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OMO 在高职微课设计中的创新实践研究

2024-01-25 09:38赵恒斌高自豪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师范生微课融合

■赵恒斌,高自豪

(郑州财经学院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一、教育进入数字时代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宣布教育进入数字时代,推进教育变革和创新,数字时代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智能教育应用与智能教学环境的迅速发展,《2022 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预测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具备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能力[1]。《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才能更好的应对未来教育的变革与发展[2]。基于云物大智等新技术的发展,未来教育必将进入线上线下“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3]。以2022 年秋季学期为例,河南教育局8 月15 日发布通知,原则上高职9 月15 日前不开学,2022 秋季学期采用在线教学,疫情结束后再开学[4];2023 年春季学期,河南省教育系统发文强调,要求做好健康监测线下开学的同时,适当采用线上平台与资源来开展教学。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做好线下教学准备的同时,必须做好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准备,衔接好疫期后的常态教学。

二、数字时代的OMO 研究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简称OMO,OMO 教学可以满足当时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多种教学场景,促进学生高效、智慧、个性化地学习,是构建师范生ICT 能力课程“金课”的一个有力途径[5]。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简称OMO 教学模式。中央民族大学胡燕等对OMO 教学模式的理解为促进数据融合的交互式教学模式,以线上线下活动支持教室开展精准教学[6];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等将其定义为技术驱动教学创新的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更加个性化[7];上海市教委王月芬认为,OMO 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整合线上线下教学优势的高效的新型教学样态[8];华东师范大学王巍等通过对767 名教师的OMO 教学满意度调研,得出促进OMO 教学的四点建议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9]。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将OMO 教学模式定义为,以全场景融合的方式,充分利用软硬件环境和教学设计,使得现场和远端的信息、师生与生生交互达到深度融合,以促进教学与服务更加精准、智能化的教学样态。

为了了解教师对线上线下教学的环境、资源与技术准备、教学实践的现状与需求,本文对郑州某本科高职教师进行了调查与访谈。结果显示,教师对线上线下教学的环境、资源与技术准备具有较好的经验,对OMO 教学缺乏理论与实践。目前教师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教学目标不准确、教法学法与教学过程不匹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紧密、教学评价不全面[10]。当今,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受到了高职教师的普遍重视,但目前缺乏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实证研究,缺乏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相关的研究与实践。

因此,针对高职教师OMO 教学的痛点,创新设计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并得出有意义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教育师范生的ICT 能力的训练与及时反馈成为教育学院教师的痛点,OMO 教学以其灵活的空间融合与形式多样性为高职教师解决师范生ICT 能力培训难题供了新思路。笔者在研究了相关文献、结合《微课设计》课程教师教研共同体的科研与融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师范生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见图1。

图1 OMO 教学模式

(一)融合式教学的整体设计阶段

2020 年春季早期的在线教学模式大多是基于线上教学软件,而今后的融合式教学是有韧性、技术支持的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融合,融合式教学普遍认为是混合式教学在技术支持下的升级与拓展[11]。OMO 教学模式在教学的整体设计环节要注意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与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评价五个方面的融合设计。

1.教学理念

OMO 教学模式的理念是学生为教学的核心[12]。先进的教学理念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条件,如主体教育、OBE 教育、课程思政、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思政等[13]。以“微课与微视频”课程为例,微课开发能力是微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师范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课与微视频”课程的融合式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主体教育理论、OBE 教育理论、以及课程思想理论。在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力求在教学中做到关注线上研讨、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

2.教学目标

分析师范生学习需求以精准设置教学目标。以“微课与微视频”课程为例,学生学习了多媒体制作的流程,掌握了教学素材收集与处理的方法,但对于综合运用视频制作软件制作微视频还存在一定困难。同时,大二上学期的学生对制作微视频具有极大的兴趣。以此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第一,理解微课与微视频的概念与特点,掌握微视频设计与制作的工具与流程,能够独立完成微视频的制作;第二,能够理解科技发展与教育的联系,进一步提升媒介素养,并能够对微视频进行鉴赏与评价,提升批判性思维。

3.教法学法与教学过程

OMO 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是支持学生参与[14]。在教法上,教师通过情景创设、问题驱动和丰富的多媒体展现教学内容;在学法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以及线下汇报展示,在完成一个项目作品的过程中掌握本节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问题为驱动、项目为驱动体现师范生主体地位,同时利用雨课堂、智慧教室等信息化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起来、动起来。以“微课与微视频”课程为例,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源泉,因此,在课程开始创设疫情期间基于微课开展在线翻转课堂的情境,以疫情为教材,通过观看疫情期间的微课翻转课堂与微视频,让师范生体会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重要促进作用,初步感知微课与微视频的概念。

(2)案例分析,构建新知

通过萨尔曼可汗的案例,引导学生总结微课与微视频的概念与特点。通过对比概念,引导学生总结出微视频与微课的区别与联系。

(3)联系实际,渗透思政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微课与微视频的特点,分析其对中西部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共享共生的理念,激发学生设计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识,进一步使学生关注我国教育扶贫的进展,从而渗透思政教育。

(4)课堂小结,回顾要点

学习与练习微视频的制作后,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微课与微视频的教学内容,加深记忆。

(5)作业拓展,巩固升华

教师布置作业,同时在雨课堂上发布微视频案例、论文、公众号等学习资源与讨论问题,使学生在课下进一步学习。

4.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OMO 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是技术融合于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智慧教育工具、智慧学习工具和智慧教育测量平台助力师范生ICT 能力的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目的是学生高效、智慧、个性化地学习,具体方法为以下内容。

