”这个动作是ʐuɑ³³“马”和ɣɯ³³“牛”都会发出的,所以在ʐuɑ³³“马”后面出现nɯ³³,用来标记施事者,此时受事ɣɯ³³“牛”后面的受事标记kuɑ55可以省略;在例(4b)中,tshɑ55“咬”这个动作bo¹¹“猪”和khɯ³³“狗”都会发出,所以在受事khɯ³³“狗”后面出现受事标志kuɑ55的时候,表明受事者是khɯ³³“狗”,此时施事bo¹¹“猪”后面就不用出现施事标记。

(5)a. khɯ³³ æ¹¹ tshɑ55. 狗咬鸡。 b. æ¹¹ khɯ³³ khu55. 鸡啄狗。

狗 鸡 咬 鸡 狗 啄

在例(5a)(5b)中,句中的两个论元都为khɯ³³“狗”和æ¹¹“鸡”,例(5a)中动词为tshɑ55“咬”,这个动作一般都是khɯ³³“狗”才会发出来的,所以不用出现施受标记,句子也不会发生歧义;在(5b)中,动词为khu55“啄”,这个动作一般也是æ¹¹“鸡”才会发出来的,所以不用出现施受标记,句子也不会发生歧义。

3)植物施事,植物受事

当施事和受事都是植物时,施事标记必须出现,受事标记可以省略。例如:

(6)sɛ¹¹tho³³ dzə³³ nɯ³³ ʐu³³kə55dzə¹¹ (kuɑ55) ɑ¹¹ tɑ¹¹ zɛ¹¹.

松 树 施事标记 柳 树 (受事标记) 持续体 挡 完结体

松树挡着柳树了。

在例(6)中,施事sɛ¹¹tho³³ dzə³³“松树”后面出现nɯ³³,用来标记施事;此时,ʐu³³kə55dzə¹¹“柳树”后面可以不用出现受事标记。

4)无生物施事,无生物受事

当施事和受事都是无生物时,施事标记必须出现,受事标记不可以出现。例如:

(7)a. khuɑ55nɯ³³ khuɑ55ty³³ty³³. 碗撞碗。

碗 施事标记 碗 撞-重叠

b. thɛ³³ɣɯ³³ nɯ³³ ʂæ³³læ¹¹ nər55khiɛ³³ zɛ¹¹. 书把桌子压断了。

书 施事标记 桌子 压 断 完结体

在例(7a)中,施事和受事都是无生物khuɑ55“碗”,这时第一个khuɑ55“碗”后面必须出现施事标记nɯ³³,而第二个khuɑ55“碗”后面不能出现受事标记;例(7b)中的两个论元不同,一个为无生物thɛ³³ɣɯ³³“书”,一个为ʂæ³³læ¹¹“桌子”,在施事thɛ³³ɣɯ³³“书”后面必须出现施事标记nɯ³³,而受事ʂæ³³læ¹¹“桌子”后面不能出现受事标记。

