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24-01-29 05:28范建民刘珂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领军研究生机制

范建民,刘珂

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范建民,刘珂

(郑州轻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构建有效的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是高校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研究借助美、英、韩、澳四国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经验,结合中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特点,提出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的目标及实施路径模型:国家应推动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地方政府应建好研究生创业领军者教育平台,高校应抓好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优化创业师资配置,最终促进研究生高质量创业,以带动高校和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高校研究生培养;创业领军人才;人才培养机制;产学研合作

自1997年清华大学首次在MBA学院开设创业方向课程以来,我国高校研究生创业培养工作经历了探索、政府推进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一些高校的研究生创业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清华大学30年来,旗下的清华产业孵化了1万多家创业企业,培训了100万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海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3 000亿元[1]。但我国目前研究生创业率仅有0.5%,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的培养机制。目前有关研究生创业的研究成果不少,但侧重于培养模式、培养问题及对策、培养机理等方面,对于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研究寥寥无几,而且比较零碎。目前缺乏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系统化的研究成果。本文从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概念、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内容构成及该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入手,结合四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的经验,提出构建该机制的对策,以弥补现有研究之不足,也为政府、高校完善研究生创业培养机制提供一些决策性建议。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文献研究

就国外研究而言,总体的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且较为零碎。David认为研究生创业课程采用以机会为核心的学习模式,并与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学习及行动研究等方式相结合[3];Drucker认为,创新驱动固然重要,但是只有科技与创业完美融合才能形成创新驱动的强大动力[4];Chiara Marzocchi、Fumi Kitagawa、Mabel Sánchez- Barrioluengo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运营商和毕业生创业公司的发展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路径;大学教学和研究都会影响创业风险,但效果不同[5];Massimo G. Colombo、Evila Piva对2005—2009年米兰理工学院获得理学硕士学位的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研究生课程为限定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培训,将对研究生学位课程相关的研究领域科学素质培养与毕业后的创业方向产生积极的影响[6]。

就国内研究而言,目前国内研究生创业研究初具规模,主要涉及其模式、问题与现状、关系机理研究等。但有关研究生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成果较少。王桂荣、黄君玲认为我国高校应建立主动型创业研究生培养机制,在分析该机制特点及需求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并提出了建议和策略[7];申恒运、陈福生分析了美国研究生创业教育机制的特点,认为我国应从完善外部创业环境和增强高校内部研究生创业教育的针对性,来构建研究生创业培养机制[8];陆伟家、袁小平基于江苏省工科研究生的调查,认为应从顺应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关系、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政府外部支持环境等方面完善研究生创业培养机制[9];吴颖洁等以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服务当地创业经济为例,探讨了构建培养研究生创业意识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途径[10];张雨婷、蔡若佳从多元主体协同、教育和资源协同两方面探讨了研究生创业动力机制,认为多元主体参与、创业教育资源整合能够提高研究生创业能力与动力[11];赵哲等从筹建创新创业示范区、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打造创业平台和启动协同创新创业行动四个方面,提出研究生创业培养的长效机制[12];张卫国等在研究英国研究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完善创业课程与教学机制、提升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优化科技创业实践和营造政产学联动创业环境[13]。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有一定研究,但国外研究侧重于某种机理;国内研究侧重于以某发达国家为基础提出对策建议,或者仅研究某一种机制。总体而言,缺乏研究生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尤其是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机制方面系统的研究成果。

(二) 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及其构建的必要性

1. 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及其培养机制

就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本身而言,它是研究生创业者及其创业团队的主要成员,包括研究生创业项目的发起人以及在该项目中承担技术、生产、销售等工作的骨干人才。目前,我国此类人才匮乏,若单纯培养研究生创业者,就会孤掌难鸣,无法满足其团队创业成功之需要。

就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及其构成而言,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是指在国家政策推动和高校有力组织配合下,而形成的能有效促进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教育蓬勃发展的工作程序、运行规则等。由于我国研究生招生高校基本为公办高校,此类高校存在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先天性不足,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经验,除了强力的政策引导和构建研究生创业外部支持平台外,还需对高校加强该方面的考核,才能引起高校的重视。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机制至少应包括激励约束机制、组织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

