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跨校修读的现状、热点主题与前景趋势

2024-01-25 09:38路越殷婷婷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跨校学分课程

■路越,殷婷婷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经济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跨校修读的起源可追溯至20 世纪50 年代的欧洲学分互认制度,该制度由政府牵头设计适用于整个欧洲高等学校的学分转移和累积系统ECTS (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为欧洲各国家的高等教育领域规定了统一的学分算法和认定标准,使得成员国之间的学生跨校修读学分成为可能,极大促进了教育的流动、开放和共享。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我国也开始探索校际协同育人机制。从实践演变来看,最初的跨校修读多采用“一校式”办学模式,即以省内高校联盟或大学城的形式签订合作计划,构建高校教学共同体。由于区位临近,高校间可实行“线上选课+线下授课+学分互认”的跨校修读模式,师资可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实现互聘共享[1]。随着远程教育、共享资源和慕课的兴起,跨校修读开始从线下走到线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用“第三方平台”办学模式,即由各高校在指定的第三方教学管理平台共享精品课程资源,建课方与用课方通过签订协议合作教学,以“线上学习+翻转课堂+学分互认”的形式实现跨校修读[2]。该种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提升了跨校修读的可操作性,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围绕跨校修读这一新型教学管理方式展开研究。可以预见的是,大学生参与跨校修读在未来将成为高校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办学成本、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种趋势。基于此,本文梳理了历年来关于高校跨校修读的理论成果,力求通过文献分布、合作网络、关键词聚类的可视化呈现,勾勒其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前沿图景,以期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文献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以“跨校修读”为主题在总库中检索, 通过对检索结果的阅读和筛选,手工剔除了报纸、会议综述等非相关学术文献后共获得有效文献135 篇,时间跨度为2012 年11 月至2022年。为了进一步凝练词汇,在初步提取的高频关键词基础上进行二次整理。设置合并关键词,如将“跨校修读学分”“跨校修读课程”“跨校修读模式”“跨校融合”等同义关键词合并为“跨校修读”;停用部分关键词,如“对策”“影响”“优势”“不足”等非相关词汇,力求获得更精确的聚类分析结果。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文利用SATI4.0 对中国知网获取的135 篇题录数据进行清洗,通过提取高频字段构建共现矩阵和知识图谱,以分析研究关键点和网络关系,采用聚类分析法归纳研究主题。鉴于总体规模有限,在研究数据可视化呈现的同时,将全部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内容的阅读和归纳分析跨校修读的研究演变,总结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二、文献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发表时间分布

考虑到文章发表的滞后性和数据间的可比性,本文截取了截至2021 年的发文量年度数据。从发文的时间分布来看(见图1),跨校修读研究起始于2012 年,在10年的研究期间内呈现波动式上涨态势,特别是从2014年开始,发文量开始迅速攀升,并在2017 年和2020 年分别形成两个阶段峰值。在前期精品开放课程共享平台搭建的基础上,2014 年5 月,辽宁省教育厅统筹规划了“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项目,在课程建设、课程应用实践、课程团队组建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3]。这一举措极大提升了高校的实践热情,依托省级项目和基金经费,相关研究成果大幅增长。文献所属地区的占比也印证了这一点,在所有研究中,82%的研究成果来源于辽宁。2018 年,叠加翻转课堂的兴起和疫情背景下在线课程的全国性普及,研究迎来了新一轮增长。由此可见,跨校修读研究主要由实践和项目驱动,目前正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

图1 跨校修读相关研究发文量的时间序列图

(二)合作网络分析

1.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从文献作者看,现有的135 篇研究数据来源于377位作者,最高产作者为沈阳农业大学的江红霞,共发表论文7 篇,参考普莱斯定律(某一领域的核心作者发表了该领域半数的论文,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应大于0.749,其中nmax 为最高产作者发文量),发文量在2 篇以上的作者为目前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经统计核心作者总数为48 位,剔除重复加计后共发表论文46 篇,占总发文量的35.6%,尚未达到半数水平,印证了该领域研究方兴未艾。

为进一步分析作者合作网络,以核心作者发文量与合作关系为原数据构建共现矩阵并生成网络知识图谱,节点大小表示发文量多少,节点连线反应合作关系,连线粗细体现合作频次。由图2 可知,核心作者多以团队的形式开展研究,目前已形成以江红霞为中心的核心学术团体,该团体中包括来自沈阳农业大学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两个作者群。此外,以谢忠东、李文涛、关涛、吴海娜等为代表的核心作者群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中坚力量。