2.施事的生命度大于受事

当施事是人或动物,受事比它们生命度小时,施事标记可出现、可不出现,受事标记不能出现。

1)人施事,动物受事|植物受事|无生物受事/动物施事,植物受事|无生物受事

(8)a. ŋɑ¹¹ (nɯ³³) khɯ³³ phæ³³ nɛ¹¹. 我在拴狗。

我 (施事标记) 狗 拴 进行体

b. tɕi³³xuɑ³³ (nɯ³³) dzə¹¹ tu¹¹ nɛ¹¹. 金花在种树。

金花 (施事标记) 树 种 进行体

c. ɡɯ³³zi³³(nɯ³³) ʂæ³³læ¹¹ pio³³pio³³ nɛ¹¹. 弟弟在搬桌子。

弟弟 (施事标记) 桌子 搬-重叠 进行体

d. ʑo³³(nɯ³³) læ¹¹mɛ¹¹ dzə¹¹ dzi³³ zɛ¹¹. 羊吃了蓝莓树。

羊(施事标记) 蓝莓 树 吃 完结体

e. bo¹¹(nɯ³³) khæ¹¹dzɛ³³ lɯ55dzi³³ zɛ¹¹. 猪吃了玉米粒。

猪(施事标记) 玉米 粒 吃 完结体

例(8a)(8b)(8c)中,施事都是指人名词,分别为ŋɑ¹¹“我”、tɕi³³xuɑ³³“金花”、ɡɯ³³zi³³“弟弟”,其后的施事标记可出现也可不出现;而受事为动物khɯ³³“狗”、植物dzə¹¹“树”、无生物ʂæ³³læ¹¹“桌子”时,其后的受事标记不能出现。在例(8d)(8e)中,施事为动物ʑo³³“羊”和 bo¹¹“猪”,其后的施事标记可出现也可不出现;而受事为植物læ¹¹mɛ¹¹dzə¹¹“蓝莓树”和无生物khæ¹¹dzɛ³³ly³³“玉米粒”时,其后的受事标记不能出现。

2)植物施事,无生物受事

当施事为植物、受事为无生物时,施事标记必须出现,受事标记不能出现。

(9)dzə¹¹ nɯ³³ ʂæ³³læ¹¹ dy³³ bɛ¹¹ zɛ¹¹. 树把桌子打烂了。

树 施事标记 桌子 撞 烂 完结体

例(9)中,施事为植物dzə¹¹“树”时,其后的施事标记必须出现;而受事为无生物ʂæ³³læ¹¹“桌子”时,其后的受事标记则不出现。

3.施事的生命度小于受事

当施事为动物或植物、受事为人时,施事标记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受事标记必须出现。

1)动物施事|植物施事,人受事

(10)a. ɑ55ʑə55phɑ¹¹(nɯ³³) nɯ¹¹-³³ kuɑ55dzi³³ lo³³ tso¹¹. 狼会来吃你。

狼 (施事标记) 你 受事标记 吃 来 会

b. zi³³khɯ¹¹ (nɯ³³) tɕi³³xuɑ55kuɑ55xæ55dɯ³³ tso¹¹. 草会割到金花。

草 (施事标记) 金花 受事标记 割 得到 会

c. khuɑ55(nɯ³³) zy55kuɑ55xæ55ku55. 碗会割到小孩。

碗 (施事标记) 孩子 受事标记 割 会

例(10a)(10b)(10c)中,施事分别为ɑ55ʑə55phɑ¹¹“狼”、zi³³khɯ¹¹“草”、khuɑ55“碗”,其后的施事标记可不出现;但受事为nɯ¹¹“你”、tɕi³³xuɑ55“金花”、zy55“孩子”时,其后的受事标记必须出现。

2)植物施事,动物受事

当施事为植物、受事为动物时,施事标记必须出现,受事标记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11)ȵiɛ³³æ¹¹ nɯ³³ ɣɯ³³ (kuɑ55) ɑ¹¹ lu55lu³³ ʑæ³³. 藤蔓绕着牛。

藤蔓 施事标记 牛 (受事标记) 持续体 绕-重叠 亲见标记

例(11)中,施事为植物ȵiɛ³³æ¹¹“藤蔓”、受事为动物ɣɯ³³“牛”时,施事标记强制出现,受事标记可不出现。

3)无生物施事,动物受事

当施事为无生物、受事为动物时,施受标记都必须出现。

(12)tɕhi³³ nɯ³³ ʐuɑ³³ kuɑ55ɑ¹¹ ku¹¹ ʑæ³³. 刺把马刺到了。

刺 施事标记 马 受事标记 持续体 刺 亲见标记

例(12)中,当施事为无生物tɕhi³³“刺”、受事为动物ʐuɑ³³“马”时,施事标记和受事标记都必须出现。

4.施事是具有伤害性的自然力

当施事者属于无生命的自然力,如地震、洪水、暴雨时,施事标记必须出现;当受事者是无生命事物时,受事标记不可以出现;而受事者是有生命事物时,受事标记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13)a. bɛ³³ nɯ³³ ɕi³³ (kuɑ55) nər55ʂi³³ zɛ¹¹. 雪把人压死了。

