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投入影响因素视角下高校课堂“低头族”现象应对策略研究

2024-01-25 09:38高志欢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低头族低头学习者

■高志欢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江阴 214405)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23 年8 月28日发布第5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 亿人,尤其是各类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及增长迅速,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的用户规模仍稳居前三,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规模分别达10.47 亿人、10.44 亿人和10.26 亿人,用户使用率分别为97.1%、96.8%和95.2%。伴随着移动网络成本的降低、5G 等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端出现丰富的应用产品,进一步提升了手机端用户体验。目前,高等院校学生以“00后”为主要的年龄群体,作为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甚至被称为“数字时代原住民”),对智能手机、移动网络的依赖性更强,有调查显示,“在高等院校学生中,一天之中低头用手机等智能电子产品累计四小时以上的学生高达70%;每天出门必须随身携带手机等智能电子产品的比例为50%”,并有约76%以上的学生感到其听课质量及学习成绩受到了不良影响。在以上调查样本中高校学生出现过分沉迷手机、学习主动性差、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现象,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高校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缺乏保障、学校学风和校风建设受阻等。

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信息获取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分沉迷手机的弊端。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的高低是学业成就的重要预测因素,课堂“低头族”无法保障学习过程中学习投入的合理水平。个人而言,手机依赖严重影响个人学习深度的提升及创新能力、社交能力、个人职业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学校方面,主要影响学习水平整体提升、毕业生素质、课堂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因此,高校课堂的“低头族”现象成为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部分教师授课时采取“无手机课堂”的手段,即强制学生上交手机,虽然能够部分缓解,但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课堂“低头”的问题。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发生学习方式显然也应当随之变革,传统的授课方式已不适应新一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该文在分析高校“低头族”现象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立足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特点,以学习参与度提升为解决路径,力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并以教学活动的参与不同主体多角度分析对策,进行相应的阐述。

一、高校课堂“低头族”现象产生的原因

高校课堂“低头族”现象的出现源自于多方面的因素,学习行为的发生需要与学习媒体之间发生交互,本文依据整个学习者学习活动的交互主体及交互环境,分别从社会方面、学校方面、个人方面进行分析,对于应对策略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社会方面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基本普及,“低头族”随处可见,整体的社会氛围促使大多数学生接受这一“时尚潮流”,以使用最先进的智能电子产品作为个人社会交际的必备品。一方面,由于手机等智能产品的普及以及微博、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出现,进一步促进社交方式发生转变,人们不再局限于现实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多的依赖于网络虚拟世界的交际、将时间花费在网络上;另一方面,作为当前接受讯息的主要媒介工具,智能手机提供丰富多彩的新闻资讯、热点话题等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价值,同时,也提供在一定程度上能引导社会热点的碎片化知识,促使学生更加依赖手机等智能产品。

(二)学校方面

知识共享经济的发展,促使网络知识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人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获取信息,不同于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课堂不再是当代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的权威性发生改变,学生更愿意主动、快速地通过互联网获取新知。此外,由于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存在局限性或不愿意实施教学改革,不能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教学模式墨守成规、教学方法陈旧,导致课堂内容缺乏吸引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由此,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兴趣度降低,课堂参与度较低、学生的学习行为投入少,相比较于不感兴趣的传统课堂教学,出现越来越多的课堂“低头族”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个人方面

以“00 后”为主要年龄段的高校学生处于重要的人生转变阶段,即青少年的幼稚时期向成年人的转变,开始思考作为成年人需要承担的责任,面临着较大的社会交往压力、自我认同与发展需求、就业压力等,他们整体容易陷入思想压力大、强烈的渴求自我变现、容易产生强烈的自我放弃或自我认同等极端情绪。然而,由紧张的高中生活来到宽松自由的大学校园、失去了家人的帮助和看管,普遍出现自我要求标准降低、自我放纵的现象以及强烈的脆弱敏感、孤独感、安全感不足、从众等心理。网络世界的虚拟特征、网络人际交往的多样化,使很多“00 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以实现,自我表现的欲望得以满足,促使其更加容易依赖网络世界。

二、应对策略研究——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视角

有效学习的发生依赖于学习者的深度学习,即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学习深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学习者的行为投入、情感投入、认知投入三个维度,包括自身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环境因素这三大影响因素,如图1 所示,分别通过影响学习者的行为投入、情感投入以及认知投入,进而影响学习者最终的学习投入。