图2 核心作者网络知识图谱

2.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从研究机构看,目前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全部来源于各高校,且以辽宁省高校为主。其中发文量排名前三的大学分别为沈阳农业大学(17 篇,占比12.6%)、辽宁工业大学(12 篇,占比8.9%)、大连海洋大学(10 篇,占比7.4%)。去除噪点后,机构合作网络关系较为松散,仅有少数的几所大学展开了合作,其他研究尚局限在高校内部,未形成成熟的合作网络。这一现象与跨校修读本身所强调的资源共享、校际合作的概念不符,说明目前各高校更侧重于从用课方或建课方的单一视角出发进行实践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有实践中学术交流的不足。

(三)高频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凝练研究成果的总体特征和发展方向。为了获取有效的高频关键词,将文献数据手动清洗后进行初步筛选,共获得472 个关键词,取频次排名前50 的关键词构建网络知识图谱,用相同颜色体现自动聚类结果并展示同一核心主题。由图3 可知,跨校修读作为研究核心词汇在整个网络中起到主导作用,出现频次112 次,连接了包括慕课(17 次)、翻转课堂(17 次)、资源共享(13 次)、在线教学(13 次)、教学改革(12 次)、学分互认(12 次)、教学模式(11 次)等高频词汇。从聚类结果看,初步形成了以跨校修读理念与实施条件、跨校修读课程实践与总结、跨校修读融入教学模式创新等研究主题。

图3 高频关键词网络知识图谱

为了进一步探究关键词的趋势演进,以每年的关键词频次与当年总词条数的比值作为频率指标,并以此筛选各年份的关键词,提取每年频率排名前3 的关键词作为年度关键热词制作时间序列图。由图4 可知,跨校修读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2012 年—2014 年的研究主要围绕“一校式”办学模式展开,从宏观架构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构建多领域、高水平的校际合作模式,代表性热词包括,大学城、学分互认、课程建设、资源共享等;随着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初具成效,加之同期辽宁省跨校修读试点项目的开展,从2015 年开始研究的重点转向“第三方平台办学模式”,跨校修读一跃成为每一年度的核心关键词。其中,2015—2017 年的代表性热词包括,慕课、在线教学、互联网;2018—2022 年的代表性热词包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等。由此可见,跨校修读研究整体呈现由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传统到创新的发展趋势。

图4 2013—2022 年度关键热词

三、研究主题发现

由关键词的聚类分析结果及对文献总体的阅读整理可知,截至目前,不同的学者在11 年间分别从顶层设计、实践总结、创新融合等角度对跨校修读展开研究。以上三个方向的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顶层设计:跨校修读的必要性与制度保障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的发展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状态,这种缺少合作与沟通的封闭式发展模式限制了学术的融合与校际交流[4]。而跨校修读模式立足于共建共享理念,不仅可以打破原有高校间的藩篱,而且可以弥补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充分的短板。高校间可以通过课程互选、教师互聘、辅修专业、开放公共实验资源、实施交换生计划等形式展开合作,合作的范围可以是校际间、地区间甚至国际间[5]。签订合作协议的高校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各展所长,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优势互补[1]。这种互补不仅体现在不同办学层次,而且体现在不同办学理念上。例如,艺术类院校与综合类大学艺术素质教育的交叉融合可实现在加强专业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6]。

当然跨校修读想要顺利实施离不开必要的前提和制度保障。首先,完善的学分互认机制必不可少。想要学分在高校间相互认可,需要解决课程学时对等、内容可替代、评价标准一致等实际问题,必要时需要政府牵头组织制定系统化的学分互认标准[4]。其次,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协调与政策激励可以促进跨校修读的落地实施。跨校修读本身是一种教学管理机制的革新,改革需要大量时间、精力、成本的投入,政府部门通过绩效考核与项目经费支持双管齐下,可以更好地鼓励和督促高校积极参与到跨校修读试点项目中来[7]。最后,健全的质量管控机制方能使得跨校修读永葆活力。该机制需要包括管理、监督、控制多个层面,并通过顺畅的沟通渠道得以动态调整。对于跨校输入课程和跨校输出课程都要设立教育质量督评部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定期的课程准入与退出调整可以倒逼课程的完善与提升[8]。