雪 施事标记 人 (受事标记) 压 死 完结体

b. bɛ³³ nɯ³³ ʑo¹¹-³³lɛ¹¹zo³³ (kuɑ55) nər55ʂi55zɛ¹¹. 雪把小羊压死了。

雪 施事标记 羊-小称标记-小称标记 (受事标记) 压 死 完结体

c. bɛ³³ nɯ³³ dzə³³ nər55khiɛ³³ zɛ¹¹. 雪把树压倒了。

雪 施事标记 树 压 断 完结体

d. bɛ³³ nɯ³³ khuɑ¹¹ nər55bio¹¹ zɛ¹¹. 雪把篱笆压倒了。

雪 施事标记 篱笆 压 倒 完结体

在例句(13a)(13b)中,无生命的自然力bɛ³³“雪”作为施事位于句首,其后必须出现施事标记;当受事是无生命事物khuɑ¹¹“篱笆”时,其后不出现受事标记,如例(13d);当受事是有生命的ɕi³³“人”时,其后的受事标记可出现也可不出现,如例(13a)。

下面对生命度制约施受标记的情况进行了总结,详见表4。

表4 生命度制约施受标记分布情况表

(二)句法结构的制约

鲁甸纳西语中,不同的句法结构对施受标记的制约情况不同。在致使结构、双及物结构、直接引语结构中出现两个有生论元,需要区分哪个是施事者、哪个不是施事者时,就需要标记,一般都标记在受事论元上。

1.致使结构

在致使结构中,致使者其后的施事标记可不出现,被致使者之后的受事标记必须出现。例如:

(14)ɑ¹¹mɑ55(nɯ³³) thɯ³³ kuɑ55æ¹¹ kho55tʂər¹¹. 妈妈让他去杀鸡。

前缀-妈 (施事标记) 他 受事标记 鸡 杀 致使标记

在例句(14)中,ɑ¹¹mɑ55“妈”作为致使者,thɯ³³“他”作为被致使者,tʂər¹¹作为致使标记,ɑ¹¹mɑ55“妈”后面的施事标记nɯ³³可不出现,而thɯ³³“他”的受事标记kuɑ55必须出现。

2.直接引语结构

在直接引语结构中,转诉者引用他听到的一句话时,原说话者和原听话者在句中要分别添加施事标记和受事标记,原说话者之后的施事标记可不出现,原听话者后面的受事标记必须出现。例如:

(15)tʂhu³³ʑæ55(nɯ³³) tʂhu³³li¹¹ kuɑ55“thɯ³³ lɛ³³ɣo55lo³³ mo³³ be³³” ʂə55nɛ¹¹”.

春艳 (施事标记) 春林 受事标记 她 家 来 否定标记 去 说 进行体

春艳对春林说:“她不回来了”。

例(15)中,原说话者为tʂhu³³ʑæ55“春艳”,原听话者为tʂhu³³li¹¹“春林”,引号中为原话内容,tʂhu³³ʑæ55“春艳”和tʂhu³³li¹¹“春林”后面要分别添加施事标记nɯ³³和受事标记kuɑ55,施事标记可不出现,受事标记必须出现。

除以上两种句法结构之外,反身结构中施受标记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而假分裂结构中,施事标记可出现可不出现,受事标记必须出现。

3.反身结构

鲁甸纳西语有反身代词ɣo³³tɕo¹¹ɣo³³“自己”。此外,人称代词和名词可以通过重叠的方式表示“反身义”,通过重叠表示“反身义”的结构不能带施受标记;而用“重叠+反身代词”表达“反身义”的结构,施事标记不能出现,受事标记必须出现。例如:

(16)a. ɣo³³tɕo¹¹ɣo³³ (nɯ³³) ɣo³³tɕo¹¹ɣo³³ (kuɑ55) lɑ55. 自己打自己。

自己 (施事标记) 自己 (受事标记) 打

b. ɣo³³tɕo¹¹ɣo³³ (kuɑ55) ɣo³³tɕo¹¹ɣo³³ (nɯ³³) lɑ55. 自己打自己。

自己 (受事标记) 自己 (施事标记) 打

c. ŋɑ¹¹-¹³ŋɑ¹¹ nɯ³³ ŋɑ¹¹-¹³ŋɑ¹¹ kuɑ55lɑ55.