2. 高校构建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

一方面,高校现有的研究生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第一,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国家对高校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双一流”建设以及“双万”计划,相对而言,并没有把毕业生创业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发展目标,这就导致高校往往将工作重点放在国家级课题申报、高水平论文刊发和理论教学等环节上,对研究生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热情不高。第二,缺乏有效的创业培养组织机制。从国家层面看,国家级课程指导、创业活动组织、课题发布和创业扶持等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高校层面看,除了一些重点高校外,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由于存在招生难、社会实践组织难、复合型创业导师少等问题,培养目标局限于学术型或专业型人才培养上,无法满足研究生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第三,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当前,高校工作的重点通常不在创业人才培养上,均是按照学术标准来考核导师和研究生,导致研究生获得了一些理论知识,缺乏创业实战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创业的需要。

另一方面,高校现有的研究生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是高校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高校发展来看,高校成功地培养创业人才加速科技转化,将带来更多校友的赞助,也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和影响力,世界著名大学均把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条路径。为此,我国高校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完善的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从社会发展来看,国际化、信息全球化带来的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传统创业已无法支撑社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高科技产业发展来引领,而高科技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在某些少数垄断性高科技领域投入,而且需要更多的像比尔•盖茨、任正非、乔布斯等创业领军人才来投资。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各类具备较高创业能力的骨干人才,就必然需要高校构建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

二、国外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经验

从美国、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经验看,政府在促进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中起重要作用,高校均主动围绕创业需求开展教学实践,也获得社会支持,均形成了良好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其中,美国的研究生创业人才培养机制表现较为突出,其次是英国、韩国和澳大利亚(见表1)。

表1 美、英、韩、澳四国研究生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比较

三、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之构建模型

(一) 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的目标模型

在市场发育良好和高校教育体制完善的条件下,该种机制运作可看作市场驱动力、政府助推力和高校发展内动力三种力量的共同驱动下,高校对现有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一种自觉的变革。通过完善现有创业人才激励政策、组织工作和考核评价机制,以及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促进研究生高质量创业,以带动高校和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如图1所示,其中市场驱动力来源于高校间竞争加剧导致的资源不足,研究生就业空间缩小,迫切需要将成果转化为产业,由学术型向创业型培养方式转变。政府助推力是为落实创新创业驱动战略,解决毕业生供大于求以及供求结构失衡问题,通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采取优惠的政策引导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促进研究生创业等,而形成的外在助推力。高校发展内动力实际是高校为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解决传统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局限,实现研究生高质量就业和创立名牌等目标,而自觉采取的变革措施。这需要以国家或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体制变革为前提,否则难以提升高校的内在变革动力。

(二) 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构建路径分析

1. 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构建路径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仍处于转轨时期,需要政府推动,激发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构建该机制。以下以中央推动下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过程为例,简要说明该模型的运作路径(见图2)。其运作过程可描述为:①在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推动下,进行高校研究生创业导向领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其包括“双创”导向、激励政策、组织措施和考评办法等。②下发给省级政府教育厅(局),由省级部门制定配套的高校研究生创业导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措施,再下发给高校和社会创业资源组织。③引导推动高校进行研究生创业导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其包括激励制度、组织落实和考核细则;涉及创业训练课堂优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导师优化、课程改革、实战训练等。同时,社会创业资源组织在优惠政策吸引下参与创业训练中心投资及课堂训练。经各方努力,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的创业能力和意愿得到提升,进行创业实战,在成功后回馈高校和社会,以形成可持续的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图1 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的目标模型

图2 地方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育机制运作路径

2.该机制构建的难点

①国家能否适时地推动高校进行创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这依赖于中央的政策推动。②高校能否有效地建立创业研究生领军人才培养机制?这需要政府变革教育体制,为高校带来足够大的改革驱动力,并提升高校管理层的领导力与创业对研究生的吸引力。③社会能否为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扶持?这需要政府大量的资源投入,并借助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该项工作。

四、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机制的对策

(一) 国家要努力推动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第一,努力推动高校由学术创新向创新与创业共同兼顾的培养模式转变。学术创新导向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大量学术领军人才,但科技成果与企业的需求略有脱节,创业领军人才少,难以满足企业创新创业之需要。因此,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双万”计划均应把研究生创业领军者的培养列为重要考核指标进行考评;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字号”研究项目应多把研究生创业研究纳入指南中,并将创业实践经验积累作为前期研究基础来评价,为高校构建创业研究生领军人才培养机制带来强劲的动力。