(二)实践经验:跨校修读的项目实践与效果评估

跨校修读的实践既包括传统的以高校联盟、大学城等形式为主导的“一校式”办学模式,也包括依托互联网平台慕课资源构建起来的“第三方平台”模式。最早的“一校式”办学可追溯至2009 年湖北实施的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这种办学模式往往受地域和成本所限,无法实现学习资源的大规模流动共享[4]。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兴起,跨校修读更多开始采用“第三方平台”模式,2014 年开始的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示范项目作为其中的代表,现今已将校际合作推延至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形成“三省一区”的高校开放办学新格局[9]。现有的研究多围绕“第三方平台”模式展开,不同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分别就学校、学科、课程等层面进行实验方案介绍、实验效果总结、实验经验分享。

1.学校层面

跨校修读的实施需要站在教务层面统筹协调,从规章制度、教师培训、教学组织、跨校交流、人员安排、效果考核等方面提供保障[10]。为了解决高校间学分互认的问题,可以采用学分银行制度,为学习者建立终身学习档案,实现学分的存储、积累和转换[11]。

2.学科层面

相比于重视事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类课程更加注重培养人文素养,在课程教学中更加注重情感性、价值性、个性化的需求,常规的跨校修读模式由于缺乏面对面交流和个性化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需要通过增加线下授课课时、加大隐性人文课程建设等方式加以优化[12]。此外,在利用线上学习资源时可以不局限于同一课程,跨学科融合往往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全面。例如,在经贸俄语教学时融入国际贸易课程的合同标的、货物运输等知识和经典案例,可以使得原本的专业知识更为生动立体、贴合实用场景[9]。

3.课程层面

课程层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如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展开。部分学者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问卷和实证分析发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众多影响学习成效的因素中占据主导作用[13-14],科学地降低班级规模也有利于保障学习质量[15]。部分学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总结了利用线上资源开展跨校修读时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资源适配度问题;二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现有的精品课资源往往“重建设、轻更新”“偏理论、少实践”“多雷同、鲜特色”[16],部分课程视频内容较长,使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度衰减[17],无法满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此外,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缺乏必要的自主学习训练,部分学生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够的问题,使得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18]。基于此,在跨校修读实践中,一方面要加强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合作,通过合作编写教材、开放平台部分权限的方式提高用课方的建课参与度[19];另一方面,要从教学方式上革新,采用翻转课堂[20]、项目驱动[21]等方式提升实践性与学生的主动性。

(三)创新融合:跨校修读与新方法和新理念的融合

跨校修读本身是信息化时代一场教学管理模式的革新,各高校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尝试,融入新的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跨校修读+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如何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为大学生创造高度参与性、个性化的学习情境[22];“跨校修读+创新创业教育”寻求将线下与线上学习和创新创业竞赛有机结合,打造相互驱动的立体式教学模式[23];“跨校修读+完全学分制”探究如何利用跨校修读与学分互认制度助力完全学分制的推行[24]。这些体现创新融合的研究成果不断拓展着跨校修读的研究边界。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从文献分布、合作网络、关键词聚类等角度入手对跨校修读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可视化呈现,基于文本分析和聚类结果归纳了研究的热点主题。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跨校修读的相关研究目前正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大部分研究源自于跨校修读实践试点项目,其中,基金课题是推动研究开展的主要驱动力;第二,该研究领域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江红霞为中心的核心学术团体,但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较松散,不符合跨校修读共享合作的初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有实践中学术交流的不足;第三,大部分研究围绕“第三方平台”模式展开,研究内容从趋势演变方面呈现由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传统到创新的特点。研究主题主要围绕跨校修读的必要性与制度保障、跨校修读的项目实践与效果评估、跨校修读与新方法和新理念的融合等方面。

根据现有研究脉络和研究趋势,为了更好地促进跨校修读研究的开展,在未来研究中可以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从研究主题看,鉴于跨校修读本身还处于发展探索期,如何从制度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手段革新等方面优化跨校修读方案、提升教学效果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从研究视域看,目前的跨校修读主要在国内高校间的本科教育阶段开展,如何通过学分互认开展国际化的交流共享、如何将本科阶段的跨校修读模式拓展到研究生阶段,都是值得研究的新领域;从研究队伍看,现有研究的团队构成较单一且研究人员基本来自同一高校,尚未形成跨校跨区域的“教研联盟”,这种单打独斗的状态不利于形成科研合力,如何搭建集体层面的交流平台,建立科研共同体是值得探讨的方向;从研究方法看,现有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阶段,随着线上教学数据的不断丰富,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手段,用实证数据展现和支撑结论,进一步丰富跨校修读研究的方法技术。

猜你喜欢
跨校学分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跨校修读模式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基于项目学习共同体的跨校美术教师协同发展实践
学分美食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基于产品化的概念运维跨校认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