重叠-我 施事标记 重叠-我 受事标记 打

d. thɯ³³-³5thɯ³³ ɣo³³tɕo¹¹ɣo³³ kuɑ55lɑ55. 她/他自己打自己。

重叠-她/他 自己 受事标记 打

例(16a)(16b)中,不管第一、第二个ɣo³³tɕo¹¹ɣo³³“自己”谁是施事或受事,都是表达同一个意思,所以施受标记可以不出现。通过重叠表示“反身义”的结构不能带施受标记,如例(16c)。例(16d)中,第三人称代词thɯ³³“她/他”通过变调重叠以后,表示“她/他自己”的含义,thɯ³³-³5thɯ³³“她/他自己”作施事,后面不能出现施事标记;而反身代词ɣo³³tɕo¹¹ɣo³³“自己”作受事,其后可以出现受事标记。

4.假分裂(pseudo-cleft)结构

在鲁甸纳西语的假分裂结构[NP1话题+NP2焦点+ɡɯ³³ɣo¹¹]中,如果NP1 为受事话题,NP2 为施事作(对比)焦点,施事后面要出现施事标记。例如:

(17)a. khɯ³³ ɑ55tʂhi³³ mɛ³³ tɕi³³xuɑ³³ nɯ³³ xæ¹³ tshi¹¹ ɡɯ³³ ɣo¹¹.

狗 那 只 金花 施事标记 买 来 名物化标记 系词

那只狗是金花买来的。

b. xɑ³³ tʂhi³³ khuɑ55ŋɑ¹¹-³³ nɯ³³ ɑ¹¹ khɯ³³ ɡɯ³³ ɣo¹¹.

饭 这 碗 我 施事标记 持续体 放 名物化标记 系词

这碗饭是我放的。

例(17a)中,khɯ³³ɑ55tʂhi³³mɛ³³“那只狗”作为话题出现在句首,ɣo¹¹是句中的系词,出现在句末,而tɕi³³xuɑ³³“金花”是句中的施事焦点,其后要出现施事标记;例(17b)中,xɑ³³ tʂhi³³khuɑ55“这碗饭”作为话题出现在句首,ɣo¹¹是句中的系词,出现在句末,而ŋɑ¹¹“我”是句中的施事焦点,其后要出现施事标记nɯ³³,和施事标记相邻时,ŋɑ¹¹“我”的调值要变为中平调33。

(三)信息结构的制约

鲁甸纳西语的句子结构为“话题—评述”结构,作为典型的SOV 型语言,不及物动词句唯一核心论元和及物动词句施事论元比其他论元更具有话题性。因此,在最常见的情形中,施事者是话题,在这种情况下施事者标记隐现规律如第(一)(二)小节所述,当受事提到句首时,施事必带施事者标记。

1.受事居首句

当受事提到句首构成有标的OSV 句时,不管施受论元的生命度如何,施事标记必须出现;而受事标记可不出现,一般只有在语用上需要强调受事者的时候才出现受事标记。

(18)a. zy55(kuɑ55) ɑ¹¹mɑ55nɯ³³ lɑ55nɛ¹¹ zɛ¹¹. 孩子正在被妈妈打。

孩子 (受事标记) 前缀-妈 施事标记 打 进行体 完结体

b. tshi55(kuɑ55) khɯ³³ȵi³³ nɯ³³ tshɑ55zɛ¹¹. 山羊被狗咬了。

山羊 (受事标记) 狗 施事标记 咬 完结体

c. zi³³khɯ¹¹(kuɑ55) dzə¹¹ nɯ³³ ɑ¹¹ tɑ¹¹ zɛ¹¹. 草被树挡着了。

草 (受事标记) 树 施事标记 持续体 挡 完结体

d. khuɑ55dʑi¹¹ tshi³³ nɯ³³ tər55bɛ¹¹ zɛ¹¹. 碗被热水烫坏了。

碗 水 热 施事标记 浸 坏 完结体

e. tɕi³³xuɑ55(kuɑ55) ʐuɑ³³ nɯ³³ tshi³³ zɛ¹¹. 金花被马踢了。

金花 (受事标记) 马 施事标记 踢 完结体

f. sə³³ tʂhu³³ʑæ55nɯ³³ ɑ¹¹ khə³³ zɛ¹¹. 柴被春艳劈了。

柴 春艳 施事标记 持续体 劈 完结体

例(18)中的所有例子都是受事提到句首,构成“受事-施事结构”,在语用上构成一个有标记的“话题-评述”结构,这时,施事后面要强制出现施事标记。受事者后面的受事标记有两种情况,当受事是有生命的物体如人、动物、植物时,受事标记可不出现,如例(18a)(18b)(18c)(18e);当受事是无生命的物体时,受事标记不能出现,如(18d)(18f)。