第二,建立国家级研究生创业活动平台。国家要充分借鉴美、英两国政府对高校研究生创业扶持的经验,推出国家级研究生创业学院建设试点,从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人才计划等方面向研究生创业活动平台倾斜,强化对研究生校外创业培训的扶持。如给予研究生创业领军者一定的政策保障,比如实行弹性学业制等,对于研究生创业领导者参与创业活动或专业性培训实行学分转换制度,给予创业活动优异者学分、资金等奖励。

(二) 地方政府要着力抓好高校研究生创业领军者培养平台建设

第一,要积极兴办研究生创业园区。①精心设计研究生创业园。为避免出现诸如大学生创业园区封闭,缺乏与政府、行业协作,支持力度小而成为“形象工程”等问题[23],地方政府应依据研究生创业起点高、面向新兴产业等特点,新建或在原有大学生创业园区中划出部分区域改建为研究生创业园,并积极吸纳行业协会参与,精心打造研究生创业园区。②积极支持创业领军人才能力训练活动。比如采用项目竞标的方式,让创业者组建团队,承接产品订单,组织制造,推广销售;要借助关键岗位竞聘、业务实战培养其创业能力。

第二,要进行研究生创业帮扶工作。①应针对研究生领军人才创业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比如采取降低公司准入门槛,在学术创业中保留学籍等措施,还应通过财政补贴、资金担保、专项支持等措施支持其开办企业。②做好困难创业者的帮扶工作。应借鉴我国政府精准扶贫的一些经验来帮扶研究生开展创业活动,政府部分或全额出资聘请创业导师,由导师进行针对性帮扶解决其实际困难。③建立创业失败救济制度。对于创业失败者,给予心理辅导,并给予一定的补贴,从而降低后续创业者对创业失败的心理压力。

(三) 高校应主动地围绕着研究生创业进行培养制度改革

第一,围绕着研究生创业能力培养进行课程改革。要借鉴英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经验,加强创业实例教学、创业实践探讨和研究生创业实战大赛等应用课程。①设置实践性教育课程。设置公司管理、风险投资、团队领导等创业实践课程,并安排研究生分批进入公司实习或者参与创业实战的某一环节,体验公司管理情况。②强化实例教学和创业精神培训。要建立国内外创业案例库,通过分组讨论分析创业成败的经验教训,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仿效日本高校重视企业家精神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24]。③改革毕业学位论文的设计形式。在选题上将创业实战问题如创业团队效率、营销策划方案、人才机制设计等列为选题范围;在写作上有别于学术性研究生规范要求,形成独特面向创业研究生的写作规范。

第二,借助产学研联盟培养研究生创业领军者的实操能力。美国等国研究生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强化实战训练。针对目前校企间产学合作脆弱、研究生实质性训练较少等问题,应通过校企联盟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找准双方利益交叉点。其中,优势是双方合作的基础,而互补性劣势才是各自需求点。因此,高校应依靠技术专利、教室、人才、师资等优势与企业的资金、场地、技术、实验平台等优势交换,形成利益互补共同体。其次,搭建校企之间各类平台。通过双方共同参与平台建设,形成强大的资源互补性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研究生参与实战,获得经验。

(四) 高校要抓好创业师资的优化配置工作

第一,积极吸纳企业创业者担当创业类教师。高校要聘请各类创业成功者或“双师型”导师为研究生授课,以兼职或客座教授的形式定期为研究生授课,改变纯理论性的创业课程讲授。对于一些技术要求较强的专业,比如软件开发、工程设计等,可以与企业签订协议让研究生进入工作岗位实习,让有经验的师傅教学。同时,高校应当给参与辅导的企业技术人员一定的经济补偿,以提高其指导研究生实习的积极性,让研究生借助导师的“传帮带”学得真本领。

第二,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鉴于目前高校在选聘老师时能够遇到的同时具备高学历又有企业经历的老师很有限,而企业人才主要是为企业服务的,其精力和校内服务的时间均有限,无法专注于对研究生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应把提高教师能力作为优化师资队伍的主要内容。为此,首先学校要鼓励教师进行挂职创业训练,挂职者可不参与企业管理决策,仅担当“旁听生”,逐步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获得实际技能。其次,通过奖励措施,比如将这一举措纳入提升职称或晋级时的重要条件,一定程度上弱化学术成果的要求等,让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参与进来,充实研究生创业领军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1] 中新网. 清华产业30 年培训百万创业者和创业团队[EB/OL]. (2016−06−22) [2018−01−12]. http://www. chinanews.com/fortune/2016/06-22/7913915.shtml.