图1 学习投入三大影响因素

“学习行为投入即学习的努力程度与学业表现,学习情感投入即学习者在完成与学习相关的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学习认知投入即学生对自我、教师、学校的感知”。学习者自身特点、人际关系及环境特点是最终影响学习投入的关键因素,针对高校中“低头族”的现象,如何采取一定的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投入,提升学习深度,使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学习冲动,逐渐减少智能手机/网络依赖带来的弊端,就需要从学习投入的三大影响因素积极应对。因此,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影响因素视角决定了我们提出应对策略的方向。

综上所述,本文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作为策略提出的切入点,分别以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主体——教师、学习活动的环境——学校以及学习者的人际关系因素作为变量,提出应对策略。

(一)学习者方面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高校学生作为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唤醒,自我要求的提升。首先,高校学生应当培养自律精神,充分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树立学习目标、加强自我管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限制手机等智能产品的使用时间,提升自我学习绩效。其次,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借助一定的外力强化管理意识,例如,可以借助家人、老师的帮助,或通过适当的心理辅导合理化解内心的冲突、问题,实现心理需求及自我满足。最后,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应当加深自我认识,自觉限制手机使用时间范围,如果存在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也可以借助相关智能终端APP 合理限制手机的使用时间段,减轻对智能电子产品的依赖性。

(二)教师方面

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被称为“数字原住民”,教师需要改变过去传统的认知与教学方式,不再唯教材、唯课堂,针对学生不断变化的特点,革新观念、开展教学改革。首先,信息时代的教师如果想要更好的掌握课堂,需要契合当前大学生的新特点及其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而翻转课堂、微课、混合式学习等教学改革手段的出现正是基于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绩效、促进更好的教和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主要目的是刺激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和信息、将传统学习时代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信息时代的主动学习。其次,在评价方面,教师要转变传统考核评价方式的终结性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以课程整个学习过程作为考核评价的参考,综合采用档案袋、分小组作业等方式进行考察,激发学生学习参与性与主动性。最后,教师可以考虑和采用心理干预的方式,采取谈话、班级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问题疏导,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注重学习绩效的提升,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三)学校方面

智能移动时代的来临是不可改变的趋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学校方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引导管理。第一,课程改革方面,鼓励和支持开展课程改革,提供氛围营造、政策支持、经费支持等背景,促进信息技术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引发课堂教学改革。第二,教师培训方面,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应具有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能力,高校提供定期的培训指导、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必要的。第三,考核评价,学校应当契合当前教学改革、信息技术进课堂的现状,不应当采用单一的成绩评价、学生评价方式,可以综合考虑采用师生互评、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互评等方式。第四,人文环境建设方面,学校还应该建设适宜的人文环境,结合新的实践和移动时代的要求,把握精神文化发展的方向,在人才培养上着眼于“绿色人格”“生态素养”的塑造,构建和谐校园。

(四)学习者的人际关系方面

当前的人际关系呈现虚拟环境下的交互特征,即时通信工具与社交软件的流行,促使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投入精力维持虚拟社交,过分的重视虚拟社交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紧张是影响其学习投入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学生面临多种社会关系类型,如师生关系、宿舍关系、同班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部分同学因为不擅长处理复杂关系而郁郁寡欢;部分同学因为人际关系紧张,导致重大的心理压力等。建立和谐的现实人际关系,寻找现实中人际交往的乐趣,逐步摆脱对于虚拟社交的依赖感,需要学习者个人积极主动开展社交,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学习者个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热情交往。对他人感兴趣,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改变消极被动型社交方式,积极主动的与周围社会关系交往沟通。二是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当前独生子女居多,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依赖感过强,缺乏独立意识,甚至发展成为控制欲,学生应当着重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三是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学生可以借助于网络学习资源掌握部分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勤于锻炼,逐步成为善于结交、善于表达、善于倾听、善于处理各种矛盾的人。

此外,对于高校课堂“低头族”现象,学校及教师不应采用强制性的禁止手段,以防止学生出现逆反心理,而应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不断采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而从根本上缓解“低头族”现象带来的问题。

三、结语

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及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促使当今社会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发生变革,而高校课堂“低头族”现象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多媒体资源极大丰富而出现的。在新的信息技术时代,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学习方式的信息化发展已成为人们共同的期待。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是学习者个人、教师、学校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尊重当前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及学习需求,因势利导,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改革,促进新兴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发展,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学习投入,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低头族”现象带来的问题。

猜你喜欢
低头族低头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BMW 325LI XDRIVE 向现实低头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地铁站点名批评“低头族”
“低头族”克星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