2.论元省略句

鲁甸纳西语在句中省略论元、出现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句中没有省略的论元之后必须带标记。例如,在及物结构中省略受事论元,施事标记必须出现;当施事论元省略时,受事标记必须出现;在双及物结构中,施事论元和客体论元省略时,受事标记必须出现。

(19)a. ŋɑ¹¹-³³ nɯ³³ lɑ55. 我来打。

我 施事标记 打

b. ɑ³³ʂu55nu55nɯ¹¹-³³ to55ʂə55nɛ¹¹. 刚才在和你说。

刚才 你 受事标记 说 进行体

c. ŋɑ¹¹-³³ kuɑ55mɑ³³ ʑə55. 不给我。

我 受事标记 否定标记 给

例(19a)中,省略lɑ55“打”的受事,施事者ŋɑ¹¹“我”后面必须出现施事标记;例(19b)中,省略ʂə55“说”的施事,受事者nɯ¹¹“你”后面必须出现受事标记;例(19c)中,ʑə55是一个双及物动词,当省略施事和客体时,受事ŋɑ¹¹“我”后面必须出现受事标记。

(四)动词动作性的制约

鲁甸纳西语中还存在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在施受结构中,当施事论元的生命度高于受事论元时,动词动作性的强弱会影响受事标记的出现。动词动作性强的动词有lɑ55“打”、tshi³³“踢”、xɯ55“抽”等,动词动作性弱的动词有tɕhi³³“卖”、xæ“买”、phæ³³“拴”等。

(20)a. tɕi³³xuɑ³³ khɯ³³ (kuɑ55) lɑ55nɛ¹¹. 金花在打狗。

金花 狗 (受事标记) 打 进行体

b. tɕi³³xuɑ³³ khɯ³³ kuɑ55tɕhi³³ nɛ¹¹.

金花 狗 受事标记 卖 进行体

c. tɕi³³xuɑ³³ khɯ³³ kuɑ55phæ³³ nɛ¹¹.

金花 狗 受事标记 拴 进行体

在例(20a)中,施事论元tɕi³³xuɑ³³“金花”的生命度高于受事论元khɯ³³“狗”,当谓语动词为动作性强的动词lɑ55“打”时,受事标记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当谓语动词为动作性弱的动词tɕhi³³“卖”、phæ³³“拴”时,受事标记不可以出现,如例(20b) (20c)。此外,在纳西语中,动词小类会一定程度地影响施受标记的隐现①柳俊,个人通讯,2023 年5 月6 日。。限于篇幅,拟另文详述。

六、施受标记的多功能性

鲁甸纳西语中,nɯ³³除了充当施事标记之外,还可以当作源点标记、处所标记、工具标记、强调标记、名物化标记;受事标记kuɑ55、to55、tɕo¹¹除了可以和ɡə¹¹“上”、me¹¹“下”、ʑi¹¹“左”、uæ³³“右”、ly55ɡu³³“中”一起构成方位词之外,还可以充当接受者标记;此外,kuɑ55、to55还可以当作处所标记,tɕo¹¹还可以当作目标标记。

(一)施事标记的多功能性

1.源点标记

nɯ³³作为源点标记时,表示从某个源点出发,通常出现在源点之后,表示“从……”。

(21)a. nɯ¹¹ ʑɑ¹³kuɑ³³ nɯ³³ tshi¹¹? 你从哪里来?

你 哪里 源点标记 来

b. ŋɑ³³ ʑɑ³³ko¹¹ nɯ³³ tshi¹¹. 我从家里来。

我 家里 源点标记 来

在例(21a)中,nɯ³³出现在源点ʑɑ¹³kuɑ³³“哪里”之后,表示“从哪里来”;例(21b)中,源点标志nɯ³³出现在源点ʑɑ³³ko¹¹“家里”之后,表示“从家里来”。

2.处所标记

nɯ³³作为处所标记时,出现在处所名词(处所短语)或时间名词(时间短语)之后,表示在某个地方或在某个时间点做什么事情。例如:

(22)a. dʑo¹¹ ku³³ nɯ³³ xɑ³³-xɑ³³ ʐo¹¹ bɛ³³ si³³du³³ lɛ³³xo³³.