(1)从单元教学设计方面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括教学内容创新、师范生的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设计思政理念、课程教学工具创新几个方面。

(2)从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面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进行每一单元和小节的融合式教学资源设计,包括复习、导入、问题提出、板书、新授、练习、课程小结、课程作业八个方面。依托丰富的教育应用构建场景来支持教学活动。

以“微课设计”课程为例,课程以在线教学工具雨课堂、SPOC 平台为工具,学生可以在课前学习课件,完成习题自测,在课后完成对应ICT 的实训作业。

5.教学评价

OMO 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同时,注重师范生微能力认证与核心素养。“微课设计”课程,依托雨课堂及时对学生进行教学反馈与学生评价,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例如,教师雨课堂发布微课与微视频的要求与评分标准,引导学生分小组互评,每组选出一个优秀的微视频作为代表作品进行展示。并计算优秀小组与组员优质讨论的次数,作为过程性评价依据。

(二)课前- 线上预习阶段

高职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的使用技术工具,建立OMO 教学环境。

1.建立OMO 教学环境

目前信息技术滥用的情况是新教师容易犯的错误。要避免这种问题,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的教学设计。

教育技术最大的作用是赋能教师,赋能学生,来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并使用智慧教育工具、智慧学习工具、智慧教育评价平台支持线上线下的融合教学(见图2)。

图2 OMO 教学模式的智慧教学工具

2.精研教学资源

精心教研,制作优质线上学习资源。高职教师往往容易将教材照搬到PPT 上,教学重点难点不突出。当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授时间和普通的知识点差不多时,学生听完一节课后,会感到整堂课都是重点,或者没有重点,也没有印象特别深的东西。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精准的根据学生学情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带领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攻克重点和难点,这样一来,资源的使用效果更好。

3.使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

对与教学内容的处理方面,教师应思考学生线上学习会遇到什么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什么,依据某一个教育工具是否可以一定程度的解决。比如,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时,通过多媒体来创造情景;在使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时,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提供给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协作与交流的工具等。OMO 教学模式的智慧教学工具用于支持整个融合式教学活动。基于教师对学生学情和重难点把握不准的情况,我们可以使用石墨协作文档,调研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疑点,生成词云,在下一阶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讲解。

(三)课中- 线下(或线上)教学阶段

1.设定规则,基于调研情况数据开展精准授课

在教学阶段,可以有录播和直播两种形式。教师要提前约定好直播平合的使用规则:教学是有要求的,课堂是有规则的,守纪律是学生的最低素质要求。

(1)相信学生,但不能完全指望其自觉性。

(2)要有明确的指引、硬性的要求、弹性而必要的规定。

2.激发学生的(在线)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协作学习

(1)营造仪式感、氛围感,设计好的导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2)设计必要的小组学习(如共绘学习导图),基于大数据平台促进生生深度融合交互。

(3)及时反馈,中肯评价,倡导互评,通过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介入赋予师生融合交互新活力。

(4)必不可少的可视化展示,如小目标、课程汇报、结课花絮。提供协作与展示平台。

(四)课后- 线上拓展与评价阶段

在线上拓展与评价阶段,了解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掌握程度。发布作业、论文、微课、讨论话题等拓展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一步展示与分享。

依托雨课堂、智慧树、学习通等数据,及时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与反馈。

三、数字时代基于OMO 的应用与实践

“微课设计”是提升师范生ICT 能力的必修课程。笔者以“微课设计”课程为例进行两学期的融合式教学应用与实践,以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实验对象为小学教育专业程度中等,成绩水平相近的大二学生。对A 组开展融合式教学。

从个人综评(知识技能评价)和项目综评(核心素养评价)来看,A 组的优秀率明显大于B 组。A 组项目完成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幅度提升。

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大二年级师范生两学期的期末成绩与作品进行分析对比(见附表1),OMO 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师范生的ICT 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附表1 期末成绩与作品对比分析

四、总结反思

数字时代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需要教育技术工作者的不断研究与应用,进一步推进教育变革和创新。研究得出,OMO 教学模式以全场景融合的方式,充分利用软硬件环境和教学设计,使得现场和远端的信息、师生与生生交互达到深度融合,以促进教学与服务更加精准、智能化的教学样态。以灵活的教学方式、高效的互动、智能化学习支持工具帮助高职教师实现精准智能的教学与服务,可以解决教师突发情况下的教学服务问题和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一)优点

1.OMO 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强,教育学院教师可以方便的进行课程与单元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师范生在智慧教育工具、智慧学习工具和智慧教育测量平台的支持下,能够快速的诊断、学习、练习、协作交流与评价,由融合到创生,高效地完成微能力学习与认证。

2.OMO 教学模式可帮助教师和学生在特殊情况下进行在线教学与在线学习。教师以同步融合教学衔接好特殊情况后的常态教学,可同时积累优秀的生成性资源,并使用在后期课程的融合式教学中,从而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3.该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开展融合式项目教学与评价,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养,可用于开展精准高效地师范生教育培训。

研究OMO 在微课设计中的创新实践,创新设计OMO 融合教学模式,可以为教育技术工作者开展OMO融合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推广应用OMO 的创新实践模式,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案例和实施策略。

(二)不足

1.OMO 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较高的在线教学胜任力和课堂掌控力。

2.一定程度加大了教师的前期教学工作量,需要做好师范生线上线下的学习引导、情感交互与问题答疑。此工作虽耗时较大,但利用好OMO 平台,对于金课的诞生是一条捷径。高职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领导力,不惜花重力气准备OMO 教学资源,进一步在实践中总结与提升个人的ICT 能力,来满足未来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猜你喜欢
师范生微课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