[2] 田启发. 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J]. 高教学刊, 2015(14): 10, 12.

[3] RAE D. Opportunity centred learning: an innovation in enterprise education?[J]. Education & Training, 2003, 45(8/9): 542−549.

[4] DRUCKER P. 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76(6): 149−157.

[5] COLOMBO M G, PIVA E. Start-ups launched by recent STEM university graduates: the impac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on entrepreneurial entry[J]. Research Policy, 2020, 49(6): 103993.

[6] MARZOCCHI C, KITAGAWA F, SÁNCHEZ- BARRIOLUENGO M. Evolving missions and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academic spin-offs and graduate start-ups in the entrepreneurial society[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9, 44(1): 167−188.

[7] 王桂荣, 黄君玲. 高校对主动型创业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研究[J]. 石油教育, 2011(1): 81−85.

[8] 申恒运, 陈福生. 美国研究生科技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4): 74−77.

[9] 陆伟家, 袁小平. 工科类研究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 教育评论, 2014(4): 69−71.

[10] 吴颖洁, 方萍, 鲁品. 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之模式探索——以西南财经大学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服务当地创业经济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5): 57−61.

[11] 张雨婷, 蔡若佳. 协同化视角下研究生创业动力机制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15, 28(13): 21−23.

[12] 赵哲, 宋丹, 宋芳. 研究生创业教育: 态势研判、价值意蕴和长效机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3): 44−48.

[13] 张卫国, 郝桃桃, 牛晶晶. 英国高校研究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以剑桥大学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8): 68−72.

[14] 殷朝晖, 雷丽. 学术资本主义视域下的美国研究生创业及其启示[J]. 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5): 23−28.

[15] 张晓宁, 杨晓江. 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政策及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绩效拨款改革的启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8): 66−71.

[16] 冯丹娃, 李征南, 郭淑红. 美国研究生服务社会能力培养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 36(11): 75−78.

[17] 武翠红, 赵丹. 英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理念、策略及启示[J]. 高校教育管理, 2016, 10(4): 112−117.

[18] 倪晓云. 推进我国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研究[D]. 青岛: 青岛大学, 2017.

[19] 朴钟鹤. 韩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与创新——以五所“创业研究生院”为例[J]. 比较教育研究, 2013, 35(5): 63−67.

[20] 宋旭璞. 韩国研究生教育及其评价机制发展中的协同治理关系——基于政府、市场与高校的分析[J]. 教师教育研究, 2018, 30(5): 117−122.

[21] 柯政彦, 吴剑丽. 澳大利亚创业教育的兴起、发展与挑战[J]. 科技创业月刊, 2011, 24(1): 50−51.

[22] 柯政彦, 何宇媚. 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研究生创业教育研究[J]. 世界教育信息, 2012, 25(19): 35−37, 50.

[23] 卜德龙. 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8(1): 54−56.

[24] 陈江.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 历史演进、发展特征和经验启示[J]. 现代教育科学, 2017(1): 150−155.

Research on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entrepreneurship leading talents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FAN Jianmin, LIU K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Zhengzhou450001,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effective 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 leading talents training mechanism in universities is an urgent requirement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on literature, with the help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for 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 leaders in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South Korea and Australia, an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te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goal and its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e training mechanism of entrepreneurial are put forward by us in this paper. Counter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the training mechanism of entrepreneurial leaders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put forward by us,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graduate training mechanism by the state, building well education platform for 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 leaders by local governm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tively carrying out training system reform and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teachers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raduate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trepreneurial leaders;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cooperation

2022−12−16;

2023−01−20

2021 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新文科人才规格需求调查与能力图谱构建研究”(2021SJGLX439);2021年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高校军民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1SXHLX146);2023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研究”(232400411013)

范建民,男,河南卢氏人,管理学博士,郑州轻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培养、军民协同创新,联系邮箱:838942626@qq.com ;刘珂,女,河南社旗人,管理学博士,郑州轻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人才培养

G642;C961

A

1674-893X(2023)06−0111−08

[编辑:陈一奔]

猜你喜欢
领军研究生机制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从领军国内到走向世界——中铁一院砥砺奋进的五年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新领军格兰仕参访活动