山 处所后缀 处所标记 饭-重叠 饿 状语标记 木头 等

在山上饿着肚子等着木头。

b. bɑ¹¹ ly¹¹ be³³ nɛ¹¹ zy55mə55, bɑ¹¹ ly¹¹ ku³³ nɯ³³ xɑ³³ thu55dzi³³.

花 看 去 进行体 孩子 话题标记 花 看 名物化标记 处所标记 饭 做 吃

小孩子会去看花,在看花的地方做饭吃。

在例(22a)中,nɯ³³出现在处所名词dʑo¹¹ku³³“山上”之后,表示“饿着肚子等着木头”的地点。例(22b)中,nɯ³³出现在处所名词短语bɑ¹¹ly¹¹ku³³“看花的地方”之后,表示“做饭吃”的地点。

3.工具标记

nɯ³³作为工具标记时,可以表述实施动作所借助的工具,或制造某物的原材料。例如:

(23)a. ʂər³³ mo55tɑ³³phio¹¹ nɯ³³ dɑ55. 肉是用刀子切的。

肉 话题标记 刀子 工具标记 砍

b. bɑ¹¹lɛ55mo55by¹¹ nɯ³³ mɑ55mɑ³³ ɡɯ³³ ɣo¹¹. 粑粑是面粉做的。

粑粑 话题标记 面粉 工具标记 做 名物化标记 是

在例(23a)中,ʂər³³“肉”在句中被话题化,tɑ³³phio¹¹“刀子”是用来切肉的工具,在tɑ³³phio¹¹“刀子”后面出现工具标记nɯ³³。在(23b)中,by¹¹“面粉”作为制作bɑ¹¹lɛ55“粑粑”的原材料,在by¹¹“面粉”后面出现工具标记nɯ³³。

4.强调标记

nɯ³³可以作为强调标记出现在不及物句中,对唯一核心论元进行强调。

(24)a. ɑ¹¹ʂu¹¹nu55tʂhi³³ khɑ¹¹ thɯ³³ nɯ³³ ʐər¹¹ nɛ¹¹. 刚才那时候是她/他在怕。

刚才 这 时 她/他 强调标记 怕 进行体

b. ɑ55pho¹¹ ku³³ tɕi³³xo¹¹ nɯ³³ be³³ tsi55. 据说是金红去外婆那里。

前缀-婆 处所后缀 金红 强调标记 去 据说标记

例(24a)中,thɯ³³“她/他”作为ʐər³³“怕”的非施事论元,其后可以出现nɯ³³,在这里主要起强调的作用,强调“怕的人是她/他,不是别人”。例(24b)中,tɕi³³xo¹¹“金红”作为be³³“去”的施事性论元,其后也可以出现nɯ³³,在这里主要也起强调的作用,强调“去外婆那里的人是金红,不是别人”。

此外,及物句中的施事论元之后的施事标记不是强制出现的,当施事标记出现的时候,既有标记施事论元的功能,同时又兼备强调的功能。例如:

(25)ŋɑ³³ nɯ³³ zi³³ xæ55zɛ¹¹. 是我在割草。

我 施事.强调标记 草 割 完结体

在例(25)中,因为施事论元ŋɑ¹¹“我”的生命度比受事论元zi³³“草”高,所以施事标记nɯ³³不强制出现。当nɯ³³出现的时候,在标记施事者为ŋɑ¹¹“我”的同时,又有强调施事者是ŋɑ¹¹“我”而不是别人的功能。

nɯ³³除了可以出现在不及物或及物结构的论元之后表示强调,还可以出现在及物结构中副词和动词(动词短语)后及句末表示强调。例如:

(26)a. nɯ³³ mɑ³³ʂɑ55nɯ³³ lo³³. 你马上来。

你 马上 强调标记 来

b. ʂər³³ xo55xɑ³³ dɯ³³ɕi³³tɕhi³³ zi³³ nɯ³³ me¹¹ lɛ³³ɣo55pɑ³³ dʐi¹¹ lɑ³³ dʑo³³.

七 八 晚上 一 星期 才 强调标记 下 家 到达 时候 也 有

七八晚,一星期才到下面的时候也有。

c. ɑ¹¹tsi³³ bɛ³³ be³³ mɛ³³ ko³³ly³³ tæ55nɯ³³ ʂu³³lu³³ næ¹¹.

什么 做 去 名物化标记 头 结 强调标记 思考 要

去做什么事情,有头就要思考。(三思而后行)

d. zy55mə55dɯ³³ sy¹¹ lɑ³³ mo³³ si³³ nɯ³³. 孩子呢啥都不知道的。

孩子 话题标记 一 种 也 不 知道 强调标记

例(26a)中,nɯ³³出现在副词mɑ³³ʂɑ55“马上”(汉语借词)之后表强调;例(26b)中,nɯ³³出现在副词zi³³“才”之后表强调;例(26c)中,nɯ³³出现在动词短语结构ko³³ly³³tæ55“有头”之后表强调;例(26d)中,nɯ³³出现在句末表强调。

5.名物化标记

(27)dɯ¹¹ nɯ³³ tɕi55nɯ³³ ʑi55sɛ¹¹ bɛ³³ ɡə¹¹ ku55lu³³ ɑ¹¹ ui³³ui¹¹ ʑi³³

大 名物化标记 小 名物化标记 全部 状语标记 上 中间 持续体 围-重叠 状态后缀

bæ³³thɑ³³ dzi³³. 大人和小孩全部围在火塘中间吃月饼。

月饼 吃

例(27)中,nɯ³³ 出现在形容词 dɯ¹¹“大”和tɕi55“小”之后表示“大人”和“小孩”的意思。

(二)受事标记的多功能性

1.方位词后缀

kuɑ55、to55、tɕo¹¹可以和ɡə¹¹“上”、me¹¹“下”、ʑi¹¹“左”、uæ³³“右”、ly55ɡu³³“中”一起构成方位词。例如:

ɡə¹¹ to55上面/边 ly55ɡu³³kuɑ55中间 ɡə¹¹ tɕo¹¹上面/边 me¹¹tɕo¹¹ 下面/边

上 面/边 中 间 上 面/边 下 面/边

ʑi¹¹tɕo¹¹ 左边 uæ³³tɕo¹¹ 右边

左 面/边 右 面/边

2.处所标记

鲁甸纳西语里,to55、kuɑ55作为处所标记时,可以加在普通名词之后,表示“在某个地方”;而tɕo¹¹不能作为处所标记。

(28)mi55tʂhi³³ ku55æ¹¹tʂɚ55to55/kuɑ55nɯ³³ me¹¹ tsho³³ xɯ³³ zɛ¹¹.

女 这 个 山崖 处所标记 源点标记 下 跳 去 完结体

这个女的从崖上跳下去了。

例(28)中,to55和kuɑ55分别可以出现在普通名词æ¹¹tʂɚ55“山崖”之后,标记处所。

3.目标标记

鲁甸纳西语里,tɕo¹¹可以添加在普通名词、地名、人名、人称代词后面,表示“朝……方向”;而kuɑ55和to55不能作为目标标记。

(29)a. mi55tʂhi³³ ku55æ¹¹tʂər55tɕo¹¹ xɯ³³ zɛ¹¹. 那个女的朝山崖方向走去了。

女 那 个 山崖 目标标记 去 完结体

b. tɕi³³xo¹¹ kiɛ55lo¹¹ tɕo¹¹ xɯ³³ zɛ¹¹. 金红朝下关去了。

金红 下关 目标标记 去 完结体

c. zy55zy¹¹ tʂhi³³ ku55nɯ¹¹-³³ tɕo¹¹ tshi¹¹ zɛ¹¹.

孩子 这 个 你 目标标记 来 完结体

孩子这个朝你的方向来了。

d. tɕi³³xuɑ³³ tɕo¹¹ be³³. 朝着金花的方向去。

金花 目标标记 去

例(29a)中,tɕo¹¹添加在普通名词æ¹¹tʂər55“山崖”之后,表示“向山崖走去”,目标是“山崖”;例(29b)中,tɕo¹¹添加在处所名词kiɛ55lo¹¹“下关”之后,表示“向下关走去”,目标是“下关”;例(29c)中,tɕo¹¹添加在人称代词nɯ¹¹“你”之后,nɯ¹¹的调值由低平调11 变为中平调33,表示“向你走来”,目标是“你”;例(29d)中,tɕo¹¹添加在人名tɕi³³xuɑ³³“金花”之后,表示“朝着金花(的方向)去”,目标是“金花”。

4.接受者标记

鲁甸纳西语里,kuɑ55/to55/tɕo¹¹可以出现在双及物结构中接受者的后面,充当接受者标记。

(30)a. thɯ³³ nɯ³³ ŋɑ³³ kuɑ55/to55/tɕo¹¹ khɯ³³ȵi³³ dɯ³³ mɛ³³ ʑə55.

她/他 施事标记 我 接受者标记 狗 一 只 给

她/他给我一只狗。

b. tʂhu³³li¹¹ nɯ³³ tɕi³³xuɑ³³ kuɑ55/to55/tɕo¹¹ bɑ³³lɑ¹¹ dɯ³³ lu55ʑə55.

春林 施事标记 金花 接受者标记 衣服 一 件 给

春林给金花一件衣服。

在例(30a)中,接受者论元ŋɑ¹¹“我”后面跟接受者标记kuɑ55/to55/tɕo¹¹也要变调成ŋɑ³³;在例(30b)中,接受者论元tɕi³³xuɑ³³“金花”后面跟接受事标记kuɑ55/to55/tɕo¹¹,标记tɕi³³xuɑ³³“金花”为接受者。

通过上述对鲁甸纳西语施受标记nɯ³³和kuɑ55、to55、tɕo¹¹的描写分析,它们的多功能性可以总结为表5。

表5 鲁甸纳西语施受标记的多功能性

七、结语

通过对鲁甸纳西语施受标记的考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鲁甸纳西语不属于严格的“主-宾格”(S/A-P)语言,也不属于严格的“施-通格”(A-S/P)语言,而是一种可选性(optional)施通格语言(McGregor 2010[19];柳俊2015①柳俊《纳西语施受标志及其配置模式的演化》,手稿,2015。)。鲁甸纳西语不及物结构中的唯一核心论元(S)一般没有标记,但是如果要对其进行强调时,可以跟施事标记;而及物结构中的施事论元(A)和受事论元(P)之后的施受标记不是强制出现的,其出现与否会受到语义、语用、动词动作性的强弱及其句法结构的制约。

(2)鲁甸纳西语的话语材料中,施事标记的出现频率(6.1%)比受事标记(4.8%)略高;施受标记共现的频率很低,只有5 次共现的情况,占比0.7%,且仅出现于口传语体(即传说故事和风俗习惯)中,只有施事和受事需要同时被强调的时候,施受标记才会共现。此外,施受标记出现的频率还受到话语材料题材的影响,在故事中施事标记出现频率高,占比16.7%,而在对话中受事标记出现频率高,占比14.3%。这主要是因为在传说故事中要指明实施动作的施事者,所以施事标记要出现;而在对话中,因为语境的影响,人们多半是知道施事者的,所以施事者就会被省略,受事者一般会出现,此时受事标记就必须出现,所以在对话中会出现受事标记出现频率比施事标记高的情况。从话语材料看,受事标记to55在传说故事中出现频率最高,受事标记kuɑ55在对话中出现频率最高,而受事标记tɕo¹¹目前正处于发展成为受事标记的过程中,在话语材料中基本不出现。

(3)鲁甸纳西语的施受标记具有多功能性,施事标记nɯ³³还可以充当源点标记、处所标记、工具标记、强调标记、名物化标记;受事标记kuɑ55、to55还可以充当方位词后缀、处所标记和接受者标记;受事标记tɕo¹¹还可以充当方位词后缀、目标标记和接受者标记。

猜你喜欢
论元鲁甸纳西
英国女子与两只猫结婚10年:称猫比男人好
成分重量和粤方言双及物结构的论元语序
基于论元结构和题元指派对汉语处置义“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纳西鲁丁的微笑
纳西族民间乐器
——纳西琵琶
舌尖上的乐器——纳西口弦
让我轻轻地把鲁甸拥抱(节选)
目击
英语中动构式中施事论元句法隐含的认知研究
从鲁甸地震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